李萍
初中美術教學是處于一個比較弱勢的位置,因為初中有升學的壓力,所以每周一節(jié)美術課更是要爭分奪秒。只有提高課堂效率,改變傳統(tǒng)的滿堂灌模式,而實施新課程標準所主張的以生為本的教學,才能從根本上提高美術課堂效率。
首先,我們在開學第一堂課時,就要讓學生知道美術課的重要性,了解美術學科的地位,美術不僅僅是一門學科,還可以是一種技能,在以后的生活中隨處可用,它比語文、數(shù)學更為實用,更為重要。而美術課上需要很多繪畫工具,但是由于不硬性規(guī)定,所以很多學生不是忘帶這,就是忘帶那。針對這一現(xiàn)狀,我就讓學生分組,讓組與組之間產生競爭,如果其中有學生拖了這個組的后腿,自然就有別的同學來督促他來完成老師布置的任務。這樣久而久之,學生也養(yǎng)成了良好的習慣。
第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首先,教師要熱愛自己的學科,只有自己熱愛了,才能引導學生對你所教的學科產生興趣。教師應以各種生動有趣的教學手段,如電影、電視、錄像、范畫、參觀、訪問、旅游,甚至故事、游戲、音樂等方式引導學生增強對形象的感受能力與想像能力,激發(fā)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電影錄像對學生具有很強的吸引力。對于初中生來說,他們能夠理解電影中所要表達的深層次含義。通過電影他們能夠更快的感受到主人公的情感歷程,從而加深對其作品的理解,激起他們的情感共鳴。比如:學習卡通的設計,我使用多媒體讓學生觀看卡通片《蠟筆小新》《灌籃高手》的片斷,讓大家了解兩位畫家的畫風的不同,用筆的不同,內容針對的讀者的不同。這比光說要有效果的多。
第三,培養(yǎng)美術興趣小組。每個班級總會有那么幾個對美術感興趣的,可以把他們的作品展示出來,一上課,讓學生欣賞,并讓學生評價一下,哪些地方值得學習,然后我適時總結,無形中也教會了學生從那幾個方面來欣賞作品,然后為這些同學獎勵。學生在繪畫過程中,有了明確的目標和榜樣,就會往那些同學努力。
第四,合理評價,獲得學生信賴。學生不管是完成作品還是回答問題,總是希望得到教師的肯定。作為教師首先要對學生積極參與的態(tài)度表示贊賞,然后對具體的作品要做具體的分析,做出科學、合理的評價。這樣既保護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又能幫助他們提高分析與鑒賞的能力。合理的評價可以建立起學生對老師的信任感,同時也傳遞給學生一種信息――公正、公平的評價方法。評價的方式可以是多種的,可以采用學生自評或互評,再結合教師的點評,最后讓學生通過自己的努力來確立正確的審美理念。
最重要的是,我們在教學過程中要不斷的提升自己,只有不時的有新鮮的知識分享給學生,學生才會對教師產生崇拜感,實現(xiàn)教育效果的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