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輝
摘 要:在新課改及素質教育深入推進和實施的時代背景下,傳統(tǒng)的教育教學模式已很難適應時代的發(fā)展及現(xiàn)如今高標準的教育教學需求。生活化教學這一理念的提出及其在課堂教學中的廣泛應用為教師指明了方向和道路。對于初中道德與法治這門旨在提升學生思想道德水平,使之樹立正確人生價值觀的學科來說,它與實際生活的方方面面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因而開展生活化的教學活動顯得尤為重要?;诖耍疚尼槍θ绾卧诔踔械赖屡c法治教學中開展生活化教學進行一番闡述,以期為一線教育工作者提供借鑒和參考。
關鍵詞:初中道德與法治;生活化教學;課堂導入;生活化教學;實踐活動
初中道德與法治是培養(yǎng)學生良好道德修養(yǎng)和品質,提高學生法律意識的課程,是與實際生活有著密切聯(lián)系的學科,因而開展生活化的教學活動顯得尤為重要。作為教師,我們應從自身學科的特點出發(fā),積極探究開展生活化教學的有效方法和策略,從而摒棄傳統(tǒng)灌輸式教學模式的束縛,為枯燥的課堂教學注入無限靈動與活力。
一、設置生活化課堂導入,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課堂導入環(huán)節(jié)的良好設計與否直接影響著接下來的教學活動。新穎、引人入勝的課堂導入能夠吸引學生的快速注意力,使其從課間活動的嘈雜環(huán)境和興奮狀態(tài)中回味過來,以積極的狀態(tài)投身于課堂教學中。為此,在開展生活化的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時,教師應巧妙借助生活中的現(xiàn)象、案例及社會熱點問題導入新課知識,從而快速吸引學生的眼球,引發(fā)學生對課堂的關注,為課堂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打好基礎。
例如,在進行“生命可以永恒嗎”這課內容的教學時,我就利用多媒體為學生播放了一段《西游記》中的畫面——各路妖怪爭相吃唐僧肉以求得長生不老的場景。熟悉的場景和畫面極大地引發(fā)了學生的關注,我也在播放完之后給學生提出問題讓學生思考:人真的可以長生不老嗎?生命是永恒的嗎?之后,為學生展示了一段人從出生到逐漸衰老的容貌及形態(tài)變化的視頻,視頻將人從出生到衰老直至死亡的整個過程生動、直觀地展現(xiàn)了出來。學生都聚精會神地觀看著,我也趁機向學生闡述到生命并非是永恒的,而是有限的,應該用有限的生命去做更多有價值的事情。如此一來,通過設置生活化的課堂導入模式,將學生的目光和注意力集中到了課堂中來,激發(fā)了學生學習、探究相關知識的欲望和動力,使課堂教學得以順利地進展下去。
二、生活化創(chuàng)編教學內容,增強學生理解記憶
現(xiàn)行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有許多與生活貼近的教學內容,如“運用你的經驗”、“閱讀感悟”、“拓展時空”等,這些內容充分凸顯了這門學科與生活之間的密切聯(lián)系。為此,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師應充分認識到這一點,對教學內容進行生活化的創(chuàng)編,將生活中常見的現(xiàn)象、案例與教學內容融合起來,使學生能夠憑借自身的生活經驗,透過生活中的現(xiàn)象更好地理解所學知識,從而降低學生對抽象知識的理解難度,促進道德與法治教學效果的提升。
例如,以“合理利用網絡”這部分內容為例,考慮到網絡在實際生活的方方面面有著廣泛的應用,教師可以在課堂上為學生設置這樣的情境:同學們,大家對于網絡都十分熟悉,那么你們能說說網絡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什么便利嗎?讓學生結合自身的經歷說出利用網絡查詢資料、網上交友、網上購物等相關內容,使學生充分認識到網絡給人們生活提供的便利條件。之后,教師可以引入一些相反的案例,比如有些中學生因盲目在網絡上交友而被害、被騙的事跡,或是網上購物物品質量不佳的現(xiàn)象,使學生認識到網絡也有不好的一面,引導學生要合理利用網絡,將教學內容以學生易于理解的形式呈現(xiàn)出來。如此一來,通過對教學內容進行生活化的創(chuàng)編,拉近了學生生活與學科知識間的聯(lián)系,增強了學生對所學知識的了解和認識,促進了課堂教學效果的改進和提升。
三、開展生活化實踐活動,提高學生認知能力
課外實踐是對課堂教學的補充和延伸,對于道德與法治這門與生活密切相關、實踐性較強的學科來說,尤其如此。開展課外實踐活動,一方面能夠鞏固并印證課堂上所學知識,另一方面能夠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促進學生認知能力的提升。為此,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師應積極組織學生開展多樣化的實踐活動,從而做好課內外教學的銜接,在實踐中增強學生的社會認知能力,不斷促進道德與法治教學效果的提升。
例如,完成“敬畏生命”這課內容的教學后,為了培養(yǎng)學生熱愛生命、敬畏生命的意識,教師可以在課下帶領學生到革命先烈博物館參觀,在參觀的過程中向學生講述革命先烈的英勇抗爭史,他們是如何拯救國家、民族于危難之間,而勇于犧牲自己的,使學生認識到今天幸福生活是由無數(shù)革命先烈的鮮血換來的,從而培養(yǎng)學生熱愛生命、敬畏生命的意識。如此一來,便實現(xiàn)了對課堂教學的補充和延伸,在實踐中豐富了學生的情感體驗,提高了學生的認知能力,使課堂教學效果得到有效改進和提升。
總之,生活化教學作為新課改倡導的新型教育模式,及重要的教學組織形式,在實際教學中應用廣泛。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師應從自身學科的特點出發(fā),積極探究開展生活化教學的有效方法和策略,使課堂教學變得更加有感染力和趣味性,為構建高效化的教學課堂貢獻自己的微薄之力。
參考文獻:
[1]王燕.把生活化元素融入道德與法治課堂中[J].江西教育,2018.
[2]丁權.初中道德與法治課中德育生活化教學方法淺析[J].新課程導學,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