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萌
[摘? 要:《瑣事》是20世紀美國著名女性劇作家蘇珊·格萊斯佩爾的一部早期獨幕劇作品,她的作品中常常體現(xiàn)出獨特的女性主義思想。本文將結合當時社會中女性的地位來分析《瑣事》中的女性角色在父權制度下承受各種壓迫后的覺醒過程,并解釋最終女性主體意識覺醒后顛覆男權的結果。
關鍵詞:女性主體意識;蘇珊·格萊斯佩爾;《瑣事》;覺醒]
一、創(chuàng)作背景
《瑣事》(1916)誕生于一個女性的地位和聲音一直被忽視、被輕視的時代,女性有關的一切被認為是無足輕重的,歷史記載中也鮮有女性的痕跡,仿佛女性就是與柴米油鹽和生活中的瑣事捆綁在一起的存在,沒有其他更為重要的地位和影響。蘇珊·格萊斯佩爾(1876—1948)作為活躍的女權主義者,在得梅因(Des Moines)擔任記者時,一樁真實的謀殺案引起她的注意,《瑣事》(Trifles,1916)就是取材于這樁案件,通過創(chuàng)新的手法和多種技巧巧妙地設計劇情,彰顯突出了女性主體意識的覺醒,體現(xiàn)了女性的價值和不可忽視的力量。
二、故事梗概與女性角色介紹
《瑣事》講述了一樁發(fā)生在美國中西部一個平常農民家庭里謀殺案,農場主約翰·懷特在半夜被兇手勒死在自己家臥室的床上而睡在身旁的妻子卻并未察覺。約翰的妻子作為嫌疑人被監(jiān)禁等候審判,檢察官到案發(fā)現(xiàn)場尋找線索和證據(jù),同行的還有警長和農場主的鄰居(目擊者)和他們兩人的妻子。二位太太在廚房中通過多個瑣事透露的細節(jié)發(fā)現(xiàn)了案件背后的真相,并攜手幫助兇手,即約翰·懷特的妻子掩蓋罪證。米妮·懷特就是被害人約翰·懷特先生的妻子,同時也是謀殺丈夫的兇手;彼德斯夫人是警長亨利·彼德斯的妻子;懷勒夫人是鄰居(目擊者)路易斯·懷勒的妻子。
三、米妮·懷特主體意識的覺醒
從彼德斯夫人和懷勒夫人之間的對話中可以得知米妮·懷特在嫁給懷特先生前是一個在合唱隊唱歌、喜歡穿白裙藍絲帶的美麗、活潑開朗的姑娘,但作為懷特夫人和約翰一起生活的20年里,無論她的肉體還是靈魂都被禁錮在這個陰冷、毫無生氣的房子中,約翰自私、吝嗇,拒絕在家中安裝電話,不給米妮購買唱詩班的衣服,不讓米妮加入婦女互助會,斷絕了一切米妮與外界之間的聯(lián)系。在約翰掐死米妮的寵物金絲雀后,米妮徹底醒悟自己的生活和權利全都被無情的丈夫扼殺,在憤怒和絕望的驅使下,她勒死了約翰。不在沉默中爆發(fā),就在沉默中死亡,米妮的覺醒是女性在經受無盡的剝削下的振聾發(fā)聵般的反抗,是屬于女性主體意識的覺醒,彰顯出受壓迫女性具有的不可小覷的力量。
四、彼德斯夫人和懷勒夫人主體意識的覺醒
彼德斯夫人和懷勒夫人作為兇案調查的“局外人”,出場的設定就和三位扮演了兇案調查的主體角色的男性構成鮮明對比。雖然二人面對男人們輕諷的言語已經習以為常,但兩人覺醒的時間卻略有不同。懷勒夫人更加勇敢,敢于直面權威,有一定女性的自主意識,比如她直言討厭男人在廚房指手畫腳;而彼德斯夫人性格較懦弱,作為警長的妻子,她謹言慎行,一直在猶豫是否揭穿真相,擁護“法律”。但隨著她們不斷挖掘出廚房內蛛絲馬跡并由此推斷出米妮的悲慘遭遇,她們也開始反思自己的人生和經歷:懷勒夫人深切同情米妮的苦境并懊悔為何沒能早日察覺并向她伸出援助之手,而小鳥的尸體也讓彼德斯夫人想起自己兒時珍愛的寵物貓被一個男孩殺死的經歷,當時的憤怒與痛苦使她更理解同情米妮的遭遇,懷勒夫人的懊悔之情更是進一步感染了她。最終,二人結為同盟,堅定地維護女性的主體意識,不再讓男人們隨意決定女人的生死和人生,將關鍵罪證——金絲雀的尸體藏了起來,并在沉默中無聲反抗顛覆了男權。
五、結語
總的來說,米妮·懷特的覺醒是在不斷的殘酷剝削后的反抗,以丈夫勒死金絲雀為導火索,點燃了米妮心中的被忽視的人權與尊嚴的怒火,彰顯女性主體意識的強大力量。同時,她的遭遇也喚醒了彼德斯夫人和懷勒夫人沉睡的主體意識,她們在看清女性被男性無情壓榨后,一起為米妮掩蓋罪證,無聲反抗男權?!冬嵤隆分信越巧黧w意識的覺醒標志著女性對社會和時代的質問和反擊,整個故事充分體現(xiàn)了女性力量和女性智慧,可謂是美國女性主義文學作品中的不可忽視的重要劇作之一。
參考文獻
[1]Virginia,Woolf.A Room of One’s Own[M].London:Flamingo Modern Classic,1994(41):84-88
[2]姚鋒.小事不小——《瑣事》中性別二元對立的建構與顛覆[D].華東師范大學,2010.
[3]趙惠君.后現(xiàn)代女性主義視角下的《瑣事》[J].婦女研究論叢,2007,(09):56-61.
[4]米海燕.《瑣事》中性別二元對立的建構與解構[J].昌吉學院學報,2012(02).
[5]楊梅,許慶紅.論《瑣事》中的暴力存在和暴力解構[J].合肥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