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新科
◆摘 ?要:班主任工作是學校工作的重要方面,班主任對學生思想品德的養(yǎng)成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對學生健康心理的形成起著極其重要的影響。做好班主任工作對學校發(fā)展尤為重要,班主任工作離不開班主任的培養(yǎng)和自身修煉。本文重點圍繞班主任如何加強自身修養(yǎng),提高自身素質方面,從三方面進行論述。班主任要用人格去影響學生,用真情去感染學生,關愛學生。
◆關鍵詞:班主任;班級管理;三用三化
班主任是班級的管理者、組織者、主導者,班主任工作關系到學風班風建設,班主任是學生成長路上的護航者。班主任對學生思想品德的養(yǎng)成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對學生健康心理的形成起著極其重要的影響,對學生技術技能的習得有著特殊的影響。班主任良好的素質是落實國家教育方針的保證,是班主任開展班級教育活動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必要條件。當好班主任,管理好班級是學校工作的重要一環(huán)。作為班主任,應該如何加強自身修煉,提高自身素質呢?筆者從以下三方面進行了探討,通過“三用三化”,做一個新時期的班主任。
一、用人格去默化學生
1.擔當為先。車爾尼雪夫斯基說:“教師把學生造成什么人,自己就應當是這種人?!币虼?,班主任必須以身作則,樹立楷模。班主任的地位在學生心目中是至高無上的,班主任的話對學生是最具號召力的。在眾多任課教師中,學生對班主任老師是最崇拜的、最信賴的。希望學生成為積極向上、勇于創(chuàng)新、不怕困難、對人以誠相待、有同情心和責任感、盡力做好任何事情,有一定心理承受力的全面發(fā)展的有用人才,而首先就要使自己成為這樣的人。學生是具有模仿力的一個群體,他們時時刻刻觀察著老師的一舉一動,并在某些方面進行模仿,所以老師在學生面前必須有模范的作用。班主任應該是一個有擔當,有責任的人,對班級工作負責,對學生學習負責,為學生的健康發(fā)展服務,為學生的順利成才鋪路。在日常管理中,任何事情做在前面,要求學生做到的自己先做。主動積極做好每一件事情,為學生帶好頭,樹立起榜樣的作用。比如在大掃除中,和學生一起參與清掃,學生看到老師在勞動,那些不太勤快的學生也會自愧,去改變自己的習慣,積極投入到勞動中去。打掃完畢,老師主動整理工具,擺放掃帚,為學生做出示范。用實際行動教會學生規(guī)范擺放,比旁觀指揮更好。
2.正直為本。學高為師,身正為范。作為班主任,首先應該是一個正直的人。正直是教師必備的人格,不管在朋友同事,還是在學生面前,應該是一個正直的人。為學生樹立起人格楷模的形象。平等對待每一位學生,在老師眼里,沒有高低貴賤,沒有絕對的優(yōu)差好劣之分。只是暫時的表面的,每一位學生有其個性特點,有其優(yōu)點。公平公正對待同學,把每一縷陽光灑下同學。對于暫時落后的,習慣表現(xiàn)不好的,應多鼓勵,不能輕視他,偏見他,讓他在班集體能健康快樂成長。中職生很大一部分在以前是被忽視被以往的,感受不到班集體的溫暖,感受不到班主任同等的關愛。在這種形勢下,班主任就應該多去關注學生,公平對待學生,讓學生在心理上真正感受到溫暖。在座位安排上,經常輪換,讓基礎略差的學生也能享受“雅座”。課堂提問中,我會照顧到每一位同學,目光也會聚焦到每一位身上。
二、用真情去感化學生
1.真誠待生。喬叟說:“真誠是人生最高的美德?!敝琳\乃善!君子養(yǎng)心莫善于誠。為人師者,只有真誠對己,才能真心示人。作為教師,只有真誠對待學生,從情感上去感化學生,才能讓學生感受到至真至純的力量。為人真誠體現(xiàn)在每一件小事中,為人真誠是對待每一個人,是發(fā)自內心的真情使然,是愛的升華。老師的真誠會影響到學生,會感染到身邊的人,學生會將這種真誠延續(xù),去擴散。做一個真誠友善的人,交知心的朋友。真誠需要老師用真正的情感去投入,用真誠去收獲感動,用付出去贏得尊重。我們的學生都是情商很高的群體,也是非常敏感的。老師如何對待他,他都了然于心。學校是教育的園地,老師應該是正能量的傳播者。
2.關愛至上。高爾基曾說過:“誰愛孩子,孩子就愛他,只有愛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睈坌氖乔楦薪逃幕A,沒有愛心就談不上情感教育。師愛是一種教師發(fā)自內心的對學生關心、愛護、尊重,信任、期待以及盡責的美好情感,一位班主任,只有像父母疼愛自己的孩子一樣去疼愛自己的學生,才能真正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才能取得教育的主動權。班主任對學生的愛,應該體現(xiàn)在每一個細節(jié)中,體現(xiàn)在具體行動中。用真誠的愛去撫慰曾經失落的心,去喚起曾經自卑的怯懦。愛不需要豪言壯語,愛也不需要驚天動地。如學生生病時,輕撫額頭,送上一杯水,送往醫(yī)務室,是一種愛。學生家遭不幸,鼓勵安慰學生,噓寒問暖,遞上捐助款,是一種愛。在考試受挫時,幫學生分析原因,利用課外時間輔導,也是一種愛。一個個小小的愛,匯聚愛流,讓學生能成為愛的受益者和傳遞者。
三、用道理去點化學生
1.有理有據(jù)。在處理學生事務和教育學生時,往往會遇到很多棘手的問題,有些需要調查事情真相,講述道理,讓學生信服。這就需要班主任在與學生溝通時,拿出充分的理由,講述深刻的道理,讓學生心服口服。有些學生犯錯后,認錯態(tài)度不好,或是不承認錯誤,老師找其了解情況時,他會回避問題,甚至矢口否認或狡辯,如果沒有充分的理由和道理去說服學生,班主任工作會遇到很大阻力。這就需要平時修煉,既要注意說話的技巧,也要真心和學生交流,讓學生深刻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并且能主動改正。久而久之,學生就會“收斂”自己的行為,不會去“為難”老師。
2.情理合一。班主任和學生溝通時,除了要學會講道理,學會和學生談心,還要有情感的投入。用道理去說服學生,用真情去打動學生,讓學生明白道理的同時,感受到老師濃濃的情意。學會犯錯也有其偶然性,不能一棍子打死,要給他改過自新的機會。從道理上讓其明白錯誤所在,從情感上給其改過的機會,多關心,多鼓勵。從“情”字上下功夫,比單純說理效果會更好。教育的目的,不只是單一的說教去成就一個人,而是用事實說話,用情感感化,讓其成為一個心理健康,人格健全的人。所以在教育中,應學會情理融合,寓情于理,同時讓學生接受道理的教育和情感的熏陶。
班主任工作是辛勞的,充滿了挑戰(zhàn),充滿了智慧,特別是中職學校班主任。當好班主任,管理好班集體,助力學生成人成才是服務百姓的事。班級管理需要全面的素質,過硬的能力,班主任工作是一種很好的鍛煉,也是能力的體現(xiàn)。同時,班主任工作也是一門藝術,只有用積極的心態(tài),藝術的手法,才能塑成一件件滿意的作品。
參考文獻
[1]李鎮(zhèn)西.做最好的老師[M].廣西:漓江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