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妍
◆摘 ?要:在中職語文教學中,混合式教學主要是把信息技術與課堂教學進行有機結合,從而促進教學質量提升。因此,本文主要是在信息化教學背景下,就語文混合式教學實踐經驗進行交流和分析。
◆關鍵詞:信息化教學;中職語文;混合式教學
語文教學會對中職培養(yǎng)學生人文素質有著非常積極性的作用,語文學科對于其他學科的學習奠定了基礎,同時還是把理論與實踐相互融合的學科,這一學科可以為學生未來的學習與工作奠定扎實的基礎。在當前的信息化教學背景下,為強化語文混合式教學的開展,需要做好以下工作。
一、信息化教學背景下語文混合式教學的優(yōu)勢
隨著現(xiàn)代信息技術的不斷發(fā)展與廣泛應用,大力實施混合式教學,讓教師能通過信息技術來對教學的方法和模式進行創(chuàng)新,豐富教學的內容,擴大學生語文知識的范圍,讓語文課堂教學變得更有趣和豐富。教師可以充分的展示多媒體課件中圖畫、視頻、文體和音頻的功能,讓抽象性的語文知識變得更加生動且形象,在為學生創(chuàng)建視覺上的沖擊時,輔助學生對課文的內容進行充分的了解和掌握。多媒體技術的動畫可以引起學生對于知識的無限遐想,引導學生對知識進行深入的思考,從而提升學生自身的創(chuàng)造能力與思維能力。教師還可以通過使用信息化技術來吸引學生學習注意力,激起學生對于學習的強烈興趣。例如在《雅舍》教學時,教師可通過使用信息化技術的多媒體功能,以視頻的方式向學生展示梁秋實的故居雅舍,并同時在多媒體課件中播放作者當時的人文情況和社會背景,把字面當中的雅舍以立體化形式展現(xiàn)在學生面前,輔助學生對梁秋實作者下的雅舍其真正涵義進行充分的理解和掌握。
二、信息化教學背景下語文混合式教學的對策
1.在混合式教學中應用信息技術解決教學重難點
在以往語文教學過程中,語文課堂教學重點是教材,并同時以標準答案的形式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能力,使學生語文學習一直處在被動形勢下,造成學生根本不能對語文知識的重點和難點進行有效的掌握,從而使語文教學的成效明顯降低。而在混合式教學中,多媒體信息化技術所特有的處理聲音、圖像功能把語文課本內的文章與文字抽象性變得形象且生動有趣,將繁瑣性的知識點變成簡單化。同時學生還可通過多媒體課件與網(wǎng)絡資源進行自主的學習,結合教師指導,對語文知識進行充分的掌握和思考。如此利于輔助學生對課文內容的重點和難點進行把握和理解,提高學生自身的邏輯思維能力、抽象思維能力與語言表達的能力。例如在講解《林黛玉進賈府》時,教師可以事先用多媒體設備來展示播放紅樓夢的電視劇片段,并同時為學生提供有關的網(wǎng)絡資料,同時設置適合的問題,引導學生依據(jù)問題,參照劇中情節(jié)與現(xiàn)有資料進行具體的學習,既能讓學生直觀領略賈府的繁榮壯觀,同時也能在林黛玉的動作、語言細節(jié)刻畫中體會作者的情感表達。播放視頻能激發(fā)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并同時讓課文的內容更加具體化,使學生可以較容易的掌握、理解和解決課文中的難點和重點的問題,確保教學過程的優(yōu)化性,提升學生語文水平和信息儲存量。
2.在混合式教學中應用信息技術擴大語文學習的空間
中職語文混合式教學,不單是課內教學,還可將知識點擴展到課后師生間的交流和溝通中。在混合式教學中,信息化技術能改變以往教學在交流地點和時間上的限制,為教師和學生課后的互動和交流供應方便的平臺基礎,讓學生和教師不受時間和地點的限制進行充分的溝通和討論。創(chuàng)建網(wǎng)絡信息化教學課堂,將語文教材上的知識,延伸至學生的現(xiàn)實生活當中,由此便可突出展現(xiàn)語文教學的功能;首先把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密切的相互融合,其次建立優(yōu)良的師生關系,以此為教學工作奠定基礎。例如,教師可以通過微信和微博等一些網(wǎng)絡交流平臺,發(fā)表一些有關于教學理念或是教學觀點的闡述,利用資源共享的功能,激起學生對于語文知識的濃厚興趣,在此同時學生還可利用網(wǎng)絡溝通平臺指出學習過程中所存在的各類問題,教師對這些問題有針對性的做出及時的回復,將教學有效的延伸至課外,從而突破教學時間和地點因素上的局限。這樣,在混合式教學中,學生的學習空間得到了有效的拓展,開闊了學生的視野,達到良好的教學目的,因此需要我們加強信息化技術來實施混合式教學。
3.在混合式教學中應用信息技術創(chuàng)新教學理念
為了徹底實現(xiàn)高質量的教學,就一定要改變以往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思路,對信息化教學背景下的混合式教學有一個全新的理解和認識?,F(xiàn)時期,部分教師均都只把原本板書的內容制成了多媒體課件,從本質層面其實并未對教學實施有效的創(chuàng)新。在新課改基礎上,教師需沖破這種束縛,從網(wǎng)絡當中探尋語文教學的更多資源,充分而合理地利用信息化技術。例如,對于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開”這樣美麗而生動的畫面進行創(chuàng)新教學應用,并對作者生平信息進行搜集,由此展開對作品創(chuàng)作背景與作者個人情感分析,使學生們在進一步增強感知力前提下得到情感思維的有效培養(yǎng)。
三、結語
綜上所述,語文學科是中職生學習的主要課程。在信息化技術背景下,在中職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混合式教學應用,有效改變了以往語文教學落后、單一性的教學模式,很大程度的豐富了語文課堂教學的方法和內容,激起學生對于語文知識學習的濃厚興趣,使學生對于語文知識的理解和掌握更加容易和輕松,從而最大程度的提升教學成效和質量。
參考文獻
[1]張文娟,王立軍.網(wǎng)絡下混合式教學在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研究——以“語文知識綜合訓練”課程為例[J].科教文匯(上旬刊),2018(09):48-49.
[2]吳依琳.微信及其公眾平臺支持下的中職語文混合式教學探究[J].才智,2018(19):142-143.
[3]徐森.信息化教學背景下語文混合式教學實踐探析[J].江蘇教育,2018(04):61-62.
本論文為廣西教育科學“十三五”規(guī)劃2019年度C類課題《“互聯(lián)網(wǎng)+”背景下混合式學習模式在中職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研究》(2019c282)的階段性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