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貴春
摘 要:歌唱藝術的美妙歌聲以適當?shù)臍庀⑴浜蠟榛A。若不能合理運用氣息演唱歌曲,歌唱最后呈現(xiàn)的效果必然大打折扣。初中歌唱教學有其特殊性,本文以此作為出發(fā)點,概述氣息運用的重要性和歌唱中氣息運用的特點,并根據(jù)筆者的教學實踐經驗,提出在教學中訓練學生運用氣息的策略,希望借此改善初中歌唱教學,提高學生氣息運用能力。
關鍵詞:初中;歌唱教學;氣息;重要性;策略
氣息是人體發(fā)聲的動力和基礎。沒有氣息,聲帶是無法受到顫動繼而發(fā)聲的。歌唱不同于日常說話,在日常說話時,氣息做著單方向的向外運動,而唱歌時氣息來回運動,使得發(fā)出的聲音在高、中、低聲區(qū)保持連貫和流暢。人們可以通過調節(jié)呼吸的方方面面,從而呈現(xiàn)出某種聲樂演唱效果。
一、氣息運用的重要性
聲樂演唱最終的目的是要呈現(xiàn)出具有感染力、美妙動聽的曲目,這樣的曲目背后所體現(xiàn)出來的是正確的發(fā)聲方式、清晰可辨的咬字吐字能力、聲區(qū)與音色統(tǒng)一等特點。呼吸貫穿于歌唱活動各個環(huán)節(jié)始終,而氣息的運用就是要對呼吸頻率、長度、深淺做出主觀調節(jié),這種調節(jié)決定聲音的音質與活力,參與塑造歌唱時咬字“字正腔圓”的感覺,也決定著歌唱聲音是否能在各個聲區(qū)實現(xiàn)流暢轉換。由此可見,科學地運用氣息進行演唱,對于歌唱的藝術表達效果具有非常重要的影響。
而在初中階段,教師開展歌唱教學,更應該注重培養(yǎng)學生氣息運用習慣和能力。一方面,初中學生大多為十二三歲,處于青春期階段,正經歷著變聲期。女生音調變得高而細,而男生音調變得低沉又粗。這時學生的發(fā)聲器官非常脆弱,如果不注意培養(yǎng)正確的發(fā)聲方法,而是讓他們毫無方法地大聲歌唱,容易對聲帶造成損害。所以,教師應該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用嗓習慣,讓他們在唱歌時避免盲目嘶喊,而是將發(fā)聲聚焦點放在氣息的自然運用上,減輕嗓門的負荷。另一方面,初中正是學生音樂基礎和素養(yǎng)養(yǎng)成的階段,好的氣息運用方法能夠培養(yǎng)學生樂感,規(guī)范學生歌唱方法,提高學生聲樂鑒賞能力,為學生綜合素質培養(yǎng)奠定良好基礎。由此看來,教師在歌唱教學中,給予學生科學的氣息運用指導非常必要。
二、歌唱中氣息運用特點
在歌唱中,講究使用腹式呼吸的方法。在這種呼吸過程中,演唱者的小腹一直保持著緊張感,并且按照歌曲需要進行適當調節(jié),比如要發(fā)較強的音時,小腹產生緊張感,吸入、推出的氣更滿,壓強更緊。因此,唱歌時首先要靈活應用小腹,保持小腹適當?shù)木o張度,如此才能使聲音富有彈性,為氣息的彈射準備充足動力。
在歌唱過程中有以下幾點需要注意。首先是要保持氣息的動態(tài)流動。一首歌中情感強度等因素是不斷變化的,相應的氣息的運行速度、強度、頻率等也要做出對應的調整。頗具活力的氣息流動可以良好把控各種聲音的變化,創(chuàng)造出婉轉的效果,更好地呈現(xiàn)出歌曲的感情。
其次是要保持氣息始終有所剩余。歌唱呼吸不同于平時呼吸,在歌唱過程中,氣息不斷釋放后,需要在即將完全釋放完時運用小腹的收縮,讓氣體重新進入身體,補充氣息。這樣演唱者在唱歌時能夠始終保持呼吸有力的狀態(tài),不會因為氣息快要斷掉而中斷歌曲,從而有利于保持歌曲的連貫性。
此外,在歌唱中,情感表達的目的是為了感動聽者,而氣息運用的目的是服務于情感表達。也就是說,氣息的運用以歌者認識到需要表達什么樣的情感為前提,比如,一段歌曲需要高昂的情感,這時的氣息也應該富有沖勁,在充滿活力的狀態(tài)下噴薄出來。氣息不可脫離情感這一標桿,缺乏這一標桿,氣息會變得呆滯,致使聲音缺乏活力。因此,在歌唱中,應該以感情的需要和變化為標桿,有意識地調節(jié)氣息運用。
三、歌唱中氣息提高策略
在初中歌唱教學中,考慮到初中生思維和認知特點,要教會他們合理運用氣息,不能完全對他們灌輸專業(yè)名詞和規(guī)則方法,而是要以興趣培養(yǎng)和主動性的激發(fā)為出發(fā)點,以活動和游戲的開展為載體,讓學生在輕松富有趣味的氛圍中了解氣息運用的要點,從而提高氣息運用能力。
筆者將氣息提高策略分為三步:氣息訓練前的預備、氣息訓練中的呼吸練習、氣息與歌唱發(fā)聲相結合訓練。
首先,在進行氣息訓練前,必要的姿勢糾正是必不可少的。教師可以開展小比賽,讓學生保持兩肩自然下垂、小腹微微收起的狀態(tài),比比誰能堅持得更久。除了身體軀干姿勢,教師還應教學生放松口腔和喉嚨。
其次,正式進入到呼吸練習中時,教師可以采用親身示范法,并利用講說,帶領學生感受兩肋呼吸與腹式呼吸各自的特點以及兩者的區(qū)別。
最后,待學生掌握了正確的呼吸方法,能夠較為靈活地運用氣息后,教師就可以將發(fā)聲練習與氣息運用相結合,讓學生在真正的歌唱中體會如何正確運用氣息。當然,教師應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在初期最好是利用單個的字詞來輔助學生將發(fā)聲與氣息結合,比如,首先讓學生冷不防地大喝一聲,在進入練習后,對學生這個“喝”字的發(fā)聲提出更高要求,讓學生吸氣稍等片刻后再連續(xù)“喝”幾聲,從而體會氣息運用。
參考文獻:
[1]張貽群.初中音樂教學中練聲的必要性和訓練方法淺談[J].文教資料,2009(34):90-91.
[2]吳竟然.氣息對聲樂學習的重要性研究[J].音樂時空(理論版),2012(02):4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