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青 錢渝
摘要:心理健康教育在學校教育中占據(jù)著重要的地位,隨著素質教育的進一步發(fā)展,學校教育也越來越關注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心理健康教育屬于學生綜合素質的一個部分,本文就具體實例談談以積極心理學為導向的中學心理健康教育。
關鍵詞:積極心理學;中學;心理健康教育
對于中學階的學生來說,他們正處于身心發(fā)展的關鍵時期,這個時候的學生,對于世界有了一定的看法,但是很多時候,他們的這些看法往往不夠成熟,在具體的社會實踐中,還需要一定的提升。這個年齡段的學生,渴望表達自我,但是又受到老師和家長的管制,會產生一定的叛逆心理。素質教育要求促進人的全面發(fā)展,這里強調的是,學生不僅僅是身體和學習方面餓發(fā)展進步,心理健康方面也需要注意。老師需要用積極的心理學觀點去影響學生,幫助他們樹立健康的心態(tài),樂觀看待事物,以更好地促進自身的學習和發(fā)展。近年來,中學生學習負擔加重,或者一些來自于家庭、社會的一些影響,導致他們很多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都出現(xiàn)了一定的問題,這些都不利于他們的學習和成長。因此在具體的課堂教學中,中學心理健康教育的老師就需要以積極心理學為導向,推進心理健康教育,以促進中學生的身心健康發(fā)展。那么在具體的課堂教學實踐中,老師應該如何更好地開展以積極心理學為導向的中學心理健康教育呢?
一、更加關注學生的積極優(yōu)勢
積極心理學是由著名的心理學家塞利格曼提出的,它旨在研究人的優(yōu)勢與幸福。它要求用一種更加開放的、欣賞的眼光去看待人類的潛能、動機和能力,強調從正面來界定與研究心理健康,認為心理學應該更關注個體積極的層面,研究和培養(yǎng)人類自身存在的諸多正向積極心理品質。因此在具體的課堂教學實踐中,老師需要更加關注學生身上的一些積極性特點。對于中學階段的學生來說,他們正處于青春期,可能很多時候會有一定叛逆心理,但是這個時期的學生,也正是創(chuàng)造力最為活躍的時候,他們常常會有一些天馬行空的想象,對很多事物也會表現(xiàn)出好奇的心理。在教學中,為了進一步推進學生的心理健康發(fā)育,老師需要關注每個學生的特長,結合不同學生的特點,給他們更多的肯定和鼓勵,這樣可以有效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心。初中階段的學生渴望別人認同自己觀點,老師就需要首先了解學生的想法,然后再結合具體的日常和生活實踐,給學生分析這件事情的可行度,并且給學生提出一些合理化的建議。正如世界上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葉子,每個人也會表現(xiàn)出一些不同于其他人的特質,老師在課堂教學中,就需要對學生多一些關注,充分挖掘這些學生身上的積極因素,并且對學生多一些肯定和鼓勵,幫助他們樹立自信心。在中學生的學習和成長中自信心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幫助學生在之后的學習和生活中,充分肯定自我,肯定自己的個體價值,不斷突破自我,提高自身的能力。因此中學心理健康教育在課堂教學中,就需要更加關注每個學生身上的積極優(yōu)勢,充分肯定他們的優(yōu)點和長處,幫助他們樹立自信心,進而促進他們更好地學習和發(fā)展。
二、更注重學生的積極體驗
在傳統(tǒng)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老師往往會給學生進行一些有關于心理健康重要的教育,積極心理學認為增進個體的積極體驗是發(fā)展個體積極人格、積極力量和積極品質的一條最有效的途徑。這里所說的學生的積極體驗,指的是學生能夠滿意地回憶過去、幸福和從容不迫地感受現(xiàn)在并對未來充滿希望的一種心理狀態(tài)。學生在接受心理健康教育的過程中,老師可以讓他們對于過去一些愉快的事情進行一個回顧,然后讓學生詳細描述當時那件事發(fā)生的時間、地方以及自己當時的情緒體驗。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可以獲得愉悅的感受,同時,這個回顧以往的幸福的經(jīng)歷,可以讓學生體會到,自己曾經(jīng)也經(jīng)歷過許多快樂的事情,進而在之后的學習和生活中,需要繼續(xù)努力,獲得更多的快樂,這樣就可以給學生一些積極健康的心理暗示,促進學生的心理健康成長。在具體的教學活動中,老師可以讓學生養(yǎng)成一個習慣:每天在睡覺之前,回顧自己這一天的經(jīng)歷,寫下“讓自己感到幸福的五件小事”,并且還要去想象每件事發(fā)生時的體驗和感受,以便讓每次回憶的情感體驗保持新鮮。這樣可以讓學生形成一定的積累,之后學生再次翻看自己記錄的這些小事的時候,也會對自己產生一個積極的心理暗示。通過這種方式,可以讓學生在遇到困難的時候,回想讓自己感到愉快的事情,這樣就可以給自己一個積極的心理暗示,有利于促進學生的心理健康成長。
結束語:
總之,心理健康教育是學校教育中一門重要的課程,它關系到學生的學習和成長,因此中學的心理健康教育老師在課堂教學中,就需要以積極心理學作為導向,來對學生開展教學,和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相比,以積極心理學為導向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學理念更加先進。因此在具體的課堂教學實踐中,老師需要更加關注學生的積極優(yōu)勢,重視學生的積極體驗,這些都可以讓學生對自己產生一個積極的心理暗示,有利于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心,促進學生的心理健康發(fā)育。
參考文獻:
[1]吳小蓮.基于積極心理學理論的山區(qū)初中班級活動設計與實施研究[J].新課程研究(下旬),2017,(11):6-7.
[2]賴微.積極心理學視角下初中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探索研究[D].湖北:華中師范大學,2016.
[3]吳桐.初中“問題學生”的成因與引導——基于天津市某公辦初中校[D].湖北:華中師范大學,2016.
[4]閻威.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滲透心育的實踐[D].天津:天津師范大學,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