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愛娜
摘 要:數學學科本身就是一個鍛煉學生思維的學科,而在許多數學題目中解題的方法與思路就不止一個,將小組合作教學的方式引入到初中數學課堂中效果明顯,由于許多數學教師習慣了傳統(tǒng)的灌輸式課堂教學模式,并不重視學生的多思維擴展與教學信息分享,這就容易導致教學工作開展的沒有頭緒,也就不能保障學生在課堂學習中可以真正掌握并理解知識點。因此,本文主要討論了在初中數學教學中開展合作學習的作用,只有從課堂教學目標、教學模式、教學手段等多方面入手才能實現分享式課堂的構建目標,增強學生的課堂學習質量。
關鍵詞:小組合作;初中數學;實例探究;合作學習
在初中數學課堂中運用小組合作,能增強學生的主動性,提高學生的積極意識,讓學生能形成自己的獨立思想,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合作能力。因此,教師應加強小組合作式教學,開展各種形式的合作活動,形成良好的合作學習模式,鍛煉學生的合作技能,實現對學生的全面教學。
一、小組合作在初中數學課堂中運用的重要意義
1.有助于教師完成具體教育任務
小組合作在初中數學課堂運用中,可以有效地的幫助教師開展教育教學工作,讓教師更好地完成數學素養(yǎng)培養(yǎng)的具體任務,進而培養(yǎng)學生各方面素養(yǎng)。同時,小組合作學習也是數學素養(yǎng)培養(yǎng)的重要途徑與手段,可以有效提高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效率,全面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2.有利于教育教學方法提升
相對于其他教育教學方法,對全體學生主動參與研究性學習,開發(fā)每一位學生的創(chuàng)造潛能,提高教學效率有促進作有用。如此,教師能更好地理解學生主體地位,更好地注重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更全面地開展師生、生生交互式教育教學方法。
3.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自信
許多學生的個人數學學習能力較弱,這就導致學生在數學學習中容易喪失信心,進而影響學生的數學學習質量與學習效果,尤其是在初中階段,學生很容易由于沒有信息而出現掉隊的情況,導致學生在日后的成長與發(fā)展中均受到影響。而通過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學生從獨立的個體變成了一個多人組成的整體,在組內互相或者互相幫助的基礎上,學生可以不斷的養(yǎng)成學習自信,進而在數學學習中始終掌握主動。
4.實現對學生的合作能力培養(yǎng)
在小組合作學習的開展中,不僅需要學生進行獨立思考,還需要學生具備一定的交流溝通能力,讓學生在數學課堂中能聽取他人的建議,相互之間進行啟發(fā),共同促進,實施對數學知識的深入探索,促進學生合作能力的提高,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素養(yǎng)。小組之間的合理、公平競爭意識,能促進組內合作意識和合作學習能力的提高。
二、小組合作在初中數學課堂中運用的策略研究
1.開展合理分組教學,發(fā)揮合作學習的效果
在初中數學課堂中對小組進行合作運用,需要加強對小組的合理分組,形成良好的合作小組,充分展現學生合作學習的效果。教師對學生進行分組教學,可以讓各小組成員的優(yōu)勢得到有效發(fā)揮,根據學生各自的學習能力、興趣愛好,教師應當針對學生的不同學習能力,按照成績結構與性格,充分考慮到組內成員的交流情況與組內成員的互動性,然后開展分組。根據學生的學習能力,將學生分成四、五人一組,讓學生之間可以更直接地交流溝通,不同學生在組中所表現出的優(yōu)勢不同,而在學習中學生們借助自身優(yōu)勢形成互相幫助的場面,不管是臨時分組還是長期分組,都可以起到促進組內每個成員成績提高與進步的效果。然后,教師可以根據教材內容,對學生進行臨時分組,也可以根據學生學習能力或者個性特點進行分組安排,讓小組內的學生實現優(yōu)勢互補。從而提高教學的效果。
2.結合數學教材問題,培養(yǎng)學生學習的興趣
在初中數學課堂中教師要積極對教材內容進行分析研究,結合各種數學問題,開展學生的小組合作學習,采用問題的方式引導學生進行感知,提高學生的探究能力,讓學生對教材中以及生活中的一些題目進行深入探究與小組合作探究,鍛煉學生的學習能力與學習水平,推進學生在數學學習中不斷地進步與發(fā)展,并且學生在小組合作的過程中可以解決很多比較麻煩的問題,進而提高數學學習效率,增強學習效果。如在學習《隨機事件與概率》這一小節(jié)時,教師需要根據教材內容,把握好問題的難度,對學生進行探究引導??梢越柚n本中的問題引導學生,激發(fā)學生興趣,讓小組內的學生進行合作分析討論,舉出生活中的事例,并解釋這些事情發(fā)生的概率,讓學生形成自己的學習思路。
3.組織數學探究活動,提高學生合作的能力
教師在數學課堂中對學生進行合作學習教育,需要積極組織學生進行數學的探究活動,學生通過對數學知識的深入理解與感知,提高合作能力,更好認識的數學,從全面性入手實現對數學的深入理解與進步。因此,教師可以在課堂上運用合作模式,組織學生進行數學探究,讓學生得到更全面地發(fā)展。比如在學習《數據的收集、整理與描述》這一節(jié)時,教師可以組探尋生活中常見的超市收支、某個球隊中球員的數據等一類復雜的數據,然后在教師的引導下,讓學生開展合作學習,然后在小組中分工合作,繪制統(tǒng)計圖、餅狀圖、統(tǒng)計表以及描述數據展示成果,鍛煉學生的合作能力。
三、總結
初中數學課堂要實現對小組合作的有效運用,需要改變傳統(tǒng)教學中學生只能學習知識,不能提高素質的情況。教師應積極進行對學生個人素質的培養(yǎng),讓學生在小組中能相互合作,獨立思考。小組中成員形成互幫互助的情況,推動組內成員更好的享受樂趣,形成對學生學習能力與數學學習效果的提高。
參考文獻
[1]楊玉蘭.淺談合作學習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體會[J].中外企業(yè)家,2018(20):180-181.
[2]翁為科.初中數學教學中合作學習的研究與實踐探討[J].課程教育研究,2018(28):124-125.
[3]溫志強.初中數學導學案教學模式與小組合作學習法的整合對策探析[J].課程教育研究,2018(28):127-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