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來
隨著如今人們的生活壓力越來越大,很多人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痔瘡問題。就痔瘡來說,屬于一種臨床中尤為常見的多發(fā)病,不僅會對患者生活產生很多難言的影響,其中的痛苦也十分令人難以接受,該疾病主要與患者久坐、久站、活動量少、飲食等因素有關,臨床癥狀包括墜脹、脫垂、便血、便秘等。那么痔瘡究竟是如何引起的,又應如何進行治療呢?
1 導致產生痔瘡的原因有哪些?
作為臨床中的多發(fā)病之一,導致痔瘡的原因究竟有哪些呢?接下來將詳細為您介紹:
1.1 行為習慣
如果人長期處于一個固定姿勢,對血液循環(huán)將有嚴重影響,會導致肛腸部位的靜脈血液回流不順暢。如果人長期久坐不動,尤其是坐在相對較軟的座位上,很容易導致直腸靜脈出現(xiàn)血液淤積,導致肛門部位的肌肉彈性大不如前,最終形成痔瘡。
1.2 生活習慣
如果人經常食用辣椒、蔥、芥菜、酒等食物,對肛門直腸粘膜會直接產生刺激作用,從而引發(fā)痔瘡。此外,痔瘡的發(fā)病率與蹲廁所時間的長短也有直接關系,在如今繁忙的社會中,人們經常因為沒有時間排便而進行控制,這也是導致痔瘡形成的根本原因之一。
1.3 排便形態(tài)
導致痔瘡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排便異常,有研究結果表示,如果一個人長期便秘,則患有痔瘡的概率會高達74.5%。因為便秘患者排便時會長時間的憋氣和使勁,最后強行排便,這一過程對肛門來說負擔較大。
1.4 腹壓增高
如果人體腹內壓增高,會導致直腸靜脈血的回流,最終導致淤血逐漸變?yōu)橹摊彙H绻匀焉锎螖?shù)過多,其痔瘡發(fā)病率也會相應提升。隨著近年來對于痔瘡的不斷研究,結果顯示導致痔瘡的直接因素就是門靜脈高壓。
1.5 解剖結構
當人體處于直立狀態(tài)時,肛門所處位置較低,因此受地心引力的影響,血液容易產生淤積,且伴有直腸血管排列特殊的情況。
1.6 遺傳因素
中西醫(yī)對于遺傳因素的觀點目前并不統(tǒng)一,因此還需進行進一步的驗證,有學者認為如果在一個家族中痔瘡具有較高發(fā)病率,則可能與遺傳因素有直接聯(lián)系。
2 治療痔瘡的方式有哪些?
2.1 保守治療
就保守治療來說,主要采用中藥外洗以及肛管擴張的方式進行治療,具體治療方式如下所示:首選對患者進行局部麻醉,醫(yī)護人員帶涂有液體的手套一邊按揉肛門一邊插入,插入后手指向四周按摩并擴張,待有一定程度松弛后可以再加入一根手指,每次按摩的時間大約為15分鐘。按摩擴張之后讓患者熱熏中藥。期間要求患者多食香蕉、蜂蜜、新鮮蔬菜等食物,確保大便的濕軟,排便頻率保證每天1次。
2.2 手術治療
2.2.1 貫穿治扎法:此種手術方式屬于較為傳統(tǒng)的治療方式,主要操作步驟為:將痔核基底部用彎血管鉗夾住,左手肛外同一方向進行牽引,右手將已穿的有絲線縫針用針鉗夾住。兩條線從基底部中央偏上的位置逐漸穿過,最后進行結扎操作。此種手術方式對于內痔患者較為常用,且術后具有顯著效果。
2.2.2 外剝內扎術:該手術需進行局部麻醉,手術區(qū)進行常規(guī)消毒,充分對患者進行擴肛操作,對患者的痔核大小、有無明顯分界線以及分布情況進行仔細檢查,沿著直腸縱軸方向用彎止血鉗夾住部分纖維化的核基底部,將增生組織以及曲張靜脈團進行剝離,最后用絲線以“8”字形進行貫穿治扎,將給扎痔核殘端上約1/3處剪掉,重復以上步驟將其他點位的痔核進行處理。
2.2.3 吻合器痔切除術:該手術方式是指將吻合器在齒線上方3-4cm處進行收緊和擊發(fā),環(huán)狀切除并縫合內痔黏膜下層及上方粘膜組織。
2.3 物理治療
物理治療包括多種方式,例如紅外線、磁療、激光、冷凍、微波以及痔瘡治療儀等。通常物理治療方式具有操作簡單且治療時間相對較短的優(yōu)勢,但物理治療方式需要進行長期治療,否則具有較高的復發(fā)率。
3 總結:
導致痔瘡的原因復雜且多樣,可想而知為何痔瘡成為人體的高發(fā)疾病。如果患有痔瘡,其臨床癥狀包括:肛門有物脫出、便血、墜脹滲液、發(fā)炎腫痛等,對患者來說可謂是身體和精神上的雙重痛苦,對患者正常的工作和生活也會產生嚴重影響。如果病情發(fā)展到一定程度還可能出現(xiàn)激發(fā)性貧血,因此人們一定要知曉痔瘡的病因并盡量避免,從而積極采取防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