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興利
在越來越提倡素質教育的今天,教師越來越意識到與學生互動的重要性。與學生互動,不僅可以幫助教師更好地了解學生當時的學習狀態(tài),更可以及時發(fā)現(xiàn)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困惑,針對性地進行教育指導,調整教學方式和控制教學進度。而初中語文的教學內容比較枯燥、無聊,學生的注意力也很難長時間集中,教師只有加強與學生之間的互動,才能夠采取針對性的方法激發(fā)學生對語文的學習興趣,有效提升課堂教學效率。
一、初中語文教學中的互動教學現(xiàn)狀
(一)互動方式單一
目前,在初中語文教學中,互動方式主要為提問互動,即教師向學生提出問題,學生回答。一般情況下,學生面對教師的提問都會非常緊張,很難靜下心來思考,而課堂教學氛圍也十分緊張。也就是說,通過提問與學生進行互動,給予了學生很大的學習負擔以及壓力。
另外,還有一部分初中語文教學,使用了小組討論的形式,但是教師并沒有給出明確的討論主題,也沒有在討論后進行總結,從而出現(xiàn)了課堂秩序混亂、學生學習效率低的問題。雖然小組討論是一種可以提升互動交流效果的方式,但如果教師沒有充分發(fā)揮引導者的作用,那么依然無法發(fā)揮出其應用的效果。
(二)情感互動匱乏
目前,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情感互動發(fā)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尤其在進行知識傳授的過程中,只有教師與學生進行充分的情感互動,才能幫助學生更好地體會課文中的中心思想,讓學生更加深刻地掌握和理解課堂教學知識。尤其初中階段語文教材中每一篇文章都是由經(jīng)驗豐富、專業(yè)能力強的教研組人員精心篩選出來的,其中蘊含著豐富的思想與情感。如果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情感互動不足,那么學生只能了解基本的語文知識,無法深刻體會文章的寫作目的與寫作思想。
(三)教學資源利用不足
當前是信息時代,各種信息技術的應用為教師與學生獲取最前沿的知識提供了極大的便利。尤其是互聯(lián)網(wǎng)的普及,可以讓教師和學生獲取更多書本上沒有的知識,初中語文教材中涉及大量的傳統(tǒng)文化,而互聯(lián)網(wǎng)中也有非常豐富的傳統(tǒng)文化表現(xiàn)形式。
例如,涉及詩詞教學,書本上的文字解析比較枯燥,就可以通過互聯(lián)網(wǎng)搜索各種詩詞音頻,通過多媒體課件進行詩詞鑒賞,讓初中語文教學課堂變得豐富、形象而生動。但是現(xiàn)階段,初中語文課堂對于互聯(lián)網(wǎng)的應用并不高,并沒有將書本知識與互聯(lián)網(wǎng)進行充分結合,嚴重降低了初中語文課堂的趣味性。
二、在初中語文課堂進行互動教學的原因
(一)模式化的教學課堂
受傳統(tǒng)教學影響,現(xiàn)在很多高中語文教師習慣于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將自己當作課堂主講人,學生是課堂的跟隨者。這樣的教學模式很難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因為語文教學不光是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更重要的是培養(yǎng)學生豐富的情感和健全的人格,但是如果學生在課堂上學習積極性低,就會影響學生審美能力的提高。
現(xiàn)在很多教師將教學的目的的教學途徑本末倒置,將學生學習成績看作最重要的結果。但是語文的學習是培養(yǎng)學生健全人格和優(yōu)秀的閱讀審美的主要途徑,教師不能只將學習成績作為判斷學生學習情況的唯一指標,這樣不僅會影響學生審美能力的發(fā)展,還會影響學生學習自信心的提升,最終影響學生未來的發(fā)展。
(二)審美建立忽視歷史語境
語文的教學與傳統(tǒng)的教學過程不同,需要教師結合整體語境及歷史發(fā)展狀態(tài)進行分析,為學生建立完整的語文學習體系。這里所講的語文學習體系并不只是指課文作者寫作時的歷史背景,而是包括作者及整個社會、民族在內的文化背景,尤其是語文審美的發(fā)展史。
像現(xiàn)在很多教師在語文教學的過程中只會對作者寫作時的大時代背景以及作者寫作的目的進行講解,而忽視了作者內心的文化背景講解,導致學生對審美文化歷史并不敏感,從而導致了學生語文捕捉能力差、審美的不盡如人意。
三、初中語文教學中的互動教學策略
(一)活躍課堂教學氛圍
傳統(tǒng)的教學觀念中,教師有著絕對的威嚴,學生對教師充滿畏懼,不敢也不能對教師提出質疑。而課堂教學中,學生也只是被動接受知識,課堂氛圍十分壓抑。在這種情況下進行語文學習,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也十分有限。而要想保證初中語文教學中的互動教學的實施效果,必須有活躍的課堂氛圍。課堂教學氛圍越活躍,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及學習積極性就越高,教師的教學壓力就越低。所以活躍課堂教學氛圍對于提升互動教學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首先,教師要增強自身的親和力,拉近與學生之間的關系,尊重每一位學生的想法,積極引導學生認識并學習新鮮事物。其次,教師要鼓勵學生進行獨立自主的思考,勇于在課堂上表達自己的想法和觀點。只有教師與學生之間進行充分的互動交流,才能夠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以及語言表達能力,同時可以增強學生踴躍發(fā)言的勇氣。
例如,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jù)文章內容進行學生角色的劃分,或者將文章改變成話劇進行排練。而教師則積極參與到學生的話劇排練過程中,主動安排整個排練過程,激發(fā)學生的排練積極性,增加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交流頻率。而在這樣的互動過程中,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距離也就會越來越近,課堂互動氛圍也就越來越民主、越來越平等,學生也更加容易通過獨立思考獲得思維靈感,通過自己的努力來解決問題。
(二)調整教學方式
互動是雙方產(chǎn)生相互作用,并使雙方發(fā)生有益變化的過程。初中語文的教學目的在于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幫助學生更好地面對與處理生活中的問題,而學生才是學習的主體。對此,教師要適當?shù)卣{整教學方式,充分給予學生發(fā)揮的空間,讓學生通過自主學習獲得最大的學習回報。對此,教師要調整教學方式,針對傳統(tǒng)的“教師在講臺上講、學生在下面記筆記”的教學方式,教師可以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多穿插一些名言警句、屬于、詩詞、對聯(lián)等內容,在豐富學生文學知識的同時,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文章背景,激發(fā)學生對課文的學習興趣。也可以通過對課文的齊讀、領讀、有感情的朗讀等方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對于文言文的教學,教師可以運用小組合作討論的方式進行詞句的解析。另外,教師還可以圍繞某一主題組織各種課外活動,促進學生對課堂知識的吸收以及內化?;蛘呤褂枚嗝襟w教學設備、現(xiàn)代化的信息教學手段開闊學生的學習視野,激發(fā)學生的聯(lián)想能力,為學生創(chuàng)設更加富有吸引力的高效學習課堂,增強課堂互動效果。
例如,在進行《黃河頌》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先通過多媒體教學設備播放一段與黃河有關的歌曲、圖片或者視頻,通過加強學生的感官刺激讓學生更好地了解黃河的壯麗景色,以及人們對于黃河的特殊情感,對學生的內心產(chǎn)生觸動。另外,還可以通過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讓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互動中,激發(fā)學生對課文的學習興趣,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三)實施課堂群體互動
在初中語文教學中,互動教學不僅包含師生之間的互動,也包含群體之間的互動。而加強課堂群體互動,可以有效提升互動教學效率。對此,教師可以通過以下五種方式來提升課堂群體互動效果。
第一,在初中語文教學中,要引導學生互相觀察彼此之間的表現(xiàn)。
第二,在初中語文教學中,要鼓勵學生成為大膽、積極的質疑者,通過提出問題讓其他人回答。
第三,在初中語文教學中,要引導學生認真傾聽別人的見解以及朗讀,做一個合格的聽眾。
第四,在初中語文教學中,要激發(fā)學生的競爭意識,實現(xiàn)學生與學生之間永不停止的良性競爭。
第五,在初中語文教學中,要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以及團隊精神,通過與其他同學之間的合作與交流來增強互動教學效果。
(四)實施提問式互動
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提問式互動是最常用的一種互動方式。要想合理地通過提問保證互動教學效果,需要教師精心設計問題,引導學生提出問題、解決問題。
首先,要明確問題設計的目的:一要激發(fā)學生參與課堂互動的積極性。二要幫助教師了解學生當下的學習情況以及對課堂教學知識的掌握情況,然后根據(jù)問題設計的目的以及教學目標進行問題的設計。
其次,教師可以將大的教學目標分解成若干小目標,然后通過問題設計來逐步引導學生掌握所學知識。
最后,教師要引導并鼓勵學生勤于思考、大膽質疑。只有學生敢于質疑,才能夠主動探索問題的解決答案,才會付出更多的主動性學習行為。也只有這樣,學生才能更多掌握語文知識。而要想引導學生大膽質疑、勇于提問,教師需要做好以下幾點:
第一,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習慣,即提前提出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進行文章的閱讀,并在完成閱讀之后,讓學生提出更多的問題。第二,讓學生針對自己提出的問題,進行答案的尋找。第三,針對找不到答案的問題,學生可以將其放到課堂上提出來,尋求其他學生的解答或者教師的指導。
(五)利用思維導圖進行語文互動教學
在初中語文的教學過程中概念圖和思維導圖在其預習、講解和復習中都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利用蘇軾的《水調歌頭》對這三個方面進行分析。
1.預習過程。
在當下的教學中都鼓勵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但是如果僅僅依靠教材,學生很難通過自己的力量對新知識加以掌握。因此在學生預習之前,教師可以根據(jù)教材中的內容為學生提供概念圖,讓學生根據(jù)概念圖中的內容對新知識加以預習。用這樣的預習方法不僅將復雜的教材內容清晰化了,提高了學生的預習效率,還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學生預習中焦慮的心態(tài),提高了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和積極性。
比如在學習《水調歌頭》之前,教師可以為學生制作相應的概念圖,并將其交給學生,讓學生根據(jù)概念圖中的內容回家準備相關的知識,分別對蘇軾的基本資料、文學作品、生平事跡進行了解,降低學生預習的難度。
2.教學的過程。
在授課的過程中,教師的主要任務就是在培養(yǎng)學生思維能力的前提下,將教材中的知識傳授給學生。但是在當下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仍然有部分教師習慣于傳統(tǒng)教學模式,將教師作為課堂主講人,學生始終處于被動學習的位置。長期使用這種“填鴨式”的教學模式不僅會影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還會養(yǎng)成學生學習的惰性,造成學生自主思考能力的缺失。因此,在以后語文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思維導圖將課堂串聯(lián)起來,在教師的引導下讓學生自主完成思維導圖的創(chuàng)立,這樣不僅可以加深學生對各層面知識的印象,還提高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養(yǎng)成了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例如在《水調歌頭》的教學中,教師可以針對“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這句詩引導學生完成與月亮有關詩句集合的思維導圖。這樣在學生學習一首詩的同時,可以開闊視野、學習新知識,與此同時對以前學過的知識進行復習,還可以培養(yǎng)學生相互之間的團隊合作意識。
3.復習過程。
在以上兩個步驟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將概念圖和思維導圖留下來,在復習中學生對之前學過的知識一目了然,不用再通過教材對零散的知識進行學習。比如學生在復習時,根據(jù)詩句的意思在腦海中對蘇軾的知識復習一遍,有遺忘的再翻找教材,那么在以后考試中學生看到蘇軾就會聯(lián)想起關于蘇軾的所有內容,這樣不僅可以提高學生對各個知識的連接性,還加深了學生對各個知識的記憶。
四、結語
綜上所述,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應用互動教學可以有效增強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感情,激發(fā)學生對初中語文的學習積極性與主動性,提高初中語文教學效率,促進初中語文教學的進步與發(fā)展。而要想保證初中語文教學中的互動教學效果,必須活躍課堂教學氛圍、調整教學方式、實施課堂群體互動以及提問式互動。
(責任編輯? 袁 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