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意茗
中學階段是學生學習英語的關鍵時期,然而,國內學者指出,學生從小學升到初中后,因為要面臨升學考試,學生功課變得繁重,需要做大量的練習來應付考試,導致不少學生減弱了英語學習的興趣和信心。
熟悉教學情境,尤其是了解學生,對于教學至關重要。Joan Rubin在1975年發(fā)表了關于“優(yōu)秀語言學習者給我們的啟示”(What the good language learner can teach us)一文。其中探討了怎樣成為一個優(yōu)秀語言學習者,優(yōu)秀語言學習者具備哪些特質,為什么一些人在語言學習中更加成功?正如Rubin所述,如果我們知道成功的學習者是怎么做的,就能把這些方法傳授給其他的學習者,以提升他們的學習效果。大量前期研究已探討了影響成為優(yōu)秀語言學習者的相關變量,如動機、年齡、性格、性別、元認知,等等。其中,動機被看作是成為優(yōu)秀語言學習者的關鍵因素之一。
一、相關理論及研究
動機,作為心理學中的一個重要的概念,解釋了人類的行為和思想。大量的文獻和研究致力于探討動機和學習的關系。學者們將動機分為內因性動機 (Intrinsic motivation)和外因性動機(Extrinsic motivation)。Spinath和Steinmayr指出,擁有內因性動機是學習的先決條件,也是教育追求的目標。
1.內因性動機。
Schunk et al.指出,內因性動機源于個體內在,是一種內在渴求,它表明個體內在對從事某項活動有偏好或有興趣。此外,Lee、McInerney、Liem和Ortiga提出,內因性動機包括對參與活動的熱情,對體驗冒險和新奇經歷的期待,為出色完成工作付出的努力,對未來的期許以及對自我提升、目標達成的渴望。
實證性研究發(fā)現(xiàn),內因性動機與學習成績相關。一批學者指出,擁有內因性動機的學習者會在學習上投入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會更積極地參加課內外活動,會更主動地提升自身技能,這也必將對學習成績起到積極作用。反之,學習也可以促進內因性動機的提升,因為當學習者取得了優(yōu)秀的學習成績或獲得了學習獎勵時,他們的自我效能感就會得到提升,從而促進個體內因性動機的增長??梢姡瑑纫蛐詣訖C可以在學習者學習的過程中得到維持和加強。內因性動機和學習成效是“同時作用”“雙向影響”。
此外,研究者們還發(fā)現(xiàn),內因性動機是會隨著時間和情境的變化而變化。Corpus et al.調查了3-8年級的波蘭學生,發(fā)現(xiàn)隨著年齡的增長,學生對閱讀課和數(shù)學課的內因性動機都有所下降。同樣,Lau對香港4-11年級的學生進行研究,發(fā)現(xiàn)高年級學生的內因性動機低于低年級學生。又如,Spinath和Steinmayr研究了德國11年級的學生,發(fā)現(xiàn)學生對數(shù)學課和德語課的學習動機也隨著年齡的增長而不斷減弱。從上述的研究中不難看出,盡管研究者們調查學生的內因性學習動機是在不同的學習情境中操作的(如波蘭、香港、德國),并且涉及不同領域的課程(如Corpus et al.調查閱讀和數(shù)學課程、Spinath 和Steinmayr調查數(shù)學和德語課程),但是,研究結果卻是基本一致的,即語言學習者在學習方面的內因性動機會隨著學習者年齡的增長而減弱。這些結果也印證了Lepper和Corpus所提出的,內因性動機是隨個人年齡的成長而弱化的。然而,也要注意到,在上述的研究中,學習者的年齡主要分布在7、8歲(三年級)到青少年時期。對于低年級(一年級、二年級)或更年幼的學習者并沒有充分的研究證據(jù)。
除了時間會對內因性動機有影響,不同性別的學習者也會影響到內因性動機。如Bouffard et al.和Lau發(fā)現(xiàn),在閱讀方面,女生的內因性動機強于男生;在數(shù)學方面,男生的內因性動機又強于女生。
2.內因性動機和優(yōu)秀語言學習者的關系
研究者們提出,了解學習者的內因性動機有利于提升第二語言習得的成效,有內因性動機的學習者會努力實現(xiàn)語言學習目標。因為這些學習者對語言學習有濃厚的興趣,這種對目標的渴望會激勵他們更努力學習,同時也讓他們能享受學習的過程。Noels, Pelletier, Clément和Vallerand指出,內因性動機和對學習的投入是正相關的??梢哉f,語言學習的成功依賴于學習者的感受和他們在學習上的投入。缺乏內因性動機會在一定程度上阻礙語言學習。Noels et al.調查了159名年齡在18-50歲的學習者,發(fā)現(xiàn)擁有內因性動機的學習者學習熱情更高,也更有決心提高語言水平。此外,Vandergrift對57名年齡在13-14歲的法語學習者進行調查,發(fā)現(xiàn)學生的學習表現(xiàn)是被他們自身的內因性動機推動的。內因性動機越高,學習者對學習的投入就越多,語言成績也越高。此外,研究發(fā)現(xiàn)語言成績也會影響內因性動機。Ellis指出,語言學習者成績越優(yōu)秀,他們的自我效能感就會越強,在語言學習上也就越有信心,對語言能力的把控也就越強,這樣他們語言學習的興趣也就越高,最終提升了學習者的內因性動機。然而,并不能說有內因性動機就一定可以成為優(yōu)秀語言學習者。
首先,內因性動機不是影響語言學習成績的唯一的變量,年齡、性格、學習方式、學習策略等變量都會影響語言學習成績,Noels et al.指出,擁有外因性動機也可成為優(yōu)秀語言學習者。有外因性動機的學習者傾向于從語言學習中獲得益處,如得到教師的獎勵,找到好的工作,避免家長的懲罰,這也同樣會促使學習者在學習上投入更多的努力,并取得優(yōu)秀的成績。
其次,內因性動機是動態(tài)的,與語言學習的情境相關。因此,具有內因性動機必將在第二語言習得上取得好的成績的說法是不恰當?shù)?。D?rnyei和Skehan提出,內因性動機不是永恒不變的,它是動態(tài)變化的,并隨著學習者心智的變化而不斷進化。因此,外部因素,如學習者在學習上信心減弱,考試成績不理想,都將對學習者的學習動機和語言學習成績有影響。
再次,學習者性別的不同也會有不同的內因性動機。Nyikos發(fā)現(xiàn),相對于男性,女性會投入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在語言學習上。D?rnyei和 Csizér通過調查4765名學習者(2305名女性和2377名男性)發(fā)現(xiàn),女性分數(shù)顯著高于男性。正如Nyikos所解釋的,女性學習者相較于男性學習者更加注重語言學習,并愿意投入更多的時間在語言學習上。
二、內因性動機給教學帶來的啟示
Guilloteaux和D?rnyei指出,內因性動機給枯燥的學習提供著動力。如何增強和維持內因性動機對教學起著重要的作用。以下將從挑戰(zhàn)、控制、獎勵和興趣四個方面分析內因性動機對中學英語教學的啟示。
1.挑戰(zhàn)
挑戰(zhàn)是內因性動機的一個來源。教師在制定教學策略或設計課堂活動時,可以給學生設置挑戰(zhàn)任務。研究者們提出,設置挑戰(zhàn)任務要適度,不能太難也不能太容易。任務設置太容易,學習者自我效能不會提升,因為他們不能從完成任務中獲得愉悅和滿足。反之,如果任務設置難度超出學習者的能力范圍,他們的信心就會下降,隨之他們也會放棄繼續(xù)學習。因此,為了增強學習者語言學習的內因性動機,教師應當了解每個學生的語言水平,設計出難易適中的挑戰(zhàn)任務。
2.控制
控制是內因性動機的決定因素。它主要是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自主性,讓學生自我掌控學習。Neols et al.指出,當學習者能自主學習,他們的學習興趣、自信、自我效能將會被更好地提升,內因性動機將增強,學習成績也會相應提高。因此,在第二語言教學的情境下,教師應為學生提供更多的空間讓學生掌控自己的學習。如,教師可以提供多樣的學習資源,為學生設計不同類型的課堂活動,鼓勵學生自主選擇適合自身的語言學習資源和課堂活動。這樣,學生將會從語言學習中獲得更多的自信和滿足感,同時,學生的內因性動機在語言學習中也會增強,從而提高學生的語言學習成績。
3.獎勵
一些實證性的研究發(fā)現(xiàn),獎勵會對內因性動機產生影響。Papi和 Abdollahzadeh提出,教師可以通過給予學生獎勵來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因為獎勵是對學習者的一種肯定,它提高了學習者的自我效能感,隨之增強了學習者的內因性動機。然而,并非所有的獎勵都會提升內因性動機。Cameron et al.指出,只有當獎勵能為個體情感帶來積極影響時,它才可以增強內因性動機。也就是說,獎勵的設置要和學習者的進步、技能的提高、能力的提升相關,這樣才能讓學習者認為他們獲得獎勵是因為學習的進步。因此,在語言學習情境下,教師應讓學生充分認識到,給予他們獎勵是基于他們學習的進步和成績上的出色表現(xiàn)。在教學實踐中,如果學生課堂表現(xiàn)活躍,能積極與教師和學生互動,那么,教師應給予這些學生一定的獎勵,如口頭表揚或給他們平時的成績加分。這樣,得到獎勵的學生也將對學習更有信心,更能積極地投入到語言學習中去。
4.興趣
興趣主要是扮演維持和增強內因性動機的角色。對學習有興趣的學習者在學習上很有動力,他們會更積極主動地去學習,這是真正發(fā)自內心的學習。在語言教學實踐中,教師可以選擇有趣的教材,設計有意思的課堂活動和任務,運用有趣的教學策略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提升他們對語言學習的內因性動機,在語言學習上取得更好的成績。
Ushioda指出,不論內因性動機還是外因性動機,對于學習都是非常重要的。因此,關注的重點不是去區(qū)分兩種動機,而是在于如何去維持和增強這種學習動機。擁有內因性動機被認為是成為優(yōu)秀語言學習者的一個關鍵,也被認為是第二語言習得的重要因素,因為它不僅推動語言學習的進程,而且關系到學習者對語言學習投入的多少。內因性動機是動態(tài)的,是依賴于語言學習情境變化的。學習者語言學習的內因性動機可以通過挑戰(zhàn)、控制、獎勵、興趣這四個方面來增強。教師在教學實踐中可以從以上四個方面入手來設計教學策略,選擇合適的教材,以提升學生學習的內因性動機和語言成績。
總之,教學的關鍵在于如何去維持學生的學習動機,使他們更愿意投入到語言學習活動中,更有能力和信心克服學習中遇到的挫折,同時也要培養(yǎng)學生如何應對語言學習中出現(xiàn)的急躁和厭倦情緒。這些問題也值得學者和教育工作者進一步的深入研究和探討。
(作者單位:廣東省肇慶學院)
(責任編輯 岳 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