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禮春
【摘要】小學是學生成長與發(fā)展的關鍵時期,在這一過程中,班級管理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而班主任作為班級的直接管理者,則在班級管理工作中肩負著重要責任。因此,班主任應不斷更新和完善班級管理策略,優(yōu)化班級管理工作。為此,本文依據筆者實際從教經驗,談一談應該如何做好小學班主任管理工作。
【關鍵詞】小學;班級管理;管理策略
班級管理主要指班主任在一定要求的引導下,采取一些措施和手段,帶領班級全體學生對班級中的各種資源進行組織、計劃、協調、控制,并最終實現教育目標的活動過程。不難發(fā)現,班級管理是一個動態(tài)的過程,不同階段、不同班級中采用的班級管理策略同樣具有較大差異。因此,在小學班級管理中,班主任應根據學生管理的總要求以及本班學生的具體情況,采用更具針對性的班級管理方法。為此,本文從以下幾點來敘述小學班主任管理的具體方式。
一、以身作則,樹立良好榜樣
小學階段,學生的自我意識尚未形成,學生多數行為的動機均屬于附屬內驅力,所以班主任在學生心目中具有較高的地位,學生通常會不自覺地模仿班主任的一些行為。因此,為了使這種潛移默化的影響發(fā)揮積極作用,班主任應嚴格管理自身言行,為學生樹立良好的榜樣。班主任應從以下兩個方面著手:第一,通過多種途徑強化自身的專業(yè)素養(yǎng);第二,有意識地通過自身言行引導學生。班主任只有做到這兩點,才能充分發(fā)揮榜樣示范作用。
在日常的班級管理中,為了更好地對學生進行管理,筆者首先從自身角度進行轉變。例如,在日常教學之余,筆者會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一些教師培訓活動,并主動參與一些校外專業(yè)講座,通過這些活動學習一些小學班主任管理、教師職業(yè)道德、小學生心理發(fā)展等方面的知識,強化自身專業(yè)素養(yǎng)。此外,無論是在教學中,還是在一些班級日?;顒又?,筆者都十分重視自身言行。例如,為了激發(fā)學生的勞動熱情,在一些集體勞動中,筆者除了號召學生參與勞動,自己也會參與其中。再如,為了使學生意識到團結的重要性,筆者會以身作則,和其他任課教師團結合作。這樣,筆者通過不斷強化自身專業(yè)素養(yǎng),充分發(fā)揮榜樣示范作用,使學生的行為習慣開始轉變。
二、加強宣傳,培養(yǎng)安全意識
安全教育是小學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重點內容,所謂安全意識,是指人們頭腦中的一種必需的安全觀念,是一種對各種可能給自己或他人造成傷害的事物建立起來的警覺和戒備心理。在小學階段,由于學生的安全意識比較低,其無法準確分辨事物中的危險性,這給學生的人身安全帶來了極大的隱患。因此,教師應不斷從多角度對學生進行安全意識宣傳,使學生認識到安全意識的重要性,只有這樣,才能循序漸進地提升學生的自我保護能力。
在日常班級管理中,筆者通常會從以下幾個方面對學生進行安全意識的培養(yǎng)。第一,居家安全教育。當學生一個人在家時,應盡量避免觸碰比較危險的家用電器,以防觸電事故的發(fā)生;若遇到陌生人來訪,應盡量避免讓陌生人進入屋內。第二,交通安全意識強化。在交通安全意識中,班主任應引導學生熟悉交通規(guī)則,如在馬路上行走時,一定要緊靠路的右邊;在過沒有紅綠燈的路口時,一定要確保兩側沒有車輛行駛再通過,而遇到紅綠燈時,即使沒有車輛,也要等到綠燈通行。第三,緊急避難常識教育。在日常生活中,經常會遇到一些危險的突發(fā)情況,對不同災害的應變能力對學生而言極為重要。例如,筆者會定期組織學生進行地震逃生演練,在地震發(fā)生時,組織學生迅速在角落躲避,待震動停止后,沿安全通道有序向外快速逃生。第四,戶外活動安全。在進行戶外活動時,應盡量遠離容易發(fā)生危險的事物。如一些比較深且無管理的水域,年久失修、容易發(fā)生危險的運動器材等,都是學生應該遠離的。最終,通過多方面的不斷滲透,筆者逐漸使學生的安全意識得到強化。
三、因材施教,實行分層管理
學生在成長與發(fā)展過程中存在一定差異性,因此在小學班主任管理中,班主任應盡量避免統(tǒng)一化的管理策略和管理要求。為此,班主任應充分了解本班學生的實際特點,并根據學生的不同情況制訂差異化的管理策略,只有這樣,才能使小學班主任管理策略更具針對性,從而使不同情況的學生都能獲得一定的發(fā)展。
班級紀律管理是班主任管理中的重要內容,從實際情況來看,學生的紀律觀念存在差異。于是,在管理過程中,筆者根據學生的不同情況制訂了不同的管理策略。對于那些能夠自覺遵守班級紀律的學生,筆者會給予學生一定自主性,這樣一來,可以鍛煉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從而使學生進一步保持和發(fā)展紀律觀念;而對于那些經常違反紀律的學生,筆者采用引導教育方式,極少當眾批評這些學生,而在私下與學生交流,并通過擺事實、講道理的方式使學生主動意識到自己的錯誤。最終,通過這樣的方式,筆者使班級管理策略適應了多數學生的實際情況,為其全面發(fā)展奠定了基礎。
四、家校合作,擴大教育范圍
家庭教育對學生的影響十分重要,甚至在很大程度上會決定學生思想觀念、行為方式。從實際情況來看,由于家長自身素質的不同,學生接受的家庭教育質量參差不齊。因此,在小學班主任管理中,班主任應不斷與學生家長溝通,為家長提出一些教育方面的建議,請家長配合學校的教育管理工作,只有這樣,才能形成教育合力,使學生接受更廣泛的教育。
在班級管理中,為了促進學校和家庭的聯系,筆者和其他教師采取了多種方式,如組織建立了家長委員會,選舉一些家長參與班級管理工作。在家長會時,筆者和家長會就學生在學校和家庭的表現進行溝通,在此期間,筆者會向家長滲透一些當前比較科學的家庭教育方法以及新課標提倡的教育理念。最終,通過不斷溝通,筆者逐漸使學校和家長在學生管理方面達成了一致,有效強化了班主任管理的實際效果。
總而言之,在當前教育背景下,班主任管理是小學教育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作為班級實際管理者的班主任應采用更符合班級實際情況的管理策略,并不斷優(yōu)化每個管理環(huán)節(jié),只有這樣,才能不斷促進班級管理工作質量的提升,為學生的成長和發(fā)展奠定良好基礎。
【參考文獻】
濮艷秋.抓好小學班級管理做好班主任工作——論小學班主任的管理工作[J].速讀(下旬),2018(11):271.
李萍.小學班主任管理工作經驗點滴談[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19,13(2):166-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