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菊梅
教授式教學模式在應試教育機制影響下依然是小學語文課程的主導,程式化的教學流程使教育者的創(chuàng)新性被束縛,學生也在這樣的教學模式下逐漸喪失學習的主動性。想要打破這種桎梏,實現(xiàn)小學語文創(chuàng)新教學目標是我們當前需要積極思考的問題。我認為導學法給了我們全新啟示,以此為教學思路可以實現(xiàn)對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突破和創(chuàng)新。
一、什么是導學設計
導學設計是基于教師的集體智慧,經(jīng)歷集體研究、個人備課和再研討的全過程,以新課標理念為指導,以大綱為基礎,用于指導學生自主學習的學習方案。導學設計全過程都以學生作為主體,引導學生參與自主學習、學會自主學習,掌握自我發(fā)展主動權。
導學設計具有引導學生自主學習的作用,可以體現(xiàn)教師的教學引導價值,它立足構建生本課堂的教學目標,以問題化模式呈現(xiàn)教學內容,引發(fā)學生主動參與探討,潛移默化中實現(xiàn)培養(yǎng)學生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教育目標,體現(xiàn)課前、課上和課后環(huán)節(jié)的有機聯(lián)系,體現(xiàn)了教與學相互促進、協(xié)同發(fā)展的最佳方式。
二、小學語文導學設計教學的原則
(一)主體性原則
導學案的使用主體就是學生,因此在設計導學內容的時候,就要充分體現(xiàn)學生的學習需求;相信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給學生充足的自主探索空間,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
(二)探究性原則
設計導學案的目的就是激發(fā)學生的探究意識,擺脫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束縛,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因此在設計導學方案的過程中,應該突出探究原則,讓學生能夠結合導學案自主設疑、質疑、解疑,以此促進深化學生思維發(fā)展水平,“問題探究化,導學簡單化”成為我們設計導學案的主要原則和基本思路。
(三)類型化原則
語文學科教學中,文章素材的表達手法、題材性質、結構類型、語言體式、形態(tài)格式各不相同,體裁也有很多,針對不同類型的教學素材和差異化的教學目標,我們要選擇不同導學方式,以類型化原則為基礎突出自主學習思路上的差異性。
(四)問題化原則
如上所述,導學案將教學內容轉化為問題點,這是導學設計的基本特點也是重要原則,以問題引發(fā)學生的探索學習,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的分析、歸納、演繹的能力。問題的設計實際上是我們在編制導學設計中思考和探討最多的,如何設計問題很重要,問題設計得好,才能收到預期的導學效果。在反復的摸索中,我們認為,問題設計的具體過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問題:
1.問題設計要體現(xiàn)對學生思維發(fā)展的引導;
2.問題要盡量簡單直白,突出層次性和系統(tǒng)性;
3.問題要和教學內容有直接關聯(lián)性,引發(fā)幼兒對教學素材的關注和思考;
4.問題呈現(xiàn)形式少用完形填空方式,以免學生過度依賴課本,限制思維發(fā)展,問題以開放性特征為主導;
5.問題描述要體現(xiàn)語文課程和思維特點,引發(fā)學生的主動探索意識。問題設計要對學生的學習思路起到引導作用,解決這些問題不能僅僅依靠教材,但是也不能脫離教材,結合教材內容且融入自己的思考才是自主學習的有效方法和正確思路。
三、小學語文導學設計教學的構成
“導學設計”需要圍繞學習目標、知識連接、學習內容(自學內容、合作學習內容、展示內容)、檢測落實、課后反思等環(huán)節(jié)展開,體現(xiàn)導學的系統(tǒng)性。
(一)學習目標
導學設計中明確學習目標的過程中,要求導學目標具有激勵、導向和調控功能,要切實立足文本要求和學生需求,且要和之后的練習內容設計相互呼應,體現(xiàn)對學生知識學習目標完成情況的檢測。
導學學習目標設置的基本要求:1.課時學習目標一般數(shù)量為3-4個,過多或者過少都不利于學生的自主學習;2.目標內容主要圍繞三維教學目標,既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3.學習目標指向明確,具有可操作性,學生能夠直觀理解;4.目標水平要符合學生的學習能力,高低水平適中,結合分層教學原則,設立層次性學習目標,給不同層次的學生帶來自主學習的成就感。
(二)知識鏈接
正式學習課本內容之前,我們要結合課本教學內容做好知識連接,結合語文課文連接知識背景,拓展學生視野,為學生的自主學習奠定基礎,幫助學生構建進入學習的情景。
(三)學習內容
學習內容展示是導學設計的核心和基礎,在展示學習內容的過程中要體現(xiàn)導學、導思、導練的功能,以教材作為基礎,將學習內容轉變成問題,注意問題設計的趣味性、引導性和層次性,一般學習內容呈現(xiàn)要求學生能夠在已有的學習能力基礎上,30內分鐘完成學習任務。這之后給學生一些自主思考和反思的空間,教師幫助學生解決難度過大后者學生普遍存在的問題,提升教學指導有效性。
(四)檢測落實
1.檢測練習題要具有多樣化特點,題量也要始終,學生在5分鐘左右可以完成最佳;2.和學習目標相契合,體現(xiàn)針對性檢測目的,每一個學習目標下都要配有相應的檢測練習題;3.難度符合學生現(xiàn)有學習能力,面向全體的同時層次性的問題又可以兼顧學生的差異性。
(五)課后反思
具體可以從以下幾方面中著手:1.學生對教學知識的掌握程度;2.導學具體方法的應用效果和價值;3.是否激發(fā)學生興趣,提升了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的積極性;4.訓練設計和知識學習的難以程度是否匹配;5.導學設計是否符合學科特點和學生特點;6.教學指導和點撥是否恰當、符合時宜。
四、小學語文教學實施導學設計的意義
學案導學模式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真正突出了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主體地位,轉變了學生以往被動參與教學活動、教師主導課堂的局面,全面落實了新課改要求。實現(xiàn)兩個前置:即學習前置和問題前置。學生在導學案的引導下,能夠主動參與課前預習活動,課上開展主動學習、課后主動檢測,各個教學環(huán)節(jié)之間能夠實現(xiàn)有效銜接,知識學習難度降低了,學生也能夠更加客觀的認識自己的學習能力和知識水平。作為教學者,我們結合導學案整合教學素材,合理設計問題,科學把控學生的學習節(jié)奏,將教與學緊密結合在一起,構建了高效的生本課堂,將課堂的主動權交還給學生,并能夠從導學案的完成情況中獲得教學反饋,為后續(xù)的教學活動提供參考。
以上內容是筆者結合近年來新課改推進成果做出的一些反思,導學案應用過程也不可能一路坦途,我們還需要結合課改要求和成果進一步解決新困惑和新問題,堅定學生的主體性,不斷總結教學經(jīng)驗和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解放思想、腳踏實地,為基礎教育事業(yè)發(fā)展關貢獻自己的力量,面對困難,不回避;面對進步,不驕傲,逐步完善自我,為新課改助力。
五、小學語文導學設計的應用
(一)以激發(fā)小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為教學目標
提高小學生的學習質量,僅僅依賴教師的教學技巧是不夠的,而是要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意識,其中,小學生對疑問的學習興趣起到重要的促進作用。所以,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激發(fā)小學生的學習興趣是目標,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還可以保證學習質量,學生的學習能力也得到培養(yǎng)。當小學生對學習語文知識感興趣時,他們會有心理上的驅動力,大腦皮層會興奮。
充分挖掘學生學習語文知識的潛力,從興趣的角度出發(fā)鼓勵他們努力學習,提高學習質量和效率。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應采用有效的引導方式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充分調動學生的思維積極性,以取得良好的學習效果。
比如,在《我的戰(zhàn)友邱少云》的教學中,為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欲望,可以采用提問法,將學生的問題意識激發(fā)起來,讓學生充分發(fā)揮想象力思考問題,對文章的內容有更深入的理解。在教學中,教師可以讓學生對整個的文章通讀,之后教師將提出的問題寫在黑板上。所提出問題不可超過5個,貫穿整個文章的脈絡。學生在思考問題的時候,當學生將所有的問題回答出來,對文章的脈絡以及中心思想就可以全面掌握了。
我曾經(jīng)問過這樣的一個問題:我們的潛伏部隊與敵人陣地之間的距離不超過 70米,即便咳嗽一聲,敵人都能發(fā)現(xiàn),邱少云的衣服都被燒著了,散發(fā)著焦炭味,卻沒有被敵人發(fā)現(xiàn),這是為什么呢?
按照常規(guī)的思維,手被燙一下都會很疼,一定會出聲的,而邱少云的衣服被燒了,肉皮都被燒到了,必然是很疼的,為什么沒有出聲呢?學生為了尋求正確的答案,就要認真讀課文,還要仔細推敲,探究問題。
教師讓學生將答案寫在紙上,之后將學生劃分為幾個小組,各個小組成員針對問題展開討論。當時有的小學生發(fā)表自己的觀點,說:“戰(zhàn)場上硝煙味是很濃的,邱少云身上的焦炭味被硝煙味掩蓋了,當然不會引起敵人的注意了。”有的小學生說:“邱少云忍住疼痛,沒有出聲,不會被敵人發(fā)現(xiàn)?!睂τ谛W生的答案,教師不會直接給出答案,而是針對小學生的解釋反問:“為什么你是這么想的呢?”
這樣,教師可以激發(fā)學生的興趣,使學生的思維更加活躍,愿意與教師互動,取得良好的效果。
(二)幫助學生進行知識鏈接
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中,除了傳授知識外,還要注意與學生的溝通,傾聽學生的思想是非常重要的。各個知識不是獨立存在的,而是相互之間存在內在關聯(lián)性的。教師在教學中,要將相關的知識鏈接起來,形成邏輯,讓小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從中掌握規(guī)律,學習起來就可以獲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學生對知識的深刻理解,教師引導他們深入思考,及時糾正學生錯誤的思維方向,讓學生以正確的思維方式理解文章的內在含義,使學生能夠快速掌握中心思想。教師要讓學生有說話的權利,讓學生勇于提出自己的看法,并在適當?shù)牡胤浇o予指導,讓學生知道語文課文內容中,存在潛在的思想,需要深入理解才能領會到。
在教學結束時,教師可以讓學生表達自己的真實感受,并在課后寫出自己的感受,從而釋放學生的思想和感受。幫助學生知識鏈接,讓學生表達自己的思想,更好地理解學生的思想和情緒,以適當?shù)姆绞揭龑W生,使學生更深刻地理解知識,這對培養(yǎng)學生的理性思維非常有幫助。
(三)在反思中擴展知識面
在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如果教師要幫助學生拓展思維,就要重視設計難點,這樣當學生思考問題時,就會激發(fā)他們的思維活動。學生思考的越深,他們抽象的矛盾就越多,而且越尖銳,這樣他們才能積極思考,合理解決矛盾。教師的問題應該與課文的內容有關。他們應該用問題來引導學生反思,激發(fā)學生解決問題的欲望情緒,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引導學生拓展知識面,使他們能夠積極探索問題,這就要求教師了解課本的特點,同時也要掌握學生的認知特點。
提出的問題應能熟練地驅動學生的思維,并不斷擴大,不再受教科書的限制。學生對語文知識的學習不再停留在會議上,而是需要不斷加深理解,使學生具備思考的能力,語文知識的學習也從被動學習轉變?yōu)橹鲃訉W習,學習能力得到了提高。
例如,當談到課文《金子》的時候,老師可以讓學生獨立閱讀課文,老師不需要問學生問題。學生讀完后,老師要求學生提出自己的意見,之后讓班級所有的學生提出自己的見解,讓學生反思。每個學生對課文的內容都有不同的理解。有的學生說:“彼得沒有找到黃金,但他發(fā)現(xiàn)了比黃金更珍貴的東西,也就是說,一個好的生活可以用勤勞的雙手創(chuàng)造,在這里培育出鮮艷的花朵,使生活充滿了生命的氣息?!钡珕栴}又出現(xiàn)了。當彼得在挖金子的時候,他發(fā)現(xiàn)土壤可以用來種植花卉。他為什么直到放棄的時候才找到更有價值的東西?老師可以把這個問題拋給學生,讓學生更深入地思考。一個學生說:“這是彼得改變了注意力。起初,他在尋找黃金。當然,他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黃金上。后來,沒有找到黃金。他準備放棄。然后他把注意力轉向了土壤,發(fā)現(xiàn)土壤很有用。”學生通過對課文深入反思,有了更深的理解,這是反思的結果。
反思可以幫助學生拓展思維,使學生在學習語文知識時感受到,掌握更扎實的基礎知識,同時也豐富了生活經(jīng)驗。
(責編? 孟 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