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艷艷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說:“教學藝術就在于設法引起學生的興趣,有了興趣就肯用全部的精力去做事情。”創(chuàng)設情境就是把教學過程設置成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一種教學手段,使學生在真實情境中自然而然地習得語言,主動地去獲取新知識。所以,只有給學生營造寬松、和諧、民主的學習氛圍,創(chuàng)設貼近實際生活、形象生動的教學情境,才能使學生身臨其境、全身投入,最大限度地發(fā)揮他們的潛能。
一、情境教學模式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實施的重要性
英語是一種語言,而非一般的知識。脫離了一定的情境,語言就難以恰當?shù)乇硎龀鰜?,難以發(fā)揮其表達進行交際的本質作用。英語又不是母語,對于剛剛接觸英語的小學生來說,他們會感覺很陌生。所以,教師一開始就要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這點非常重要。而創(chuàng)設情境會使小學生在有意義的交際活動中習得語言,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有研究表明,學生在不同的語言環(huán)境中學習效果迥然不同。如果是一個很真實的情境,就可以創(chuàng)設良好的課堂教學環(huán)境,喚起學生愉悅、興奮的心情,他們就會很樂意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引發(fā)學生對知識的興趣。學生會感覺到學習英語是快樂的,激發(fā)了他們的學習欲望,喚起他們對知識的渴求。
因此,在英語教學中,我們可以根據(jù)每課的課文內容,想方設法地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生動形象、善于交際的語言環(huán)境,使學生先進入到課文情境中,為下面學好語言作準備。在輕松、愉快的環(huán)境中,學生學習新知,加深語言信息輸入,產生了語言內化,做到了學以致用,促進了教學的成功。所以,在英語教學中,創(chuàng)設真實濃郁的情境是非常必要的。
二、小學英語教學中情境創(chuàng)設的有效策略
1.利用多媒體教學工具進行情境創(chuàng)設。隨著科學技術日新月異的進步,信息技術被廣泛地應用于小學英語教學中。多媒體技術能突破時空的限制并將聲音、動畫及影像等有效融為一體,給學生帶來視覺和聽覺上的豐富感受,使知識動起來,提升了學習的趣味性。在應用多媒體技術教學時,教師可以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聲情并茂的真實語言環(huán)境,讓學生在這樣的語言環(huán)境中進行直觀、形象的學習,使學生更容易地接受新知,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多媒體活化了教學內容,這樣既降低了教學難度,又激發(fā)了學生學習英語的濃厚興趣。例如:在講授新“人教版”小學英語四年級上冊How’s the weather today?那一單元時,有關于描述天氣的單詞,如sunny、cloudy、rainy、snowy、windy等,這些單詞如果單憑教師用語言來描述的話會顯得蒼白無力,但是如果運用多媒體flash動畫從聲音、影像、圖片各個方面來呈現(xiàn)的話,就會生動形象,使知識清晰鮮明,學生接受起來很容易。
2.利用角色扮演體驗有趣的表演情境。小學生具有很強的表演欲望,而且模仿能力較強。教師可利用學生這些特點,在英語教學中,讓學生通過豐富多彩的表演,加深對新授知識的鞏固,激發(fā)他們學習英語的欲望和動機。角色扮演則是一種有效的教學手段,能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進入角色,體驗情境,提高交際能力。每次講完新課文,我都讓學生分小組,分別扮演課文中的角色,進行對話表演。學生很喜歡這個環(huán)節(jié),積極性很高,在真實的情境中習得了新知。學生各有所愛,讓他們扮演自己所喜歡的角色,不僅自己融入其中,而且根據(jù)不同角色的年齡、形態(tài)各種特征,采用合適的語言、語氣和動作,學習勁頭十足。例如:在講授新“人教版”小學四年級英語上冊第一單元學習各種職業(yè)的單詞和句型時,我讓幾個學生上臺做動作來體現(xiàn)某職業(yè)的特征,但不能出聲。一個學生猜,其他同學齊聲問:“What does your father/mother do?”這時候,表演的學生真可謂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他們的表現(xiàn)更令人出乎意料。有的捋起袖子扛起“鋤頭”,扮演farmer;有的挺胸抬頭單手敬禮,扮演policeman;有的假裝給“病人”聽診,飾演doctor;有的拿起鉛筆當針頭給“病人”打針,飾演nurse;有的拿起粉筆在黑板上寫寫畫畫,當teacher;有的做著開車的動作轉來轉去,當driver。此時,課堂氣氛相當活躍,將整堂課推向高潮。這樣的表演活動將教學內容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相結合,使學生身臨其境,從而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
3.利用文本情境,幫助學生感知理解新知。每次新授課文,教師都有相同的感覺,如果硬生生地直接導入新課,學生很難接受,也沒法很快地進入狀態(tài)。但是如果創(chuàng)設一個課文所要表達的情境,學生有身臨其境的感覺,會很容易地接受新知。例如:在講授新“人教版”小學英語三年級上冊第31課時,我提前去快餐店錄了一段視頻,內容是從外面慢慢進入快餐店內,來到點餐臺,并把上面所有食物的菜單呈現(xiàn)了一遍。學生看到后,就像自己真地進入快餐店一樣。這樣,我再講授新單詞漢堡、熱狗、可樂等,學生接受得非常快,并爭著用新句型“I like…”表達自己對各種食物的喜好。這些做法都說明創(chuàng)設文本情境能給教師傳授新知、學生習得新知創(chuàng)造很好的平臺。
4.利用圖片、簡筆畫,展示烘托英語情境。在英語教學中,教師可以經常使用相關圖片、課文掛圖、簡筆畫等來呈現(xiàn)課文情境,把課文內容形象化,這樣不僅可以吸引學生的眼球,激發(fā)他們的好奇心,而且可以增強他們對圖片中物體的感知。不管在什么時候,簡筆畫都能比較直接、形象地給學生帶來視覺的沖擊,是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同樣,簡筆畫也可以創(chuàng)設情境。例如:在講新“人教版”五年級上冊第33課時,我先在黑板上輕描幾筆,畫了一個漂亮的果園,果園里面有各種新鮮的水果。當時,我注意到:學生眼睛都直勾勾地盯著我手中的粉筆,被我畫畫的舉動深深地吸引了。學生馬上來了興致,爭先恐后地用英文說出自己會說的水果單詞。
5.利用實物、模型、肢體語言等,創(chuàng)設直觀情境。由于小學生的思維以直觀形象思維為主,因此直觀性對小學英語教學十分重要。一般來說,直觀教學有三種:語言直觀、實物直觀和模像直觀。對于小學生來說,后兩種直觀法可能會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在講授新“人教版”三年級下冊教室里的物品時,我請學生指著自己身邊的東西來一一跟讀,如chair、desk、pen、eraser、pencil等單詞,利用身邊的實物使抽象的聲音與形象得到很好的結合。另外,在教授表示動作的單詞時就不能僅僅靠圖片來讓學生觀察和讀了,必須配以動作讓學生練習、感知,才能更牢固地掌握所學單詞。例如:在講授新“人教版”四年級下冊中sing、dance、do exercising、jogging等時,就配以我的動作加以講解,學生和我一起做動作說單詞,大家的參與熱情很高,連平時不愛出聲朗讀英語的學生都跟著一起做動作、說單詞。
三、在教學中創(chuàng)設情境出現(xiàn)的問題及解決方法
1.沒有充分利用情境。很多教師只在課程導入環(huán)節(jié)時創(chuàng)設情境,之后在教學活動中沒有充分利用這個情境,而是擱置一邊,束之高閣,甚至就再沒有出現(xiàn)過。這樣雖然創(chuàng)設了情境,但是沒有充分利用好,費時費力,導致其教學效果低下。因此,在整節(jié)課的教學過程中,我們應盡量使創(chuàng)設的情境能夠貫穿整節(jié)課的教學過程,使課堂結構更緊湊,進而形成一個有效的整體,提升課堂教學效率。
2.情境創(chuàng)設脫離學生的生活實際,虛擬性較強。有的教師從自己的主觀愿望出發(fā),為了創(chuàng)設而創(chuàng)設,卻不考慮“情境是要為教學服務的”這一原則,創(chuàng)設的情境與學生的生活經驗不相符?!读x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明確指出,教師要為學生的語言學習創(chuàng)設貼近實際生活的情境,符合學生的認知水平和生活經驗;要盡可能接近現(xiàn)實生活中語言使用的實際情況,使學生能夠理解和掌握目標語言的真實意義和用法。脫離實際的內容不會引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創(chuàng)設情境時,貼近學生的真實生活,使學生易懂,更容易快速地進入到所創(chuàng)設的情境中,進行英語學習。
總之,精心創(chuàng)設各種教學情境,讓學生置身于豐富的、強化的、持續(xù)不斷的情境中,不僅有效降低了教學難度,而且能充分調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其對教學內容印象深刻。小學英語教學的目的就在于要使學生愛上學英語。情境教學法不僅能充分調動學生的眾多感官參與英語學習,而且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培養(yǎng)學生的各種學習能力,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所以,要充分利用情境教學法進行教學,培養(yǎng)和發(fā)展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責任編輯 ?徐德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