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喜燕
摘 要:新課程改革在日益推進,對初中語文教學提出了新的任務。語文課堂教學方法需要及時進行革新,好的教學方法能夠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效率,有助于學生成績的提高,能夠使得語文課高效優(yōu)質(zhì)地開展。
關鍵詞:新課程改革;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方法
在語文課堂教學過程當中,之前的教學主要是為了應試教育,因此,在實際教學過程過程當中初中語文老師在課堂當中占有主體地位,掌握著課堂的主動權,老師在課堂教學過程當中只是進行“滿堂灌”,學生們處于被動學習的方式,這就導致了他們對語文學習產(chǎn)生厭煩情緒,從而使得語文課堂教學也就出現(xiàn)了效率低下的狀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推進,要求老師革新教學方法,學生學習方式也需要進行改進,新課改倡導學生進行自主、合作及探究式學習,課堂教學結構需要進行優(yōu)化,為高效語文課堂的開展進行重新建構,從而使得學生的知識和能力都能夠得到明顯提升。鑒于此,初中語文老師需要迎合新課程改革的需求,努力探究科學又高效的教學方法,從而使得初中語文課堂教學能夠保質(zhì)保量地開展。
一、在實際語文教學過程當中,老師要重視問題引導,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
學生們在語文學習的過程當中,他們的思維處于不斷活躍的狀態(tài)之中,學生的思維一旦活躍起來,他們才能夠?qū)W⒂谥R的生成與發(fā)展當中,從而完成高效學習。問題以知識的載體呈現(xiàn)在語文課堂教學過程當中,在語文實際教學當中適當?shù)奶釂柲軌騿l(fā)學生們的思維。所以初中語文老師在實際授課過程當中要重視問題的引導,老師需要結合語文知識的重點、難點以及現(xiàn)有學生的思維能力等來設置問題,在語文課堂中采用對話方式對學生加以引導提問,合理及時的提問可以激發(fā)學生的思考積極性,學生們就會自主展開思考和探究活動,這樣學生們的思維就會更加深刻,思維能力將會得到有效提升。
例如,進行《散步》教學過程當中,老師在實際教學過程當中為提升學生們的思維品質(zhì),使學生們的思考積極性得到啟發(fā),于是語文老師根據(jù)教材內(nèi)容營造了問題情境,讓學生們通過問題引導展開探究活動。具體問題是這樣設置的:《散步》這篇課文講述了什么事情呢?有誰能講講散步的過程中發(fā)生了怎樣的分歧呢?有哪位同學說說此時“我”感到責任重大的原因何在?當這些問題設置出之后,學生們的思維立馬活躍起來,他們開始結合所提的問題進行思考,他們通過認真反復地閱讀課文內(nèi)容來鎖定問題的答案,這樣就使得學生們的探究能力得以提升,學生們思考過后,很快給出問題的答案。在這樣的語文教學過程中,老師通過問題引導的方式提升了學生們的思維能力。
二、在實際語文教學過程當中,老師運用直觀教具,加強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能力
語文學科的性質(zhì)使得語文知識帶有一定的抽象性,在實際教學過程當中,學生只靠老師的言語講授和板書設計很難深入理解,這在一定程度上使學生的學習受到了影響,從而使得語文課堂教學效率也出現(xiàn)低下的情況。鑒于此,適應新課程改革需求,初中語文老師盡最大可能地借用現(xiàn)代化的直觀教具,比如多媒體等,運用多媒體將語文知識經(jīng)過動態(tài)化、形象化的處理后,以圖片、視頻和動畫等可視工具將它呈現(xiàn)在學生們面前,創(chuàng)造直觀、形象的語文課堂教學情境,這樣有助于使得學生在學習過程當中的認知度提升,使得他們對知識的理解更加快捷、容易。
例如,《濟南的冬天》教學過程當中,老師充分借用多媒體進行語文教學。在實際授課過程中老師讓學生們在熟讀課文的基礎上掌握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接下來老師利用網(wǎng)絡搜集有關濟南冬天的圖片和視頻資源,在實際授課過程中老師利用多媒體給學生們進行視頻播放,把搜集的濟南冬天的圖片展示給學生們觀看,創(chuàng)設了直觀形象的教學情境,學生們就會展開想象,加深了對課文中所描寫的內(nèi)容的理解。老師通過在教學過程中運用直觀教具輔助教學,使學生們對知識的理解加強,激發(fā)了學生們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學習效率也相應地得到提高。
三、在實際語文教學過程當中,老師要營造生活情境,強化學生的情感體驗
新課改重視教育回歸生活,爭取讓學生們學到切實有用的知識內(nèi)容,這就需要老師在實際教學過程當中充分將初中語文教學與現(xiàn)實生活緊密聯(lián)系起來。因此,作為初中語文老師需要從現(xiàn)實生活著手,多方面搜集與學生的知識背景及生活經(jīng)驗有關聯(lián)的實例,將它們滲透到語文教學課堂當中來,努力營造生活情境,使學生深刻意識到語文就在自己周圍,讓學生們切實感受到語文知識在實際生活當中的廣泛運用,培養(yǎng)起學生的應用意識和應用能力,使得學生們的情感體驗得以強化。
例如,進行《秋天的懷念》講授過程中,老師為強化學生們的情感體驗營造了生活情境。此文以親情作為主題內(nèi)容,在講課過程當中,語文老師讓學生們根據(jù)課文主題回顧在生活當中父母做過的讓大家難忘的事情,學生們于是就很快回顧起生活當中的一些往事,在回顧過程中感受著父母對他們自身的關心和愛護。為了加強學生們的應用能力,老師給學生們分配了生活任務,老師讓學生們放學回到家中后也為父母做一些事情,哪怕是幫助父母打掃一次衛(wèi)生或者幫助父母做一次飯等的生活當中的事情,可以強化學生們的情感。
結語
綜上所述,在實際語文教學過程當中,初中語文老師要迎合課程改革的需求,及時轉變教學理念,結合實際教學情況和學生自身需要,運用科學的教學方法來進行初中語文課堂教學,它有助于調(diào)動學生們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們的學習成績,有利于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有序開展。
參考文獻
[1]宋影.簡析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的初中語文課堂教學[J].課程教育研究,2018(39):57-58.
[2]李秋香.新課程改革下的初中語文教學方法[J].江西教育,2016(21):2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