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淑文
摘要: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字詞句是學生語言理解與認知的基礎,決定了學生學習語文的效果,是學習語文知識的關鍵?!拔⒄n”作為一種全新的教學模式,應用在小學語文字詞句教學中,能夠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幫助解決知識重難點,有力推動小學語文字詞句教學的開展。
關鍵詞:小學語文;字詞句教學;微課應用
新課標指出,要重視小學語文字詞句教學,全面提升小學生的語文知識水平和語文素養(yǎng),為學習各科知識奠定堅實的基礎。因此,小學語文教師應該有效地開展字詞句教學,并且積極探索各種方法。近年來,“微課”作為一種全新的教學模式,不斷地被教師應用在小學語文字詞句教學中,這對提升教學質量,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有很大的推動作用。
一、小學語文字詞句教學的現狀
漢字是聯(lián)系詞語、句子、段落和文章的基礎,同時又是學生閱讀和寫作的基礎。在實際的教學實踐中,小學語文字詞句教學存在著不少問題:一是部分教師將字、詞、句三者的關系割裂開來,在教學過程中,字是字,詞是詞,句是句,沒有將其有機整合;二是不少低年級教師重視識字教學,相對輕視詞句教學;三是字詞句教學形式比較單一,難以吸引學生的興趣,學生自學能力欠缺,字詞句教學效果不佳。
二、微課應用于教學中的優(yōu)點
“微課”又名微型課程,以“微視頻”為核心,是基于學科知識點而構建、生成的新型網絡課程資源。微課可操作性強,應用范圍廣,可以根據教師的實際需要,用于課前預習、課中講解和課后復習。微課在實際的教學活動中,具有以下優(yōu)點:一是微課能夠增強學習趣味性。微課能夠創(chuàng)設出兒童喜聞樂見的情景,使教學充滿趣味。當課本知識變得輕松有趣,學生就能夠在寬松、自主的學習氛圍里,自由地探索知識。而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一旦被很好地激發(fā),學生就會更加主動地學習,從而發(fā)展了學生的自學能力。二是微課能夠幫助解決知識重難點。微課內容精簡,主題突出,有利于引導學生理解、突破重難點。三是微課能夠擴展課外知識。教材所學的內容有限,語文課堂要注重課堂外的延伸,及時給學生補充相關的課外知識,以開闊學生的眼界。微視頻以優(yōu)美的畫面、舒緩的音樂,加以恰當的講解,一下子抓住學生的眼球,讓學生興致勃勃地接受新鮮知識。
三、微課在小學語文字詞句教學中的應用
微課具有增強學習趣味性、突破知識重難點、擴展課外知識的優(yōu)點,如果能恰當地應用在小學語文的字詞句教學實踐中,將會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一)識字激趣,有效識字
在小學語文識字教學中,教師利用微課,可以還原文字圖畫,回歸漢字的本源,適當地引入一些象形文字、甲骨文、小篆或金文等,以加深學生的印象,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如新語文版一年級上冊中的《識字2.紅日圓圓》,在教授這一課時,教師預先制作出微視頻,把本課中的“日、月、水、火、鳥、田”等生字用圖畫的形式展示出來,再以動畫的形式變形為象形文字,最后演變成今天所學的“日、月、水、火、鳥、田”等生字。對于一年級的學生而言,微視頻當中的圖片、動畫最能吸引他們的興趣,而在微視頻的圖文變化、恰當的解說當中,學生能夠很好地理解象形文字和漢字的演變,能夠感受到漢字的魅力,樂于掌握本課的生字之余,又激發(fā)了學習漢字的濃厚興趣。
隨著學生的識字需求不斷增加,當他們掌握了一定的音序、部首知識后,可以利用音序、部首的方法查字典,達到自主識字的效果。但在以往的教學實踐中,因為學生的理解、接受能力不一,教師在課上講解查字典的步驟時,并非全部的同學都能掌握查字方法。微課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能夠適應不同學生實際。在微課《音序查字法》《部首查字法》中,視頻將兩種查字法的步驟分點敘述,解說的同時配上相應的展示圖片,過程清晰明了,而微視頻可以反復播放,可供那些反應較慢的學生反復觀看,逐漸掌握學習內容。
(二)辯詞析義,高效悟詞
能夠恰當使用詞語,體會不同詞語所表達的意思,是學生必須具備的語文素養(yǎng)。在教學實踐中,如何讓學生辨詞析義,高效悟詞,是小學語文教師常常思考的問題。以學生常常誤用“的、地、得”為例:何時用“的”?何時用“地”?何時用“得”?學生常常是一頭霧水,亂用一通,想起哪個就用哪個,讓教師也頭痛不已。其實,對于像“的、地、得”用法這樣容易混淆的知識點,用微課來進行學習、復習就能達到很好的效果。微課視頻先以學生易錯點作為導入,再明確知識點:“的”后面跟的都是表示事物名稱的詞或詞語,如“敬愛的總理”“慈祥的老人”“戴帽子的男孩”等;“地”后面跟的都是表示動作的詞或詞語,如“高聲地喊”“愉快地唱”等;“得”前面跟的多數是表示動作的詞或詞語,后面跟的都是形容事物狀態(tài)的詞或詞語,表示怎么樣的,如“走得很快”“疼得直叫喚”等。緊接著,微課中出示順口溜:名詞前面是“白勺”,動詞跟著“土也”跑,動詞后面“雙人到”,默記五遍腦開竅。最后,視頻還及時進行難度適中的練習,供學生當場練習和鞏固。在這個微課教學案例中,一個小視頻就是一個知識點的解說和練習,因為它短小精悍,且不受空間的限制,可以隨時被教師、學生拿來練習、鞏固知識點。
(三)以句悟文,綜合賞句
小學語文課文中的中心句、重點句,是學生理解課文主旨的關鍵句子,教師應重點賞析這些句子,引導學生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深層內涵和意蘊。利用微課,可以創(chuàng)設出相應的情景,引導學生體會、理解重點句子。以語文S版四年級下冊《泊船瓜洲》中的“春風又綠江南岸”為例,微課先以圖片、解說還原作者創(chuàng)作《泊船瓜洲》時所處的社會環(huán)境、人生境遇,初步將學生帶入當時的情景中。在講解重點詩句“春風又綠江南岸”時,微課視頻中,原本黯淡無光的江南,被一只小燕子點亮了,小燕子所飛之處,出現了草長鶯飛、萬紫千紅的景象……借助視頻的視覺沖擊力,學生能夠很好地感受詩句描寫的畫面,理解“綠”字在句子中的重要作用。由此可見,在品析重點句子時,恰當應用微課,可以創(chuàng)設出有效的課文情景,從而拉近學生與文本之間的距離,有助于綜合賞句,以句悟文,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感悟文本的內涵。
四、結論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字詞句作為學生語言理解與認知的基礎,決定了學生學習語文的效果,是學習語文知識的關鍵。微課短小精悍,可操作性強,可以增強學習趣味性、突破知識重難點、以及擴展課外知識,恰當地應用在小學語文的字詞句教學實踐中,無異于如虎添翼。在教學實踐中,教師要重視字詞句教學的基礎性作用,積極探索、應用微課,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苦學”變成“樂學”,讓學生學得更輕松、更快樂。
參考文獻:
[1]陳靜.新課改下的小學語文教學思考[J].新課程學習(中),2014(06).
[2]陳衛(wèi)娜.漫談小學語文字、詞教學[J].課外語文,2013(04).
[3]何希妍.論多法并用在字詞句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校外教育,2015(06).
[4]曾憲芳.微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優(yōu)勢[J].教育革新,2015.11.
[5]葉和明.微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新課程學習,2015.
[6]蔡春玲.微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與實踐[J].語文教學與研究,2015.
[7]劉麗娜.讓微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閃光[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