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巧
【摘 ? ?要】將語文教學工作包含在中職教育內容體系中,并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強化職業(yè)類教學與文化類教學的聯(lián)系與融合是促進中職學校持續(xù)發(fā)展的主要動力。因此本文從一位中職語文教師的視角出發(fā),通過教學實踐、觀察和總結,形成了以下一些中職語文教學的觀點和方法。
【關鍵詞】中職語文 ?語文興趣 ?職業(yè)聯(lián)系 ?輔導答疑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23.145
在大多數(shù)中職學生的認知里,讀中職的目的就是掌握一門實用的技術,語文已經沒有價值了,所以他們常常會對語文教學表現(xiàn)出輕視和沒有興趣。但實際上對于一個人的發(fā)展來說,語文給個人造成的卻是思想和心靈上的深遠影響,并且有助于中職學生進一步增強競爭力和發(fā)展?jié)摿Α;诖?,本文探討了以下有效的中職語文教學方法。
一、重視語文基礎的構建,逐步建立學生的語文學習框架
進入中職學校學習的學生大多數(shù)語文基礎都較差,這不僅表現(xiàn)在他們不愛學習語文和不會學習語文上,更表現(xiàn)在他們缺乏前一階段的語文基礎和知識結構。因此,實現(xiàn)高效的中職語文教學首要的工作就是讓學生及早填補語文基礎中的漏洞,從掌握簡單的語文能力開始,逐漸培養(yǎng)起語文學習的方法、思維和技巧。一方面,教師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要形成由淺入深、由易到難的講解風格,而不是不顧學生的實際情況與能力基礎一味地灌輸復雜的知識。譬如在講解一篇古文的時候,教師不能一上來就讓學生來逐句翻譯,而是要先讓學生掌握下方的單個詞語注釋,再由教師帶著一起翻譯。等學生逐漸掌握了翻譯的基本技巧,教師再引導學生自主翻譯和解釋。另一方面,針對不同學生語文基礎有所差異這個問題,教師要形成層次化、針對性的教學策略,最大程度給予學生個性化的指導,控制學生之間的兩極分化。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從基礎建設開始做起,一步一步建立起堅實的學習框架。
二、重視課堂互動交流,讓學生深度體驗參與課堂的樂趣
實施于中職學生的語文教學策略能否真正達成預期的效果,最重要的檢驗標準就是學生對于語文學習的態(tài)度、成績和反饋。如果學生對語文課堂的評價是“無趣、沒意思”,那么他們又怎么會真正參與到課堂學習中,找到自己的課堂歸屬感和參與感呢?所以為了讓學生真正成為語文教學中的重要活動一方,教師必須要進一步強化和豐富課堂上的互動,讓學生在參與課堂、參與探究、參與交流的過程中近距離感受語文的魅力和樂趣。舉個簡單的例子,在學習到《廉頗藺相如列傳》的時候,教師可以先讓有意愿的學生起來給其他同學講講這個故事的大致內容,或者為我們普及一下故事的背景等,以此來激發(fā)學生的表現(xiàn)欲和學習積極性。而在具體分析的過程中,教師則要適時的設置問題,鼓勵學生進行簡單的思考和回答,以此來時刻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同時,教師還要合理布置拓展類的話題,組織學生之間合作交流,讓學生從說、想、演等不同的角度出發(fā)發(fā)現(xiàn)語文學習的樂趣。
三、善于旁征博引,為單調的語文教學注入更多趣味化的元素
語文是一門包含了眾多領域知識,濃縮了許多經典故事的內涵性學科。但是出于教學的實際需要,語文教材中卻并沒有充分展現(xiàn)出語文本身所具有的趣味性、內涵性和豐富性屬性,相反的,單調的文章設置還會給學生造成學習的枯燥感,從而使得學生越發(fā)地不愿意學習語文和了解語文。因此對于我們教師來說,我們也不能將教學的目光局限在這么一本小小的教材中,這樣既不利于我們展現(xiàn)語文學科的魅力,又難以吸引學生的目光,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欲望。
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根據(jù)自己講解的課文或者古詩來進行合理的拓展,以此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譬如教師對文章的作者進行拓展介紹,介紹他的趣聞軼事,經典作品或者格言名句等,將語文形象豐滿起來。同時,教師在講解到一個歷史知識、特殊事件的時候也可以進行一定的科普,弱化語文講解的枯燥感。除此之外,教師也可以鼓勵學生來進行介紹和拓展,真正將語文課堂打造為師生共同參與的趣味場所。
四、加深語文教學與職業(yè)化培養(yǎng)之間的聯(lián)系,培養(yǎng)學生學以致用的思想
語文教學不僅僅要強調課堂的趣味性與教學策略的方法性,更要兼顧中職學生的實際學習需要與發(fā)展特征,堅持以語文教學來豐富學生的專業(yè)學習內容,借助學生學習的職業(yè)化特征來克服語文教學的距離感,加強語文教學和學生職業(yè)化培養(yǎng)之間的聯(lián)系,真正樹立起學生心目中學以致用的良好思想觀念。舉個簡單例子,教師在教舞蹈專業(yè)學生的語文課時,可以讓學生嘗試著根據(jù)古詩的意境或者古文的情感來編一段簡單的舞蹈,通過畫面和動作來展現(xiàn)細膩的情感與思想,以直觀生動的方式來加深對文章的記憶。借助這種方式,學生往往能夠發(fā)現(xiàn)語文學習對自己有利的一面,從而樂于接受課堂上的語文講解。并且借助這種形式,教師還能反過來對學生的專業(yè)知識進行鞏固,為學生的職業(yè)化發(fā)展打下文化性的基礎。
五、建立有效的課后輔導答疑機制,及時為學生解決語文學習難題
學語文難,解答語文題目難,思考語文問題難是學生學習語文的三大難關。再加上學生的語文基礎較差,他們的知識儲備往往不足以支撐自己解決越發(fā)復雜多變的語文問題,所以這個時候就更加需要教師的支持和幫助。而且由于課堂教學時間有限,教師要將更多的精力放在對學生的課后輔導上,幫助學生在解決一個一個難關的同時,發(fā)現(xiàn)語文學習的樂趣和方法。一方面,教師的課后答疑與輔導機制要建立在了解學生的學習問題的基礎上。這也就是說,教師必須要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整體把握和詳細了解。教師要通過觀察學生的課堂表現(xiàn)、作業(yè)完成率和正確率以及考試情況來了解學生主要問題的起源,這樣教師才能根據(jù)學生情況不同進行針對性的輔導。另一方面,教師要將說教式的輔導過程轉變?yōu)榕c學生的互動交流過程,通過循循善誘來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思維和方法,而不是一味灌輸自己的學習經驗。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夠從解決問題中找到屬于自己的學習方法,而不是簡單地照搬教師的策略。
綜上所述,中職語文教師想要讓語文學科在眾多的學科中占得一席之地,首要做到的就是解決學生層面的問題,讓學生從思想上接受和認可語文教學活動,在內心里喜愛和樂于參與語文學習,只有這樣,中職學生才會主動投入到語文學習中。但與此同時,我們也要進一步思考如何將語文教學與中職學生的職業(yè)化發(fā)展需要聯(lián)系起來,真正做到以語文教學提升職業(yè)教育水平,以職業(yè)因素延伸語文教學廣度。
參考文獻
[1]邸會花.中職語文教學方法探討[J].青年文學家,2009(20):125-125.
[2]齊小青.中職語文教學現(xiàn)狀及教學方法改革探討[J].現(xiàn)代商貿工業(yè),2011,23(20):195-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