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佳
一、學校體育理論界含混不清的體育教學目標
看文章,讀專著以后,卻發(fā)現(xiàn)原來高高在上的體育理論界對于體育教學的目標也是含混不明的,雖然他們提出的目標都屬官方標準的范疇,但學者教授們往往各有側重,在普通讀者看來難免有互相矛盾之感。
筆者翻開了2018年9月的《中國學校體育學》,讀了兩篇文章,他們一位是知名的學者,一位華東師范大學的季瀏教授,另一位是浙江省的體育教研員,他們是課程頂層設計者,是基層教育者的思想引領者,但是他們的觀點卻又有點南轅北轍之感,兩相對比閱讀后讓心生疑惑。
華東師范大學教授季瀏教授說:“讓學生運動起來比一節(jié)課只教一個單個技術‘不運動起來’無論從哪個角度講都更有意義和價值?!笨吹竭@樣的文字能明顯感受到季瀏教授對于體育教學健身性的重視,他是典型的體質(zhì)論者,所以他認為學生真正動起來的體育課才是一節(jié)好體育課,至于學什么技術到是其二,特別是那種以某個技術為內(nèi)容的更是嗤之以鼻[1]。
而浙江省教研員余立峰非常重視“教什么”,他認為體育課堂應該以技術為核心,強調(diào)課堂上要有技術可教,他說:“更為嚴重的是課堂教學無技術含量和要求的“放羊”現(xiàn)象日益增多?!盵2]
顯然余立峰與季瀏余立峰與季瀏教授的觀點還是有所不同的,季瀏斥責“無運動”的技術課,余立峰則反對“無技術”的活動課。對于朋友所提到的兩位教師,相信余立峰與季瀏余立峰與季瀏教授的評價肯定是完全不一樣的。
誰對誰錯,孰是孰非,似乎很難定奪。且這世界并沒有絕對的真,不同的背景下事物會呈現(xiàn)不同的面貌,每一種面貌又都是事物本身。正如說體育課的目標是健身或技術傳習都沒有問題。但如果離開了背景,孤立的談論,往往又會讓實踐者產(chǎn)生混淆。所以一線的體育課堂需要有更為明確的目標,教師讀不懂理論界思想爭鳴,需要一些更為簡明的可操作的指導。
二、技術健身論巧妙化解體質(zhì)論與技術論之間的矛盾
有時,世界并不像童話世界里那樣簡單到非黑即白,非對即錯,現(xiàn)實的世界往往要復雜的多。顯然,體質(zhì)論與技術論都能反映體育教學的特征,但有些時候兩都又是相互矛盾的,相互排斥的,若要正確理解體育教學,當然需要將兩個觀點進行整合,進而得出一個便于一線教師操作的教學目標。
張洪潭教授在其著作《技術健身論》通過“互補原理”,巧妙地化解了體質(zhì)論與技術論之間的矛盾。
他說:眾所周知,光的性質(zhì)也曾讓人爭論不休,有人說光是物質(zhì)粒,有人說光是電磁波,雙方都能拿出有力的觀點證明自己,并拿出相反的例證證偽對手,誰也說服不了誰。
直到玻爾提出了“互補原理”,這個爭論才告以段落?!盎パa原理”是說波既具有物質(zhì)粒性,又具有波動性。
現(xiàn)行的體育教學的主旨,有人說是增強體質(zhì),有人說是傳習技術,大家各執(zhí)一端,莫衷一是。但亦如光的微粒說與光的波動說之間,體質(zhì)論與技術論之間具有互斥性,光的波動性與物質(zhì)粒性不可能同時出現(xiàn)某一觀測程序中,增強體質(zhì)與傳習技術也不能同時成為一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
針對體育課的健身性與技術性之間的矛盾,張洪潭教在玻爾“互補原理”的啟發(fā)下提出了技術健身論的思想。
張洪潭說:“體育教學,包含強化體質(zhì)和傳習知識兩個相對獨立的局部圖景,此二者相對對于各自所歸屬的上位系統(tǒng)來說,是不完整的但又是自洽的。當這兩個局部圖共同對應于一個新的上位系統(tǒng)的時候,它們便以互補的方式組成一個完整的圖景,這個完整的圖景既包含又不是強化體質(zhì)或者傳習知識兩個局部圖景中的任何一個,而是傳習能強化體質(zhì)的知識。”[3]
三、結語
理論,總讓我們覺得其高遠,難以接近。所以很多時候,我們一線教師都對理論進而遠之,談道色變。其實,我們每個人的實踐行動都是受腦中的理論制約,雖然有時并沒有理論自覺。
有時,選擇按照體質(zhì)還是技術論的思想來進行教學,通常會受自身的實踐水平制約。一般而言,技能水平高的教師肯定愿意教技術,而技能水平一般者則趨向讓學生自由活動,技能水平低者不愿意提高技能,只能天天放羊。
但無論是體質(zhì)論還是技術論,都不該提倡“放羊現(xiàn)象”,體質(zhì)論還是技術論的區(qū)別只能是教學內(nèi)容的選擇與組織的形式上有所差異,教師還應該是課堂的主導,教師要通過精心設計課堂達到自己的教學目標[4]。
同時,大家也應該明白,現(xiàn)實教學中,放羊現(xiàn)象很普遍,少數(shù)是主動,但更多是“被動”的。產(chǎn)生這種現(xiàn)象,少數(shù)是因為教師個人的素質(zhì),但更多的是學校的管理層對現(xiàn)行的體育教學理論的目標體系認知有偏差。他們或者鼓勵體育教師放羊(不提供足夠的場地與充足的器材)或者對放羊的體育教師熟視無睹,久而久之,“放羊”成為了一種習慣,年輕的教師都不知怎么去上課,也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體育課?,F(xiàn)在反而是揚放羊者而抑上課者,難道是讓體育教師以后都不用上課了,成為器材搬運工,想起農(nóng)夫山泉的那句廣告詞“我們不生產(chǎn)水,我們只是大自然的搬運工”,可以改為“我們不上體育課,我們讓其自然成長?!北砻婵雌饋恚浅7媳R梭的自然教育。但是問題來了,如果體育課只需要搬搬器材,那還需要專業(yè)的體育教師嗎?
參考文獻:
[1]季瀏.課堂教學是培養(yǎng)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主渠道——《課程標準(2017年版)》關于課堂教學建議的解讀[J].中國學校體育,2018 (9):8-12.
[2]余立峰.大中小學體育課程一體化建設是規(guī)范教學行為的基石[J].中國學校體育,2018 (9):31.
[3]張洪潭.技術健身論[M].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0.12.
[4]汪玉濤,王曉明.普通高等師范院校大學生參與體育運動的價值取向研究——以河南省高校為例[J].中國學校體育(高等教育),2014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