費美琨
摘要:電影作為一種藝術表現形式,在將故事情節(jié)生動展現出來。通過觀看電影人們也會在潛意識里受到一些影響,對待生活的看法也隨之會發(fā)生一定的變化?!缎ど昕说木融H》是一部具有諷刺意味的經典電影,這部電影風格及表現形式都非常成功,以諷刺手法向人們展現出社會和生活的主流意識。電影展現人性與自由,還有就是崇高和救贖等等,做出更深層次的解讀,對信仰缺失以及精神空虛的觀眾,提供了一種精神動力?!缎ど昕说木融H》運用了諷刺藝術。
關鍵詞:《肖申克的救贖》;諷刺的藝術
《肖申克的救贖》這部影片,是由斯蒂芬·金改編的,影片內容是講述20世紀40-60年代末,在肖申克監(jiān)獄里發(fā)生的故事,電影通過肖申克在監(jiān)獄,對服刑人員進行人性的摧殘還有扭曲為題材,反映出主人公在監(jiān)獄里對自由和希望以及友情的故事,展現了人性的閃光點和執(zhí)著精神,也反映主人公在面對時間流逝和環(huán)境恐懼心態(tài)。同時該片也披露美國上個世紀司法體制的黑暗的一面。
一、諷刺藝術之明諷
這部《肖申克的救贖》影片,主要講述的是,在1947年發(fā)生的故事,電影運用了諷刺手法,描述了當時美國社會本質,還有司法體制的黑暗,對真相、救贖、自由等進行以批判,從而引導觀眾對當今時代的價值觀進行反思。影片中運用明諷,首先監(jiān)獄應該是讓犯人改過場所,監(jiān)獄執(zhí)法者,一定要有崇高的職業(yè)素質,在《肖申克的救贖》這部電影反映的情況卻是恰恰相反,影片里的律師,沒有站在正義角度進行維權,反而讓無辜者向罪犯的角度進行辯護,監(jiān)獄也不再是,為幫助犯人重要做人的地方,是將無辜者,逼迫他們向犯罪深淵走去。在《肖申克的救贖》這部影片中,主人公安迪被誣陷,成為殺人犯,在審判過程中律師辯護明顯認定安迪是殺人罪,作為審判成員應該能夠發(fā)現律師的指控存在很多的漏洞,明顯的證據不足,因為殺人兇器手槍,就沒有找到,從這一點看,審判是不公正的,致使沒有犯罪安迪成為了罪犯,被判處了無期徒刑,體現了美國審判制度體系的缺失,讓安迪成為被害者,從而進入了監(jiān)獄。監(jiān)獄的生活,能夠從配角瑞德的話語:這里的每個人都是無辜的。不難看出,申克監(jiān)獄中,不只一個人被律師所陷害,這樣就充分表現了,美國當時的審判制度黑暗,另外影片對美國執(zhí)法體系進行諷刺批判。安迪在監(jiān)獄中,漸漸變成哈德利進行逃稅的用具,為獄監(jiān)獄長進行非法洗錢,安迪則通過這種犯罪的方式,對自身來救贖,影片從另一個角度進行明諷了當時社會法則漏洞。
二、諷刺藝術之反諷
(一)影片運用諷刺語言?!缎ど昕说木融H》這部影片中,運用很多語言諷刺,典獄長諾頓利用圣經語言,來教導囚犯:“我是世界之光,跟隨我的人,不會在黑暗里行走,一定會擁有生命之光?!倍z長管理下的監(jiān)獄犯罪現象屢見不鮮,這樣只能加深監(jiān)獄的黑暗。另外獄外時,諾頓聲稱:“這是一個具有真正意義的服刑和改造,服刑人員被正確的監(jiān)管,將走出高墻面社會,要為公共服務。”話說的大義凜然,其實際是為了滿足個人的貪欲。商人為了維護自身的經濟利益,更是利用賄賂的方法。如諾頓:“品嘗一下,我太太特意為你烤制的餡餅吧,再考慮一下,我的事情?!睆谋砻嫔峡词潜磉_友情,而在“餡餅”掩護下進行的不正當的交易。語言諷刺意味形成了鮮明對照。通過語言反諷揭露出了當時美國社會的陰暗一面和社會批判性。
(二)影片中的戲劇性諷刺。在影片中安迪是一位有身份、有地位的銀行家,屬于生活在社會上層的人物,然而被陷害入獄后成為囚犯,無疑將其打入社會的最底層。以此可以看出正是因為監(jiān)獄管理的黑暗和腐敗,致使監(jiān)獄內的犯人在這種腐敗情況下不得不爭取利益。影片利有戲劇性的諷刺手法呈現申克監(jiān)獄除了黑暗就是寒冷,更沒有人情味。如安迪在工作時聽到監(jiān)獄守衛(wèi)哈雷的談話,談話的內容是遺產繼承稅金問題,安迪就大膽去向哈雷獻計逃稅,看似危險的行為,最終的結果是為每個同伴贏得3瓶啤酒,從而享受一下自由的生活。安迪在最低層的監(jiān)獄成為“理財師”,只能這樣安迪才能在這黑暗的監(jiān)獄里具有一點優(yōu)勢,從而爭取到為自己洗刷冤案的機會。影片中通過呈出監(jiān)獄執(zhí)法的腐敗,主要是以諾頓典獄長這個反面人物進行敘述的,在肖申克的救贖影片里從最初在諾頓典獄長出現時,就開始講監(jiān)獄的制度,第一條,就是不能褻瀆上帝,影片當中,很多處都出現用圣經作為規(guī)則片段,以視圣經為規(guī)則的諾頓的強烈諷刺了,諾頓要求犯人,把心靈交給上帝來管,把身體交給他,從影片可以看出安迪與諾頓典獄長的比照構成為整部電影最重要的諷刺點,影片中對社會信念倫理錯誤的形成,以整體戲情結構比照諷刺的手法進行敘事,最終安曲、瑞德則在自己的努力下終獲自由,而以救贖者自居的諾頓等人最終受到法律的制裁。
三、結束語
《肖申克的救贖》這部影片運用諷刺藝術的手法,表現了影片主題于創(chuàng)作特征,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想象的空間,影片中運用諷刺語言形式反映出對于強權政治的斗爭精神以及對現代社會現象的一種諷刺,值得我們不斷去探討。
參考文獻:
[1]張婭茜.電影《肖申克的救贖》的諷刺藝術[J].傳播力研究,2018,v.2;No.019 (07):67.
[2]楊艾倫,李昌.電影《肖申克的救贖》藝術風格探析[J].名作欣賞,2016(23):4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