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居祥
因為得到公子光“善客待之”,專諸甘愿充當死士去刺殺吳王僚,這讓司馬遷重新審視了來自底層民眾的力量。經(jīng)過他如椽巨筆的渲染,就算是今天捧讀《史記》,我們依然能夠感受到字里行間縱橫的劍氣。但最先被專諸之事激勵的,當然是與專諸一樣同屬底層又身懷大志的那些敢死之士。
然而歷史是吝嗇的,英雄不世出,專諸只能有一個。直到六十余年后,才出現(xiàn)一個叫“豫讓”的晉國人士接下了專諸手中的接力棒。
與專諸有所不同,豫讓在不斷地尋找機會成就自己,而專諸沒有實現(xiàn)個人價值的意愿,他是受人之請、忠人之事,個人價值附加在他人之事的上面。豫讓曾經(jīng)侍奉范氏、中行氏,但后來離開他們轉(zhuǎn)而投奔智伯,司馬遷以“無所知名”來概括其中的原因,可見,豫讓的目的十分明確——欲就大名。豫讓投奔智伯后,“智伯甚尊寵之”。
公元前633年,晉文公始作三軍、設(shè)六卿,六卿分掌軍政大權(quán)。到晉平公時,國君權(quán)力衰落,韓、趙、魏、智、范、中行氏六卿掌國,六卿之間相互傾軋。后來,智氏聯(lián)合趙、韓、魏三家滅掉了范氏、中行氏,剩下四卿,以智氏最為強大。于是,趙、韓、魏三家又聯(lián)合起來,滅掉了智氏。此前,趙氏首領(lǐng)趙襄子與智氏首領(lǐng)智伯瑤結(jié)怨極深,即便智氏被滅,他恨猶難消,“漆智伯之頭,以為飲器”。
以前讀《史記·刺客列傳》時,頗有疑惑。古人為紀念先人或夸耀武力,將骷髏制成骨器的做法并不罕見,但將敵人的頭顱制成盛酒器具,這種夸耀行為多少有點心理變態(tài)和自虐的傾向。這顯然與歷史上趙襄子隱忍有為、氣量恢宏的形象不符合。又有《韓子》《呂氏春秋》兩書記載,趙襄子把智伯頭顱當作溲便之器,每至小解,以尿溺之,來宣泄深仇大限,而不是飲器。
即便如此,這種帶有羞辱性質(zhì)的炫耀還是激怒了深受智伯知遇之恩的豫讓。彼時,豫讓已經(jīng)遁逃深山,聽到這個消息后,他深以為恥,長嘆一聲,說出了一句流傳千古的話——“士為知己者死,女為悅己者容”。這句話后來成為士人追求的人際關(guān)系的最高境界。
孟浩然曾言:“知音世所稀!”底層中富于勇力者往往處于困頓之中,無人相假,難有作為,因此,一旦有人向他們拋出橄欖枝,他們便以為得遇知己。專諸如是,豫讓亦如是。不同的是,專諸一直沒有自我意識,換而言之,專諸只不過是政客們手中的一枚棋子,就算名列司馬遷的史冊,也沒有獨立的人生價值。那么豫讓呢?他是一個個體意識正在覺醒中的士,生的價值是通過死來實現(xiàn)的,而他死的目的非常明確,那就是為知己而死。智伯未必把豫讓當作知己,但只要豫讓認定智伯是知己,那么其他的都不重要了,雖然這種想法多少有些一廂情愿。
“今智伯知我,吾必為報仇而死。以報智伯,則吾魂魄不愧矣!”一旦確定了自己的人生坐標和生命價值,豫讓便理所當然地走上了為智伯復仇的艱難之路。豫讓的復仇注定是悲情的,他也許明白手刃怨主,幾無可能。我們詳察其誓言,不難得知,他的行為從一開始就具有象征性:吾必為報仇而死。在豫讓看來,能否擊殺仇家并不重要。一個人倘若只為報仇而死,那是形而下的死,但如果他是為知己而死,那么復仇這種行為就有了形而上的意義。不只因復仇而死,更要為知己而死,這正是豫讓的追求。這種死亡的方式,本身就是一種宣誓,宣誓智伯是豫讓的知己!
從職業(yè)角度來看,豫讓絕對算不上稱職的刺客。他的兩次行動,仿佛冥冥之中自有天意,均以失敗告終。
第一次刺殺,豫讓不計成本。之所以這么說,是因為對勇士來說揚名是很重要的,就算是死,也要行不改姓,坐不更名。但豫讓只求報答智伯,不為揚名,因此他改名換姓,到宮中充當“刑人”,為趙襄子家打掃廁所。這個刺殺方案還是不錯的,貴人在如廁時,隨從往往回避,自身的防御意識也會降低,這時行刺極易得手。然而趙襄子仿佛有心靈感應,他敏銳地覺察到廁所中有異動。隨從抓住了豫讓。面對盤問,豫讓直言不諱——就是為智伯報仇而來。這一點讓趙襄子十分佩服,便稱豫讓為義士、賢人,并且釋放了他。
豫讓志在報仇,因此便有了第二次行刺。
由于此前的刺殺,趙襄子加強了防范,豫讓很難再近距離接近他,于是豫讓自毀面容,又在身上涂漆,讓皮膚長滿惡瘡,還口吞木炭使嗓子喑啞。豫讓毀身變音,希望以這種極端的方法瞞過天下人,可是他的朋友還是認出了他,于是就有了這次著名的對話:
行見其友,其友識之,曰:“汝非豫讓邪?”
曰:“我是也。”
其友為泣曰:“以子之才,委質(zhì)而臣事襄子,襄子必近幸子。近幸子,乃為所欲,顧不易邪?何乃殘身苦形,欲以求報裹子,不亦難乎!”
豫讓曰:“既已委質(zhì)臣事人,而求殺之,是懷二心以事其君也。且吾所為者極難耳!然所以為此者,將以愧天下后世之為人臣懷二心以事其君者也?!?/p>
豫讓內(nèi)心洞若觀火,如果僅僅只為報仇,那么事情就會簡單得多,如他朋友所言,假裝投奔到趙襄子門下,效命辦事,以他的才華,一定會得到趙襄子的親近,到那時,再尋找機會刺殺趙襄子,易如反掌??稍プ屍嵋拙碗y,不是沒得選擇,只是不愿這樣選擇。委身事人卻陰謀殺之,這是懷著異心來侍奉君主,豫讓不恥這樣做。再則,豫讓也知道自己做的事情很難,但仍然堅持要做,也是想讓后世中。以二心侍奉君主的人臣感到羞愧。
豫讓自毀面容,又在身上涂漆,讓皮膚長滿惡瘡,還口吞木炭使嗓子暗啞。豫讓毀身變音,希望以這種極端的方法瞞過天下人,可是他的朋友還是認出了他。
豫讓身處的是春秋亂世,禮崩樂壞的時代,司馬遷曾評價:“《春秋》之中,弒君三十六,亡國五十二,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勝數(shù)。察其所以,皆失其本已?!比魏我粋€王朝的衰亡,都是從道德的滑坡開始的。司馬遷所處時代,與豫讓情況一樣,其本已失:漢武帝不斷加強集權(quán)專制,儒術(shù)定于一尊,百家鉗口;李陵一案,滿朝文武,獨司馬遷挺身抗辯。因此,司馬遷將豫讓塑造成言為世范、行為世則的榜樣,欲借此重整禮樂,為后世立法。他借豫讓之口,高度贊頌了危言危行之士。司馬遷相信,豫讓的語言定會讓那些言不由衷的人羞隗難當。
第二次行刺。豫讓的行為足以成為世人之則。
這次,豫讓選擇在趙襄子出行之際動手,他早早地就在趙襄子必須經(jīng)過的橋下埋伏起來。然而,也許命中注定豫讓會再一次功虧一簣:趙襄子來到橋邊,所乘馬匹突然受涼,敏銳的趙襄子竟然立刻斷定豫讓在橋下。隨從又抓住了豫讓。事情的后續(xù)發(fā)展,被司馬遷濃墨重彩地記載,這一場了不起的刺客與怨主的對話,抄錄如下:
襄子乃數(shù)豫讓曰:“子不嘗事范、中行氏乎?智伯盡滅之,而子不為報讎,而反委質(zhì)臣于智伯。智伯亦已死矣,而子獨何以為之報讎之深也?”
豫讓曰:“臣事范、中行氏,范、中行氏皆眾人遇我,我故眾人報之。至于智伯,國士遇我,我故國士報之?!?/p>
襄子喟然嘆息而泣曰:“嗟乎豫子!子之為智伯,名既成矣,而寡人赦子,亦已足矣。子其自為計,寡人不復釋子!”使兵圍之。
豫讓曰:“臣聞明主不掩人之美,而忠臣有死名之義。前君已寬赦臣,天下莫不稱君之賢。今日之事,臣固伏誅,然愿請君之衣而擊之,焉以致報讎之意,則雖死不恨。非所敢望也,敢布腹心!”
聰明人之間對話,言簡意賅,直奔主題。上面的對話共兩層意思,第一層是趙襄子在責備豫讓。但令人出乎意料,他并沒有指責豫讓恩將仇報,我上次放了你,你為什么還要行刺我。趙襄子責問豫讓,你以前事范、中行氏,智伯滅了他們,你不為他們報仇反而投靠智伯,我滅了智伯,你為什么如此執(zhí)著地要為他報仇呢?
任何一個王朝的衰亡,都是從道德的滑坡開始的。
豫讓又說出一句至理名言:“范、中行氏皆眾人遇我,我故眾人報之。至于智伯,國士遇我,我故國士報之?!痹プ屘幚砣穗H關(guān)系有自己的原則,那就是對等性。不是簡單的依附關(guān)系,更不是雇傭關(guān)系,這是個人意識的覺醒。豫讓的做法讓后世士人.瞳得該如何與人主相處,也讓人主明白該如何用人。
趙襄子大為感動,喟然嘆息而泣。豫讓是智伯的國士,卻是他趙襄子的死敵,喟然嘆息,是感慨春秋亂世竟有如此忠義之士;至于泣,那是趙襄子明白了他和豫讓之間的矛盾無法調(diào)和。豫讓復仇的目的在于殺掉自己,即便再次釋放豫讓,他也不會善罷甘休。從豫讓前兩次的行為來看,他必定勞身苦形而有甚于前者,趙襄子實在于心不忍。另外,這兩次的刺殺,已經(jīng)成全了豫讓為智伯盡忠的名聲,而趙襄子也寬赦過豫讓一回,如若豫讓還要刺殺趙襄子,那他就會不復美名,陷入世人恩將仇報的指責中。由此,對話的第二層意思出來了——趙襄子決心殺掉豫讓。
按照常理,行剌事件的結(jié)局要么是刺客自殺,要么是被殺。然而,豫讓的一個請求,卻讓他有別于之前的所有刺客,既成就了他自己,也成就了趙襄子。
豫讓請求用劍擊趙襄子的衣服,他有充足的理由:賢明的君主不掩蓋別人的美德,而忠臣理應為名節(jié)獻身;今日之事,我自然難免一死,可我還是希望能得到您的衣服,擊打它一下,以表達我的報仇的心意,這樣我雖死而無憾。
于是,剌人變成剌衣,這是春秋時代最轟動一時的行為藝術(shù),也是最具象征意味的刺殺行動,這次行動是由行剌者與被刺者共同完成的。我們可以想象,在春秋時代的某一天,天地靜穆,時間凝滯,趙襄子從容地脫下衣衫,鄭重地交給身邊的侍衛(wèi),侍衛(wèi)持衣而立,豫讓從容出劍,三躍如鶻起,劍擊衣嘩然而有聲。事畢,他朗聲說道:“吾可以下報智伯矣!”然后伏劍自殺。那一天,豫讓的消息很快傳遍了趙國,趙國的志士沒有不為之落淚的。
讀罷“豫讓列傳”,我掩卷沉思,不禁感慨萬千。豫讓引智伯為知己并為他而死,但細讀傳文,通篇沒有任何證據(jù)能表明智伯也將豫讓當作知己,只不過有一句“甚尊寵之”一語帶過。其實,在那個時代,士人游走于各個勢力集團,稍有才能者,便會得到尊寵,所謂“尊寵”,無非是被位尊權(quán)貴者高看一眼,封個名位、賞些財物,一旦失去利用價值,尊寵瞬間被收回。士人想要平揖王侯,幾無可能,更不要奢談與權(quán)貴成為知己。這一點,在荊軻與燕太子丹之間表現(xiàn)得再清楚不過,后文再加分析。
至于“國士遇我”,那只是豫讓的“自以為是”。不過,這并不算是豫讓悲劇的源頭,這種自以為是,至少體現(xiàn)了豫讓的主觀追求,他的個體意識在覺醒。而專諸沒有個體意識,更沒有在精神層面上的主動追求自我價值實現(xiàn)的需求,專諸的想法是誰先雇我,我就為誰賣命。
司馬遷在寫這兩個人物時,下筆是有區(qū)別的。專諸刺王僚,見事而難見人:雖然說,專諸開啟了一個暴力美學的時代,但那是針對事件而言,單論個體,專諸只是一個冷峻的殺手,我們感受不到他的溫度,甚至可以說他只是一個符號,換一個人來刺殺吳王僚,效果也是一樣。豫讓則不同,他賦予了暴力美學新的內(nèi)涵。“國士遇我,我則國士報之?!蓖嘎冻龅氖侵袊咳颂赜械墓陋殻瑤浊陙?,他們上窮碧落下黃泉,只為找到一個知己式的明主。由羅貫中將《三國志》中“由是先主遂詣亮,凡三往,乃見”廖廖十數(shù)字,演繹成洋洋灑灑的“三顧茅廬”;范仲淹把嚴子陵與光武帝的故事神話為君臣相交的典范,可以想見士人對知己的渴望。但現(xiàn)實是明主難遇,明主式知音更是少之又少。造化弄人,豫讓沒有成為智伯的知音,倒差點成了趙襄子的知音。
在我們今天看來,豫讓的擊衣之請和趙襄子解衣的行為,近乎幼稚的孩童游戲,不值一哂??稍诠湃丝磥恚路朔篮E?、護衛(wèi)身體,還有著豐富的文化內(nèi)涵,諸如美的裝飾、身份的標志、魂魄的象征等。衣服有時還被視作人生命“存在”的重要載體。
在趙襄子時代,世人認為讓人擊打自己的衣服是危險的,趙襄子也許也這么認為。不過“豫讓”一文對此并未有記載,但唐代司馬貞在《史記索隱》里卻寫道:“趙襄子允豫讓擊衣之請,讓拔劍三躍而擊之,衣盡出血,襄子回車,車輪未周而亡。則精誠所注,氣固足以攝之矣!”后人認為司馬遷恐涉隆、神,因此為豫讓作傳時刪去了這部分內(nèi)容,讓人稍覺遺憾。事實未必如《索隱》所言,但從心理上看,趙襄子的確承受了極大的壓力。趙襄子的做法讓人肅然起敬,明知不可為而為之,可見他是極懂豫讓的,也極有可能成為豫讓的知己。但歷史并沒有給趙a-T-"這個機會,豫讓只承認智伯。
豫讓悲壯,俠骨留香,知音何處?孤獨的司馬遷深知知音難覓,《刺客列傳》還要繼續(xù)寫下去。
在古人看來,衣服除了防寒保暖、護衛(wèi)身體,還有著豐富的文化內(nèi)涵,諸如美的裝飾、身份的標志、魂魄的象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