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論陽明心學與當代社會心態(tài)建設的互動關系

2019-09-10 07:22黃誠鐘海連
關鍵詞:社會心態(tài)心學互動關系

黃誠 鐘海連

摘要:在儒、釋、道三教關系格局下,探討陽明“龍場悟道”與心學思想的形成,具有重要的理論與現(xiàn)實意義。陽明心學思想具有全新的理論特征,在中國思想史上具有重要影響與理論價值。心態(tài)是一種具有精神性影響力的內(nèi)在生命心性狀態(tài);社會心態(tài)的形成是大眾總體心理狀態(tài)長時段積累與合力的產(chǎn)物,是生命個體與社會群體相交織的心理思想行為和認知活動的集中表現(xiàn)。心態(tài)的產(chǎn)生與心學有內(nèi)在的關聯(lián)性,心學對調(diào)適人們的身心健康、情緒狀態(tài)以及救治不良的社會心態(tài)有積極作用。開掘心學思想資源,加強社會心態(tài)建設,有利于心學與社會心態(tài)形成良好的互動影響,有利于提升個體生命的德性修養(yǎng)和心靈境界,有助于推動社會和諧局面的出現(xiàn)與人的自由全面發(fā)展,有益于良好、健康和綠色社會心態(tài)的形成與建構。陽明心學與社會心態(tài)的深度融合,拓展了陽明心學研究的新方向、新領域和新篇章,為建設新時代、新階段的人類精神家園提供了思想智慧。

關鍵詞:王陽明;心學;社會心態(tài);互動關系

中圖分類號:B248.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0-5099(2019)01-0013-11

陽明心學研究,歷來是學者關注的重點,隨著研究資料的不斷豐富和完善以及研究方法和視野的變化擴展,陽明心學研究仍有深化和延展的廣闊空間。社會心態(tài)研究,在大陸是“改革開放”以來學者才開始重視并傾注了較高熱情的時代性課題,并在研究中推出了一系列的新成果。而將心學與心態(tài)結合起來進行研究,乃是近年來學界高度關注的課題,而鮮有系統(tǒng)性研究成果。故對其進行深度融合性研究,既可以弘揚傳統(tǒng)文化與陽明心學思想,也能豐富社會心態(tài)研究的實際內(nèi)容。當前,陽明心學與心態(tài)研究出現(xiàn)了新變化、新轉(zhuǎn)向與新發(fā)展,即轉(zhuǎn)入了全面化、系統(tǒng)性和有組織的開展和進行研究之新階段有組織地開展陽明心學與社會心態(tài)研究,乃是以貴陽孔學堂成立“陽明心學與當代社會心態(tài)研究院”和貴州省社科聯(lián)發(fā)布“陽明心學與當代社會心態(tài)研究”等課題項目以及開展相關系列活動為主要表現(xiàn)。。開掘陽明心學資源,加強社會心態(tài)研究,對于救治不良的社會心態(tài)有積極作用,有助于良好、健康和綠色社會心態(tài)的形成與發(fā)展,助推新時代、新階段的人類精神家園建設。

一、陽明心學思想之成立

王陽明(1472—1529),名王守仁,浙江余姚人,明代著名的思想家、軍事家、政治家、哲學家、教育家和文學家,其心學思想的建立,離不開對儒道佛三教思想精華的吸取,并通過切身的身心體悟與事上磨練,在思想的深處融會貫通儒釋道三教之理論要義并加以思想整合,而最終以儒門圣學的文化思想形態(tài)卓然屹立于中國學術思想史。王陽明在從容不迫與自信灑脫的思想立場與心性姿態(tài)中,拈出具有與“性與天道”不一不二的“良知”二字重現(xiàn)了孔孟學術思想世界的真諦,推展了“良知”本體詮釋域境,倡導“知行合一”與“致良知”的學思理路,展現(xiàn)了“良知”心學的時代意義與現(xiàn)實價值,成為六百年來中國儒學思想發(fā)展史上難以逾越的一座歷史豐碑,亦化成為一時代之文化思想顯學思潮與洪荒之力而綿延不絕影響于當今世界。

1.向賢而生者不忘初心:“登科及第”與“成賢作圣”之間何為“第一等事”?王陽明在十二歲就有了他十分明確的人生決擇。當啟蒙的教書先生問他人生中一個非同尋常的問題,即“何為第一等事”時,王陽明給出的回答也非同尋常,并非是常人所言之“登科及第”而是“讀書學圣賢”的賢者志向,令人為之一驚。在中國古代社會,尤其是科舉制度時代,登科及第實為傳統(tǒng)儒學知識分子的人生價值與使命,“學而優(yōu)則仕”是古代莘莘學子追求之人生目標。王陽明也不例外,讀書習字、科舉考試,也是其學習生活之常態(tài),他有習字的心得體悟,也有多次考試失敗的境遇,然其與一般人不同的人生志向乃是將“讀書學圣賢”、成圣成賢之歷史使命與社會擔當精神作為自己的人生終極追求之目標。心能轉(zhuǎn)物,向賢而生者不忘初心,這一初心成為王陽明內(nèi)在愿力的動力根本。由于年幼的王陽明從小立下與眾不同的大志向,因此決定了其前途不可限量而絕非凡人。向賢而生,乃是其生命深處的初心與使命,而這一初心的根本發(fā)竅處乃是其生命內(nèi)在覺性中本有的心識最為基本的功能或可視為一切思想觀念和行為的牽引力,故能使他的思想和人格超拔出來,能夠成就其全新的圣賢者的思想功績與歷史形象。

2.在世間與出世間之間“迷識”:陽明的“學之三變”與“學之五溺”王陽明由凡夫轉(zhuǎn)向圣賢之前,其人生經(jīng)歷了多次變換與轉(zhuǎn)折,思想一度處于“迷識”狀態(tài),時有山重水復而又柳暗花明的感念。猶如禪宗十牛圖,以尋牛、見跡、見牛等一系列的迷失過程到人牛兩忘、復歸自然的山水空明之間的詩畫圖景,形象地說明禪者悟道的心路歷程,禪者經(jīng)遇激流險灘與萬重磨難之后,在“物我兩忘”“反樸歸真”的真空妙有之覺海妙性中最終實現(xiàn)生命的超越升華,而達至“明心見性”之煥然一新的修學境地,由此亦可具見修道、悟道者的艱辛不易。王陽明亦有如是悟道的艱難歷程,他長時段徘徊和出入儒學與仙釋之間,在儒釋道三教和騎射軍事、辭章之學中不斷實踐、思索、探尋和抉擇,而最終在生死磨難的思想覺醒中轉(zhuǎn)向了圣人之道的學問根底上來。王陽明悟道前的“迷識”階段,被后世學人視為“學之三變”或“學之五溺”。陽明學問路向中的這種“迷識”與“迷失”狀態(tài)及其反復變換過程,則鮮活地體現(xiàn)了他在世間與出世間真理道路上的徘徊與矛盾的心理狀態(tài),展示了他千苦萬難、命懸一絲地尋找成圣成賢之道的內(nèi)心焦慮以及在人生方向與道路選擇中的苦難歷程。

3.回歸儒門“良知”正法眼藏:“龍場大悟”與“轉(zhuǎn)識成智”

良知是什么?王陽明對良知的界定與言說頗多。他說“良知是造化的精靈”“良知者,心之本體,即前所謂恒照者也”“良知即是未發(fā)之中,即是廓然大公”“良知即道”“良知即是天理”(《傳習錄》),其言說的方式是多樣的、多元的和全方位的,而出現(xiàn)如此眾多言說上的差異,恰恰說明了本體與工夫之間的作用具有多向性、立體性和整體性特征,且這一多元性、全方位的言詮表述方式,亦切實地彰顯了良知的全體大用與“道通為一”的真理性特質(zhì)。然簡言之,良知即“儒門”之真智,乃本體之知,是天理人性一如的本然性狀態(tài)。學者時常討論龍場悟道,而追問王陽明究竟悟了什么?事實上,王陽明的“龍場大悟”,質(zhì)言之就是證悟了良知本體,本體即境界,本體即工夫,工夫與境界合二為一,就是“格物致知之旨”所內(nèi)涵的那一個真“理”,即所謂“寂然不動,感而遂通”(《周易·系辭上傳》)的良知,從而實現(xiàn)了其生命的超越與思想的突破。從陽明學之“三變”或?qū)W之“五溺”的思想轉(zhuǎn)變過程和學思立場及其“龍場大悟”來看,陽明良知心學的最終成立,猶如佛教唯識宗“轉(zhuǎn)識成智”的開悟過程,由外在的知識領域逐步“登堂入室”而進入到生命內(nèi)部的智慧領域和心性世界的本體域境,展現(xiàn)了“良知”的自我證得及其所展現(xiàn)的全體大用之學理趨向,或視為生命真實體悟的“靈知不昧”之覺性煥然一新地真正打通。這既是其認識過程質(zhì)性的飛躍,也是其體悟境界的次第升華,更是良知光輝形象的全理彰顯。王陽明對良知本體的證悟,破除了修道過程中的多重學說之虛妄偏執(zhí),真可謂是“逐步進入反樸歸真、與道同體的‘大我’智慧境界”[1],在超越中回歸于儒門“良知”正法眼藏的“真識”境界。探尋陽明的龍場悟道的思想脈絡與真實狀態(tài),龍場悟道應是一系列的覺悟圓環(huán),構成了螺旋式的生命域境與境界提升狀態(tài),而覺悟之境一直盤旋和向上攀升直到良知本體的真實呈現(xiàn),“轉(zhuǎn)識成智”(成就儒門圣智)回歸到儒門“良知”正法眼藏關于王陽明心學思想之成立以及龍場悟道之思想檢討,筆者限于本文篇幅以及主題之需要盡量簡化內(nèi)容,而另有撰文將詳細闡明相關問題。。王陽明在龍場的經(jīng)歷是其人生與思想的重大轉(zhuǎn)折,從學之三變或五變終歸之于儒門正學,開啟了他走向圣賢的道路,并具有儒學史上的變革性意義。王陽明在思想飛躍中實現(xiàn)了對“良知”的體認與創(chuàng)造性言說,并在體道的實踐過程中不斷深化自我思想世界,提升了自己的人生境界,終成一代圣賢,在立言、立德和立功中完成了自己的歷史使命,重塑了自己的思想形象,從而開啟了心學在中國思想史上的新篇章。

二、陽明心學思想內(nèi)涵及理論特質(zhì)

陽明心學內(nèi)容非常豐富,包含了“心即理”“心之本體是良知”“心之本體常覺常照”“心之本體是樂”“知行合一”“致良知”等一系列與心學相關聯(lián)的思想范疇與概念名相,顯示了心學思想內(nèi)涵,體現(xiàn)了心學理論特質(zhì)。然將“心”作為哲學范疇,則早見于《尚書·大禹謨》,且就提出了人心與道心之概念區(qū)分,認為“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zhí)厥中”,使“心”之范疇進入倫理哲學的范疇與視野?!睹献印けM心上》云:“盡其心者,知其性也,盡其性則知天矣。存其心,養(yǎng)其性,所以事天也。”在這里,孟子從“性”和“天”的角度建構“心”之本體價值與關系意義,從而使心兼具了倫理本體和宇宙本體之哲學內(nèi)涵,拓展了古典心性之學的思想論域與理論領域。

1.心即理

王陽明言:“心即理也。天下又有心外之事,心外之理乎?”[2]2在陽明看來,心本體不可分和須臾離,而仁、義、理皆是心本體之發(fā)用流行或呈現(xiàn)方式和形態(tài),故心與仁、義、理是體用關系,即體不離用、用不離體,“體用一源,有是體即有是用”[2]49,所謂“體用不二”,即體用之間是一而非二的關系,且體用一如、心理合一。陽明所展示的心即理之說,就是心、理一元化論見。如果析心與理為二,則與孟子所批評的“義外之說”沒有什么不同,這明顯就違背了圣學本意,如果能在心外之事事物物上求理,“則親沒之后,吾心遂無孝之理歟?”,就會出現(xiàn)求孝之理于其親的矛盾。故王陽明反復強調(diào),“心之體,性也,性即理也?!奔此^孝心即是孝理的全體展現(xiàn)。因此,客觀地說,“心即理”的命題中,“即”字最關鍵,它將“體”與“用”完整地結合成一體,形成的一元本體論,從而避免了二元本體論的疏漏,切實地體現(xiàn)了王陽明對心學的理論新貢獻。

2.心之本體是良知

王陽明的“心之本體是良知”,從倫理本體、價值本體的角度解釋心與良知之間的關系,使其心學的理論結構更為完善。他認為,心是身體的主宰,心自有知覺能力,“身之主宰便是心”[2]6。知是心之本體,此便是良知,“知是心之本體,心自然會知。見父自然知孝,見兄自然知弟,見孺子入井自然知惻隱。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盵2]7良知的發(fā)用流行,即顯示了知與行的統(tǒng)一與合一。良知只是個是非之心,具有價值判斷的功能,“良知只是個是非之心,是非只是個好惡。只好惡就盡了是非,只是非就盡了萬事萬變”“先天而天弗違,天即良知也;后天而奉天時,良知即天也?!盵2]121可見,在王陽明看來遵循良知即是遵循天理,以良知為出發(fā)點和立足點,即是順應了天道與符合了天道。雖然王陽明有時也會說“至善是心之本體”[2]2,但自拈出“良知”兩字后,他基本上是以良知代替了至善的純倫理性用詞,而改用知是知非的良知。這一替換,使心之本體超越了倫理的范疇,拓展至價值論,以至于其理論思維更加圓熟和具有條理性。所以,王陽明在回答他的學生黃直(字以方)關于善惡如何只是一物的問題時說:“至善者,心之本體。本體上才過當些子,便是惡了;不是有個善,卻又有一個惡來相對。故善惡只是一物?!盵2]107王陽明把良知作為心之本體并賦予其判斷是非的功能,并以良知來統(tǒng)合善惡為一物,而多維度地詮釋了其價值本體和倫理本體的屬性,且以當與不當來解釋善與惡產(chǎn)生的原因,這一觀點就很好地消解了心之本體既是至善而惡又從何來的理論窘境!

3.心之本體常覺常照

王陽明“心之本體是良知”的命題具有認識論的哲學內(nèi)涵,即他所說的“良知常覺、常照”。王陽明是在回答其學生歐陽崇一關于如何理解《論語·憲問》中“不逆詐,不臆不信,抑亦先覺者”時闡述的觀點,“明、誠相生,是故良知常覺、常照”[2]81。王陽明所說的良知之常覺、常照能力,首先是人人本具,但它超越時空,永恒不變,如《周易》所言“不慮而知”“不學而能”;其次并非獲取經(jīng)驗知識的學習能力(聞見之知),而是指判斷是非的德性能力(良知),這是心與生俱來者,不需要通過多聞多見、好古敏求、博學審問來獲得,即良知即有良能也,故良知具有覺照和認知一切的功能。王陽明認為,心之官則思,思故不可少,然而,一味追求多聞多見、博學詳說或不思不慮、沉空守寂,有可能自私用智,反而喪失良知。因此,陽明心學以良知為學問大頭腦,圣人教人第一義,而聞見為第二義,“故‘致良知’是學問大頭腦,是圣人教人第一義?!盵2]77王陽明的“良知本體常覺、常照”的命題,闡述了良知先天的認識判斷能力與獲得經(jīng)驗知識能力的區(qū)別,提出了使此先天的認識判斷能力由本然狀態(tài)轉(zhuǎn)為現(xiàn)實狀態(tài)的方法,為其“知行合一”的認識論體系建立了本體論層面的理論基礎。

4.心之本體是樂

“心之本體是樂”的命題,是王陽明心學的獨家新論,誠為其理論開新之說。此命題乃是從心之本體和良知推導出來,王陽明說:“樂是心之本體,雖不同于七情之樂,而亦不外于七情之樂”。首先,他認為人與天萬物之間“欣合和暢、原無間隔”[2]207為樂,若有間隔則為不樂。而人與天地萬物之間產(chǎn)生間隔的原因,則是因人的物欲之氣的攪擾所生。據(jù)王陽明所言,樂是指人與天地萬物之間無間無隔、欣合和暢的有序、和諧狀態(tài),表現(xiàn)出來即為樂。而此樂為心之本體,“本來如是,初未嘗有所增也,就使無朋來,而天下莫我知焉,初未嘗有所減也”[2]207。因此,此樂自不同于“得所樂則喜,反所樂則怒,失所樂則哀”(《明儒學案》卷二十五)的七情之樂,是以王陽明謂之“真樂”。其次,王陽明從體用一源論出發(fā),又指出心之本體之樂雖不同于七情之樂,但也需要通過七情之樂來表現(xiàn),只是其樂的表現(xiàn)形式背后的境界則有不同,而此樂是不喜、不怒、不哀時的真樂。再次,王陽明提出尋找孔、顏之樂的方法是“一念開明,反身而誠”[2]76,或“循理為樂”[2]161。而根據(jù)王陽明“心即理”“此心無私欲之蔽,即是天理”[2]3以及“天理即是良知,千思萬慮,只是要致良知”[2]120的思想理路,不論“反身而誠”還是“循理”,其實還是要回歸到“致良知”三字上來。

王陽明“心之本體是樂”的思想,從人的情感、情緒之本體角度詮釋和解說作為心之本體之良知的呈現(xiàn)形態(tài)——樂,使良知從倫理本體、宇宙本體向心理情感本體方向拓展。而且,王陽明從人與天地萬物之關系的角度談“樂”,以人與天地萬物之間和諧有序、無間無隔的狀態(tài)來解說“樂”的本質(zhì),為人的七情之樂的正確表達提供了思想路徑和理性法則,而這個理性法則就是“未發(fā)之中”的良知。依此理性法則,以常人七情之樂的外在形式所呈現(xiàn)的“心之本體之樂”,自然是“發(fā)而皆中節(jié)之和”。這就是為什么王陽明要說“蓋良知不滯于喜怒憂懼,而喜怒憂懼亦不外于良知也”[2]71的內(nèi)在原因。所以,當仁人遇大故于哀哭時,自然“須是大哭一番方樂,不哭便不樂矣。雖哭,此心安處即是樂也,本體未嘗有動?!盵2]122致良知即是循理之當處與恰好處,循理則心安,心安即是樂,王陽明從樂的本質(zhì)論角度對致良知作了一番新解,別有一番深意。同時,王陽明進而提出“七情順其自然之流行,皆是良知之用,不可分別善惡,但不可有所著”[2]122論點,這是其心學理論對宋儒“心統(tǒng)性情”論的理論超越與思想升華。

5.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乃陽明心學之立言宗旨?!笆顷柮髟邶垐錾肋呺H情境下,對生命的本質(zhì)及其價值如實證悟后提出的”[3]355。王陽明曾對門人直言不諱地說:“此是我立言宗旨”[4]198。陽明在龍場,他“始悟知行合一”,是其“龍場悟道”又一個非常重要的標志性事件。

關于如何理解“知行合一”的思想內(nèi)涵,曾有將其簡單理解為理論與實踐的統(tǒng)一,其實與陽明思想之本意并不吻合。知與行,在王陽明看來是一不是二,他曾試舉云:“今人學問,只因知、行分作兩件,故有一念發(fā)動,雖是不善,然卻未曾行,便不去靜止。我今說個‘知行合一’,正要人曉得一念發(fā)動處,便即是行了;發(fā)動處有不善,就將這不善克倒了,須要徹根徹底不使那一念不善潛伏在胸中?!盵4]198顯而易見,王陽明所要說的是,知行是一體不二的中道義,即知即行,本來合一。事實上,知行一體兩面而又歸于一體,是超越了有無對峙的、不執(zhí)一邊的,且顯示了“不二”義的智慧范疇[5]308。王陽明在論述知行關系時說:

知是行之主意,行實知之功夫;知是行之始,行實知之成?!唤馑嘉┦〔?,是之為冥行妄作,所以必說知而后行無繆。又有一種人,茫茫然懸空去思索,全不肯著實躬行,是之為揣摸影響,所以必說行而后知始真。此是古人不得已之教,若見得時,一言足矣。[6]1229-1230

可見,陽明認為知行一體,本來合一,“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 [4]10。由于人心分別,即“私意阻隔”[4]10而將知、行誤分為二,其實是未能真正體察知行之真實關系,故失“古人宗旨”。“知是行之主意,行實知之功夫”,實際上強調(diào)了知既是意識活動的起源,也是意識活動的根源;行則顯示和表達了知的生起、收攝與復歸功能,故在本體域境的言說表白中知即行、行即知,且亦是心性本體“寂然不動,感而遂通”的真實顯現(xiàn)或呈現(xiàn),而將心之起用收攝功能揭示得栩栩如生。因為陽明龍場大悟“格物致知之旨”且知“圣人之道,吾性具足”,如魚飲水,冷暖自知,故在他看來,知行皆為心之一體運作,或稱之為心之動相,即知即行,故他才會真知“一念發(fā)動處,便即是行了;發(fā)動處有不善,就將這不善的念克倒了,須要徹根徹底不使那一念不善潛伏在胸中”[4]198。王陽明又指出:“至善是心之本體,只是明明德到至精至一處便是”[4]7。在陽明看來,《大學》言“知止而后有定”,意即是要在心源上用工夫,而“在事事物物上求至善,卻是義外也”[4]7,因此“圣賢教人知行,正是要人復本體”[6]1230,故陽明說:“某今說知行合一,使學者自求本體,庶無支離決裂之病?!盵6]1230為何王陽明要主張知行合一之原因?他本人說得十分明白,他說:“知之真切篤實處即是行,行之明覺處即是知,知行工夫本不可離;只為后世學者分作兩截用功,失卻知、行本體,故有合一并進之說。”[4]95在陽明看來,真知即是真行,真行方為真知,“真知即所以為行,不行不足謂之知”[4]95。此外,對于學人好名利思想,陽明說:“名與實對,務實之心重一分,則務名之心輕一分;全是務實之心,即全無務名之心?!盵4]69指出了為學者大病在好名,對治之法即是提倡務實的精神,而以務實對治務名??梢?,陽明的名實觀,亦鮮活地體現(xiàn)了其知行合一的思想理念。知行合一,實質(zhì)上是具有心物一元的哲學理論意義。

總之,王陽明的“知行合一”,有效地解決了知行分裂的錯誤認識問題,且對知、行運行原理及基本功能與狀態(tài)在本體論的域境中進行詮釋和理解,則有利于深化對其良知心學的認知與體認。

6.致良知

“致良知”乃是王陽明“龍場悟道”后,經(jīng)歷學思修悟與體察省悟及長時段涵泳過程而提出的重要思想與方法,被視為“良知教法”。所謂“‘致良知’是學問大頭腦,是圣人教人第一義”[4]144。

然探究“致良知”的心學思想,自然離不開要對“良知”自身問題進行審視與探討。而關于良知,陽明及其門徒均有談及且說法頗多,前文已有所涉及。然而,從本體論的域境而言,良知乃是與道相通的范疇,故陽明說:“夫良知即是道,良知之在人心,不但圣賢,雖常人亦無不如此?!盵4]140—141可見,良知即道,并存在于各個個體生命之中,猶如佛教所言的佛性一樣,有了佛性才有成佛的種子,從而才可能成佛。而良知人人具有,故其使“致良知”也成為一種可能。

“良知”一詞,發(fā)端和導源于孟子的思想世界,孟子云:“人之所不學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慮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童,無不愛其親也,及其長也,無不知敬其兄也。親親,仁也。敬長,義也。無他,達之天下也?!保ā睹献印けM心上》)初次提出了良知與良能的概念范疇,但并未作過多的解釋。對此,朱熹在注解時引用程子之言而解釋說:“良知、良能,皆無所由。乃出于天,不系于人?!盵7]335即承認了良知乃天理也,而非為人心與人欲之所能決定。然王陽明,并未墨守成規(guī)、承襲前見,而是對良知加以整合與闡發(fā),形成了自身一套良知定義、良知體認與良知學說。概而論之,陽明對良知的認知與體察,其最為重要的認識觀點有二:一是良知是本體,即“良知本體原是無動無靜的”[4]222,即良知之體,本自寧靜,“良知亦自會覺,覺即蔽去,復其體矣”[4]240;二是良知是功夫,且良知具知具行,知行也是功夫,“知行二字,即是功夫”[4]240。陽明說:“良知之體,皦如明鏡,略無讖翳,妍媸之來,隨物見形,而明鏡曾無留染,所謂‘情順萬事而無情也?!盵4]143良知在天為天道,在人為人性,故可以稱之為性天不二。因此,良知不僅具有自身的形上之本體意義和人性至善域境,所謂“一念良知,徹頭徹尾,無始無終,即是前念不滅,后念不生”[4]137,而且良知還具有覺照之功能,能夠感物應事,發(fā)用流行為智用,即所謂“良知只是一個良知,而善惡自辨,更有何善何惡可思!”[4]137“良知即是天植靈根,自生生不息”[4]210??梢?,本體不離功夫,功夫展現(xiàn)本體,良知既是本體也是功夫。故張新民先生指出:“良知乃是內(nèi)在的德性真實、本然的至善,是先驗的道德潛能或道德理性”[3]376“良知又可呈現(xiàn)為與對象相聯(lián)系的道德理性與道德情感,在心物交融中納入具體的歷史文化內(nèi)容,貫注流溢于經(jīng)驗生活世界,發(fā)用落實為價值判斷和行為方式的依據(jù)?!盵3]377而致良知,就是發(fā)揮良知的覺照功能,即去其蔽而復其體。通過格物致知、正心誠意的方法與步驟,而回歸于良知的正途,彰顯良知的全體大用。誠如王陽明所說:“天理、人欲,其精微必時時用力省察克治,方日漸有見。”[4]57就此意義而言,致良知也有功夫論的意蘊,并具有永恒的價值,可以為社會心態(tài)建設提供有益的思想資源。

除上述命題和具體的觀點外,陽明心學還提出了心之本體無動無靜、無精無粗、無正邪,人心道心皆為一心等觀點,這些都可從以上理論命題所體現(xiàn)的“體用一源”論推導出來,此不贅述。由于陽明心學接續(xù)孟子心性之學的倫理本體論和宇宙本體論,而又提出了“心即理”“心之本體是良知”“心之本體常覺常照”“心之本體是樂”等命題,既深化了孟子以心為倫理本體和宇宙本體的思想系統(tǒng),同時又將心本體向認識論、心理學、政治學的范圍拓展,故為當代社會心態(tài)建設提供了較為豐富的心學資源。

三、陽明心學與社會心態(tài)之關系探析

社會心態(tài)是生命個體與社會群體相交織的心理思想行為和認知活動的集中表現(xiàn),它涵蓋了一切與人有關的思想觀念、價值行為、身心狀態(tài)、生命健康、心理活動、生理活動、意識活動和精神活動內(nèi)容,體現(xiàn)了個人與社會相互關系在心理思維活動上的對應關系之總和?;谘芯啃枰?,有必要討論社會心態(tài)與陽明心學之間的內(nèi)在關聯(lián)性。

1.社會心態(tài)的發(fā)生學原理:心態(tài)產(chǎn)生的本體性根源探析

心態(tài)就是心之狀態(tài)、心靈的狀態(tài),即是一種具有精神性影響力的內(nèi)在生命心性狀態(tài),不僅關乎人的情感、想象、心情、情緒、內(nèi)心、心性等方面的內(nèi)容,而且影響人的思維、行為、思想與精神層面的生活。探究心態(tài)的生成,就其根本性的因素上來說,乃是根源于人們內(nèi)在的心性世界、心靈世界或思想世界;心態(tài)由心所生,即導源于心的意識活動而產(chǎn)生,故孟子說:“心之官則思,思則得之,不思則不得也?!保ā睹献印じ孀诱戮渖稀罚┘凑f明了心具有思維之功能,而這一思維的功能則是心態(tài)之所以能夠生成的邏輯起點。

首先,心態(tài)根植或產(chǎn)生于人內(nèi)在心性之活動。從一定意義上說,心態(tài)的生成之本根在于心的意識性活動,即所謂“萬事萬物之理不外于吾心”[6]45“人心是天、淵”[6]95“意之所用,必有其物”[6]1295。心態(tài)即心理活動之狀態(tài)與展開,是一種復雜的意識活動和思想觀念,并固化為一種思維方式與認知態(tài)度,繼而延展為具有價值觀意義的思想系統(tǒng)和理論體系。如陽明的良知而言,良知在陽明看來是無善無惡的,但是它又是能知和能分別善惡的,具有覺照他者且又觀照自我的功能,良知本體即心性之本體,能夠“寂然不動,感而遂通”,能夠生發(fā)起善惡之念等具有意識概念所指向性的心性行為和作用,而這一良知本體就是個體生命心態(tài)產(chǎn)生的心性之源。故心態(tài)作為思想意識活動的直接產(chǎn)物,與人心和人性本身所具有的善惡性這一價值判斷是密切相關的,繼而影響到了人的身心狀態(tài)、心理活動、生理行為、情感世界等諸多方面。因此,客觀地分析,人之心態(tài)與人之七情六欲之間,也有著極其緊密的關聯(lián)。從心性源頭上探尋心態(tài)生成之緣起,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心態(tài):一是與個體生命的意識感覺活動相關聯(lián),且這一意識活動的主宰乃“心”,對于心的功能,陽明則說得十分明白:“非心安能視、聽、言、動?心欲視、聽、言、動,無耳、目、口、鼻、四肢,亦不能。故無心則無身,無身則無心?!盵4]180二是由單個的個體生命所組成的群體及其所形成的群體關系或社會關系之間也有著緊密的聯(lián)系,尤其是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極大地影響心態(tài)的發(fā)展與變化。如社會心態(tài)本身飽含著的社會價值觀的問題。既是個體生命的心靈需要,也是群體的心理結構。故有學者稱:“價值觀既是個體的選擇傾向,又是個體態(tài)度、觀念的深層次結構”[8];同時“價值觀是群體認同的一種標志”“是群體社會心理現(xiàn)象”“群體認同的重要根據(jù)——共享的符號系統(tǒng)”[8]??梢?,價值觀既是個體的思想觀念,也是群體的思想觀念,它屬于內(nèi)在的倫理和道德問題。在陽明心學的視界中,這一道德本體或道德理性的價值觀就是人類共有的“良知”。

其次,社會心態(tài)的形成乃根植或發(fā)生于單個生命個體自身的心態(tài)及其所存在的社會關系之中并由個體延展至群體,從而導致群體性心態(tài)的生成。與此同時,個體心態(tài)與群體心態(tài)相交織并依據(jù)社會價值觀而形成較為復雜的社會心態(tài)。我們不妨從陽明心學“親民”思想觀念來作簡要分析,亦可窺見這一生成之原理。陽明心學,既重視內(nèi)在生命的體察與體悟,強調(diào)了心性本體及本身的重要問題,同時也重視生命外部友情世界之社會關系問題,且主要表現(xiàn)為尊重“親民”觀念之儒家傳統(tǒng),體現(xiàn)了社會人與人的結構性關聯(lián)關系。因為,王陽明十分重視在儒家義理層面上探尋“親民”思想,在他看來“親民”實質(zhì)就是儒家“仁者愛人”的仁愛精神之體現(xiàn),“親民”在社會關系層面的展開,所謂“以‘親九族’至‘平章協(xié)和’”,即表現(xiàn)為社會中人與人之間的相處關系及其所應遵循的原則,同時按照“親民”所昭示的民有所感應而作新民的邏輯關系來看,只有“親民”方能使民作“新民”?!坝H民”乃是儒家大寫的“仁愛”精神,由內(nèi)而外,由個人推及至他人,建構了倫理秩序與社會規(guī)范,體現(xiàn)了儒學“修己治人”與“教養(yǎng)”的意義,并為社會關系的處理與解決提供了理論上的支撐,而群體心態(tài)的形成也正是在社會系統(tǒng)的關系同構中不斷形成的。陽明心學秉承了儒學由內(nèi)及外、內(nèi)外打通的“內(nèi)圣外王”思想旨趣,且恰好反映了社會心態(tài)所包含個體生命之內(nèi)在心性狀態(tài)和人與人之間外部社會關系的雙重意境,故由此而建構起一系列的倫理秩序和社會關系,使得社會形成一個和諧有序的穩(wěn)定結構與完整社會系統(tǒng),繼而推動生命個體內(nèi)在的心性狀態(tài)與外部的社會關系不斷交融與涵化,并形成一適應社會發(fā)展需要與變化趨勢的社會心態(tài)。因此,在當代的社會,仍然需要反思和運用儒學的“親民”觀念和民本思想,“以人民為中心”的時代語言便可以尋找到歷史的根源或理論思想上的源頭,且以愛人的立場思想和人本主義精神原則來協(xié)調(diào)和處理人與人之間的相互關系、人與社會之間的相互關系、個人與集體、個人與國家的相互關系,從而全方位建構起具有時代性、有新型特征的和諧社會心態(tài)局面與格局。倘若能按照以人為本的“親民”的思想理念來“修己安民”,社會才能獲得進步和充滿正能量,才可能培植和造就一種既符合時代發(fā)展需要又符合天道、人心規(guī)律并具有正面、積極意義的良好健康社會心態(tài),從而能夠使人的存在感、歸宿感和幸福感得以較大地提升和擴展,彰顯人格尊嚴和人為萬物之靈的意義與價值。

再次,社會交往關系促進了社會心態(tài)的形成發(fā)展與變化,并表現(xiàn)出時代性特征。社會心態(tài),乃是人們在社會關系中所生起的心理活動,一方面反映了社會中個體生命的心理意欲指向,即精神追求、心靈欲望或價值存在感;另一方面體現(xiàn)了社會環(huán)境綜合要素對社會群體生活產(chǎn)生的整體影響并表現(xiàn)為社會群體對社會影響的心理反映與應對。因此,社會心態(tài)的形成,是一個雙向互動的過程。就此意義而言,有學者提出“社會心態(tài)是一種社會共識和共同的情緒體驗匯聚形成的社會心境狀態(tài)”[9]1的觀點,也不無道理。同時,社會心態(tài)蘊含的內(nèi)在復雜性問題主要表現(xiàn)為不僅能夠涵蓋個體心態(tài),而且能夠體現(xiàn)其變化性與時代性。社會交往關系直接影響社會心態(tài)的形成與發(fā)展并體現(xiàn)其時代性趨向。

2.不變的良知與可變的心態(tài)

良知即本體,“良知常覺常照”“良知在人心,無間于圣愚,天下古今之所同也?!?[4]159顯示了良知的不變性特質(zhì)。良知自古恒常,人人皆具有,古今皆同。良知就是光明,就是道德理性。良知的光明性特性,猶如詩云:“龍崗山上一輪月,仰見良知千古光”

[日]三島毅《龍崗觀月》詩云:“憶昔陽明講學堂,震天動地活機藏。龍崗山上一輪月,仰見良知萬古光。”。良知的萬丈光明不僅可以照亮人們心中幽暗處的惡念與惡欲,而且能夠影響著人們的心靈意欲朝著良知至善的方向和道路前行。而心態(tài)生發(fā)之源乃在于人之內(nèi)在的心靈世界,即在人心,故其與良知同源。由于人心為心意識,即情識所牽引和情緒所干擾而產(chǎn)生種種心念、欲念和妄想,是以內(nèi)心因外緣所影響和牽引而生變化,故而催生了復雜的內(nèi)心之變化與心態(tài)問題。由良知的不變性,正好可以印證人心之情識、情欲、念頭、想法所生成的心靈狀態(tài)或心性狀況乃是可變的。若依佛教之說,即所謂心性為客塵所染。因此,就心態(tài)而言,在本質(zhì)上可以說是一變化的概念。

社會心態(tài),乃是心理學的衍生詞匯。過去中國哲學談心、談性,屢見不絕,但社會心態(tài)作為一討論范疇而言,仍屬于西方心理學語境下的獨立詞匯。陽明心學,從廣義學術語境而言,乃是中國哲學范疇內(nèi)的獨特之學。就心學與心態(tài)進行分析研究,有利于實現(xiàn)不同文明語境下的文化意義之表達及其內(nèi)容之比較,從而可進行思想與文化方面的交流與互鑒。從中西思維角度來看,中、西哲學“它們代表了人類思維發(fā)展的兩個重大方向,尤其在比較中,可能還會發(fā)現(xiàn)它們之間的顯隱依持性、對立相勝性以及和諧互補性,甚至會發(fā)現(xiàn)其中所包含的具有動態(tài)永恒性的全球意涵”[10]186。因此,在中國文化語境中,尤其是在心學視域中來討論社會心態(tài)問題,則具有重要的理論價值與現(xiàn)實意義。

社會心態(tài)是一個動態(tài)的變量性概念,并具有一定條件下的歷時性與共時性意義。社會心態(tài),按照恩格斯關于“合力論”闡明的平行四邊形法則和原理來說,乃是每個個體心態(tài)綜合合力的指向性產(chǎn)物,同時它是一個全體,一個動態(tài)的全體性概念,具有時代性、階段性、結構性和較為明確的指向性。故由學者指出,“社會心態(tài)會隨著整個經(jīng)濟和社會結構的轉(zhuǎn)型而發(fā)生巨大變化”[11]108。由于社會心態(tài)是一個變化的動態(tài)過程,與時代的關系緊密關聯(lián),故不同的時代則有不同時代的社會心態(tài)與心性樣態(tài)及其表現(xiàn)形式,由此也決定了不同時代的社會心態(tài)理論和所要關注解決的重點問題。然而整體而論,心態(tài)可以是個體的,也可以是群體的,而群體的心態(tài)則是綜合的、社會的,并由個體及至群體相交織融合而成一個具有整體性的社會心態(tài)完整體系和系統(tǒng)。若依據(jù)恩格斯的平行四邊形法則來看,每個單個人的心態(tài)是可以整合、疊加與匯聚而成為群體的一般性心態(tài),繼而上升至整個社會的心態(tài),即社會心態(tài)是一種綜合性的群體心態(tài),而這一整合匯聚過程乃是表現(xiàn)為可變性的。

3.陽明心學與社會心態(tài)之間的關系探析

陽明心學與社會心態(tài)關系十分緊密。如前文論及,心態(tài)產(chǎn)生的內(nèi)在根源就在于人之內(nèi)部的心性世界,為心所生起、為心所主宰。王陽明《年譜附錄一》載云:“心何以能宰天地萬物也?……然者天地萬物也,非吾心則弗靈矣。”[6]1338比較準確地反映出王陽明對心之功能的基本體認與看法,實際上說明了心態(tài)就是人心之種種變相,也表明了內(nèi)在的心與外在的物之間的生起與主宰關系,即所謂“天地萬物俱在我良知的發(fā)用流行中,何嘗又有一物超于良知之外能作得障礙?”[4]227不過,陽明認為:“心,一也。未雜于人,謂之道心,雜以人偽謂之人心。人心之得其正者即道心,道心之失其正者即人心?!诵募慈擞?,道心即天理。”[6]7且他又在《傳習錄》中說:“圣人之心如明鏡,只是一個明,則隨感而應,無物不照?!盵6]12顯而易見,王陽明的如是觀點,它對于改造人的心態(tài),并向圣人心方向努力修煉,切實地指明了一條路徑。

人的心態(tài)之所以能進行改造、修煉與調(diào)整、調(diào)適,即可由私心轉(zhuǎn)變?yōu)楣?、由浮躁轉(zhuǎn)變?yōu)榘察o、由惡心轉(zhuǎn)變?yōu)樯菩?,其根本之處就在于人人都有良知,有一顆道心,只不過是人心遮蔽了道心而產(chǎn)生了私欲,故才有種種貪欲、貪念之行為示顯。因此修行才成為可能,所謂“減得一分人欲,便是復得一分天理”[4]64“只為私欲障礙,則天之本體失了”[6]96。對此,陽明在修悟方面所提出的對治方法乃是“格物致知”與“知行合一”等一系列的“致良知”功夫,由此才能滌除惡念、私欲之心念或心態(tài),從而復歸天道良知,即所謂“既去惡念,便是善念,便復心之本體矣”[4]205“去其自私自利之蔽,一洗讒妒勝忿之習,以濟于大同?!盵4]161“不加戒懼克治之功,恐私欲不去”[4]139“自私自利,將迎意必之為病,去此病,自無此疑矣?!盵4]139由此可見,心學與心態(tài)之間彼此關聯(lián)且互相融合。陽明心學關于對良知本體的體認,即“良知人人所同”“良知無不具足”[6]1278“良知之妙,真是周流六虛,變通不居”[6]1309,形象展示了良知之本體和其妙用。而這一本具的良知“至善”境界,恰恰能成為人們可以追求并力求實現(xiàn)的終極性目標。在王陽明的思想視界,太虛之中藏萬象,萬物一體,全體大用,光明遍照一切處,純乎天理。故陽明指出,“天、地、萬物與人原是一體,其發(fā)竅之最精處,是人心一點靈明”[4]230。他將萬物視為一體,且認為萬事萬物之間能相溝通的這一整體性認知思想,對于認知社會中的個體生命與生命之間的本質(zhì)存在及其相互關系極具啟迪意義。正是由于社會心態(tài)源自于自我心性世界,是人之心靈狀態(tài)的直接表現(xiàn),故依照王陽明的心學之說,則是可以修心性、煉心態(tài)等方式除去人欲污染之惡性而回到良知的至善本性上來。

然而,當代社會心態(tài)問題何以能以陽明心學解決之?因為,心學不離心態(tài),心態(tài)不離心學,心學的光明覺照之功,對于向善心態(tài)的形成,具有影響和指引作用,故由心學對良知的重視,而推展到了對心態(tài)的觀照,繼而發(fā)展為對良好社會心態(tài)的培育,生命要素與社會要素、自然要素與人文價值要素相互打通,形成多元一體或萬物一體的關系格局,且能夠進行心靈世界的建設和樹立良好的社會心態(tài),開物成務、成已成人,從而綜合性地影響個人與群體行為、觀念、價值與心態(tài)的形成、建構與創(chuàng)生。良知是道德之母、理性之光,“見其良知之昭明靈覺,廓然與太虛而同體”[6]1309,可以點亮不健全的社會心態(tài)和充滿私欲的心靈幽深黑暗之處而照亮內(nèi)在心性之光明,從而以道德理性力量提升德性生命修養(yǎng)而促進人的自由和全面發(fā)展。因為,人是萬物之靈,人人都有天理和良知,故人人都可以被教化且都有成善、成德和成人的可能,因為“圣人可學而至,謂吾心之靈與圣人同也”,種下善因必有善果,故人人都有朝良知方向努力的機會與可能,向善而生,追求至善,格物致知,使心量無限包容與擴充,明明德而天下,止于至善;與此須加強德性和生命教育,從而樹立寬容、博愛與理解風氣并形成良好之社會心態(tài)。誠然,心靈教育,需要“因材施教”“因病與藥”。正如王陽明所說:“圣人教人,不是個束縛他通做一般,只如狂者便從狂處成就他,狷者便從狷處成就他。”[4]219與此同時,我們反觀社會心態(tài)建設,不難發(fā)現(xiàn)在修煉和調(diào)適心態(tài)過程之中它也彰顯了陽明心學所提倡的“格物致知”和“正心誠意”的學術思想旨趣。事實上,社會心態(tài)反映或表現(xiàn)出的種種現(xiàn)象,乃是時代的真實反映,亦是條件的客觀產(chǎn)物。故對其進行改造與建設,并破解社會思想上深層次的矛盾問題,則有利于新興社會生態(tài)之建立,亦可體現(xiàn)出陽明心學中最為重要的理念之一,即作“事上磨練的功夫”。眾所周知,外部的實存環(huán)境與社會條件,對自身思想的形成和超越有著極其重要的影響,尤其是彌散在社會之中的社會心態(tài)與思想觀念,不能不對修行悟道者產(chǎn)生直接或間接的影響,故要進行內(nèi)在的心性修煉,就離不開外部世界的體驗與自我的進德修業(yè)??少F的是王陽明在實踐中十分重視和培植良好心態(tài),他非常強調(diào)朋友之間的相處交往之道,其擇友交友心態(tài)對其人生有極大之影響,如他在龍場示教諸生時言“擇善”,即與朋友相交之道,堅持擇善而從就是一種交友原則與方式,這樣能夠改善群體關系,且有助于人與人之間的和諧與真誠相處。王陽明居夷地之時,與少數(shù)民族相處亦十分融洽,故在貴州龍場就有本土夷民為其筑室示好的情形發(fā)生,王陽明《年譜附錄一》所載“師昔居龍場,誨擾諸夷。久之,夷人皆式崇尊信”[6]1330,這為我們當下建立新型的社會關系、民族關系和促進良好社會心態(tài)的形成提供了典范與經(jīng)驗。

總之,王陽明以其獨有的“三不朽”豐功偉業(yè)證明了有“事上磨練”的從容心態(tài)對其成圣成賢的特殊作用。他在“學之三變”與“學之五溺”的實踐過程中,受到外部世界的社會影響而觸動其內(nèi)在心態(tài)與思想的轉(zhuǎn)變的事實已早有證明。故就此意義而言,心學與心態(tài)相互相成,內(nèi)外打通、打成一片,相互促進,并具有緊密的關聯(lián)性與互動性。

四、開掘心學思想資源,解決社會心態(tài)問題

由于陽明心學與社會心態(tài)存在內(nèi)在的緊密關系,故可以展開相互借鑒與協(xié)同發(fā)展。因此,我們可以開掘陽明心學資源為當代社會服務,尤其是在教育人心向善,彰顯良知的道德倫理精神,在克制私欲、存養(yǎng)良知、判別是非善惡、提升道德境界和生命層次上積極發(fā)揮作用。

王陽明說:“毀謗自外來的,雖圣人如何免得?人只貴于自修,若自己實實落落是個圣賢,縱然人都毀他,也說他不著;卻若浮云揜日,如何損得日的光明?!盵4]217他堅持反求諸己、向內(nèi)用功的修學理路,其本質(zhì)就是致良知,就是知行合一。早年王陽明因格竹失敗之經(jīng)歷,體察和了知了向外求理乃是一種實踐性錯誤后,并將這一錯誤的實踐經(jīng)驗轉(zhuǎn)化為他自己指導學人走出迷途的思想智慧,故他常言:“各自且論自己是非,莫論諸陸是非也?!盵4]126且王陽明對于外界的批評態(tài)度,仍然是以虛心接受的平和心態(tài)來展示和應對的,王陽明說:“凡今天下之議論我者,茍能取以為善,皆是砥礪切磋我也,則在我無非警惕修省進德之地矣。昔人謂攻吾之短者是吾師,師又可惡乎?!盵4]126他又曾說:“若云寧不了事,不可不加培養(yǎng)著者,亦是先有功利之心,較計成敗利鈍而愛憎取捨于其間?!盵4]147“若是私意安排之思,自是紛紜勞擾?!盵4]146因此,在他看來對于自私自利的心靈狀態(tài),就應該進行對癥治療,這就是他提出的“致良知”的方法與路徑。而依王陽明的觀點來說,則是“能致良知則心得其宜矣。”[4]147可見,王陽明在其思想深處能夠上升到“致良知”的高度來應對一切榮辱是非功過,探究其因乃是經(jīng)遇了一段心路歷程的,如其早期在南都還存有“鄉(xiāng)愿”之說,即表明了其認知迷離的實際狀態(tài)與過程,一定意義上說也是其心態(tài)不健康、不

夠完滿的表現(xiàn)或展現(xiàn)。然而,與眾不同的是他自己能夠正視過去、面對不足,并加以反省檢討自己的心靈狀態(tài)和不足,這才是陽明的可貴之處和高明之處,亦充分顯示了陽明的廓然大公之內(nèi)心世界與心態(tài),這也是他作為圣者賢者能夠滌除私心的具體的實際行動。陽明指出:“欲求寧靜,欲念無生,此正是自私自利、必迎意必之病,是以念愈生而愈不寧靜。”[4]137故“無我自能謙。謙者眾善知基,傲者眾惡之魁?!盵4]281因此,要反求諸己,無我不傲,而建立良好、善意的自我心態(tài)。

王陽明認為良知即道,是價值判斷的基本與標準尺度。故依良知之義理,正向心態(tài)與社會心態(tài)之建立亦必然要立足于良知,即是要合道。故他說:“道即是良知,良知原是完完全全,是的還他是,非的還他非,是非只依著他,更無有不是處,這良知還是你的明師。”[4]244可見,在陽明看來,良知確立了價值的標準或原則,若按照良知的立場和要求出發(fā)來應事接物,則必然符合于天道與天理,且也象征了公正與正義。故有道即是心無一己之私,即是作圣人之功,正如陽明所言:“必欲此心純乎天理,而無一毫人欲之私,此作圣人之功也?!盵4]136由于陽明堅守良知的根本立場與原則,因此他在應對寧王之變時也是如此

《龍溪先生全集》卷十三云:“我用兵以來,致知格物之功,愈覺精透,……是良知妙用,以順萬物之自然,而無我與焉。夫人心本神,本自變動周流,本能開物成務。” 即表明王陽明在用兵之際,也是憑借天道良知的正義性標準來行為處事的,由此而建立了其不朽的事功。,可以說他的平變實踐亦是踐行和遵循了天道良知規(guī)律,故其能在短時間內(nèi)平定寧王之亂,乃是其一平常心而自由運用了良知理論。良知即道,良知是心之本體,并具有覺照之功能,因此,致良知,回歸本來,“隨物而格”,是通向良知光明之路。然而,從“致良知”的思想立場來看社會心態(tài)問題,社會心態(tài)千變?nèi)f化,因時代與條件的不同,表現(xiàn)的方式與傾向也不一,那么在變動的過程中,如何調(diào)適與應對?其中最為關鍵之前提乃是需符合良知道義,而以“致良知”的方法或路徑來解決和化解異?;虿唤】档纳鐣膽B(tài)問題。故陽明說:“戒慎恐懼者,是良知也”[4]135“戒懼克治即是常提不放之功,即是‘必有事焉’,豈有兩事邪!……都是自私自利、將迎意必之為病,去此病,自無此疑矣?!盵4]139可見,“致良知”是應對變局追求公道正義的一項根本性舉措,而這一理念與舉措對于救治當代不良的社會心態(tài)也具有借鑒與啟迪意義。

良知的發(fā)用流行,在本質(zhì)上則體現(xiàn)為知行合一、心理合一,即“致吾心之良知‘天理’于事事物物,則事事物物皆得其理矣”[4]100“勝私復理,即心之‘良知更無障礙,得以充塞流行,便是致其知’”[4]16。而所謂生知安行,是就其功能而說,即“知行二字,亦是就用功上說;若是知、行本體,即是良知、良能,雖在困勉之人,亦皆可謂之生知、安行矣?!盵4]141可見,知行合一既是本體也是功夫。王陽明在龍場始悟“知行合一”,乃是強調(diào)了知行本來就是一體的、合一的,即理上就是一而二、二而一的,只不過人們不知道或難以理解罷了,故陽明論“知行合一”就是要將常人不知不識、不明不解的這種真理講明白、說透徹,因此就有論“知行合一”的思想之問世。王陽明的“知行合一”,只是講出了一個道理或真理性的道理。如何才能做到呢?一是靠理上通徹,二是在事上驗證。事實上,理與事本來一體。智慧之人,或悟道之人,自然會心領會理事不二、理事圓融、理事合一之理;凡夫之人,理事被遮蔽,將理事打成了兩截,而需要外部的教育、指示與點化,才可實現(xiàn)?!爸泻弦弧痹趦?nèi)在的向度要求上體現(xiàn)出對知行一體的覺悟,在外在的向度要求上體現(xiàn)出對知行兩截的縫合。而這一縫合的過程,需切實地體現(xiàn)為無限性的接近與有限性的突破與超越過程,即每一點滴的行即化成為每一點滴的知,如此周流地積淀與層累堆積,并不斷經(jīng)歷由量的積累到質(zhì)的飛躍

筆者以為,一般常見認為,知行為二,乃是二元論的認知思維方式,即忽視了中國哲學視域中知行在相互證得且又不斷連續(xù)升華過程中的一體不二性,而是以間斷性的視界來觀察知行,故產(chǎn)生了兩個過程,從而導致知行分離為二的情形發(fā)生。,即知行在相互證得且又不斷連續(xù)升華過程中顯示了其一體不二性,最終超越臨界之點而匯聚成通達本真的根本性智慧,即真智、正覺,亦是王陽明龍場悟道時的切身體會。

社會心態(tài)的形成與個人心態(tài)密切關聯(lián),同時與社會環(huán)境和整體氛圍不可分割。從“知行合一”的思想理論表現(xiàn)在心態(tài)形成的本體論域境上說,即是要根治心靈內(nèi)在的問題,諸如飽含了情緒、價值、情感、信仰等與人內(nèi)部心性相關聯(lián)的因素,要給予精神性與善意性的教化與治理治療,而激活本自具有善性的“心”之內(nèi)部的德性與精神世界,從而喚醒人們生命內(nèi)部的良知道德理性,由內(nèi)而外、由外而內(nèi),將生命與社會視為一個全局性的整體和系統(tǒng),積極打開人心與社會的精神通道,并輸入鮮活的精神力量與正義能量,加速對中華優(yōu)秀文化因子和要素的汲取與激活,加強內(nèi)在心靈建設,激發(fā)道德理性,救治心靈的負面情緒與不良心性狀態(tài),建立良知與心之“樂境”“和境”,從而更好、更全面地促進良好、健康的社會心態(tài)之形成。

五、余論

社會心態(tài)是社會健康發(fā)展的前提條件之一,也是體現(xiàn)人們社會幸福感的重要標志之一。面對各種社會問題,須有好的心態(tài)。陽明說:“你看滿街人是圣人,滿街人到看你是圣人在?!?/p>

[4]255面對社會各種錯綜復雜的問題,一定要有積極的認知心態(tài),要以積極心態(tài)而非消極心態(tài)去面對一切問題,從而避免社會的負面影響和負能量的傳遞所帶來的危機與危害,人人都有傳遞正能量和正義感的良知道德心,即所謂“良知之在人心,無間于圣愚。”[6]1301因此,要建設積極健康的社會心態(tài),自然離不開對每個生命個體人的心靈狀態(tài)進行修煉,因為心生萬法,“心之本體,無起無不起。雖妄念之發(fā),而良知未嘗不在”[4]128“只在汝心,循理便是善,動氣便是惡”[4]67,故心態(tài)建設關鍵要在心上用功夫,如王陽明說:“吾教人‘致良知’在‘格物’上用功,卻是有根本的學問,日長進一日,愈久愈精明?!盵4]206心是無善惡的,心態(tài)本根上也是無善惡的,“性之本體,原是無善、無惡的,發(fā)用上也原是可以為善、可以為不善的。其流弊也原是一定善、一定惡的?!盵4]251一個人的心態(tài)好壞直接影響一個人對事物的看法,即好心情帶來好狀態(tài),好情緒產(chǎn)生好心態(tài)。王陽明說:“你未看此花時,此花與汝心同歸于寂;你來看此花時,則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 [4]231因心中有愛,故花亦有情。正是由于王陽明以自由瀟灑的心境觀來看山中之花,故山中之花自然也就頓時能夠明亮、艷麗與鮮活起來??梢姡膽B(tài)與心境對于認知社會和與人相處、建設良好的社會心態(tài)極為重要。因此要“在心地上用功”[4]74,加強心性修煉,提高心性修養(yǎng),培育良好社會心態(tài),提升心靈境界,建設積極健康的社會心態(tài)。

總體而論,明代哲學家王陽明通過對此前中國思想文化體系中心學資源的系統(tǒng)系整合和創(chuàng)造性開新,建構起了其以“致良知”為核心內(nèi)容和特色的“新”心學,不但對明以降的政治、思想、文化、宗教等諸領域產(chǎn)生重大影響,其理論成果和思維方式對當代社會心態(tài)建設亦有積極的借鑒意義。然而,當代社會存在人心浮動、物欲橫流、情緒焦慮、功利主義、道德滑坡、信念缺失等心態(tài)問題,社會心態(tài)呈現(xiàn)多元化和多樣化趨向,而心學具有克制私欲、存養(yǎng)良知、判別是非善惡、調(diào)整身心健康和情緒狀態(tài)、導人向善之作用。因此,要加強心學與心態(tài)之研究,將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思想資源創(chuàng)新和創(chuàng)造性轉(zhuǎn)化為化解個體和社會心理矛盾的思想智慧,提升全民道德修養(yǎng)、性情世界和生命境界,全面推動社會和諧與人的自由全面發(fā)展,大力推動風清氣正、幸福美麗、健康和諧的健全型社會建設,努力建構新時代、新階段的人類精神家園。

參考文獻:

[1]趙建永.從“言意之辨”到“轉(zhuǎn)識成智”——馮契“智慧說”探源[N].中國社會學報,2015-08-04(2).

[2]吳光,等.王陽明全集:第1冊[M].新編本.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2.

[3]張新民.中華典籍與學術文化[M].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1998.

[4]王陽明.傳習錄注疏[M].鄧艾民,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7.

[5]黃誠.法眼宗法脈傳承與閩西禪宗發(fā)展[J].佛學研究,2016(25):295-310.

[6]王守仁.王陽明全集:上、下[M].吳光,錢明,董平,等,編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7]朱熹.四書五經(jīng):大儒注本(1)[M].王華寶,整理.南京:鳳凰出版社,2015.

[8]楊宜音.社會心理領域的價值觀研究述要[J].中國社會科學,1998(2):82-93.

[9]王俊秀,楊宜音.中國社會心態(tài)研究報告(2012—2013)[M] .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3.

[10]成中英、楊慶中.從中西會通到本體詮釋--成中英教授訪談錄[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3.

[11]王俊秀.中國社會心態(tài)研究報告[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6.

(責任編輯:楊洋)

猜你喜歡
社會心態(tài)心學互動關系
九一八事變后知識精英與東北民眾的社會心態(tài)
謠言倒逼“真相”?
網(wǎng)絡負面熱點事件對大學生社會心態(tài)的影響
王陽明心學思想的當代價值
我國傳統(tǒng)政治文化與協(xié)商民主制度的互動關系探析
安徽省產(chǎn)業(yè)集群與城鎮(zhèn)化的互動關系
論思想政治工作的人文關懷研究
淺談王陽明及其心學思想在企業(yè)人力資源管理中的應用探索與實踐
論王陽明心學的理論淵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