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妍旭
關鍵詞:高中音樂教學;存在問題;解決對策
中圖分類號:G633.9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2177(2019)17-0086-02
0 引言
高中階段對音樂教學的重視度不高,教師對音樂教育缺乏深刻的認識,音樂課堂除了灌輸樂理知識外,就是組織學生學唱歌曲,形式固定單一,音樂的藝術魅力不能在課堂中發(fā)揮和體現(xiàn)出來,給學生留下的印象是枯燥乏味,缺少新意,導致高中生不喜歡音樂教學,這樣就不能達到培養(yǎng)音樂素養(yǎng)和塑造人格的目的,高中音樂教育的美育和德育功能無法起到作用,不利于身心健康成長。目前,高中音樂教學存在的問題多,改革必須找到問題源頭,從音樂教學觀念、內容、形式等入手,有針對性的調整音樂教學,把音樂知識和技能用學生感興趣的方式呈現(xiàn),引導其融入到音樂世界中,感受歌曲中豐富情感,增強感染力,促進音樂綜合素養(yǎng)提升以及人的全面發(fā)展,突顯高中音樂教育價值和意義。
1 高中音樂教學存在的主要問題
1.1 音樂學習缺乏主動性
素質教育側重人的發(fā)展,致力于通過科學的教育觀念和教學形式,促進人的全面發(fā)展,不能壓抑個性,確保每個人的天賦和潛能得到開發(fā)。雖然素質教育理念對高中教學產生一定影響,但是從實際情況來看,落實的還不到位,主要是受應試教育限制。高中與初中不同,直接面對的是高考,而其是學生人生中最重要的考試,一生也許從高考中發(fā)生轉折,所以學校和家長極其重視高考,任何不相關的東西都要為高考讓道,音樂不屬于高考科目,所以自然也就不能引起學生注意,將精力放在必考科目上,音樂學習缺乏主動性,課堂中經常會用來做基礎課程作業(yè)和訓練習題,或者看一些和音樂教學不相關的書籍,在思想上忽視音樂,行動上就很難做到積極學習,音樂學習繁衍了事,認為學不學不會有太大影響,這種錯誤觀念的誘導下,音樂課堂不會思考和實踐,學習效果自然不會好。
1.2 音樂教師專業(yè)素養(yǎng)不夠
素質教育使得我國的教育事業(yè)有了長足進步和較大發(fā)展,可是仍然存在著教學資源和經費分布不均衡的問題,高中尤為嚴重,學校出于升學率的壓力,教育資源都傾斜在了高考科目,音樂教育上的投入少,部分學校不愿意招聘專業(yè)音樂教師,常常讓一個教師帶著幾門非高考科目,沒有接受過專業(yè)系統(tǒng)的音樂教育,教學完全依照教輔,缺少新意,按部就班的講解樂理知識,還有就是開展音樂鑒賞和教唱歌曲,內容單一形式老套,缺少創(chuàng)新意識,認為只要完成了音樂課程教學,學生學習效果如何不重要,學校也不會對音樂課程教學有太多要求。高中招聘音樂教師未做出明確規(guī)定,導致聘任的音樂教師專業(yè)水平有高有低,高中音樂教學效果無法保障。
1.3 教學內容不夠豐富
部分教師不愿意在音樂教學中花費時間,教師內容全部來自教材,等于把教材用語言表述出來,機械化的講解,難以讓音樂魅力釋放出來,學生提不起音樂興趣,就如同旁觀者,處于被動學習,音樂感悟不深,抱著應付心態(tài),這樣的音樂教學勢必低效。音樂教學內容過于局限,不夠豐富,沒有和學生愛好和生活結合,吸引力不強,還有就是有些教師隨意的改變教學內容,按照自己的想法開展音樂教學,教學內容有一定的延展,可是并沒有圍繞著音樂教學目標,出現(xiàn)了一定的偏離。音樂教學以學習樂理知識和教唱歌曲為主,音樂鑒賞課少,曲目過于復雜,鑒賞難度脫離了實際能力,達不到提高審美和欣賞能力的目的。音樂課堂涉及樂器方面的內容少,學生的音樂綜合素養(yǎng)無法提升。
1.4 理念落后形式單一
高中音樂教學并未完全落實素質教育要求,教師仍然是傳授者,整堂課都圍繞著教,學生缺乏學的自覺性,未形成主人翁意識,課堂中扮演著接收者的角色,自主思考和實踐的空間被擠壓,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有待提高,高中音樂課堂失去了創(chuàng)造力,學生音樂實踐能力差,不利于藝術修養(yǎng)的提升。填鴨式的教學使得音樂課堂失去了活力,呆板且無味,高中生音樂天賦沒有被激發(fā)出來,不能真正參與到音樂課堂,創(chuàng)作的機會少,從而影響到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發(fā)展,思維和想象力也會受到影響。
2 高中音樂教學改革的有效策略
2.1 提高教師專業(yè)素養(yǎng)
高中教師認真系統(tǒng)學習素質教育要求,認識到音樂教學在學生成長中的重要性,從思想觀念上重視音樂,制定音樂教學量化考核指標,促使音樂教師不斷學習,提高音樂教學技能和水平,實踐中創(chuàng)新音樂教育手段,貼近學生需求,把音樂內容用學生樂見的方式展現(xiàn)。高中招聘接受過系統(tǒng)音樂教育的人才,定期組織音樂教師進修或者學習,促進自身音樂綜合素養(yǎng)和教學水平的提升,這樣才能更好地把本領運用到音樂課堂,激發(fā)音樂興趣以及學習主觀能動性。
2.2 更新音樂教學理念
高中音樂教學更新觀念,摒棄以教為主的教學方式,從學中入手,用學引導教,始終以學生為中心,精心的設計音樂教學方案,合理拓展內容,確保形式的多樣化和靈活性,關注學生音樂知識和技能發(fā)展,以及達到培養(yǎng)審美情趣和陶冶情操的目的,感受音樂的無窮魅力,養(yǎng)成音樂學習自覺性。
2.3 合理安排音樂教學內容
高中音樂教學內容豐富化,不能完全依照教材,有一定的延伸,但是始終要圍繞著教學目標。高中音樂教師多和學生互動,私下里和學生平等交談,了解其對音樂的認知情況以及喜好,然后結合學生興趣設計教案和教學內容。高中音樂課程結構合理化,學生了解樂理知識和掌握演唱技能以外,還應加強音樂鑒賞教學,增強對音樂的認知能力和審美能力,會欣賞音樂,有不錯的音樂品味,并且在音樂的熏陶下形成高尚情操,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生活觀。高中音樂課使用的素材不能局限在教材上,而是根據(jù)學生興趣,挑選一些當下流行音樂作品,融入搖滾樂,適當?shù)脑黾右恍菲餮葑鄡热荩⑶医M織學生進行音樂創(chuàng)作,通過豐富的內容提升音樂素養(yǎng)?;ヂ?lián)網(wǎng)上音樂資源多,教師可選擇的空間大,應該綜合考慮,挑選最適合的高中音樂教學素材。
2.4 創(chuàng)新音樂教學形式
高中音樂教學形式多樣化,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創(chuàng)設情境,采用多媒體播放視頻和展示圖片,把音樂作品中情境呈現(xiàn)出來,學生被帶入到音樂所描繪世界中,自我感受中體驗情感,進而產生共鳴。音樂課堂調動學生多重感官,先聆聽和鑒賞音樂,然后為音樂編舞蹈,邊唱邊跳,或者一邊演唱一邊用樂器演奏,更加深入領會音樂情感,品味音樂美,被音樂所打動,起到凈化心靈的作用。高中生對音樂有一定的感悟和鑒賞能力,音樂教學以學為主,教師扮演的是引導者,通過多種形式促使學生參與音樂探究,開展討論式教學,分享聆聽音樂感受,或者分析音樂中情感。高中音樂在學習了樂理知識以后,教師要求學生運用所學內容編曲和創(chuàng)作歌詞,然后組織音樂創(chuàng)作大賽,或者編排音樂舞臺劇,總之必須增強趣味性和自主性,同時體現(xiàn)音樂的專業(yè)性和藝術性,激發(fā)創(chuàng)造靈感,使學生更具有創(chuàng)造力,充分挖掘音樂天賦,培養(yǎng)音樂學習興趣。例如在鑒賞《草原小姐妹》這首協(xié)奏曲的時,運用多媒體介紹創(chuàng)作背景,有助于學生更好的理解這首曲子,體會草原英雄大無畏的氣概,緊接著展示內蒙古草原的圖片或者視頻,帶入到特定情境中,節(jié)奏輕快的曲調中,小姐妹天真活潑的形象也就呈現(xiàn)在學生腦海中。鑒賞這首曲子中教跳蒙古舞,指導學生進行節(jié)奏練習。
3 結語
綜上所述,高中音樂教學問題比較多,長期得不到解決,制約了音樂教育事業(yè)發(fā)展。素質教育下高中音樂教學應更新理念,以生為本,拓展音樂教學內容,課程結構更為合理,創(chuàng)新教學手段,重視學生音樂體驗,自我學習中去感受音樂,感受音樂美,在美好情感熏陶下,凈化心靈,培養(yǎng)高尚情操,增長音樂見識,提高音樂技能,藝術修養(yǎng)得到提升,促進人的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胡敏.芻議高中音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方法[J].黃河之聲,2018(13):98.
[2]孫樂.芻議農村中學音樂教育存在的問題與解決對策[J].中國校外教育,2019(05):9+12.
[3]張海莉.芻議高中音樂教學中學生樂感及鑒賞能力的培養(yǎng)[J].北方音樂,2018,38(11):182.
[4]刀萍.普通高中音樂教學存在的問題、原因及對策[A].教育理論研究(第三輯)[C].重慶:重慶市鼎耘文化傳播有限公司,2018:1.
[5]高文博.新課改下音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甘肅教育,2017(11):82.
(編輯:楊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