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衛(wèi)東
摘 要:從圖書館的工作本質上講,圖書館的職能作用是為廣大讀者提供相應的文獻信息,滿足讀者的閱讀需求。進入新世紀以來,隨著圖書館及社會各行各業(yè)的不斷向前發(fā)展,圖書館正面臨著翻天覆地的變化,新思想、新理念、新知識、新技術的不斷推廣應用,逐步改變了圖書館的服務模式和服務范圍,為此就需要加強圖書館建設,借助良好的社會環(huán)境,提升圖書館服務質量,在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中更好的發(fā)揮圖書館的職能作用。本文主要結合實際情況,分析了公共圖書館在構建和諧社會中的作用,論述了發(fā)揮公共圖書館構建社會和諧作用的具體途徑,希望通過本次研究對同行有所幫助。
關鍵詞:公共圖書館 社會主義和諧社會 作用
中圖分類號:G2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9082(2019)08-00-01
我國所倡導的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內(nèi)涵主要包括了人與人之間、人與自然之間、人與社會之間的和諧相處。全面構建和諧社會是新時期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構建中國夢的重大戰(zhàn)略決策。在文化建設、文化教育方面,扮演著不可替代的角色,在社會主義文化建設中發(fā)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對推進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具有重大現(xiàn)實意義。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加強社會主義文化建設,需要發(fā)揮公共圖書館的文化職能。
一、公共圖書館在構建和諧社會中的作用
1. 先進文化的傳播作用
公共圖書館自誕生之日起就成為社會文明的一個主要標志。圖書館的先進與否標志著人類社會、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文明化進程。公共圖書館作為一個國家、一個地方文化策略和文化建設的實體機構,不僅具有保存文化遺產(chǎn),傳播科學文化知識,傳遞科學情報的職能,而且還具有推動社會大眾教育,引領先進文化傳播的發(fā)展使命。在新時期,公共圖書館的先進文化導向作用顯得尤為重要。圖書館往往是國家正統(tǒng)文化的代表,主要反映了國家思想,是一種意識形態(tài)化的組織。中華民族有5000年的文化傳承和積淀,特別是新中國成立以來,在構建和諧社會主義過程中形成了新的文化特征和文化表達形式,圖書館正是這種文化表達形式的主要載體。另外公共圖書館還是社會大眾文化的主要陣地,中國共產(chǎn)黨不管在任何時期都將公共圖書館事業(yè)放在了重要位置。公共圖書館的公共性就就決定了它與社會大眾接觸最為密切,能夠最大程度的向社會大眾開放并最大程度的滿足不同層次群眾的文化需求。正是由于公共圖書館擁有豐富的館藏資源和先進的基礎設施,從而在服務社會大眾、促進先進文化傳播方面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由此可以看出公共圖書館承載著社會先進文化傳播的重要使命,在和諧社會構建過程中扮演著不可替代的角色。如果公共圖書館不能與時俱進,很好的發(fā)揮自身職能,勢必會影響到公共圖書館在和諧社會的構建和先進文化傳播的重要歷史使命的完成。
2.公民終身學習的作用
首先,公共圖書館的公共性、全民性、全程性,公益性服務特點,使公共圖書館成為社會大眾最方便最有效開展終身學習的場所。公共圖書館的公共性、全民性表示著會向社會的每一個階層人員開放,每個公民都有權利到公共圖書館獲得自己想要的信息和知識;。公共圖書館的全程性又代表了其服務不是暫時的而是伴隨著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一個人一生全程化的;公益性主要表現(xiàn)為它所提供的絕大部分的服務內(nèi)容是免費的。由于公共圖書館的三個特性與公民終身學習、終身教育,全民接受教育等理念基本相符,它就成為社會大眾終身學習的主要場所。其次,圖書館豐富的館藏資源有利于社會大眾獲取取之不盡的資源。通常情況下,終身學習形式主要以自學為主,學習的主要任務是不斷獲取知識,不斷更新專業(yè)知識,從而實現(xiàn)學習知識、提高能力的目標。而要想達到這個目標,就要保障有豐富多樣的文獻資源作為后續(xù)支撐。公共圖書館擁有豐富的館藏資源和多種形式的文獻資源,正因為此使它能夠進一步發(fā)揮公共圖書館對社會大眾的教育優(yōu)勢。公共圖書館的這個特色優(yōu)勢,就成為社會大眾開展終身學習的主要陣地。在圖書館當中,不管是傳統(tǒng)型的紙質印刷文獻,還是以網(wǎng)絡為主的數(shù)字化文獻,都能夠為社會大眾提供豐富的學習內(nèi)容,使公共圖書館成為社會大眾不下課的學校,在開展終身學習,終身教育方面發(fā)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最后,公共圖書館通過為大眾提供文獻檢索、文獻借閱,提供信息服務等多種多樣的服務模式,使公共圖書館成為社會大眾終身學習的主要課堂。讀者到達圖書館進行文獻檢索,文獻信息查詢,按照自己的需求獲得相應的學習內(nèi)容,這種學習模式更加自主,能夠發(fā)揮讀者的主觀能動性,同時圖書館還能夠為社會大眾提供學習空間、文獻復制和拷備等許多方面服務。再加上公共圖書館能夠為讀者提供針對性、專業(yè)化的圖書文獻服務,盡管沒有教材和專職老師指導,圖書館不斷更新的館藏資源,也隨時能夠滿足讀者不同時期、階段的文獻需求,從而達到終身學習的目的。
二、發(fā)揮公共圖書館構建和諧社會作用的途徑
1.強化自身建設
公共圖書館要想更好發(fā)揮自身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職能作用,就需要加強自身建設,構建完善的管理機制。只有實現(xiàn)管理機制創(chuàng)新,才能夠為公共圖書館發(fā)展提供源源不竭的動力。強化管理機制創(chuàng)新能夠實現(xiàn)服務的全面省級,進一步提升公共圖書館的文化服務能力,服務和諧社會建設。讀者是公共圖書館的主要群體,沒有了讀者圖書館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價值。為此圖書館在創(chuàng)新管理機制時,應該堅持以讀者為本,始終落實讀者第一、服務第一的理念,一切管理措施、創(chuàng)新都應該以讀者為出發(fā)點。一方面要重視對現(xiàn)有的規(guī)章制度修改完善,為了進一步提高公共圖書館的開放程度,應該在辦證、外借、開館時間、館藏資源建設標準等方面進行改革,從而滿足不同層次讀者的閱讀需求,擴大讀者規(guī)模,提高服務質量、服務范圍。第二,要針對現(xiàn)階段公共圖書館管理人員和服務人員工作創(chuàng)新和服務意識方面存在的不足和問題,應該構建完善的選拔和聘用、工作考核制度。對整個服務管理隊伍進行定期培訓和工作考核,確保整個服務管理隊伍能夠以更加優(yōu)質的服務接待讀者,更好的與讀者開展溝通交流,了解讀者的閱讀需求。最后還應該構建完善的獎懲機制,改善基層工作人員的工作環(huán)境和工作待遇。通過構建完善的考核和獎懲激勵機制,引導基層工作人員以更加飽滿的熱情開展讀者服務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