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佳媛
摘 要:清朝科舉取士是上下階層的溝通渠道,以文取士的考核標準往往制約了文人的眼界??既」γ奈娜私M建清帝國的上層建筑,其眼界不可再止步于四書五經,同時官場規(guī)則更要求文人盡快掌握為官之道。然而從文人向官員的轉變僅通過考試來完成,容易導致大多數(shù)人在身份之間轉換出現(xiàn)障礙。這就會催生出一批辭官回鄉(xiāng),以文學為業(yè)的職業(yè)者。此三類知識分子可統(tǒng)稱為“士大夫”。本文將通過郭嵩燾的案例,分析士大夫身份轉換間的矛盾。
關鍵詞:士大夫;轉換;矛盾;郭嵩燾
中國古代的知識階層可以被統(tǒng)稱為“士大夫”階層,但是如果根據(jù)這個階層的工作性質、社會地位等標準劃分,則還應細分為以下三類:“一是以讀書為主的文人,二是因讀書優(yōu)異而做官者,三是做官不成從事與知識有關的職業(yè)者”[1]。書生以考取功名為目的,以儒學為主要鉆研對象,進而常常處于埋頭苦讀,不通世事。為官者身處官場,以天下為己任,行事作風往往受到上至天子下至百姓的桎梏,此時人際交往、工作能力等因素也成為朝廷內部的重要競爭力。當為官員發(fā)現(xiàn)無法適應官場生活時,則辭官回鄉(xiāng),開展文化事業(yè)。
郭嵩燾一生起起伏伏,作為一位文人,他的遠見卓識以及才學遠超過同時期大多數(shù)人。但作為一位官員,他反而受到時代的唾棄。在郭嵩燾的身上,集聚了士大夫的三個階段性角色,且他是一個反面案例,他沒能快速且較好的實現(xiàn)文人向官員的過渡,最終也導致了職業(yè)者這一身份的產生。
一、文人身份的優(yōu)越感
科舉取士打通了各階級之間的流通渠道,但到清末,工業(yè)文明來勢洶洶,以清朝的體制而言,“在國家的宏觀政教制度層面,沒有所謂教育問題,只有選舉問題;教育只是選舉的附屬之物。更具體地說,科舉和學校都是選舉制度的組成部分,而學校的意義遠遠無法與科舉制度相比”[2]。因此只要國家上層建筑不變,科舉制度也不會有大的改變,則教育還會按照原定的路線發(fā)展,文人們的思想則始終停留在一定層面。
郭嵩燾生活在道咸同光年代,科舉制已經發(fā)展出八股取士的標準。郭嵩燾出身的家庭雖已家道中落,卻仍舊重視教育,因此與大多數(shù)文人一樣,他的前半生汲汲于功名。他的科舉生涯中雖出現(xiàn)過落榜,但頻率并不算高,對比乙巳會試上同考的五十二歲的魏源,郭嵩燾的科舉之路并不十分艱難。郭嵩燾一生創(chuàng)作了很多文學作品,詩人常有的寓情于詩在郭嵩燾身上也有體現(xiàn)。他“著重于傳統(tǒng)詩教的倫理功能”[3],因此按照詩歌的內容,大體可以將詩分為三類:親情、友情和鄉(xiāng)情。他是莊子學的推崇者,“其莊子學體現(xiàn)了主以義理,輔以考據(jù)的學術特色。他‘特藉空文以自見,既詮釋了《莊子》本義,又基于社會現(xiàn)實和自身處境而引申發(fā)揮,寄托憂思。他思想上借重儒學、尤其是理學,其氣本體論、內圣之學,乃至社會主張,大體融合儒、道,帶有以儒解莊的色彩”[4]。郭嵩燾作為一位哲學家,其思想“在吸收儒家哲學思想基礎上結合道家和墨家等其他思想;其次是古希臘和西方近代英、法哲學”[5],中西結合的哲學思想在同時代的哲學思想中具有先進的地位。
因此作為文人,郭嵩燾無疑是成功的。
二、由文人向官員身份轉換的矛盾
清末皇權旁落,朝廷內部改革與保守派勢不兩立,中西文化碰撞,官員間的交情在利益面前會產生轉變,官員們的言行也與政治直接掛鉤。文人與官員的截然不同的生存環(huán)境要求文人快速轉變其處事風格,而郭嵩燾并未能及時的化解身份轉換中出現(xiàn)的矛盾。
文人對學問的固執(zhí)態(tài)度源于對真理的追求。滇案發(fā)生后,朝廷官員對是非對錯心知肚明,英國固然有侵占騰躍城的嫌疑,但國人在毫無證據(jù)的情況下,與外國勘探隊大打出手,甚至鬧出命案,理虧在清廷。官員深知朝廷在案件中所起到過推波助瀾的作用,更深知違背社會輿論導向的巨大后果,因而無一人敢于站出來正面指責朝廷,滇案一度遭到擱置。在滇案問題上,郭嵩燾發(fā)揮其一貫明朝秋毫、直抒己見的行事作風,上折合作直接點名清朝的罪狀,指出滇案擱置的主要原因是清朝并未以平等態(tài)度對待英國,拒絕與英國合作。同時要求將時望所歸的云南巡撫岑毓英嚴加議處,引起軒然大波。百姓對滇案的認知難以達到郭嵩燾的水平,社會輿論是主導百姓態(tài)度的主要因素,滇案發(fā)生后,百姓對西方國家的敵視進一步上升。另一方面,朝廷文武百官受到百姓的制約,一旦有人出現(xiàn)向西方國家傾斜的傾向,便會被定義為賣國,為穩(wěn)固地位,官員普遍選擇對事件緘默,甚至縱容助長社會風氣的畸形發(fā)展,形成自上而下反對西方列強的格局。郭嵩燾的言論是在全面挑戰(zhàn)清帝國。
李鴻章作為后期與英國周旋的代表,其對案件的處理態(tài)度與郭嵩燾則不同。在未查明案件前,李鴻章的態(tài)度與文武百官的態(tài)度基本一致,即認為是英國侵犯本朝威嚴。但在了解前因后果之后,李鴻章能夠考慮到“清政府立意甚堅,甚至把不處分岑毓英作為中英交涉的底線,寧可在別的方面多做讓步,也不愿將岑毓英提京審訊。李鴻章后來也未再堅持,從私人因素考慮,一則為長兄避諱,兄弟兩人不可立異;二則他同樣畏懼清議”[6]。
如此對比之下,似乎郭嵩燾在面對權貴時表現(xiàn)的更有氣節(jié)。但對比二人對事件的影響,則李鴻章才是引導滇案發(fā)展的關鍵人物。郭嵩燾積極參與滇案的后期處理,結果是難以獲得眾人的肯定,后被朝廷以駐外公使的身份派遣至英國賠罪,也未對國內外局勢產生重大影響。反觀李鴻章,他能夠容忍朝廷對岑毓英的偏袒,也憑借此獲得社會對他的支持,在此基礎上作為代表與威妥瑪?shù)扔韴F談判簽署《煙臺條約》,其秉持守約意識,肯定通商口岸的重要性,以平等姿態(tài)與英使交往,獲得威妥瑪?shù)姆Q贊。郭嵩燾深諳列強訴求,曾指出“列強重商,為了商業(yè)利益,并不輕易開啟戰(zhàn)端,中國正可盡量維持和平局面,從中緊握自強的時機”[7],卻不知清朝社會對列強深惡痛絕,在當時的社會談國際公約、重農抑商云云無異于做無用功,反倒還會將自己推入泥沼當中。改革從來都不是一蹴而就,思想的發(fā)展更不可一步登天,就當時的社會情況而言,李鴻章的改良路線才是被普遍接受的,其改良結果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社會文化的發(fā)展。
李鴻章與郭嵩燾同是丁未年會試中選拔出來的進士,可見起點基本相同,李鴻章在身份的轉變過程中是相對順利的,善于審時度勢、曲意逢迎,后世詬病李鴻章簽署的許多協(xié)議是賣國,但說到底李鴻章是清帝國落后的犧牲品,他身居高位,則身擔重任,其貢獻有目共睹。而郭嵩燾始終未能適應官場的生存方式,氣量不夠大,過于固執(zhí)己見,其言語中滲透出的自負態(tài)度也在當時為多數(shù)人不滿??少F的是郭嵩燾常常寫信給李鴻章等人,討論國家發(fā)展方向,李鴻章也欣賞郭嵩燾的遠見卓識,善于聽取建議。所以郭嵩燾對李鴻章甚至清帝國的影響是從李鴻章的決策中體現(xiàn)的,郭嵩燾的脾性不適宜做官,卻適宜做一位運籌帷幄的幕后軍師。
三、矛盾質變,辭官回鄉(xiāng)從事文化事業(yè)
郭嵩燾首次厭倦官場是在與毛鴻賓、左宗棠交惡之后,毛鴻賓視郭嵩燾為差遣的下屬,二人在工作上常有分歧,且前者大力打壓后者。左宗棠與郭嵩燾歷來交好,卻因抗擊太平軍問題和官場內人際網絡的鋪設問題反目。同時他也早已看清官場人浮于事、腐敗墮落的一面,對朝廷是失望的。第二次辭官是郭嵩燾與保守派的矛盾,或者說,是與整個社會的矛盾。游歷英國時期的見聞使他比同時代清朝人更能看到國家的差距,他曾企圖利用《使西紀程》等文書材料說服當朝者朝先進生產力發(fā)展,卻不想遭到國內外保守勢力的聯(lián)合攻擊,為表憤慨,郭嵩燾在國外已向朝廷表明辭官決心?;貒笸l(xiāng)百姓將其視為通敵賣國的罪人,對他進行驅趕,著實令人寒心。多方原因作用下,郭嵩燾毅然辭職。
官員解除官職后其名聲威望仍舊存在。在第一次辭官時,五十多歲高齡的郭嵩燾不但撰寫了《湘陰縣圖志》,還致力于修建城南書院發(fā)展教育事業(yè)。城南書院一反當時書院普遍為科舉而興學的風氣,主講船山之學,且收效甚佳,為朝廷培養(yǎng)出不少人才。第二次辭官,名聲已受損,社會地位大不如前,他卻仍舊堅持辦學堂,“目標是有益于鄉(xiāng)里國家,要學以致用”。組建禁煙社,且與李鴻章、曾國荃等人保持長期的書信往來。
郭嵩燾放棄官職回鄉(xiāng)加入地方士紳隊伍不可謂不明智,士紳階層雖較少參與重大國家決策,卻是“儒家倫理道德規(guī)范的堅決貫徹者和推行者,在他們身上還代表著中國封建社會的某些人際關系準則。他們通過自己對地方基層的控制力和影響力,將他們的思想觀念、信仰、倫理道德等貫徹到基層組織”[8],進而達到其政治抱負。
四、結語
因而評論郭嵩燾這一類雖無重大社會貢獻,卻有高遠時代見解的歷史人物,只依靠歷史功績這一標準衡量是不足的。
郭嵩燾作為士大夫共經歷了“文人——官員——職業(yè)者”三重身份,他是優(yōu)秀的文人,卻做不好官員,原因出于社會的選拔機制以及郭嵩燾自身的脾性。在文人與官員身份的矛盾升級中,其文化事業(yè)者的身份凸顯,也是上述三重身份中,最適合郭嵩燾的身份。文化事業(yè)者是文人的歸宿,更是官員的退路,郭嵩燾晚年作為文化事業(yè)者對社會的重大貢獻值得肯定。
參考文獻:
[1]李春青.在“文人”與“士大夫”之間——略論中國古代知識階層的身份沖突[J].船山學刊,2003年第3期.
[2]陳洪捷.論科舉與教育[J].教育與考試,2018年第2期.
[3]易定軍.郭嵩燾詩中之情[J].長江大學學報,2012年第5期.
[4]羅檢秋.郭嵩燾的莊子學闡微[J].人文雜志,2017年第10期.
[5]馬旭垚.淺析郭嵩燾哲學思想的來源[J].長江叢刊,20018年第7期.
[6]方英.李鴻章與滇案交涉研究[J].安徽史學,2013年第6期.
[7]汪榮祖.走向世界的挫折——郭嵩燾與道咸同光時代[M].湖南:岳麓書社,2000年,第326頁.
[8]羅燕.士紳階層文化滲透力的一個縮影——僅以19世紀中后期士紳在江南地區(qū)義莊建立過程中的功能分析[J].教師,2018年第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