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劍
我一直篤信,每一條河流必定會有一個美妙無比的源頭。作為喀納斯的老護(hù)林人,這是我多年行走山野的經(jīng)驗之談。
雄偉磅礴的阿爾泰山,在中國境內(nèi)由西向東綿亙五百多公里,由于地表水源豐富,發(fā)育了十幾條極富生命韻律的河流。這些河流,每一條都會從大山深處由北向南,像下山的野馬奔騰而出。最后,它們無一不是撞進(jìn)幾乎平行于阿爾泰山脈的額爾齊斯河的懷抱。
額爾齊斯河生性桀驁不馴,沿著阿爾泰山南坡,一路吸納著從大山深處奔涌而出的喀拉額爾齊斯河、克蘭河、布爾津河、哈巴河、別列則克河等北岸支流,不斷壯大著自己的體能,由東向西,浩浩蕩蕩涌流而去。在中國境內(nèi),額爾齊斯河一反一條大河向東流的常態(tài),咆哮著奔出大山后,扭頭向西,在戈壁和大山中開辟出一條綠洲,流過546公里后,進(jìn)入哈薩克斯坦境內(nèi)的齋桑泊,再向北經(jīng)俄羅斯的鄂畢河注入北冰洋。
在額爾齊斯河眾多的梳狀支流中,布爾津河像一條藍(lán)色的幽靈,在崇山峻嶺中自北向南左沖右突,像一峰發(fā)情的三歲的公駱駝——這也是布爾津河名字的由來——成為額爾齊斯河最大的支流,而且這支流大得甚至超過了它的主干的年徑流量。在布爾津河這條反復(fù)變換的曲線中,最為搶眼的,又是河流尾部那兩條“Y”字形的支流。北邊的那條,叫喀納斯河,東邊的那條,叫禾木河。
布爾津河的兩條支流,一條自北而來,一條自東而來,在一個叫奎汗的地方匯合后,形成了布爾津河。北邊的喀納斯河,主要發(fā)源于喀納斯冰川,我曾經(jīng)有幸探尋過它的源頭。而東邊的禾木河,我只是從地圖上了解到它是由兩條河流匯合而成,那就是蘇木河和禾木河,而它源頭是什么樣子,我始終不得而知。雖然有幾次因為撲救森林火災(zāi)深入到它的腹地,但最終總是錯失了進(jìn)入它源頭的機(jī)會。對于走遍了喀納斯山山水水的老護(hù)林人來說,走進(jìn)禾木河的源頭,讓我始終心有不甘。好在這個機(jī)會終于在2017年的金秋時節(jié)如期而至。
巡護(hù)隊前往中蒙一號界碑巡邊的日子,確定在9月11日。雖然天氣預(yù)報早就說,那幾天有雨,但巡邊日期一旦確定就難以更改,而且物資和馬匹都已準(zhǔn)備就緒,我們只好硬著頭皮上馬出發(fā)。
隊員們騎著各自的馬陸陸續(xù)續(xù)來到出發(fā)地點,已經(jīng)接近上午十一點鐘。整理行裝,綁馬垛子,又花去半個小時的時間。等我們翻身上馬,從禾木村出發(fā),秋雨帶著寒意,淅淅瀝瀝毫不留情地開始從天而降。
從禾木村沿著禾木河河谷向它的上游走,當(dāng)?shù)厝私泻棠景退梗且黄^為平坦開闊的山間平地。早年,人們總會選擇在河谷中較為開闊的地帶安家居住,繁衍生息。同時,人們還會巧妙地利用山谷的走向建造村莊,以便更好地延長太陽的光照時間。禾木村就是一個大致東西走向的村落,每天早晨和傍晚,村莊的日照時間就會向兩頭延長許多。世世代代生活在大山里的人們,總會用自己的聰明智慧獲取大自然更多的恩賜。
但今天,卻沒有陽光和溫暖。在較為平緩的山谷間,有的只是綿綿秋雨和馬蹄下泥濘的小路。騎行五六公里后,我們從禾木河南岸經(jīng)牧道橋來到北岸。牧道橋是一座鋼架鐵橋,修建在較為狹窄高峻的河道上。這樣做既為了節(jié)約成本,又能有效避免被洪水毀壞。從鋼架橋爬到坡上,映入我們眼簾的是一大塊草色枯黃的林間空地。靠近山腳的白樺樹下,坐落著兩三幢經(jīng)時間打磨舊了的木屋。這樣的地方在禾木村隨處可見,但還是讓我感到驚訝。我勒緊馬韁繩來回觀望四周的景色,任憑雨水在我的頭上和周身向下流淌。
天空中秋雨蒙蒙,依然擋不住秋色漸濃對我們的吸引。離木屋不遠(yuǎn)處,是夏季收割后堆放的幾個草垛子。一看那像小山頭一樣大小的草垛子,就知道今年牧草是個豐收年,這些干草足夠五十頭牛吃上一個冬天。草場的周圍是落葉松、白樺樹和歐洲山楊混交生長的泰加林,此刻它們正極力向我們彰顯著秋天的色彩。松林還是蔥綠的,白樺樹已經(jīng)變得嫩黃,而歐洲山楊已經(jīng)像被火紅的油漆刷滿山坡。特別是北面高大的也買蓋提山南坡上,一小片一小片的歐洲山楊,像一團(tuán)團(tuán)火焰從山頂向溝底滾淌下來。我陶醉在這秋色之中,任憑馬隊消失在我的視野之外。
所長葉斯木汗告訴我,這塊草場是馬力勤爸爸家的冬窩子。馬力勤是禾木村里年輕一代圖瓦村民中的一個傳奇人物。這些年,禾木村每年冬天都要舉辦古老毛皮滑雪板狩獵比賽,在已經(jīng)舉辦過的十屆比賽中,馬力勤拿了八屆冠軍,最近兩次是他自己主動放棄比賽,把冠軍拱手讓給了比他更年輕的選手。前兩年,禾木村流傳著一個更有意思的故事。有一年馬力勤應(yīng)邀參加全國登山滑雪比賽——就是徒步攀登雪山,然后再穿上雪板滑到山下——那是一種特別能考驗人的體力和耐力的比賽。結(jié)果是,當(dāng)馬力勤率先登頂又滑回到終點時,許多受過專業(yè)訓(xùn)練的職業(yè)運(yùn)動員還在攀登雪山的半路上。那一次,馬力勤輕松地拿了個全國冠軍。
我和葉斯木汗追上前面的隊伍時,我的心思還停留在剛才那片草場上。我對馬力勤說:馬力勤,你爸爸的草場真的太漂亮了,我能在你爸爸的房子旁邊蓋一個木頭房子嗎?馬力勤說:你在這個地方蓋房子干什么?我說:等我真的老了,再也當(dāng)不了護(hù)林人的時候,就和這一片林子住在一起。馬力勤說:應(yīng)該可以吧,我回去在我的爸爸跟前說一下。其實我只是一句玩笑話,但馬力勤卻沒有正面回絕我。
我們在秋天風(fēng)景的廊道里穿行。雖然剛剛進(jìn)入秋天,秋色還不是那么濃烈,但在綿綿的細(xì)雨中,層林的色彩是那么的柔和而迷離。我們就這樣在油畫一般的風(fēng)景里騎行著,穿越一片片樹林,趟過一塊塊草地。左面,是高聳入云的也買蓋提大山,右面,是湍流急下的禾木河。河的對岸,是和禾木河平行延伸的阿西麥里大山。
我們在禾木河的北岸沿河而上。馬隊穿越溝底時,我們會和禾木河擦肩而過。當(dāng)我們攀爬到高坡上時,禾木河又顯得深不可測。此時的禾木河,正泛著綠寶石般的色彩,奔涌的河水在泰加林形成的彩色廊道里快樂地流淌。對岸的天空和山體上薄霧彌漫,隨著山林中雨水的飽和度越來越高,山腰上漸漸升騰出一道煙灰色的云層。
在馬背上騎行了足足有兩個小時,一條從左面山溝密林深處流淌而出的河流擋住了我們的去路。這就是禾木河最大的支流蘇木河。蘇木河的水量明顯不如禾木河的水量大,但要保證每個人騎馬涉水不會出現(xiàn)危險,探明河道底下的深淺就很關(guān)鍵。馬力勤自小就在禾木河流域玩耍長大,對這一地區(qū)河水的性情了如指掌,帶頭過河的自然非他莫屬。
昨天晚上山里就開始下雨,河水明顯比平時上漲了不少。馬力勤帶頭過河,河水幾乎淹過馬的脊背。我們騎在馬上一字排開,沿著馬力勤剛剛走過的線路涉水過河。馬蹄踩在水下的河床中,大小不一的鵝卵石讓馬在行走時左右搖晃,站立不穩(wěn),人的身子也就在馬背上來回?fù)u擺。河水先是漫過鞋子,緊接著又漫過膝蓋。我們都緊緊抓住馬鬃不放,以防馬失前蹄后掉進(jìn)河里。等隊員們一個個都安全過了河,十幾個人全都成了落湯雞。
我們回過頭來再看蘇木河,大家不由得后怕起來,河水眼看著比剛才又上漲了一截。如果現(xiàn)在重新過河,河水一定會漫過馬鞍子,馬和人過河的危險又會增加不少。也就是說,現(xiàn)在如果哪個人吃了后悔藥,想要返回禾木村去,已經(jīng)不大可能回得去了。
在這種環(huán)境里,大家下半身都濕漉漉的,騎在馬背上自然不怎么舒服。好在細(xì)雨似乎暫時停頓下來,盡管天空還是灰蒙蒙的不見轉(zhuǎn)晴。由于忙著趕路,大家中午飯都沒有顧上吃,現(xiàn)在腿和腳又被河水打濕,每個人都想著快馬加鞭,好早一點趕到今晚的露營地。
天空不再下雨,路就會好走一些,視野也就會開闊一些。于是我們爭先恐后地?fù)P鞭奮蹄,在林間空地中你追我趕地向前沖去。在奔跑中,前方有幾匹馬像是受到什么驚嚇,四散著向周圍的林子飛跑而去。我以為是誰騎的馬被林子里突然出現(xiàn)的動物嚇著了,但不一會兒前面騎在馬背上的人都扭過頭來向我們擺手,像要告訴后面的人要注意什么事情。
這時,走在我前面的明浩猛然勒緊馬韁繩,告訴我說:不好了,我的腳脖子剛剛被馬蜂蜇了。原來,剛才前面的馬隊是不小心踩到了馬蜂窩才四散奔跑的。我和喀猴趕忙下馬,幫助明浩把腳踝處馬蜂的毒液擠出來。明浩沉著地說:要趕快吃一片抗過敏的藥才行。我們所有人的行李背包全都綁在馬垛子里,馱馬垛子的馬早就被年輕的護(hù)林員追趕著在前面跑遠(yuǎn)了??镎f:只好先忍一忍了,好在這里離我們今晚的宿營地已經(jīng)不太遠(yuǎn)了。
等我們半個小時后到達(dá)叫禾熱木奴的宿營地,明浩的臉上和手臂上已經(jīng)出現(xiàn)過敏浮腫的跡象。所有的人都翻開自己的行李,但始終找不出一片抗過敏的藥片來。明浩只有忍受住渾身的瘙癢,和大家一起搭建帳篷,壘灶做飯。
更多的人在四處尋找干柴,在河邊生起一大堆篝火,趁著老天爺沒有下雨的短暫間隙,烘烤被雨水和河水浸透的衣褲和鞋襪。河灘的鵝卵石上像是在晾曬小孩的尿布一樣,鋪滿了從馬背上和人身上脫卸下來的各種衣物和大大小小的背包。這些物件在暮色中散發(fā)著馬身上特有的汗水的氣味。
巡護(hù)的第一天,趕上了濕風(fēng)冷雨的夜晚。為了抵御寒冷,大家都喝了不少酒。小雨不停地從松樹上滑落下來,篝火根本無法點燃。大家圍坐在樹林底下,頭頂用一張塑料布拉起一個頂棚。塑料布的四個角用繩子綁在周邊的四棵樹上,過不了一會兒,雨水就會把頭頂?shù)乃芰喜級撼梢豢阱?,于是下面的幾個人就同時伸手向上頂,雨水就會順著塑料布的邊沿流到草地上,一群人又繼續(xù)借酒取暖。到了深夜十一點,秋雨依舊沒有停下來的意思。借著手電筒微弱的燈光,大家爬進(jìn)各自冰冷的帳篷。所有人最為擔(dān)心的是,明天早上如果雨還停不下來,原定的巡護(hù)計劃就只能往后推遲了。
這一夜,最難熬的一定是明浩。從下馬的那一刻起,他的臉上和身上開始一片片浮腫起來。等到吃晚飯的時候,整個人就像胖了一圈,面部、脖子和手臂,凡是能看到的地方,起滿粉紅色的斑疹。他不吃不喝,早早鉆進(jìn)自己的帳篷里,獨(dú)自忍受過敏帶來的痛苦。盡管我們偶爾從外面送進(jìn)去一兩句問候,但那根本緩解不了他的一丁點痛苦。有著豐富戶外救援經(jīng)驗的明浩比誰都明白,沒有抗過敏藥,那就只能靠時間和忍耐來解決問題了。
躺在濕冷的帳篷里,我理解了什么叫秋雨綿綿。早晨出發(fā)的時候喀猴就說,這場雨,看樣子不可能一時半會兒停下來。現(xiàn)在看來,是被他說中了。秋雨不同于其他季節(jié)的雨水,只要下起來總會淅淅瀝瀝纏綿兩三天。當(dāng)秋雨一旦停下來,氣溫也就會驟冷下來,正所謂一場秋雨一場寒。而正是這一場秋雨一場寒,給大山和森林帶來了不一樣的變化。闊葉林隨著一場場秋雨,樹葉慢慢開始變黃變紅。最初,是山林中出現(xiàn)點點滴滴的一小片紅或一小片黃。慢慢地,滿山的闊葉林整個變換了顏色,白樺樹金黃透亮,歐洲山楊嬌艷如火,映襯得云杉和冷杉更顯得墨綠如洗。最后,在秋雨的一次次洗禮下,整個山林變得五顏六色,甚是壯觀。雖然秋雨的結(jié)果是那樣美好,但制造美好的過程又總是令人無奈?,F(xiàn)在的我們,只能在這無奈之中苦苦煎熬和等待著。
就這樣在帳篷里煎熬到第二天清晨,我們等來的依舊是濕冷的陰雨。而且,這秋雨較之于昨天有愈下愈大之勢。河水比昨天來時上漲了不少,昨天傍晚我們點火烘烤衣物的河床早已被河水淹沒。這一天,巡護(hù)隊不得不原地休息??梢韵胂螅@是多么難挨的一天,陰雨蒙蒙,所有的人都無處可去。大家一會兒蜷縮在帳篷里,聽著緊一陣松一陣的秋雨聲,一會兒又集中到塑料棚底下,詛咒著這沒完沒了的雨水,心情和天氣一樣充滿陰霾。
唯一值得慶幸的是,明浩熬過痛苦的一夜,過敏的癥狀已經(jīng)大為好轉(zhuǎn)。整整一天,只有他的情緒和這糟糕的天氣形成極大的反差。他根本顧不上天上是否在下雨,想著法子從大樹底下找來一些干柴,在樹冠婆娑的冷杉底下找一塊雨水淋不到的地方點一堆篝火,一會兒給大家烤點烤肉,一會兒再給大家下一鍋面條。哄著騙著讓大家鉆出帳篷,品嘗他的手藝。我在想,人在飽受痛苦折磨的時候,最渴望的無非就是獲得重生。昨天晚上,明浩一定是在痛不欲生中苦苦挨過了漫長的一夜。到了今天清晨,明浩經(jīng)過一夜的生與死的洗禮,走出帳篷的那一刻,一定有浴火重生的感覺。
喀猴這一次參加巡護(hù)顯得既輕松又愉快。因為自己的廚藝好,以往進(jìn)山巡護(hù)時,大都是他給大家做吃的弄喝的。這次有了更加勤快的明浩,喀猴徹底做了甩手掌柜??镌谧o(hù)林隊里算是受人尊敬的老護(hù)林人了,不光體力精力充沛,更是經(jīng)驗豐富,他每一次都扮演巡護(hù)隊隊長的角色。尤為重要的是,喀猴超級大的酒量更為大家公認(rèn),護(hù)林隊里沒有幾個人見到他喝醉過。整整一個上午,在秋雨寒風(fēng)中,喀猴一塊烤肉一杯酒,喝醉了好幾個輪番給他敬酒的年輕護(hù)林員。到了下午,秋雨依舊不停地從天而降。也許是心情太過于放松的緣故,也許是天氣太冷身上衣裳又太單薄的緣故,喀猴最終還是架不住一群年輕人的圍攻,壯懷激烈,醉臥林下。在如此秋風(fēng)秋雨愁煞人的大山里,一群鐵血男兒醉倒在他們熱戀的山林底下,這幅場景顯得那么的完美和諧而又生動感人。
第三天清晨,在帳篷中似乎聽不到外面有下雨的聲音。我在內(nèi)心默默祈禱,老天爺能給我們這些護(hù)林人留一點情面,賞給我們一個能繼續(xù)巡護(hù)的好天氣。等我爬出帳篷,看到外面果然風(fēng)停雨歇,秋意更濃。起初,山腰以上彌漫著濃濃的云霧,飄起了點點滴滴晶瑩剔透的粉狀雪花。沒過多久,雪花又消失得無影無蹤。等我們吃過早飯,陽光透過云霧,若隱若現(xiàn)地順著山谷照射過來,河水和森林開始變得通透光亮起來。當(dāng)年輕的護(hù)林員備好馬匹,太陽已經(jīng)勢不可擋地突破云層,一點點照亮整個河谷。河床上的鵝卵石被河水和雨水清洗得一塵不染,在晨光中顯得飽滿而富有質(zhì)感。森林從河邊鋪展到山腰以上,裸露巖石的山頂依稀可以看到覆蓋著一層新雪。
我想起了這里的地名:禾熱木奴。馬力勤昨天告訴我,禾熱木奴就是裸露的巖石的意思。我想當(dāng)?shù)厝私o這個地方取這個地名,大概指的就是對面山頂上的情形吧。
用跋涉來形容第三天的行程一點都不為過。如果第一天的路程還算有一條若有若無的崎嶇小路的話,那么從禾熱木奴開始再往上走,就已經(jīng)進(jìn)入到禾木河上游的無人區(qū)了。也就是說,從今天開始,我們要在密林和亂石中探路前行。
上馬之后,馬力勤和另外幾個有經(jīng)驗的村民在前面帶路,其余人緊隨其后。禾木河夏季的洪水期水量豐沛,把這一帶荒灘沖刷得溝壑縱橫。此時,枯黃的雜草在荒野地里足有一人多高。為了繞過這一片荒野地,馬隊在雜草叢里來回穿梭了幾趟,都被深溝和沼澤阻擋著沒能過去。我騎的馬在亂草叢中尋找出路,一不小心掉進(jìn)了一個深溝當(dāng)中。深溝足有一匹馬的身高那么深,馬在溝里掙扎一番也沒能跳上岸來。我趁機(jī)雙腳掙脫馬鐙跳上岸來,而馬在溝里無論怎樣努力也爬不出來,最后側(cè)身躺在了溝里。這時我才后怕起來,如果我剛才沒能及時從馬背上跳到岸上,恐怕現(xiàn)在已經(jīng)被壓在馬肚子底下了。而此刻如果我被壓在了馬肚子底下,那后果一定不是不堪設(shè)想,而是可想而知了。其他隊員聽到這邊的動靜后紛紛趕過來,六七個壯漢齊心協(xié)力,連拉帶抬,好一陣折騰才把我的馬從深溝里拽了出來。
后來在路上我一直琢磨不透,我騎在馬背上本來好好走著,怎么就不明不白地掉進(jìn)了深溝里。開始,我和我的馬都處在非常正常的狀態(tài),我正常地騎在馬背上,馬正常地在草地中行走。而且,前后都有馬隊。但走著走著,突然前后就不見了馬隊。馬隊不知什么時候走散了,四分五裂的,成了三三兩兩的散兵游勇。然后,我和我的馬自以為是地沿著一條似有似無的小道往前走,粗壯的枯草桿子足有馬背那么高。最后,我們就連人帶馬掉進(jìn)了深溝里。在馬掉進(jìn)深溝的一剎那,我沒有一點防備意識,我的頭腦里空白一片。好在憑著長期野外護(hù)林的經(jīng)驗,我的本能反應(yīng)又及時到位,這才沒有給巡護(hù)隊帶來更多麻煩。
有了這一次的涉險經(jīng)歷,整個巡護(hù)隊在后來的行程里就愈加小心謹(jǐn)慎、愈加注重團(tuán)隊間的協(xié)作了。馬力勤在隊伍前面帶路,所長葉斯木汗斷后,十幾個人的隊伍排成一字型隊形,確保所有的隊員一個都不能掉隊。即便這樣,后來還是出了不少問題。
最為“經(jīng)典”的是阿哈的歷險。他先是在馬背上直接被粗壯的樹枝掛住,而后又被重重地摔在地上。阿哈是從小生活在大城市烏魯木齊的哈薩克人,但他騎馬的技術(shù)遠(yuǎn)不如我們這些在阿爾泰大山里生長的內(nèi)地人。在山地叢林里騎馬行走,一定要學(xué)會眼觀六路耳聽八方。既要觀察馬蹄下的山路,又要注意頭頂?shù)臉滂?。比如,馬在行走中要過一個水溝,你要判斷坐騎會不會突然縱身一躍,這時如果你光看腳下,很可能就會被前面的樹枝打傷面部,嚴(yán)重的甚至被挑下馬來。再比如,馬要繞過一棵大樹,有經(jīng)驗的騎手一定會用手側(cè)推一下樹干,以免馬身貼著樹干太近蹭傷了自己的膝蓋。還有,馬在下坡時,騎在馬身上的你要盡可能地把身體往后仰,最好是用一只手抓住馬的后鞧,以免馬失前蹄時掉下馬去。而馬在上坡時,你則要身體往前躬,一只手勒住韁繩,一只手抓住馬鬃,防止從馬背上滾落山崖。
這一次,阿哈在馬背上犯的錯誤,就是只顧腳底下的路,沒注意到頭頂上的樹。當(dāng)他的馬跳過一條水溝的時候,他的身體被眼前的一根樹杈擋住了去路。好在他反應(yīng)敏捷,用雙手緊緊抱住了那棵樹杈,才沒有從馬背上直接摔下來。但他的馬在跳過水溝后,丟下自己的主人,一溜煙消失在前方的叢林里。
我們跟阿哈開玩笑:當(dāng)馬背民族的后代變成了城里人,就不再是馬背民族了。幾個年輕的護(hù)林員好不容易才把阿哈丟失的馬找回來,扶他上到馬背上再次出發(fā)。不多一會,又聽到后面?zhèn)鱽砣藗兊乃市β暋T瓉?,阿哈的馬在過水溝時吸取了剛才的教訓(xùn),沒有縱身一躍,而是前蹄先試探著下到水里,不曾想水溝太深,馬的前蹄一下陷到一米多深的深溝里。阿哈這次倒是利索,順勢一個前躬翻翻到水溝的對面。他的馬在泥水中左沖右突好一陣,在幾個護(hù)林員的幫助下才跳出泥坑。周圍人的笑聲是慶幸阿哈這次下馬的速度快,雖然姿勢狼狽了點,但卻使自己躲過一劫。
接下來的路途,更加崎嶇不平。每一條從山頂順勢而下的大小山溝,都隱藏著一條水量不可小覷的河流,稍不小心,都會給我們的巡護(hù)帶來或多或少的麻煩。小河流到禾木河的谷地,有些因地勢平緩會形成沼澤地。碰到這樣的情況,馬隊必須要兜一個大圈,繞開難纏的沼澤。有時,又會碰到一大片從山頂傾瀉而下的亂石灘。為確保安全,大家又必須翻身下馬,牽著馬爬過足有數(shù)百米寬的亂石堆。
整整一個上午,馬隊總是在穿越密林,總是在繞道沼澤地,總是在翻爬亂石堆。人和馬組成的這支隊伍,總是在磕磕絆絆中緩慢前行著。
穿越一片松林和白樺樹混交生長的樹林后,前面猛然間開闊起來,一個雜草叢生的陡坡直通到河邊。先到的幾個人圍成一堆,他們趴在地上“嗷嗷”地吼作一團(tuán)。等我們趕到跟前才看清,他們是在圍著一口泉水聲嘶力竭地呼喊個不停。我馬上明白,他們是碰到了一口響泉。這口響泉不是很大,大概有四五平方米的樣子。泉水處在一塊山坡下的沼澤邊,所以里面夾雜了很多泥漿。盡管如此,只要人們大聲對它呼喊,它還是會從泉水底部向水面努力地翻騰出水泡來。
在整個喀納斯區(qū)域,分布著許多這樣的響泉。所謂響泉,就是一口泉水在安靜的時候水面平靜如鏡,當(dāng)周圍發(fā)出響聲的時候,泉水就會從底部往水面不停地冒出氣泡。而且聲音越大越緊湊,冒出的氣泡就會越劇烈越濃密。有一年夏天,在也買蓋提高原上,我曾經(jīng)看到過一口二十多平方米的響泉。那口響泉清澈見底,泉水的底部布滿白色的細(xì)沙,目測泉水大概有五六米深的樣子。當(dāng)時我們一群人圍著泉水齊聲呼喊,從泉水的細(xì)沙底部冒出一股一股濃密的水泡。那時我就在想,大自然真是神奇無比,一口泉水都能對人的呼喊做出深情的感應(yīng)。這世間萬物,應(yīng)該都和這響泉一樣,相互之間,都有著微妙的呼應(yīng)關(guān)系。只是,有些生靈的反應(yīng)沒那么靈敏罷了。那是我第一次見到響泉,也是我至今所見到過的最大最清亮的響泉,讓我難以忘記。
從響泉出發(fā)再次牽馬翻過一片亂石堆,我們來到一個高高的臺地上。這時,禾木河和圍繞河水生長的森林已經(jīng)被我們甩在了溝底。站在臺地上,視野頓時開闊了許多。林中空地中不再有沼澤和雜亂的荒灘,而是干凈整齊的平坦草地。盡管草地已經(jīng)變得枯黃,但它平整如毛茸茸的地毯。我們仰望天空,天空蔚藍(lán),白云耀眼,眼前的世界就像剛被清洗過一樣。陽光灑滿山野,山頭的白雪像是要和頭頂?shù)陌自票荣悾凑l更加潔白。由于海拔增高了,恰好這時光線又正好,山腰以下的落葉松被照耀得嫩黃透亮。我們在臺地上翻身上馬,現(xiàn)在,憋屈了兩天的我們,終于可以策馬揚(yáng)鞭,馳騁荒野了。
前面,又是一道小河溝。河水從左側(cè)的大山深處奔淌下來,到了我們前方的亂石堆時便從巨大的石塊底下流走了,形成了地下暗河。隨著海拔上升,歐洲山楊和白樺樹逐漸變得稀少,云杉和冷杉也慢慢被落葉松取代。后面的森林,漸漸變成落葉松的王國。
我們牽馬爬出亂石堆,前方山坡上一片被山火燒得焦黑的林地吸引了我們的眼球。山坡上橫七豎八地躺著被火燒倒的樹木,一根根被燒焦的黑色的樹樁擋住我們的去路,還有更多被燒掉樹枝的光禿禿的樹干立滿山野。馬力勤回憶說,這片山林是二十年前被偷挖冬蟲夏草的外來人員點燃的。這些從外地來的偷挖人員防火意識極差,他們在林子里生火做飯后往往不用水把火炭澆滅,當(dāng)火炭被山風(fēng)吹得到處亂跑時,就會把樹林慢慢點燃。那一年,這場山火就是這樣被點燃,越燒越大,禾木村組織了四十多個村民,用了十幾天才把山火撲滅。馬隊走過這片山林時,大家都沉默不語。眼前的景象恍若隔世,又仿佛發(fā)生在昨天。
我看著眼前被燒毀的這片森林,聯(lián)想到整個喀納斯區(qū)域這些年來發(fā)生的大大小小的山火,絕大多數(shù)是因為偷挖亂采引起的。我腦海中像放電影一樣閃映著這些年自己參與的一次次撲救山火的經(jīng)歷。追根溯源,是蟲草帶來的利益驅(qū)使著人們一次次冒險進(jìn)山。即便是大山深處布滿了護(hù)林站,但偷挖者總是能巧妙地繞過管護(hù)人員的視線,進(jìn)入到原始森林。這些人一旦找到了冬蟲夏草的生長區(qū)域,就會對草原掘地三尺,進(jìn)行毀滅性的采挖。一片采挖干凈了,就會轉(zhuǎn)移到另一片新的區(qū)域采挖。采挖過后的山地草原,被雨水和雪水沖刷后會造成嚴(yán)重的水土流失。有些山火,是偷挖者轉(zhuǎn)移時沒有及時澆滅生活用火引起的;而有些山火,則是他們?yōu)榱藬[脫護(hù)林人員的圍堵,故意在采挖過的林子里放一把火,讓護(hù)林站把精力放在組織人員救火上,他們好有大把的時間轉(zhuǎn)移到另一個新的采挖地。在如此完美的自然環(huán)境中,護(hù)林人和偷挖者就像是一對冤家,前者在努力保護(hù)著森林植被不被破壞,而后者為了一己私利,毫無人性地毀壞著本身就十分脆弱的自然生態(tài)。
等我們穿過這片狼藉不堪的火燒林,已經(jīng)是傍晚時分。在一片晚霞之中,我們開始安營扎寨。這里的地名叫坡西土,圖瓦語的意思是五針?biāo)啥嗟牡胤?。這里新修建了一間木屋,是禾木村專門用來看守禾木河上游這片原始森林而建造的巡護(hù)站。這個巡護(hù)站修建的位置恰到好處,有一夫當(dāng)關(guān)萬夫莫開之優(yōu)勢。兩座大山當(dāng)中的禾木河河谷在這里形成了一個較窄的峽谷,我們背后是巍峨險峻的大山,腳底是深不可測的湍流河水,河對岸又是陡峭的山體和密不透風(fēng)的森林,要想從這里進(jìn)出,必須要經(jīng)過木屋前這僅有的一百多米寬的通道。
晚霞灑滿西去的山谷,兩條山系在河谷的兩側(cè),隨著視野的遠(yuǎn)去也漸漸隱去如刀如鋒的山脊。這通紅的晚霞和我們剛剛走過來的那片火燒林形成明顯的視覺反差,滿天的霞光真美,而火燒林的死樹干卻顯得滿眼猙獰。大自然之美總是讓人流連忘返,而人為的破壞又總是給這自然之美帶來那么多的不和諧。二十年前的一場山火給一片山林帶來如此深重的毀滅,這么多年過去了,它依舊是這座大山中難以愈合的一塊傷疤。
夜晚,山野寂靜得出奇,能聽到一顆松塔掉落在草地上的聲音。這一晚,大家終于不用在陰冷潮濕的草地上睡覺了。我躺在新修的木屋里,松木散發(fā)出來的松香沁人心脾,但我的思緒卻飛出了這片山林。雄偉延綿的阿爾泰山啊,此時此刻正酣睡在壯麗金秋的美夢里。我是多么希望,這大山森林永遠(yuǎn)都能像今天晚上這樣,安靜祥和,獨(dú)自靜美,遠(yuǎn)離人為的干預(yù)和侵?jǐn)_。
行走山野的第四天,注定是一個好天氣。因為昨天傍晚的滿天晚霞,已經(jīng)預(yù)示著我們今天可以放心地向高原地帶進(jìn)發(fā),去探尋禾木河源頭的奧妙所在。
天空湛藍(lán)無際,一朵朵白云像是鑲嵌在空中,兩側(cè)的大山半山腰以上都覆蓋著白雪,山腰以下是溢滿河谷的原始森林,河流被森林包裹得不見蹤影,只能聽見嘩啦啦的水聲。隨著海拔增高,森林慢慢被甩在我們的視野以下。騎馬從宿營地出來一個多小時,我們已經(jīng)走到了森林的盡頭。前面,高原上布滿了低矮的高山灌叢。
山谷在這里向上分成左右兩個河道。右手的河谷,從南面的阿西麥里山的一個巨大缺口延伸出來。左面的河道,從看不到頂部的冰凍高原深處蜿蜒而下。我們沿著左面的河道繼續(xù)跋涉而上,河水清澈見底,在高山草甸和灌叢間快樂穿行。
這里,竟有幾處放牧人遺留下來的氈房的痕跡。氈房基座旁邊,是羊群晚上休息的露天羊圈。遠(yuǎn)遠(yuǎn)望去,羊圈里積滿黑色的羊糞,在如此高遠(yuǎn)的荒山野外,竟然也有人類活動的痕跡。雖然不見牧人和羊群,但眼前的情景足以說明,在第一場雪到來之前,牧人趕著羊群已經(jīng)離開高原一段時間。令人好奇的是,我們騎馬艱難跋涉了三天,沿途所經(jīng)之處全是沼澤和密林,沒有見到任何羊群可以通過的牧道,那么牧人和羊群是如何從天而降,又是如何從這里離開的呢?
隨著腳下行走的山谷在不斷升高,兩側(cè)山峰也不再顯得高大雄峻。不斷抬升的山谷越來越接近山頂,我們的腳下已經(jīng)開始接觸到松軟的白雪。這里的海拔應(yīng)該達(dá)到2600米至2700米之間,高山灌木叢交錯生長在撒滿冰川漂礫的山谷當(dāng)中。
我本來以為,我們行走的這條山谷是禾木河的主要源頭。它的上游,一定存在一個不小的冰川。憑我多年考察山野的經(jīng)驗,每一條河流都會有一個冰川作為它的發(fā)源地。但越往上走,河水越小,最后,竟然只剩下一條馬蹄輕而易舉就能趟過的小河溝了。再往前看,這條山谷和兩側(cè)的山峰也即將連為一體,山體和溝底布滿大大小小裸露的巖石,根本看不到冰川存在的跡象??磥?,這條山谷充其量也只是禾木河源頭的一條小小的支流。那么,禾木河的發(fā)源地究竟在哪兒呢?
往左走,一眼望到頭的山谷堆滿碎石,前方已經(jīng)走投無路了。我們的右面,是一個由泥沙碎石堆積形成的高大臺地。我和喀猴分析,這個巨大的臺地,應(yīng)該是它上方的現(xiàn)代冰川在距今最后一次運(yùn)動后遺留下來的終磧壟。什么是終磧壟呢,當(dāng)冰川積累和消融達(dá)到平衡時,冰川末端就會較長時間停留在某個位置,由冰川從上游搬運(yùn)來的冰磧,就會堆積成向下游突出的弧形冰磧壟。這個山體,就是典型的終磧壟。如果我們的分析準(zhǔn)確,那么在眼前這個超大終磧壟的上方,一定還會多多少少存在著一些冰川的跡象。我們尋找禾木河的源頭,就應(yīng)該找到它上游冰川的發(fā)源地,哪怕那條冰川已經(jīng)消融殆盡。
所長葉斯木汗快馬加鞭從后面趕上來告訴我們,翻上右手的這座巨大的臺地,再往東走一段時間,就可以到達(dá)中蒙一號界碑了。我們可以先到界碑巡護(hù)后,再沿山向南返回,看看那里還有沒有一些殘存的冰川。
聽到界碑,巡護(hù)隊的隊員們都興奮不已,能在經(jīng)歷千辛萬苦后看一眼神圣的界碑,是大家夢寐以求的事情。從現(xiàn)在開始,葉斯木汗不再斷后,從隊伍后面走到了最前面,開始扮演領(lǐng)隊的角色——沒有所長葉斯木汗帶隊,其他隊員都無法到達(dá)界碑。
看似不高的臺地,攀爬起來卻異常艱難。中午高原上的陽光格外溫暖,山坡上的凍土表層開始融化,泥土混雜著積雪,馬蹄下的山路更加泥濘濕滑。盡管為了放緩坡度馬隊走成了“Z”字形的隊形,但攀爬一小段,每一匹馬都會停下來喘一陣粗氣,等緩過勁來再往上攀爬一段。有的隊員干脆翻身下馬,好讓馬輕裝上陣。但馬背上一旦沒有了人,馬就會像卸下了千斤重的包袱,把腳下的泥土踩得四處飛濺,自顧自地爬上山坡,遠(yuǎn)遠(yuǎn)地把人甩在半山腰下。等隊員們?nèi)可系脚_地的頂端,我們看到的是一片茫茫雪原。
站在高原上,一切盡收眼底。剛剛還在穿行的山溝被我們甩在了腳下,此刻我們看得更加清楚,那碎石山谷向北方拐了個彎便到了盡頭,更加證明那里根本就沒有冰川存在。但不難看出,其U字形槽谷內(nèi)交替出現(xiàn)的巖盆和巖坎特征,足以證明這條山谷本身就是一條冰川谷。當(dāng)年,這條山谷里曾經(jīng)布滿厚厚的冰川。實際上,進(jìn)入第四紀(jì)冰期以來,不光是我們腳下的山谷,就連我們現(xiàn)在所站的臺地乃至周圍大片的山野,都布滿了大面積的冰川。后來,隨著氣候變暖,冰川開始消融,我們腳下山谷里的冰川最先融化。冰川向我們來時的禾木河下游一次次推進(jìn),隨著冰川運(yùn)動的時緊時慢,沿途留下了一個個終磧壟,也就是我們經(jīng)過的一個個錯落有致的臺地。及至距今十一萬年的末次冰期,我們現(xiàn)在所站區(qū)域的上方冰川開始迅速融化,冰川運(yùn)動的巨大力量將上游的冰磧搬運(yùn)到我們的腳下,堆積成巨大的終磧壟,也就是我們腳下的這個臺地?,F(xiàn)在,我們站在這十萬年前形成的終磧壟上,放眼四周,除了東南方向連綿著一串冰斗和冰川谷之間的刃脊外,再也看不到有一絲冰川的痕跡。
前往界碑之前,趁著正午陽光帶給大地的溫暖,我們拿出所剩不多的干糧作為簡單的午餐。今天,我們要用一天的時間完成兩天的行程,把在林子里耽誤的一天時間彌補(bǔ)回來。葉斯木汗告訴大家,我們巡護(hù)完界碑后,還要原路返回這里,再從對面阿西麥里山的那個缺口穿越過去,在天黑前到達(dá)一個叫崖口的地方宿營。葉斯木汗每年都會帶隊到邊境巡護(hù),這一帶的地形只有他了如指掌。
起初,馬蹄下是低矮的灌叢和前兩天新下的一層積雪。向上走不多久,馬隊便要踩著厚厚的雪原艱難前行了。由于是前兩天剛下的新雪,雪質(zhì)松軟,加上正午陽光帶來的溫暖,馬掌下面走不一會兒就會踩壓成一個堅硬的雪疙瘩。等雪疙瘩擠壓到一定程度時,就會隨著馬蹄行走的幅度自動甩脫。馬的四只蹄子一會兒這只踩出了雪疙瘩,一會兒那只踩出了雪疙瘩,馬蹄下有了雪疙瘩走起路來就會一瘸一拐,而且隨著馬蹄的后甩,雪疙瘩會不停地拋到跟在后面的人身上。跟在馬隊后面的人要隨時防備從前方馬蹄下飛過來的雪彈。濕冷的雪彈砸到人身上,和石頭一樣堅硬。
隨著海拔的增高,灌木叢消失了,山野上是一片潔白耀眼的雪原。馬隊走了近一個小時,葉斯木汗指著東方一片白茫茫的冰達(dá)坂告訴我們:我們的一號界碑,就在那個山梁的最上頭。我們在葉斯木汗的帶領(lǐng)下,一字排開在雪原上擇路而行。最后,我們索性把馬拴在邊界護(hù)欄上,徒步向著界碑的方向蹚雪前行。
漸漸地,山梁上的界碑開始隱隱約約出現(xiàn)在我們的視野里。我們不顧一切在雪地上向著界碑奔跑,實際上我們只有奔跑的意識,根本奔跑不起來。這里的海拔足有2800米,加上在沒過腳踝的雪地里行走,我們只能是躬身向前邁步。藍(lán)天,白雪,刺眼的陽光,讓每個人的眼睛只能睜開一條縫。強(qiáng)烈的紫外線和雪原輻射,也使大家的皮膚變得黝黑光亮。
中蒙一號界碑矗立在眼前這座山脊之上,注視著一路走來的我們和我們身后的大地。山脊的另一面,就是另一個國家的地界了。界碑加上底座雖然只有齊腰那么高,但它卻是國家的象征。站在界碑旁邊,人們總會向著自己國家的方向駐足和凝視。也許只有在這時,對于個體的人而言,國和家才是那么的親切和重要。即便你轉(zhuǎn)身向外望去,你的內(nèi)心依舊會被身后強(qiáng)大的磁場所吸附。
離開界碑,我們沿南面的山腳向下返回。由于前兩天新下的一場雪,我們分不清山頂上哪些是終年積雪,哪些是剛剛被白雪覆蓋的山野。我們的眼前,像是回到了十萬年前,全都是白茫茫一片山野。只是十萬年前我們腳底下覆蓋的是厚厚的冰川,而現(xiàn)在卻是一層稍縱即逝的薄薄白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