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立足全面發(fā)展 落實立德樹人

2019-08-27 01:30徐奉先
歷史教學·中學版 2019年7期
關鍵詞:高考評價體系

關鍵詞 高考歷史,全國教育大會精神,德智體美勞,高考評價體系

中圖分類號 G63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0457-6241(2019)13-0016-07

2019年,歷史學科在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構建德智體美勞全面培養(yǎng)教育體系要求的基礎上,探索持續(xù)推進高考考試內容改革。體現(xiàn)在高考命題中,即強調以立德樹人為鮮明導向,明確全面發(fā)展的育人目標,命制了文科綜合測試Ⅰ、Ⅱ、Ⅲ卷中的歷史試題和歷史單科卷Ⅳ卷。試題注重彰顯歷史學科在育人方面的獨特價值,體現(xiàn)科學合理的教育評價導向,重點考查核心價值、必備知識、關鍵能力和學科素養(yǎng),較好實現(xiàn)了測量功能,有利于高校選拔新生,有利于引導中學教學。

一、發(fā)揮歷史學科育人功能,體現(xiàn)“六個下功夫”①

2018年9月10日,習近平總書記出席全國教育大會并發(fā)表重要講話,明確指出要完成培養(yǎng)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根本任務,必須在堅定學生理想信念、厚植愛國主義情懷、增強品德修養(yǎng)、增長知識見識、培養(yǎng)奮斗精神、增強綜合素質六個方面下功夫。②這“六個下功夫”緊扣新時代青少年成長規(guī)律,反映了黨和國家對青少年的期望和成才要求,進一步豐富了德智體美勞五育并舉的工作目標體系,指向更清晰,方向更明確。在2019年高考命題中,歷史學科充分貫徹“六個下功夫”方針,結合歷史學科注重客觀事實和貼近青少年認知實際的特點,依據(jù)高校人才選拔要求和高中課程標準,尋找適切素材,發(fā)揮育人價值,實現(xiàn)了對考試內容的優(yōu)化。

(一)在堅定學生理想信念、厚植愛國主義情懷上下功夫

習近平總書記以“六個下功夫”凝練概括出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應具備的基本素質和精神狀態(tài),把“在堅定理想信念上下功夫”擺在首要位置。這意味著,教育培養(yǎng)的人,必須是擁護中國共產黨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立志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奮斗終生的有用人才,必須是樹立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的有志之才。

作為素質教育指揮棒的高考,只有在堅定理想信念上下功夫,增強學生的“四個自信”,才能使其立志肩負起民族復興的時代重任。歷史試題注重筑牢考生的精神底座,解決好他們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問題,這也是歷史學科的使命所系。如文科綜合Ⅰ卷第29題,考查考生對五四運動前后兩段時期新文化運動主要內容的理解,以“革命”一詞在不同時期《新青年》雜志中出現(xiàn)的頻率為切入口,揭示在尋求救國救民的道路上,中國人民最終選擇了馬克思主義的必然性,引導考生堅定信念,追求真理。又如文科綜合Ⅰ卷第30題,題干材料摘編自毛澤東發(fā)表于1940年的《新民主主義論》,分析了中國和俄國社會的不同性質,在此基礎上指出了兩國革命任務的不同。毛澤東思想作為馬克思主義與中國革命實踐相結合的真理,正確分析了中國革命性質與蘇俄的根本不同,意在引導考生樹立社會主義理論自信。再如文科綜合Ⅱ卷第41題,提供了自清代中前期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我國關稅制度的完整數(shù)據(jù)鏈,尤其反映出近代以來中國關稅主權從被西方列強控制到實現(xiàn)獨立自主的歷程。歷史證明,中國人民選擇了中國共產黨,歷史選擇了中國共產黨,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使得中國人民能夠以關稅作為重要工具維護國家利益,由此堅定學生擁護中國共產黨領導,樹立社會主義道路自信、制度自信。

中國成其為中國,正在于有千千萬萬中國人生于斯、長于斯,情感系于斯、認同歸于斯。可以說,愛國之情是再樸素不過的情感,強國之志是再基本不過的抱負,報國之行是再自然不過的選擇。歷史試題只有在厚植愛國主義情懷上下功夫,引導學生堅持愛國和愛黨、愛社會主義相統(tǒng)一,才能讓他們立志聽黨話、跟黨走,立志扎根人民、奉獻國家。如文科綜合Ⅰ卷第41題,綜合考查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道路、世界資本主義經濟政策的調整、蘇聯(lián)的社會主義建設等多個知識點。鋼鐵生產能力是一個國家工業(yè)化發(fā)展水平的重要指標,我國正是在一窮二白的基礎上,經過全國人民艱苦卓絕的不懈努力,才使鋼產量迅速增長,科技含量大幅增加,極大地滿足了國內建設所需,推動了我國工業(yè)化水平的極大提高。這體現(xiàn)出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社會主義制度的優(yōu)越性,展現(xiàn)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工業(yè)化的偉大成就,能夠引導考生增強對祖國的認同、熱愛,召喚青年一代投身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偉大事業(yè)。又如文科綜合Ⅱ卷第29題借五四運動100周年契機,抓住五四精神的核心——愛國主義,表現(xiàn)了在民族生死存亡的緊要關頭,全國人民團結一致拯救民族危亡、捍衛(wèi)民族尊嚴、凝聚民族力量的愛國熱情,教育青年投身黨領導的革命、建設、改革事業(yè),為人民戰(zhàn)斗、為祖國獻身、為幸福生活奮斗,讓深沉的愛國主義、濃厚的家國情懷融入民族心,鑄就民族魂。

(二)在增強學生品德修養(yǎng)、培養(yǎng)奮斗精神上下功夫

“德者,才之帥也”,立德為先,修身為本,是人才成長的基本邏輯。教育不僅要傳播知識、傳播思想、傳播真理,更要塑造學生的品德修養(yǎng)、價值追求和精神品格。因為專業(yè)知識往往具有工具理性的一面,如果一個人不能用正確的價值觀來引導知識的運用,則可能適得其反。高考作為教育指揮棒和改革龍頭,①只有在加強品德修養(yǎng)上下功夫,引導學生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才能讓他們成長為有大愛大德大情懷的人。歷史試題通過先賢的躬身垂范、客觀史實和至理名言啟示考生:品德修養(yǎng)是需要一個人終身修煉的心靈成長與價值養(yǎng)成。如文科綜合Ⅰ卷第42題引用錢穆《國史大綱》序言,提倡對本國歷史持有正確的態(tài)度,反對歷史虛無主義;突出歷史發(fā)展的動力來源于國民素質的提高,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歷史觀、民族觀、價值觀。又如文科綜合Ⅲ卷第24題引用古代儒家經典《孝經》中的孝悌禮樂觀念,強調了傳統(tǒng)文化中人與人,以及人與社會之間關系所規(guī)定的行為準則和規(guī)范,《孝經》以家庭和睦、尊老愛幼作為人生不可或缺的內容和人人應盡的職責,鼓勵考生注重個人修養(yǎng),在新的歷史時期將傳統(tǒng)孝道觀轉化為現(xiàn)代基本價值理念。

“立鴻鵠志,做奮斗者”,在青少年的成長中注入拼搏的精氣神,堅定其腳步、強健其精神,是教育立德樹人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也是培養(yǎng)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題中應有之義。高考歷史試題通過對歷史上眾多艱苦奮斗、自強不息的集體和個人事跡的再現(xiàn),激勵考生做新時代的奮斗者,激發(fā)他們錘煉堅強意志,培養(yǎng)吃苦精神。如文科綜合Ⅰ卷第31題,時代背景聚焦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百廢待興的特定時期,就當時國內外環(huán)境和中國的具體國情而言,發(fā)揮社會主義制度集中力量辦大事、促進生產力快速發(fā)展的優(yōu)越性,是實現(xiàn)工業(yè)化的最好選擇。該題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俄語書刊的借閱情況設置情境,表現(xiàn)出在現(xiàn)代化建設中,中國人民努力學習先進文化知識,奮發(fā)圖強的時代精神,引導考生樹立高遠志向,歷練敢于擔當、不懈奮斗的勇氣,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剛健有為、自強不息。又如文科綜合Ⅱ卷第24題描述了先秦時期我國勞動人民因地制宜,興建大型水利工程抵抗自然災害,發(fā)展農業(yè)生產的史實,突出了先民革故鼎新、自強不息的偉大民族精神。

(三)在增長學生知識見識、增強綜合素質上下功夫

“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傳授知識是教育的重要功能。然而學無止境,業(yè)有專攻,在知識更新節(jié)奏不斷加快的今天,學生不僅要具備知識的寬度,還應具有知識的深度,才能在積累知識的基礎上形成卓越的見識。高考歷史試題強調對考生知識廣度和深度的考查,引導中學教學致力于增長學生見識,豐富其學識,讓學生沿著求真理、悟道理、明事理的方向前進。如文科綜合Ⅰ卷第24題引用近代學者錢穆對商代、西周王位世系研究的成果,通過對比商代和周代王位傳承的“代”和“王”的數(shù)量,將出土文獻和傳世文獻相結合,分析王位繼承方式的變化。在考生日常理解的“王”的概念之外,增加了“代”的概念,考查學生對中國國家形成早期社會特點的認識,在引導考生擴大知識半徑,避免落入淺嘗輒止的學習路徑的同時,也激發(fā)考生學習歷史的興趣。又如文科綜合Ⅱ卷第30題,以解放戰(zhàn)爭時期中國共產黨為適應工作重心轉移,提高黨員干部的文化素質和管理能力為背景設置情境,突出了干部的知識見識以及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能力對國家建設的重要性,引導考生將所學知識內化于心,學以致用。

好的考試,從來不局限于對知識的考查。通過考試引導青少年追求高尚品德、創(chuàng)新意識、健康體魄、良好審美、勞動習慣,也是高考的題中應有之義。只有通過強有力的導向,遵循紙筆考試規(guī)律和結合學科特點在體現(xiàn)綜合性上下功夫,高考才能真正引導中學教學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能力、創(chuàng)新思維,實現(xiàn)其德智體美勞的全面發(fā)展。歷史學作為一門綜合性學科,2019年高考命題對考生綜合能力的考查,不僅有學科內部不同模塊之間,如中國史和世界史、橫向與縱向間的綜合,更有不同學科間、不同能力和素養(yǎng)間的結合。如文科綜合Ⅰ卷第41題、文科綜合Ⅲ卷第40題,都是通過古今中外素材的綜合,考查考生對于宏大歷史敘事的認識和掌握能力。更多的試題則是將歷史元素與政治、地理、經濟、文學、藝術、道德修養(yǎng)、價值理念等融為一體,從多個向度考查考生的人文素養(yǎng)與家國情懷。

二、助推學生全面發(fā)展,加強體美勞教育引導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明確指出,“要深化教育體制改革,健全立德樹人落實機制,扭轉不科學的教育評價導向,堅決克服唯分數(shù)、唯升學、唯文憑、唯論文、唯帽子的頑瘴痼疾,從根本上解決教育評價指揮棒問題”。①作為教育領域的關鍵環(huán)節(jié),高考內容改革義不容辭地肩負著扭轉偏重智育的不良評價導向,突出素質教育評價,促進建立健全教育評價制度和治理體系的重任。具體到歷史學科,由于在學習內容方面與美育、體育、勞動教育存在多處重合面,因此在考查和融合上具有天然優(yōu)勢,試題能夠把對審美能力和修養(yǎng)、健康觀念和意識、勞動精神和實踐等方面的考查納入高考的考查范圍內,進而喚醒考生對生活中真善美的認識、理解和尊重,引導教育教學破除“唯智”的不良傾向。

(一)將審美能力與修養(yǎng)納入高考考查范圍

審美能力不僅代表著一個國家的歷史、文化積淀,也是個人品質和修養(yǎng)的重要體現(xiàn),因為審美不僅代表著整體思維,也代表了細節(jié)思維。隨著社會發(fā)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更需要將美滲透至生活的細節(jié),審美能力也逐漸成為人的核心競爭能力。然而當前,對美的麻木、對實用性的追求、美學教育的缺失,導致審美成為青少年能力中的薄弱環(huán)節(jié),教育只有加強以美育人、以文化人,讓學生更好地認識美、愛好美、創(chuàng)造美,才能使其明辨美好與惡丑,促進審美能力的提升。

具體到高考中,歷史學科注重結合學科知識內容和高中生的認知水平,選取既能實現(xiàn)考查目標,又結合學科知識的素材,引導學生從求知境界中得到升華,實現(xiàn)人文和審美素養(yǎng)的提升。如文科綜合Ⅰ卷第35題描述了近代西方藝術流派“達達派”的創(chuàng)作,考查藝術作品中蘊含的社會情緒;又如文科綜合Ⅱ卷第26題以宋代詩歌為切入點,要求考生將審美活動融入到試題的作答過程中,結合宋明理學的相關知識進行傳統(tǒng)詩歌的鑒賞,體味宋詩以理為詩的美學特點和宋代士人的處世態(tài)度。再如文科綜合Ⅱ卷第47題描述了西漢辭賦家司馬相如的文學創(chuàng)作,體現(xiàn)了漢賦文辭的華麗和想象的瑰麗,突出了漢代昂揚奮進、氣勢磅礴的時代風貌和大一統(tǒng)王朝無可比擬的氣魄和聲威。再如文科綜合Ⅲ卷第33題要求分析現(xiàn)實主義文學作品《人間喜劇》的藝術特征,引導考生在藝術史的學習過程中重視文學作品產生的特定歷史背景。

(二)將健康觀念和意識融入高考考查理念

要進一步扭轉“重智輕體”“唯分數(shù)論”的觀念,不僅需要青少年認識到體育鍛煉和增強體質的重要性,樹立健康第一的理念,還需要他們認識到體育在健全人格、錘煉意志和增加人生樂趣方面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我國自古就是一個崇尚運動和健康的國家,高考歷史學科通過選取與體育運動和健康觀念相關的史實作為試題素材,引導考生領悟健康的要義:體魄的強健是個人實現(xiàn)人生價值和追求幸福生活不可或缺的條件。如文科綜合Ⅰ卷第26題,以“拔河”這一富有時代特色的體育活動為主題,從新的角度考查考生對唐代時代精神的理解,以拔河運動在唐代的流行,描繪了“壯徒恒賈勇,拔拒抵長河”的壯觀活動場面,突出了唐人崇尚力量的陽剛之氣和健康體魄,引導考生樹立“欲文明其精神,先自野蠻其體魄”的觀念。又如文科綜合Ⅲ卷第47題以唐代良將郭子儀的事跡為素材,強調其通過武舉考試成為將領,強健的體魄支持其馳騁沙場數(shù)十年,平定安史之亂,年近70仍能上陣殺敵,為挽救國家危亡做出杰出貢獻,由此引導考生樹立健康意識,強身健體報效國家。

(三)將勞動精神和實踐投入高考考查要求

勞動創(chuàng)造了財富,也創(chuàng)造了人。勞動把人的知識、能力、智慧、思想、道德、情操等融為一體,提升人的整體素質,具有綜合的育人功能和獨特的育人價值。從歷史唯物主義看,馬克思主義特別重視勞動的價值,它使人猿揖別,使人成之為人。新時期倡導勞動精神,具有很強的現(xiàn)實針對性,是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的基本要求,也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有效途徑。

高考歷史試題對勞動精神的關注,著重體現(xiàn)在引導考生領悟勞動最光榮、勞動最崇高、勞動最偉大、勞動最美麗的道理,激勵他們在未來的人生中能夠辛勤勞動、誠實勞動、創(chuàng)造性勞動。如文科綜合Ⅰ卷第34題從蒸汽機的發(fā)明過程入手,突出了第一次工業(yè)革命中的創(chuàng)造發(fā)明大多來源于勞動實踐的事實,體現(xiàn)了馬克思主義的勞動觀和人民群眾在勞動實踐中創(chuàng)造歷史的客觀規(guī)律,引導考生崇尚勞動、尊重勞動。又如文科綜合Ⅰ卷第47題以全國勞模、院士劉源張的生平事跡為素材,突出其將科學的質量理論廣泛運用到生產勞動實踐領域,生命不息,奮斗不止,90余歲仍奮戰(zhàn)在科研一線,為建設質量強國做出巨大貢獻。由此引導考生尊重勞動、尊重創(chuàng)造,以“有本領”的面貌實現(xiàn)自己的時代擔當。再如Ⅲ卷第31題以建國初期《數(shù)他勞動強》的年畫為試題情境要素,批判傳統(tǒng)觀念中輕視勞動、輕視工農、在勞動中講究高低貴賤的錯誤觀點,塑造了勞動人民的典型形象。

三、以高考評價體系為依托,深化考試內容改革

在深化考試內容改革的進程中,教育部考試中心研究、構建高考評價體系作為建立健全高??荚囌猩u價體系的理論支持和高考命題的理論基礎,提出了“一核四層四翼”體系框架?!耙缓恕睘榭疾槟康模础傲⒌聵淙?、服務選才、引導教學”,是對高考核心功能的概括,回答“為什么考”的問題;“四層”為考查內容,即“必備知識、關鍵能力、學科素養(yǎng)、核心價值”,是五育并舉的教育目標在高考內容中的提煉,回答“考什么”的問題;“四翼”為考查要求,即“基礎性、綜合性、應用性、創(chuàng)新性”,是德智體美勞的評價維度在高考中的體現(xiàn),回答“怎么考”的問題。①

(一)明確“一核”考查目的與高考核心功能

高考的核心功能即立德樹人、服務選才、引導教學,具體到歷史學科中,重在引導學生塑造健全人格,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選拔出具有家國情懷、國際視野和全面發(fā)展的優(yōu)秀人才;引導歷史教學落實黨和國家對歷史教育的要求。

1.立德樹人

2019年高考歷史試題處處彰顯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如文科綜合Ⅱ卷第25題強調漢代思想的兼容并包對塑造民族精神的重要作用,引導考生樹立文化自信;文科綜合Ⅲ卷第25題通過佛教傳播過程中造像服飾、表情的區(qū)域差異,反映中外文化的交流與融合,引導考生增強對歷史上世界各國、各民族文化傳統(tǒng)的理解和尊重,樹立正確的文化觀。

2.服務選才

在服務選才方面,歷史試題中開放型試題的評分從分層、分項兩個維度評價考生的作答,并給出不同角度的作答示例,提高了評分者信度,使高水平考生脫穎而出。文科綜合Ⅲ卷第35題要求分析20世紀七八十年代法國經濟衰退的原因,考生須結合所學知識與相關經濟學原理進行嚴密推理,方可得出正確結論,有利于選拔具有較高歷史學科素養(yǎng)的考生。

3.引導教學

在引導教學方面,文科綜合Ⅱ卷第34題通過比較分析法國、英國、美國資產階級革命的不同特點,結合啟蒙思想的相關知識,強調知識的遷移、整合和合理推理,反對死記硬背,體現(xiàn)素質教育的要義。文科綜合Ⅲ卷第29題以1916年陳獨秀在《青年雜志》發(fā)表的批判封建倫理的言論為素材,考查考生對史料進行深入分析、得出正確結論的能力,意在引導中學教師重視史料教學,提高透過現(xiàn)象看本質的水平,培養(yǎng)學生在日常學習中運用歷史思維方法思考和解決問題。

(二)探索“四層”考查內容與素質教育要義

根據(jù)國家課程標準、高校人才選拔需要,遵循考試測評的規(guī)律,高考評價體系將應該考查的素質教育目標提煉為必備知識、關鍵能力、學科素養(yǎng)和核心價值。②在這個框架下,歷史學科將“四層”考查內容學科化,總結概括出面向高考考查要求的本學科必備知識、關鍵能力、學科素養(yǎng)和核心價值的具體內容。

1.必備知識

反映在2019年高考試題中,就必備知識層面而言,如文科綜合Ⅱ卷第27題考查主干知識中國古代商業(yè)經濟和商品經濟的發(fā)展;文科綜合Ⅱ卷第32題考查人文主義思想注重人的價值的思想特點,強調了對學生認識、分析和解決歷史問題所必須具備的知識和能力的考查。

2.關鍵能力

對獲取和解讀歷史信息能力的考查,如文科綜合Ⅰ卷第28題要求考生充分獲取表格中的歷史信息,對材料中提到的3人的教育背景、興辦實業(yè)的經歷等有效信息進行正確解讀,在歸納和演繹的基礎上形成綜合性的信息詮釋。對分析歷史問題能力的考查,如文科綜合Ⅱ卷第45題將日本中下級武士的命運置于明治維新的歷史環(huán)境中進行分析,要求考生運用比較、歸納等思維方法分析明治維新的相關問題。對歷史探究能力的考查,如文科綜合Ⅱ卷第42題考查批判性思維,要求考生獨立提出歷史見解,對已有歷史認識進行審辨式思考,并進行邏輯清晰的表述。

3.學科素養(yǎng)

對唯物史觀的考查,如文科綜合Ⅲ卷第27題通過對清代江南市鎮(zhèn)化進程的描述,要求考生運用歷史唯物主義方法分析商品經濟的發(fā)展,理解經濟基礎在社會歷史發(fā)展中的決定性作用。又如文科綜合Ⅲ卷第28題通過近代早期私人借名辦廠的史實,要求考生運用階級分析法理解中國早期資產階級產生的特點。對時空觀念的考查,如文科綜合Ⅰ卷第27題通過明代棉花產地與棉布生產地、營銷地的往來貿易描述,要求考生理解特定歷史時期不同空間在社會生產中的作用,進而考查明清時期區(qū)域經濟的發(fā)展。對史料實證的考查,如文科綜合Ⅱ卷第28題強調新聞報道作為史料的價值,要求考生辨別史料真?zhèn)危疾槠湓诒鎰e史料作者意圖的基礎上運用史料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對歷史解釋的考查,如文科綜合Ⅰ卷第25題通過漢武帝時期朝廷制作“皮幣”的歷史現(xiàn)象,解釋武帝時期為解決財政問題和王國勢力等問題所采取的措施。對歷史理解的考查,如文科綜合Ⅱ卷第35題要求考生全面、準確地理解史料信息,通過數(shù)據(jù)分析,指出蘇聯(lián)時期斯大林模式在產業(yè)結構方面的嚴重弊端。又如文科綜合Ⅲ卷第26題要求考生理解史料中宋代募兵制背后的制度和財政問題。

4.核心價值

高考歷史學科核心價值的考查,實際上與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一脈相承,也與前文重點闡述的“六個下功夫”和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育人導向相得益彰。如文科綜合Ⅲ卷第40題通過對漢代和羅馬帝國國家治理方式的比較,強調漢代在確立中國基本疆域、強化民族認同、追求統(tǒng)一價值觀、創(chuàng)立治國理政基本模式等方面的重要意義,引導考生樹立正確的國家觀、民族觀和文化觀,增強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三)確定“四翼”考查要求與考試評價維度

根據(jù)國家需要的人才特征和素質教育的培養(yǎng)目標,高考評價體系確定了4個方面的考查要求,分別從基礎性、綜合性、應用性、創(chuàng)新性對素質教育的目標進行評價。①基于這一設計,歷史學科將“四翼”考查要求學科化的同時,認識到“四翼”不僅是考查要求,也是試題質量指征,從兩個維度對考生和考試進行了評價。2019年高考歷史試題注重體現(xiàn)基礎性、綜合性、應用性和創(chuàng)新性,也從這4個維度評價考生的素質達成度。

1.基礎性

基礎性主要考查學生對主干知識和基本理論的掌握程度,關注其今后生活、學習和工作所必須具備、不可或缺的知識、能力和素養(yǎng)。如文科綜合Ⅰ卷第45題結合商鞅變法的歷史知識,要求考生結合所學知識進行合理遷移,考查考生運用比較等方法分析歷史問題的水平和能力。又如文科綜合Ⅱ卷第46題結合抗日戰(zhàn)爭和二戰(zhàn)的相關知識,要求考生理解中國戰(zhàn)區(qū)建立的原因和意義,強調了對主干知識和基本能力、素養(yǎng)的考查。

2.綜合性

綜合性是指學生對必備知識與關鍵能力、學科素養(yǎng)、核心價值的融會貫通,形成具備內在邏輯聯(lián)系的整體網(wǎng)絡。文科綜合Ⅱ卷第31題結合經濟學相關知識分析改革開放史;文科綜合Ⅱ卷第33題結合地理學知識,綜合地圖信息理解近代早期文化傳播狀況,考查考生綜合運用不同學科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3.應用性

應用性是指運用必備知識、關鍵能力和學科素養(yǎng)去解決實際問題,發(fā)揮歷史學科的應用價值。文科綜合Ⅰ卷第46題以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中的阿拉曼戰(zhàn)役為素材,引導考生以史為鑒,珍惜和平。文科綜合Ⅲ卷第30題要求考生運用馬克思主義思想方法分析、理解中國歷史和現(xiàn)實問題,引導考生在應對學習探索情境時使用正確的方法解決問題。

4.創(chuàng)新性

創(chuàng)新性是指創(chuàng)造性地運用必備知識、關鍵能力、學科素養(yǎng)和核心價值,發(fā)現(xiàn)新問題、運用新方法、得出新認識。如文科綜合Ⅲ卷第41題創(chuàng)新試題呈現(xiàn)方式和設問方式,要求考生圍繞《湯姆叔叔的小屋》在中國不同歷史時期的翻譯和改編情況,獨立提出觀點,并結合所學知識運用恰當方法進行論證,鼓勵考生主動思考,強調見解的獨到性。

四、結語

2019年高考歷史試題的指向性非常明確,即旨在發(fā)揮歷史學科立德樹人、服務選才、引導教學的核心功能,命題依據(jù)高校人才選拔的需求和國家歷史課程標準,貫徹落實全國教育大會精神和倡導五育并舉鮮明導向,繼續(xù)推進考試內容改革;同時,進一步優(yōu)化試題難度,提高區(qū)分度,考核目標以“必備知識、關鍵能力、學科素養(yǎng)、核心價值”為要素,考查要求側重“基礎性、綜合性、創(chuàng)新性”,突出了高考的選拔功能和對高中歷史教學的引導作用,助力夯實學生全面成長的基礎。

【作者簡介】徐奉先,教育部考試中心歷史學科秘書,助理研究員,主要從事教育考試測量研究。

【責任編輯:王雅貞】

猜你喜歡
高考評價體系
“宏觀辨識與微觀探析”素養(yǎng)測評框架的構建
基于高考評價體系的地理素養(yǎng)測評
高考評價體系下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學的變革
精選情境育人為先,內容改革能力為重
中國高考評價體系下的語文健康情感教育
高考評價體系指導下的學校備考策略探究
高考物理命題如何體現(xiàn)學科素養(yǎng)的導向作用
以高考評價體系為統(tǒng)領的二輪復習備考策略
高考評價體系下高中語文教學中美育實施的心得
落實評價體系 深化教學改革
修文县| 象山县| 临澧县| 红原县| 东山县| 海林市| 廉江市| 天台县| 思南县| 伊吾县| 芜湖县| 晋江市| 高安市| 梅州市| 连南| 阿尔山市| 平远县| 禄丰县| 凭祥市| 柘城县| 平邑县| 安溪县| 宣化县| 石渠县| 东乡县| 呼和浩特市| 周宁县| 延寿县| 铜梁县| 大厂| 鄄城县| 边坝县| 巴中市| 新河县| 大田县| 鹤壁市| 吉首市| 江安县| 衡山县| 全椒县| 浮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