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陳望
摘 ? ?要: 長征這一人類歷史上的偉大壯舉,留給我們最寶貴的精神財富,就是中國共產黨人和紅軍將士用生命熱血鑄就的偉大長征精神。新時代下,我們要繼承和發(fā)揚長征精神,砥礪奮進,這對我國當前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實踐意義。本文從長征精神發(fā)揮的凝聚人心的作用、為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供滋養(yǎng)及豐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資源幾個方面進行闡述,解析新時代背景下長征精神思想政治教育實踐意義。
關鍵詞: 長征精神 ? ?思想政治教育 ? ?實踐意義
對長征精神和習近平在紀念紅軍長征勝利8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的深入研究,為當前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不可或缺的生動教材,增強教育效果。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堅決維護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的堅強領導,完善思想政治教育話語體系。同時有利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時效性,培養(yǎng)新一代有正確政治方向和堅定理想信念的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的建設者和接班人。
一、長征精神發(fā)揮了凝聚人心的作用
1.為黨在中國革命中領導地位的確立奠定群眾基礎。
我們黨自1921年成立以來,始終秉持著為全天下窮苦勞動人民謀利益的理想信念,扎根群眾、解放群眾、發(fā)展群眾,與老百姓打成一片。井岡山時期,我們黨帶領工農紅軍打土豪、分田地,為窮苦老百姓奪來賴以生存的土地。因此,逐漸了解和認識到中國共產黨是為咱們窮苦老百姓翻身做主人的革命黨,紅軍是咱人民的隊伍。老百姓們積極支持黨的方針政策,踴躍參加紅軍,擁護黨的領導。
長征時期,盡管沿途雨雪風霜,前有豺狼,后有猛虎,但是我們黨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團結工農紅軍,發(fā)展人民群眾,粉碎國民黨反動派對我黨和紅軍的負面宣傳,維護我們黨在老百姓心中的光輝形象,贏得沿途老百姓的支持和擁護,以此鞏固黨在中國革命中的領導地位?!盁o論是革命時期的艱難困苦,還是面對如今復雜的國家環(huán)境,我們黨始終扎根于人民群眾之中”[1]。運用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汲取人民智慧,匯聚群眾力量,積極發(fā)動人民群眾。同時發(fā)揮黨的領導核心作用,帶領人民群眾翻身做主人,進行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讓人民群眾過上好日子。
2.密切黨與人民群眾的聯(lián)系以加強黨的作風建設。
中國共產黨是一個靠群眾工作起家的黨,是一個把為人民服務作為自己的宗旨、緊緊依靠人民群眾,充分發(fā)揮人民群眾的智慧,從而不斷革新、不斷發(fā)展成熟的黨。在當今時代,各種利益關系交織,形式錯綜復雜,群眾工作隨之增加難度,面臨一些新的挑戰(zhàn)。這就需要不斷提高維護群眾切身利益的自覺性,深刻理解立黨為公、執(zhí)政為民的本質要求,切實關心群眾的生產生活。黨員干部是作風優(yōu)良,群眾信任的表率。“全黨同志一定要永遠與人民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2]。黨員干部應走群眾路線,關心群眾疾苦,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保持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lián)系。只有堅持不懈地從嚴治黨,持之以恒地貫徹執(zhí)行八項規(guī)定,密切黨與人民群眾的聯(lián)系,我們黨才能始終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的堅強領導核心。
3.促進領導干部帶頭學習馬克思主義,在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更好地發(fā)揮組織領導作用。
馬克思主義是無產階級和人類解放的科學,是指導我們正確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也是我們黨制定一系列方針、政策的科學指南。領導干部是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點對象,是無產階級中的領導者和組織者,是我們黨的方針政策的執(zhí)行者,也是黨和人民群眾血肉聯(lián)系的重要橋梁和紐帶。
只有將二者有機地結合在一起,才能最大限度地發(fā)揮馬克思主義的指導作用和領導干部的帶頭作用。具體來講,需要領導干部學習老一輩革命家的長征精神,艱苦奮斗,刻苦鉆研,努力學習和掌握馬克思主義,深入理解馬克思主義精髓,以科學的理論武裝頭腦,切實學習和掌握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認真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把它運用到我們當前的實際中。弘揚長征精神,發(fā)揮領導干部的模范帶頭作用,身先士卒,身體力行,面對復雜的工作環(huán)境和工作任務,也應保持昂揚奮進的精氣神,自覺地踐行黨的思想路線,政策方針,解決好人民群眾工作生活的問題,切實維護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帶頭學習馬克思主義,傳播科學理論。弘揚長征精神,艱苦奮斗,求真務實,帶頭表率,在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更好地發(fā)揮組織領導作用。
二、長征精神為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供滋養(yǎng)
1.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從長征精神中汲取營養(yǎng)。
長征精神是我們黨的偉大精神重要組成部分。我們黨高度重視充分發(fā)揮長征精神在新時代的重要作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從長征精神中汲取營養(yǎng)。
一個人的價值觀是在不斷的社會實踐過程中逐漸形成的,并外化為一個人的行為習慣、工作作風等。我們黨有一個鮮明的共同價值觀,就是馬克思主義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并結合我國的實際創(chuàng)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同時形成人民群眾公認的、具有強大凝聚力和向心力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這是對馬克思主義價值和道德理論寶庫的進一步豐富和發(fā)展,開拓了中國共產黨人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理論認識的新境界。
當前,我國已進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定性階段,改革進入深水期。這就需要大力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弘揚長征精神,鞏固我們國家的主流價值觀,凝聚人心,匯聚人力,形成共同的價值認同,擰成一股繩,保證改革的順利進行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fā)展的正確方向。
2.有利于培育青少年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養(yǎng)新一代的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者和接班人。
青年是我國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對象,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生力軍,肩負著實現(xiàn)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的重任,是最具時代敏感性和創(chuàng)造力的“潛力股”,代表著祖國的未來和民族的希望。因此,當代青年樹立和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刻不容緩。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繼承了之前“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八榮八恥等先進思想的衣缽,因此也快速且廣泛地收到大眾的認可”[3]。但是,不容忽視的是關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踐行問題,這關系到青少年在當前復雜的社會環(huán)境下能否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化為自身的價值觀念,并在現(xiàn)實生活中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在實現(xiàn)理想的同時,也能為社會做出貢獻。要做到這一點,必須加強思想政治教育,發(fā)揮好我們黨的真正優(yōu)勢,緊緊把握住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中心環(huán)節(jié)不放,真正做到青少年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與思想政治教育高度結合,大力弘揚長征精神,重走長征路,繼承老一輩革命家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和作風,砥礪自我,錘煉意志,提高思想覺悟,實現(xiàn)青少年自我內心的轉化和人生價值的實現(xiàn),成為優(yōu)秀的新一代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者和接班人。
三、長征提供了豐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資源
1.有利于創(chuàng)作傳播長征題材的文化精品,提供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動教材。
思想政治教育實踐的推進和創(chuàng)新發(fā)展,離不開思想政治教育資源的支撐和功能的發(fā)揮。
“生動的教育素材是思想政治教育開展的前提性條件,沒有高質量的教育資源,思想政治教育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4]。雖然近些年來許多學者專家在豐富思想政治教育資源方面進行了積極的探索,積累了一些好的經驗和做法,但是隨著時代的發(fā)展,思想政治教育素材已經滿足不了教育者多樣化的教學需求。長征豐富了思想政治教育資源,有利于創(chuàng)作傳播長征題材的文化精品,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生動的教材。
紅軍長征中所蘊含的紅色文化資源是優(yōu)秀的思想政治教育資源。首先,紅色文化資源是我們黨特有的政治優(yōu)勢,是在多年的實踐基礎之上形成的,蘊含了我們黨的革命文化傳統(tǒng),凝結了革命斗爭和建設的優(yōu)秀成果,是極具科學性和說服力的教育素材。紅色文化資源是我國的一筆寶貴文化遺產,是歷史的見證,同時也是進行思想政治教育重要的文化載體。因此,在新時期要充分挖掘紅色文化資源,創(chuàng)作和傳播長征題材的文化精品,提供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動教材。例如長征故事飛奪瀘定橋,書籍《二萬五千里》等一系列長征題材的文化精品,在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實踐過程中,緊緊圍繞當前我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體系建設的需要,依托紅色文化和長征題材的文化精品,并結合科學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使抽象、乏味的教育過程變得生動形象,避免空洞說教,提高對教育對象的感染力和說服力,從而使思想政治教育對象產生對革命精神與傳統(tǒng)的認同。
2.有助于充分學習和理解總書記講話的實質內涵,有目的地運用到思想政治教育中。
充分學習和挖掘習近平總書記《紀念紅軍長征勝利八十周年大會上的講話》的實質內涵,充分理解“四個遠征”,做到“六個必須”,不斷加強黨規(guī)黨章和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的學習,進一步完善自己,做到愛黨、信黨、護黨、跟黨走,增強政治意識、工作方法、敬業(yè)精神、清正廉潔上向黨看齊、向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看齊,做到令行禁止、政令暢通,正確處理公與私、義與利、個人與組織、個人與群眾的關系,對黨絕對忠誠。
在充分學習和挖掘紅軍長征的光輝歷史及習近平總書記《講話》的實質內涵基礎之上,弘揚長征精神,有目的地運用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實踐中豐富和發(fā)展思想政治教育學的理論基礎,進一步明確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與任務,正確處理好教育者與教育對象的關系,擴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等,以此豐富思想政治教育資源,更好地開展思想政治教育,走好屬于我們新時代的“長征路”。
參考文獻:
[1]張紅梅.長征精神的時代意義[J].紅旗文稿,2006(5).
[2]習近平.黨的十九大報告輔導讀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3]習近平.在紀念紅軍長征勝利八十周年大會上的講話[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
[4]陳萬柏,張耀燦.思想政治教育學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