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一帆
【摘要】多聲部教學在小學音樂教學中是一個十分重要的內容。如何讓沒有經驗的小學生能夠快速地掌握多聲部合唱的技巧,并且以濃厚的興趣參與到多聲部合唱中,是小學音樂教學中一直在探討的一個問題。近年來,我們的教學理念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在小學低年級段的多聲部教學開展過程中,我們也嘗試了多種新鮮的教學方式。本文中,筆者就自身的教學經驗談一談如何通過課堂教學環(huán)節(jié)的設計引導學生更好地學習多聲部的合唱技巧。
【關鍵詞】多聲部合唱;小學音樂;合唱教學
【中圖分類號】G623.71?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引言
在教育改革不斷深化的今天,我們的小學音樂課堂也發(fā)生著巨大的變化。如今的小學音樂課程不再是單純的教學生唱一首歌,聽一首作品這么簡單。我們要讓小學生在音樂課堂中真正學有所得,就要重視各種形式的音樂演唱技巧教學,這其中合唱教學是一個十分重要的內容。加強合唱教學,讓學生感受到多聲部音樂的表現(xiàn)魅力,同時建立與他人合作的早期經驗,培養(yǎng)群體意識,這是我們在如今的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中需要時刻注意的內容。
一、多聲部合唱對學生學習音樂的意義
(一)鍛煉學生對復雜音樂的欣賞能力
在小學階段為學生進行音樂教學,其中一個重要的目的就是為了讓學生通過學習音樂,擁有良好的音樂欣賞能力。音樂欣賞能力不是天生的,是需要后天的培養(yǎng)而逐漸形成的。在音樂藝術中,每一首作品的內容都十分復雜,因此,學生想要全面地擁有音樂欣賞能力,就需要擁有更加全面的音樂知識。多聲部教學可以讓學生感受到不同聲部組合在一起的魅力,以及每一個聲部在單獨演唱時所展現(xiàn)出的效果。這對于學生來說,是一種對復雜音樂的了解和學習的過程。我們通過讓學生親身參與到多聲部合唱中,可以幫助學生逐漸培養(yǎng)對復雜音樂的欣賞能力。
(二)鍛煉學生的多聲部合作能力
音樂藝術在很多時候往往并不是一個人就可以完成表達的內容。比如交響樂、合唱、樂隊等,都是要分工明確的,許多人共同組合在一起,展現(xiàn)出一種集體的、宏觀的音樂效果。想要提高學生欣賞音樂、參與音樂表演的能力,就要首先讓學生擁有與他人合作的能力。在多聲部合唱練習中,學生需要根據(jù)自身的具體職能在合唱過程中調整自身的音量、節(jié)奏、音調、速度等,以配合集體的合唱效果。在這樣的一種學習過程中,學生將會更加全面地掌握與他人合作、進行音樂表演的能力。這對于學生未來更加深入地接觸音樂、把握音樂有著很大的好處。
二、基于多聲部為學生進行合唱教學的策略
(一)激發(fā)學生學習多聲部的興趣
對于小學生來說,無論是在任何一種課堂中,如果能夠進行游戲,那么他們會對這一課堂中的學習內容產生興趣。追根溯源,音樂的產生與游戲之間其實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很多人認為,音樂產生于人類古老的祭祀行為,而游戲同時也產生于此。因此,如果我們在生物教學之初為學生設計一些與教學內容相關的小游戲,那么學生一定會更愿意參與到多聲部的學習內容中。
舉例來說,我們可以在教學中使用卡農游戲引起學生的興趣??ㄞr游戲是指在一個合唱隊伍中各個聲部有規(guī)律地進行相互模仿,具體來說就是,后面的聲部按照一定的時間距離模仿前一個聲部所唱的旋律。在實際的多聲部教學中,往往會出現(xiàn)不同聲部之間相互帶跑的現(xiàn)象,卡農游戲這種相互模仿、相互干擾的游戲規(guī)則,其實正適合學生鍛煉這種抗干擾能力。通過卡農游戲的練習,學生能夠將各自的生物抗干擾能力大大提高,同時讓學生感受到多聲部配合的樂趣。在這樣的教學內容當中,學生將會更愿意去了解多聲部合唱的內容,更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當中。
(二)鍛煉學生聆聽聲部的能力
在任何教學中,我們慣常的思路是先讓學生了解所要學習內容的示范,然后幫助學生分析其中的規(guī)律,讓學生理解其中的原理,然后才會進入實踐教學環(huán)節(jié)。在多聲部音樂教學中也一樣,我們想要讓學生良好地參與到多聲部合唱中,就必須要讓學生先學會欣賞多聲部合唱的音樂,因此可以說,學會聽音樂,對于學生來說是尤為重要的。在欣賞課教學中,教師要運用不同的手段引導學生聆聽不同種類音樂中各個聲部之間的旋律,同時感受整個作品和聲的表達效果,讓學生能夠既從宏觀上欣賞音樂,又能夠從各個部分理解音樂的細節(jié)內容。
舉例來說,《黃河大合唱》是一首十分優(yōu)秀的合唱作品,同時它的兩個聲部之間區(qū)分也比較明顯,很適合剛剛接觸多聲部合唱知識的學生進行欣賞。為了讓學生習慣于聆聽兩個聲部的旋律,在教學中,我們可以讓學生將自己聽到的不同聲部通過畫線的方式直觀地表達出來。在最開始我們先分別讓學生單獨聆聽兩個聲部的旋律,然后讓學生在聆聽過程中通過畫線的方法將旋律的走向表達出來,之后再將整首歌完整地播放出來,讓學生在不同聲部的配合條件下將不同聲部之間的旋律同時畫出來。這樣學生不僅可以清楚地區(qū)分兩個聲部之間的旋律,同時還能夠在自己所畫的線上看出兩個聲部之間的配合規(guī)律,更好地感受多聲部和聲的魅力。
(三)通過對簡單歌曲的改編培養(yǎng)多聲部合唱能力
當學生完全進入到多聲部教學中,并且對于多聲部合唱的理論有了一定的掌握之后,即可開始進行多聲部合唱的實踐教學。在這個過程中,應該以學生比較了解的簡單的單聲部歌曲為導入,幫助學生進行改編,逐步培養(yǎng)學生的合唱意識和合唱能力。對于剛剛接觸合唱的學生來說,當他們能夠理解合唱歌曲的理論以后,如果教師能夠在簡單的歌曲中配上一些簡單的織體和聲,那么學生將很快地掌握合唱的技巧。
舉例來說,兩只老虎這首歌可以進行單聲部演唱,也可以進行多聲部演唱。由于學生們對單聲部的兩只老虎都很熟悉,因此我們可以用《兩只老虎》這首歌作為示范,為學生設置合唱。可以先在整首歌中加入兩個單音,以固定的音型成為第二聲部。然后安排學生分為兩個部分,一部分學生唱主旋律,另一部分學生唱第二聲部的和聲。要求唱主旋律的學生逐漸加快節(jié)奏,然后讓第二聲部的學生跟上主旋律的節(jié)奏。在這樣的游戲氛圍中,學生不知不覺就掌握了多聲部演唱的技巧。
(四)將不同歌曲進行混合
在合唱練習中,我們其實可以將旋律相近的歌曲進行混合,一方面讓學生鍛煉自身的抗干擾能力,另一方面可以讓學生體會到更多的趣味性。在小學階段,很多歌曲的節(jié)奏都比較簡單,旋律也比較相近,因此,教師可以通過分析歌曲,找出具有共通性的歌曲,讓不同的小組進行合唱。在這種練習設置中,我們要注意歌詞和旋律之間的銜接,除了從旋律上聽起來可以無縫銜接,在歌詞上最好也能展現(xiàn)出一些配合的新意。這樣學生在合唱中才能夠感受到更多的樂趣,展現(xiàn)出更加精彩的效果。
綜上所述,小學階段對于學生的學習來說是十分重要的,在這個階段,我們?yōu)閷W生打好基礎,讓學生在之后的學習過程當中更加迅速地對知識進行深入挖掘。音樂知識的掌握以及演唱技巧的鍛煉,是需要長久磨合的,多聲部合唱也需要學生進行長時間的理解。因此,在小學多聲部合唱教學中,我們應該盡可能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掌握扎實的音樂理論知識。同時,通過更加具有趣味性,更加具有創(chuàng)新性的方式,對學生進行教學,讓學生靈活掌握多聲部相配合的演唱方法。只有這樣,學生在今后的音樂學習中,才能夠創(chuàng)造出更多的可能性。
參考文獻
[1]孫志福.合唱指揮策略淺析[J].當代音樂,2017(9):60-61.
[2]鐘小花.音樂課堂,可以如此美妙和諧——淺談小學多聲部合唱教學的探索與實踐[J].嶺南音樂,2016(1):39-40.
[3]周媛.對音樂課程標準“過程與方法”目標中“過程”的思考[J].黃河之聲,201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