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里有不少地方,似詩,似禪,有綺邐的風光。有時,你不用知道每個字的意思,卻已經(jīng)意思無盡。
王語行:本名王峰,文學博士、重慶大學副教授。致力于國學教育與傳播,出版《吳芳吉年譜》《閑情與遐思》《絕妙好詩二百首》,整理注疏《孟子大義》《李延平集》,撰有《人如亂世》《花鏡兩相悅:中國文化散記》等作品。
《論語》里有不少地方,似詩,似禪,有綺邐的風光。有時,你不用知道每個字的意思,卻已經(jīng)意思無盡:
色斯舉矣,翔而后集。曰:“山梁雌雉,時哉時哉!”子路共之,三嗅而作。(《論語·鄉(xiāng)黨》)
拋開歷代層層的訓詁,單看這一場景,就覺得非常美,不知為何,心頭總涌現(xiàn)出春風浩蕩、草木萌發(fā)的詩意。一個春日,孔子與弟子行走于山谷,前面落著幾只野雞,正在草間啄食。置身野外,孔子也放松了,聊發(fā)出少年的興致,看到野雞,很是歡喜,不自覺放輕了腳步,想要靠近前去看看他們。野雞覺有人來,抬頭看了看,隨即飛向天空,盤旋一陣,又落在低矮的灌木上。這野雞們的騰躍自如,上下無礙,孔子看在眼里,不禁感嘆:“這些山梁上的雌雉,得其時呀!得其時呀!”子路向它們拱拱手,它們又振一振翅膀飛去了。
野雞這種鳥,極為警覺,一有動靜,就會飛起來。俗諺“家雞打得團團轉(zhuǎn),野雞打得貼天飛”,野雞性情敏感,動作迅捷,怪不得孔子近之不得。嫻熟弓箭的子路大概以前獵過野雞,對夫子之言深為贊同,也禁不住拱拱手向這些老朋友致意。未料孔武高大的子路一拱手,群鳥反而愈加驚疑,以為來者不善,索性群起拍翅飛走了。
“時哉時哉”,禽鳥尚且如此,人豈能不如乎?孔子平素教人,也有“敏于行而訥于行”之提撕,一個“敏“字,道出了當斷則斷的魄力。又論“達者”之義,一曰“質(zhì)直而好義”,一曰“察言而觀色”,不僅品格正直,從禮知義,還要保持敏銳的感知力與覺察力,就如那山間的野雞,何等機警,何等善察,何等善于把握時機,孔子所肯定、所贊嘆的,亦在于此。
無論是“敏于行”還是“察言觀色”,都離不開對“時”的把握。孟子稱孔子為“圣之時者”,贊嘆他去留無礙,行止無礙,“可以仕則仕,可以止則止,可以久則久,可以速則速”??v觀孔子一生行止,孟子之言,當不為虛譽。
孔子知“時”,當止則止,當行則行。大司寇任上,孔子興禮樂,墮三都,平叛亂,懾敵國,一時政通人和,路不拾遺,魯國有大治之勢,孔子的政治名望也隨之達到了頂峰。近鄰齊國大為不安,擔心孔子為政,魯國中興,不便控制,于是巧施離間計,饋送女樂,執(zhí)政的季康子受之,三日不朝,對孔子也冷落下來,魯國之政自此糜爛,不堪收拾。此時,孔子看出端倪,判斷魯國大局已不可為,眷戀權(quán)位已無意義,乃果斷率弟子出走,周游列國十四年。試想,一個人處在高位,說走就走,說放就放,像孔子這般的不粘不滯也是難得,多少人在功名利祿面前止步不前,患得患失呀!
孔子知“警”,危邦不入,亂邦不居。當年,他不得志于衛(wèi)國,西游晉國,將見執(zhí)政大夫趙簡子。抵達黃河邊,得知竇鳴犢、舜華兩賢臣被殺,孔子嘆而作歌:“美哉水,洋洋乎!丘之不濟此,命也夫!”黃河之水浩蕩無邊,我竟不得渡,這大概是命運的安排吧!聞聽這略帶哀意的歌吟,子貢不解,問夫子何故言此。孔子解釋:“竇鳴犢、舜華二人都是晉國的賢士大夫。趙簡子未得志之時,全賴二人輔佐;如今一旦得志,卻殺掉二人獨掌政權(quán)。我聽說,一個地方如果剖腹取胎殺害幼獸,麒麟就不到它的郊野;排干水澤來捕魚,蛟龍則不合陰陽來興云致雨,傾覆鳥巢毀壞鳥卵,鳳凰就不愿來這里飛翔。這是為什么呢?君子忌諱傷害他的同類。那些鳥獸對于不義的行為尚且知道避開,何況我孔丘呢!”于是臨河不濟,見危而返,避開了晉國即將陷入混亂的政局。
人與鳥獸同居的時代,本有知時、知警的本能,而后卻大大退化了,故此,長者才不厭其煩地提醒子侄“千金之子,坐不垂堂”“君子不立于危墻之下”。欲趨吉避兇,預先察覺是第一步,及時離開是第二步,否則,稍一猶疑,便入桎梏之中而無法脫身。
孔子所屢屢稱道的箕子,就是一個對人情事理敏感的人,他看見紂王進餐必用象箸,洞穿其奢侈之心,預言其后必有敗政喪國之事:“彼為象箸,必為玉杯,為杯,則必思遠方珍怪之物而御之矣,輿馬宮室之漸自此始,不可振也?!焙髞碇拢怀龌铀?,紂王一變而為奢侈無度,酗酒淫樂,四方諸侯漸生二心?;硬煲娢C,卻無能無力,只得披發(fā)佯狂,隱而鼓琴,保其性命于亂局,待商亡之后,東渡朝鮮,再建文明。
如箕子,如孔子,通達敏銳,洞徹人情,燭照事理,而能見微知著,識時務,知進退,“動靜不失其時”,是謂智者之行。
人情事理可測,命運幽微不可測,那又該如何以“時”呢?西方哲學家說得很妙:“愿意的跟著走,不愿意的拖著走?!币嗉疵献铀裕骸澳敲玻樖芷湔?。”既然命運如此,何不與之結(jié)伴而行?這是對命運的婉順,看似無能無力,實則是,順自然之理以取舍,順趨勢之道以進退,如此,方能識得并把握天命。
孔子周游列國時,尚是“知其不可為而為之”,近乎精衛(wèi)填海的超拔與堅韌。四處碰壁之后,漸悟天命所在,終于“無可無不可”,堅韌之外有了彈性,不再以政治為唯一志業(yè),退而編訂詩書,教授生徒,傳禮樂于后世,待知己于將來。他不再惶然如喪家之犬,動蕩如不系之舟,在生命的晚景里,他的目光平靜,心安下來,如澄澈之水,照見天光云影,感知到了歷史的消息和天命的召喚。
“君子居易以俟命”,安于當下,把握當下,藏器于身,待時而動,以平和虛靜之心等待天命的到來。如此,才能順應其時,機緣所至,則施展抱負,兼濟天下;機緣不至,則自得其樂,獨善其身。若能領悟這層道理,進與退、得與失,都已從容,何須感慨懷才不遇,生不逢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