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斐斐
摘 要:流行語作為一種詞匯現象,反映了一個國家在一定時期內人們普遍關注的問題和事物,具有時代性、流行性和創(chuàng)新性等特征。文章以近五年來( 2014 - 2018)《咬文嚼字》發(fā)布的年度“十大流行語”為研究對象,對其分類、意義產生、形成原因等內容進行論述,并對其存在和發(fā)展給予評價。
關鍵詞:《咬文嚼字》;流行語;類型;意義;成因
文章編號:978—7- 80 736 -771 -O(2019)03 - 015 - 03
流行語作為時代的產物,已經成為了一種非常重要的語言現象,它反映了社會各個方面的發(fā)展變化。因此,對流行語進行多角度的研究是很有意義的?!兑慕雷帧纷鳛檎Z言文字類期刊代表之一,被稱為“語林啄木鳥”,堪稱漢語規(guī)范化研究的典范。本文把《咬文嚼字》近五年( 2014 - 2018)評選出的年度“十大流行語”(共50個)作為研究對象,對其類型、意義產生以及形成原因等進行分析,有利于了解和把握近年來流行語的發(fā)展態(tài)勢和規(guī)律,從而得出更準確、更有價值的結論。
一、《咬文嚼字》( 2014 - 2018)“十大流行語”的基本類型
2014 - 2018年《咬文嚼字》“十大流行語”共有50個。本文是從音節(jié)長度、語言層級和語言形式的新舊三個方面來劃分其基本層次。
(一)按音節(jié)長度劃分
音節(jié)長度是反映詞語語音特點的一個重要特征。在50個流行語中,“尬X"既可以是雙音節(jié),如“尬舞”“尬聊”;也可以是三音節(jié),如“尬紅毯”“尬游戲”o其他流行語的音節(jié)長度分布如下:單音節(jié)1個,占2%,如“懟”;雙音節(jié)1 8個,占36%,如“顏值”“共享”“錦鯉”等;三音節(jié)1 3個,占26%,如“新常態(tài)”“有溫度”“店小二”等;四音節(jié)1 1個,占22%,如“洪荒之力”“不忘初心”“教科書式”等;五音節(jié)及以上7個,占14%,如“命運共同體”“有錢就是仟性”等。
從上文可以看出,雙音節(jié)流行語的數量最多,其次是三音節(jié)流行語,四音節(jié)、五音節(jié)及以上的流行語也占一定比重,這體現了現代漢語流行語多音化趨勢的發(fā)展特點;同時,雙音節(jié)流行語所占比重最大,仍然符合現代漢語雙音節(jié)詞占優(yōu)勢的詞匯特點。
(二)按語言層級劃分
語言是一個有著層級體系的符號系統(tǒng),可以分為不同的層級單位。根據語言符號的層級性,將50個流行語劃分為語素、詞、短語和句子。
1.流行語素有1個,占2%:懟。
2.流行詞有25個,占46%:斷崖式、失聯(lián)、神器、高大上、萌萌噠、獲得感、互聯(lián)網+、顏值、寶寶、創(chuàng)客、網紅、剁手黨、供給側、葛優(yōu)躺、套路、共享、流量、油膩、錦鯉、店小二、教科書式、官宣、佛系、巨嬰、杠精。
3.流行短語有1 6個,占32%:頂層設計、新常態(tài)、打虎拍蠅、斷舍離、腦洞大丌、洪荒之力、吃瓜群眾、工匠精神、小目標、不忘初心、砥礪奮進、有溫度、尬x、打call、命運共同體、退群。
4.流行句子有8個,占16%:你懂的、有錢就是任性、主要看氣質、一言不合就XX、友誼的小船,說翻就翻、藍瘦,香菇、確認過眼神。
在50個流行語中,流行詞數量最多,其次是流行短語。二者所占比例高達78%可見詞和短語是語言單位中比較重要的兩個結構單位。
(三)按語言形式的新舊來劃分
在50個年度流行語中,既包括新造的語言形式,也包括舊有的語言形式。
1.新造語言形式
新造詞是人們?yōu)榱诉m應社會交際的需要,對新事物、新思想和新概念所進行的語言表述和符號規(guī)定,從本質上體現了語言是人類思維的工具這一性質。這些新造語言具有創(chuàng)新性和現代性的特點,一經出現便在公眾媒體中廣泛傳播,體現出極強的生命力。50個年度流行語中,共有35個新造語言形式:新常態(tài)、打虎拍蠅、斷崖式、你懂的、斷舍離、失聯(lián)、高大上、萌萌噠、獲得感、互聯(lián)網+、顏值、創(chuàng)客、腦洞大丌、有錢就是任性、剁手黨、網紅、主要看氣質、洪荒之力、吃瓜群眾、小目標、一言不合就XX、友誼的小船,說翻就翻、供給側、葛優(yōu)躺、藍瘦,香菇、砥礪奮進、共享、我可能XX了假的XX、尬x、打call、命運共同體、教科書式、官宣、佛系、杠精。
2.舊有語言形式
在語言經濟原則的驅動下,人們在表達一些新事物、新概念時不再重新創(chuàng)造新的詞語,而是利用原有的語言材料,賦予其新的含義,或者改變其原有的感情色彩,通過給舊有語言形式賦予新義的途徑創(chuàng)造新詞語。舊詞賦予新義是新詞語產生的重要方式。50個年度流行語中,共有15個舊有語言形式:頂層設計、神器、寶寶、工匠精神、套路、不忘初心、有溫度、流量、油膩、懟、錦鯉、店小二、確認過眼神、退群、巨嬰。
由上可知,新造語言形式占較大比重,同時舊有語言形式由于其經濟簡省的特點,也占據了一定比重,這體現了語言的穩(wěn)定性和創(chuàng)造性。這些語言形式所體現出的意義,文章將在第二章節(jié)進行細述。
二、《咬文嚼字》( 2014 - 2018)“十大流行語”意義的產生
2014 - 2018年《咬義嚼寧》“十大流行語”意義的產生方式有多種,根據上義對流行語語言形式的分類,文章將分別對流行語中的新詞新義和舊詞新義這兩類產生方式進行探討。
(一)新詞新義
新詞新義,即利用原有的漢語語素,采用新的形式,表達新事物和新概念。這類新詞在創(chuàng)造過程中利用的是已有語言材料,所以更便于人們理解該類詞的詞義。2014 - 2018年“十大流行語”新詞新義的構詞方式主要有以下幾種:
1.簡縮。如:“打虎拍蠅”即老虎蒼蠅一起打;“斷舍離”即斷絕不需要的東西,舍棄多余的廢物,脫離對物品的迷戀;“失聯(lián)”即失去聯(lián)系;“高大上”即高端大氣上檔次。
2.諧音。如“藍瘦,香菇”是網絡上一段廣西小伙子的視頻中的“難受,想哭”的諧音。
3.比喻。如:“斷崖式”意為就像陡峭的山崖斷裂一樣,形容幅度大、勢頭猛的下行狀態(tài);“友誼的小船,說翻就翻”,是把友誼比作船,意思是朋友之間的友誼很脆弱,隨時都有打碎的可能。
4.借詞。如:“新常態(tài)”源于英語“New Normal”;“創(chuàng)客”源自英語“Maker”,指不以盈利為目標,努力把各種創(chuàng)意轉變?yōu)楝F實的人:“佛系”源自口本某雜志介紹的一個“男性新品種”一“佛系男子”,“佛系”指“不爭不搶,不求輸贏,不苛求、不在乎、不計較,看淡一切,隨遇而安”的生活態(tài)度;“打call”源自英語,call在英文中是“喊、叫”的意思?!按騝all”最開始的意思是演唱會現場觀眾瘋狂喊叫,與表演者互動。進入我國后,其適用范罔逐步擴大,也可以用來表達對某人或某事物的支持和贊同。
5.借代。如:“吃瓜群眾”,因為人們看熱鬧或閑聊的時候常常會嗑瓜子,所以最先用“吃瓜群眾”代指只罔觀不發(fā)言的網民。現在使用范罔擴大,凡是對某話題不了解或有意保持沉默的罔觀者,都可稱“吃瓜群眾”;“杠精”,杠即抬杠,精即妖精,和某些詞搭配可表示“程度很深”的含義。杠精指代“抬杠成精”的人。這種人往往不問真相,不求是非,為反對而反對,為爭論而爭論。
6.重疊。如“萌萌噠”,萌即可愛,重疊為“萌萌”,就是很可愛,“噠”是“的”的諧音。
7.引申。如:“洪荒之力”,“洪荒”一詞本指混沌、蒙昧的狀態(tài),借指遠古時代。中國選手傅園慧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說:“我已經用了洪荒之力啦?!薄昂榛闹Α币灰棺呒t,多用來形容超乎想象的巨大能量;“官宣”,2018年10月16日,趙麗穎與馮紹峰同時在微博上發(fā)布“官宣”,公布二人結婚喜訊,引發(fā)網絡瘋狂轉發(fā)。幾大后,“官宣”紛紛出現在公眾和個人媒體上?!肮傩毖杆僮呒t?!肮傩睆摹肮倬W”“官微”衍生而來,義為“官方宣布”。其“官方”指某種權利的擁有方。“官方”本指政府方面,把個人和非機構等稱為“官方”,也有強調其權威性、可靠性的意味。
8.反語。如“小目標”,這里“小目標”是反語,王健林口中的“小目標”,其意思正好與本義相反,指的是普通人難以實現的“大目標”,多含譏諷和自嘲的意味。9.漢字加寧母或符號。如“互聯(lián)網+”,符號“+”既表示加入、融人,也表示升級換代、創(chuàng)新發(fā)展。即互聯(lián)網與社會經濟領域各生產要素“相加”,讓互聯(lián)網與傳統(tǒng)行業(yè)深度融合,重構、再造新的發(fā)展業(yè)態(tài),體現了社會經濟發(fā)展的新格局和新形勢。
(二)舊詞新義
舊詞新義,通俗的來講就是“舊瓶裝新酒”。為了交流的需要,節(jié)省語言成本,人們在表達一些新事物、新概念時不再重新創(chuàng)造新的詞語,而是使用原有語言材料,通過一定的方式和途徑賦予其新的含義,2014 - 2018年“十大流行語”舊詞新義的構詞方式主要有以下幾種:
1.比喻。如:“神器”源于我國古代神話傳說中的“十大神器”。于是人們便把某種新器物或高科技產品稱為“神器”,以強調其獨特的“神奇”功效;“工匠精神”本指手藝工人對產品精雕細琢、追求卓越的理念,現在將所有像手藝工人一樣追求“精益求精,追求完美”的精神都稱為“工匠精神”。
2.借代。如“流量”,本義是每單位時間通過河流,運河或管道的橫截面的流體量,或通過道路的車輛,人員等的數量。在互聯(lián)網時代,“流量”也指在一定時間內網站的訪問量。熱門明星顯然能讓網站訪問流量暴增。從2016年年底到現在,娛樂行業(yè)經常用“流量”來形容那些擁有眾多粉絲,人氣高,影響廣,商業(yè)價值高的明星。這里面既有市場層面的客觀描述,又隱含著公眾的義化評價,是一個具有雙重意味的詞語。
3.引申。如:“套路”本指編制成套的武術動作,也指成系統(tǒng)的技術、方式、方法等。后引申指經過精心編制的、用來迷惑人的說法或做法,有時也指人們早已習慣的約定俗成的處理各種事情的手段、方式、方法等,其表達效果生動形象,幽默詼諧;“有溫度”,2017年5月8口,中國共產黨上海市第十一次代表大會報告中指出,上海未來五年要成為人文之城:建筑是可以閱讀的,街區(qū)是適合漫步的,公園是最宜休憩的,城市始終是有溫度的?!坝袦囟取边@個有著細膩感覺的詞語,此后逐漸流行丌來。它的意思是讓人感受到熱度、暖意,含義由物理層面擴展到了人義層面,和我們黨的為人民服務的宗旨高度契合?!坝袦囟取钡牧餍蟹从沉巳藗儗Τ鞘谢ㄔO中的人性化要求。
三、《咬文嚼字》( 2014 - 2018)“十大流行語”的形成原因
流行語的產生與流行,既有外部因素也有內部因素,受到社會、心理和語言三方面岡素的制約和影響。
(一)社會因素
社會因素是語言發(fā)展的外部因素,語言能夠動態(tài)地反映出社會生活的發(fā)展軌跡。流行語作為時代的一面鏡子,最能敏銳地反映社會和時代的變遷。
近年來,以習近平總書記為核心的黨中央全面致力于我國的政治經濟建設,并提出了一系列新政策,新舉措,積極引領經濟發(fā)展新常態(tài),關注民生問題,強力打山腐敗。政治經濟領域的這些新變化催生了一系列流行語,如“中國夢”“頂層設計”“打虎拍蠅”“獲得感”“互聯(lián)網+”“命運共同體”等。
改革丌放以來,中外政治、經濟、文化交流也口益頻繁。人們對外來文化不再是盲目拒絕和一味排斥,而是在認同和包容的基礎上吸收借鑒。特別是有很多年輕人高度關注國外的文化和媒體,因此產生了大量的外來詞,如“斷舍離”“創(chuàng)客”“打call”“佛系”等。
隨著信息技術的進步,大眾傳媒的快速發(fā)展,信息傳播的速度越來越快,渠道越來越多,范罔越來越廣。大眾與互聯(lián)網之間的關系越來越緊密,來自互聯(lián)網的流行語數量也口益增多,如:“官宣”“剁手黨”“杠精”“主要看氣質”“藍瘦,香菇”等。近幾年影視作品數量增多,影響力也在擴大,源自影視作品而產生的流行語也很多,如“元芳,你怎么看?”“中國式”“高富帥”“葛優(yōu)躺”等。
(二)心理因素
心理因素是語言發(fā)展的另一個外部因素。語言的使用者是人,流行語的發(fā)展自然要受到人的心理認知的制約和影響。
1.求異心理。即追求表達上的新穎獨特?,F在尤其是很多年輕人,言談時都講究個性化,追求標新立異的表達。比如用“洪荒之力”而不用“拼盡全力”;用“吃瓜群眾”而不用“罔觀群眾”。
2.從眾心理。這是普遍存在的大眾心理。這和求異心理并不沖突。一旦出現個性化的表達,人們便會紛紛跟風效仿,高頻率地使用,使之流行丌來。
3.尚簡心理。即追求經濟簡單的表達,力求以最簡潔的形式達到最清晰的表達。許多簡縮的流行語就是很好的例子。如用“高大上”而不用“高端大氣上檔次”。此外,舊詞新義也符合人們尚簡的心理,用同樣的詞形就可以表示多種意義,避免了再造新詞的麻煩。
(三)語言因素
語言因素是語言發(fā)展的內部因素,流行語作為語言系統(tǒng)的一部分,其產生與發(fā)展必然受到語言自身的影響。
1.語言經濟性原則。即在言語交際中,盡量降低交際雙方的力量損耗,更加經濟簡潔地實現言語交際?,F今如此快節(jié)奏的生活中,人們凡事都講求效率,流行語的盛行很好地體現了這一點。如上文提到的簡縮詞和舊詞新義,都是用簡潔明了的方式表達出詞語的意思。
2.語言模因論。何自然認為,“凡是獲得廣泛復制和傳播的現象都是模因現象,語言在交際中是不斷得到復制和傳播的,所以就存在語言模因現象”。流行語中的諧音詞就體現了模因論。如“鴨梨大”(壓力大)、“藍瘦,香菇”(難受,想哭)。此外,流行語中的句式套用也是模因論的表現。如“我可能XX了假 的XX",從“我可能復習了假的書”到“我可能考了假的試”“我可能看了假的電影”等,“XX"幾乎可以是一切你想接的詞。
3.語言順應論。比利時語用學家,J.Verschueren提出了語言順應論,他認為語言的使用就是不斷地選擇語言的過程,語言具有順應性的特點。語言的選擇必須順應交際語境。何自然指出,“交際語境包括心理世界、社交世界和物理世界?!绷餍姓Z的產生與發(fā)展主要涉及到其對社交世界和心理世界的順應。流行語對社交世界的順應表現在社會的政治、經濟、文化等領域的發(fā)展導致相應流行語的產生與傳播。流行語對心理世界的順應體現在人們的多種心理和情感需求對流行語的產生與發(fā)展起到了制約作用。
四、結語
通過對近五年來《咬文嚼字》“十大流行語”的分析,有助于我們從語音,造詞,意義和原因等方面進一步了解流行語的特點。把握其發(fā)展態(tài)勢和規(guī)律。流行語的產生與使用極大地豐富了漢語詞匯系統(tǒng),為語言發(fā)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具有一定的時代價值、語言價值和社會價值。但是在肯定其積極意義的同時,我們也必須承認一些流行語給漢語規(guī)范化帶來的負面影響,我們應該用辯證的態(tài)度去看待和使用流行語。一個流行語的發(fā)展前景如何,是會消失還是被納入一般詞匯,取決于它是否具有持久的生命力和創(chuàng)造力,這還有待于進一步檢驗。
參考文獻:
[1]張志毅,張慶云,詞匯語義學(第三版)[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2.
[2]何自然,語用三論:關聯(lián)論順應論模因論[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
[3]何自然,冉永平,新編語用學概論[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455 - 464.
[4]葛本儀,現代漢語詞匯學[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4.
[5]何自然,語言模因及其修辭效應[J].外語學刊,2008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