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仁政
世界十大知名酒店品牌之一—凱悅酒店于1980年在美國密蘇里州堪薩斯城的市區(qū)建成。這座五星級酒店共40層,總高150米,造價0.5億美元(大約折合為2019年的1.5億美元)。酒店的得意之作之一,是玻璃屋頂下面寬44米、高15米的中庭。中庭天花板下懸掛著長約37米、重約29噸的兩層“空中走廊”—能讓觀眾以最佳角度欣賞表演的平臺。
1978年5月,凱悅酒店開建;1980年7月1日,酒店如期正式高調開幕。次年7月17日傍晚,大約1600名觀眾如潮水般涌進凱悅酒店,觀看在中庭舉辦的茶舞大賽。19時3分,大賽正式開始。不少觀眾站在走廊的平臺上觀看,有的還在平臺上隨著舞曲的旋律愉快地“翩翩起舞”—要在場外“和參賽選手共舞”,過一把“演員癮”。沒想到,兩分鐘之后的19時5分,隨著一聲巨響,平臺突然墜毀,釀成114人死亡、至少186人(一說216人)受傷的慘劇。
1984年11月的調查結論表明,這次“走廊慘劇”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建造時因為“疏忽大意”而造成的一個“小錯誤”。下面,用簡化了的、鋼桿懸掛的兩層平臺的一個局部來說明這個“小錯誤”。
當初設計用來懸掛兩層平臺的,是直徑約為32毫米的一根長鋼桿,把它固定在天花板上垂吊下來,再和兩顆螺母連接,固定平臺。但是,在改變設計和施工時,它們被換成相同直徑和材料的兩根短鋼桿和3顆螺母。這樣,本來每一根長桿上的每一顆螺母只需承擔一層平臺與觀眾的重量,在改成兩根短桿之后,每一顆螺母就需要承擔兩層平臺與觀眾的重量—增大到“不堪重負”的兩倍。事故后,天花板下的鋼桿全都完好無損并在原地“堅守崗位”,可見,“小錯誤”不是因為鋼桿的抗拉強度不夠,而是出在平臺、鋼桿與螺母的連接處—包括螺母與平臺之間的“鐵墊件”(其作用類似今天的墊圈—增大螺母與平臺接觸處對平臺表面的受力面積,從而減小平臺表面受到的壓強,避免平臺被破壞)。于是,不堪重負的螺母裂開……
為什么要把一根長桿換成兩根短桿呢?據(jù)說是為了避免“麻煩”。如何避免“麻煩”呢?答案多少有點莫名其妙但又“順理成章”:不但在一根長桿的中部刻出螺紋,要比在兩根短桿的兩端分別刻出螺紋更“麻煩”,而且在制作、運輸與安裝時,用一根長桿連著兩層平臺比用兩根短桿“麻煩”。
2008年7月27日,《堪薩斯日報》以“對許多人而言遲到的紀念”為標題,來悼念27年前的這場“美國建筑史上最嚴重的建筑結構災難”—“走廊慘劇”的罹難者。同年,人行天橋紀念基金會還舉辦了籌資活動,用籌得的資金在距離凱悅酒店一個街區(qū)即大約1千米之處,建造了一座花園和一座噴泉來紀念罹難者。2015年11月12日,酒店街對面的公園內(nèi)建成了一個紀念館以紀念慘劇罹難者。
而今,雖然“物是”,但已“人非”—在依然富麗堂皇的凱悅酒店(幾經(jīng)翻修之后于2011年更名為皇冠中心堪薩斯城喜來登酒店)第40層樓的休息室里,人們照樣細細品味著精美可口的飲料,靜靜地凝望天上的熠熠星光……難覓當年那場慘劇的一絲蹤影。不過,對于經(jīng)歷過慘劇的幸存者及其親友來說,卻有永遠揮之不去的傷痛……
1998年12月11日,一枚“H2”型火箭騰空而起—運載著一顆探測火星氣象的衛(wèi)星“火星氣候軌道器”(MCO),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預定它在1999年9月23日抵達目的地。
然而,NASA失望了—研究人員驚訝地發(fā)現(xiàn),MCO沒有進入預定的火星軌道,而是在遠遠低于預定的高度被錯誤釋放,最終陷進了火星大氣層,很快就不見蹤影而“葬身太空”。
為什么經(jīng)驗豐富的NASA,這次卻讓MCO“誤入歧途”呢?
經(jīng)過緊急調查,NASA的官員發(fā)現(xiàn)問題竟然出在MCO上的一些資料,沒有把有關軟件中的英制計量單位準確地轉換成公制計量單位—錯誤來自承包該工程的洛克希德·馬丁空間系統(tǒng)公司。
原來,對于計量單位,包括太空工業(yè)在內(nèi)的美國企業(yè),使用的是略異于傳統(tǒng)英制的美式英制,噴射推進實驗室則使用公制;承包商理應把英制都轉換成公制,以便噴射推進實驗室每天兩次啟動小推進器來調整太空船的航向。導航員認定啟動小推進器的力是以公制的“牛頓”為單位。不料,承包商提供的資料,卻是以英制的“磅”為力的單位,結果導致太空船的航向出現(xiàn)微小偏差。日積月累,終于“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這個“小偏差”造成了巨大的經(jīng)濟損失—價值0.36億美元(連同一起探測的“火星極地著陸器”MPL等共1.25億美元)的MCO打了“水漂”!當然,還有其他損失。
這次衛(wèi)星的“失蹤”,有其背后的原因。美國在度量衡領域的“一國兩制”,迫使人們無時不進行反復的“計量單位換算”。而在大量的換算中,因為“四舍五入”造成誤差的次數(shù)必然增多。
當然,因為忽略細節(jié),在航空、航天、宇航領域引出的“麻煩”,遠不止“經(jīng)濟損失”—還有“殞命太空”。美國航天飛機“挑戰(zhàn)者”號和“哥倫比亞”號,先后在1986年1月28日和2003年2月1日“機毀人亡”,各有7名宇航員殞命。這兩次悲劇的原因并不是因為什么重大錯誤:前一次僅僅是一個密封圈破裂;后一次是外部燃料箱中的一塊隔熱泡沫碎片脫落,而這塊碎片擊中了航天飛機的左翼,使熱防護部件形成裂孔,導致超高溫氣體在航天飛機重返大氣層時進入了機體……
2004年5月23日,法國戴高樂機場2E候機廳E50門附近的一部分頂棚坍塌,造成包括兩名中國公民在內(nèi)的4人不幸遇難,另有3人受傷,經(jīng)濟損失與聲譽損失自然不在話下。
坐落在巴黎的該機場經(jīng)過7年的計劃與建設,于1974年啟用,是歐洲主要的航空中心,也是法國主要的國際機場。于是,該機場的設計師保羅·安德魯一下子被推上了風口浪尖。那么,坍塌的原因何在呢?
2005年2月15日,法國“戴高樂機場2E候機廳坍塌專門事故調查委員會”表示,發(fā)生該候機廳頂棚坍塌的事故原因有多個方面,而主要原因是一個“細節(jié)”被忽略—設計時的“應對偶然性安全事故的冗余量系數(shù)小了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