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立亞 錢可敦 文雅琪 王柳佳 胡運宏
摘 要:南京雨花臺是基于城市格局和山水尺度的公共園林,是社會和獨特人文歷史的產物。雨花臺歷經一千多年,從最初的佛寺園林轉變?yōu)槿缃窆δ芏鄻拥墓矆@林,是歷代文人墨客的精神寄托。南京雨花臺經過多次增建,園林意趣不斷增加,始終在南京城占據(jù)著重要的地位。
關鍵詞:南京;雨花臺;公共園林;金陵“組景”
南京雨花臺是南京著名景區(qū)。古屬石子崗,其范圍頗不一致。因上多石,五彩繽紛,又被稱作石子崗、聚寶山。古雨花臺包括東、中、西三座崗地及其附近的山地,西崗位于今安德門外菊花臺一帶,中崗相當于現(xiàn)在的雨花臺烈士陵園一帶,東崗又叫梅崗、梅嶺?,F(xiàn)雨花臺主要集中在中崗和東崗。春秋戰(zhàn)國時期,雨花臺服務于國防建設和農業(yè)發(fā)展需要,曾建立城池,《建康實錄》即載:“因山立號,置金陵邑?!绷螅昊ㄅ_開始得到景觀開發(fā),成為金陵城一處重要的景區(qū)。
1 六朝高座寺:雨花臺的得名與起源
東晉時期,佛教流行,佛寺活動增多,都城建康城內佛寺遍布各處,高座寺是其中重要的一座。高座寺位于石子崗東崗和中崗之中。據(jù)《高僧傳》,西晉時期有西域來華的高僧帛尸梨密多羅常在石子岡修行,死后葬于此;后又有高僧來建康說法,在密多羅冢處建立寺廟,“陳郡謝琨贊成其業(yè),追旌往事,仍曰高座寺也”,此即高座寺得名緣由。
高座寺的立地與盛名,引發(fā)了雨花臺佛教意趣的產生,而在高座寺發(fā)生的“天降雨花”事件,則將雨花臺推進了大眾的視野,激起了雨花臺山巔佛教講學的第一個高潮。《六朝事跡編類》中對雨花臺進行了詳細的定義:“雨花臺:梁武帝時有云光法師講經與此,感得天雨賜花,天廚獻食?!奔春蠓Q講經高臺處為“雨花臺”。
2 唐宋梅嶺與二忠祠:公共功能的過渡
唐宋時期,雨花臺的發(fā)展主要集中在高座寺(宋易名為永寧寺,此后兩者均可稱)和梅崗,朝著公共園林的方向不斷拓展向公眾開放的維度,逐漸確定了其充滿自然野趣的山地園林風格。
2.1 文化集群效應的園林呈現(xiàn)
梅嶺位于高座寺后山坡,它的范圍主要集中在東崗上。東晉初期,豫章太守梅賾帶兵抵抗南下胡人犧牲。為了紀念梅賾將軍,在嶺上建梅將軍廟,廣植梅花,遂稱為“梅嶺”。后代“梅嶺”利用名人志士的淵源,經歷百年營植,范圍逐漸擴大,成為東郊城市居民的祭祀風水佳地和賞梅勝地。
隨著雨花臺知名度的提升,前有李白登高唱和、后有唐彥謙述說“野菊西風滿香路,雨花臺上集壺觴”的風景。每年清明和秋季重陽節(jié)前后,登雨花臺,眺金陵風光,感懷心中所想,已經成為南京市民在雨花臺的主要游覽意向。
宋代通過增設“二泉”等景點,將雨花臺置于一定的“組景”框架之下,一定程度上定性了雨花臺的“山水”園林風格。宋代詩人陸游登聚寶山,游永寧寺(高座寺),以寺中泉水沏茶,后題曰“二泉”。乃至明代,金陵人以上巳節(jié)品茗永寧泉為樂,九日登高最多。
2.2 元素組合導致的園林情感
宋朝社會動蕩,石子崗見證了無數(shù)仁人志士血灑豪情壯志,于是雨花臺園林承載更多的是對家國的情感和抱負,被更廣泛地傳播開來。《宋史》載:“建康府通判楊邦乂罵賊不屈,金人剖其心?!彼胃咦诮ā鞍异簟保鳛榧漓霔畎顏V的祠堂。150年后,抗元英雄文天祥為國捐軀,萬歷間遂改建“褒忠祠”為“二忠祠”紀念。六朝開始,雨花臺不乏名人祠堂,利用園林與私人、政府的相對關系,深刻影響著雨花臺景點的公眾性變化。
在這樣的背景下,存宋代涉及雨花臺的大量詩文,或傷感、或憤懣、或表明心跡,詩文情、景圍繞山、嶺、岡、臺、泉等自然園林景色,可多可少,組合方式多樣。北宋文人借景抒情,有張湯曰:“臺上繽紛花正雨,城邊一陣已西風?!蹦纤文图脑€人家國情懷,梁棟詩言:“春中景物尚凄然,小立崇臺古樹邊。潮信不嫌城寂莫,山光似與客留連?!?/p>
3 明清木末亭:作為金陵“組景”的正式記載
明清時期是雨花臺園林發(fā)展的第二個高潮,雨花臺從自發(fā)性郊野園林發(fā)展為具有明顯規(guī)劃性質的公共園林。與此同時,名人各家紛紛對與雨花臺園林作出回應,為雨花臺增添了歷史文學意義。
3.1 園林“組景”的萌芽
梅崗上木末亭在明代建立完成,它與雨花臺一起被列為金陵組景,尤其是高座寺重建后,以佛教為中心,生發(fā)出安隱寺、清源觀等寺觀集群,奠定了雨花臺格局的最終形成。
木末亭位于雨花臺東崗之巔,東臨方正學祠,下俯景公、海公二祠,遙與楊邦剖心碑相呼應?!赌灸┩び洝罚骸斑B蔭交柯,殊為幽寂。忠臣烈士之凜然正氣,引領文人雅士登亭吟哦,生發(fā)仰止之思。此景乃取‘木末風高,躋身清金陵四十八景。惜亭毀于兵燹?!蹦灸┩さ牡乩砦恢妹鞔_,園林意義突出,它與祠堂組合形成的清幽環(huán)境深化了禪意登高的意象。
3.2 圖文勝景的文本化
金陵地區(qū)是最先開始規(guī)模較大“組景”研究的地區(qū),文人主導下的金陵情景記錄,引發(fā)了“組景”文本化。雨花臺第一次見諸文人詩冊,是在文征明侄文伯仁編著的“金陵十八景”中。萬歷年間,余孟麟游覽南京名勝二十處,賦詩唱和,著有《雅游篇》,文中也涉及了雨花臺,但篇幅較少?,F(xiàn)存較完整的圖文屬明朱之番繪制的《金陵四十景圖像詩詠》,通過“躬歷其境,圖寫逼真,撮舉其概”,表現(xiàn)圖文勝景,但是作者僅書寫了雨花臺的一個景點,且排在第十八位。其中“雨花閑眺”一圖一文點明了景點的位置、產生緣由、景點現(xiàn)狀、最佳游覽時間和游覽現(xiàn)狀,從主體性的角度對景點進行了評價,為雨花臺賦予了歷史地標意義。
清代由江寧府上元縣人高岑編著的《金陵四十景圖》堪稱歷代金陵景物圖中的極品。其中,雨花臺一篇由左右并列的兩幅圖畫組成,氣勢恢宏,景點文字說明題寫在圖畫右上方,雨花臺的景點僅說其一高座寺(永寧庵),且排在第十四位。徐上添的《金陵四十八景圖冊》將雨花臺高座寺和木末亭并列提及,圖文點題式簡潔說明,具有強烈的復古傾向。圖冊中的“雨花說法”和“木末風高”分別排在第三景和第三十八景,描寫出兩處景點地理位置和游賞特點。迨至民國徐壽卿的《金陵四十八景全圖》,結構與徐上添的相似,唯豐富了雨花臺游人活動內容。
4 晚清民國的戰(zhàn)場與刑場:在腥風血雨的夾縫中幸存
清時雨花臺,一方面延續(xù)明代園林“組景”,繼續(xù)在文學范疇上豐富雨花臺園林,另一方面受到朝代更替的巨大影響,不斷調整雨花臺的園林地位。
4.1 作為四十八景的延續(xù)與發(fā)展
“金陵四十八景”在一定程度上確定了雨花臺的地位,延伸了雨花臺的文化意象。清湯廉在《金陵物產風土志》中記載了雨天茗茶、聚會斗詩的場景。民國以后,文人將注意力轉向斗石藝術和建筑營造,力圖將園林意趣物化,推動了雨花臺的文化產物、文化符號的發(fā)揚。“石,天然品也。雨花山所產多五色,雨后尋之,必獲其佳者。碎玉零珠,可以供幾席之玩;彼粗丑之質,筑園亭者以砌石道,固別有野趣焉。”
4.2 園林功能的興衰變遷
雨花臺屬于南山脈系統(tǒng),山峰僅高八十里,且緊靠南城門,周邊聚集著居民區(qū)和商業(yè)區(qū),是南京城的突破口。清末民國戰(zhàn)亂迭起,雨花臺乃至南京的郊野園林悉數(shù)被毀,雨花臺的宗教獲得和游覽活動被迫停止,原有建筑被嚴重破壞,高座寺、木末亭也難逃劫難。自此,南京雨花臺的園林建設戛然而止,繼而轉向軍事用途。
雨花臺在宋朝時便設有軍事防衛(wèi)措施,《景定建康志》卷三十五述:“雨花臺兩處各劄大寨抱城,開河兩道以防之?!鼻宕?,為抵御日寇侵略,雨花臺重新設東西炮臺,并筑蜿蜒起伏的城墻,民國時期繼續(xù)修繕增設,辛亥革命曾與清軍激戰(zhàn)于此??谷諔?zhàn)爭期間,日軍通過搶占雨花臺炮臺,重炮轟擊中華門至新街口的地區(qū),從城墻豁口攻入南京,南京淪陷。1927年以后,雨花臺淪為政治斗爭的刑場。
5 新中國的風景區(qū):雨花臺的現(xiàn)代重生
建國后,百廢待興。南京主城南部在1955年后被劃為雨花臺區(qū),政府開始重建古雨花臺,開辟新的風景區(qū)。風景區(qū)的建設可分為三個時期。1949年至1979年,根據(jù)“先綠化、后建設”的方針,進行了大規(guī)模的綠化造林工作;20世紀70年代末至90年代中期,以楊延寶、齊康先生為首的建筑師設計建造紀念館、紀念碑和紀念軸線,組成了南京的城市“中軸線”,同時也是中華路—雨花路段的延續(xù)。景區(qū)內的“忠魂亭?—忠魂廣場—紀念館紀念橋—中央水池—國歌碑、國際歌碑—大臺階—紀念碑”群體建筑就此形成,建筑軸線長1500米,由南向北,高低起伏;90年代中期開始,雨花臺管理部門著手開展大規(guī)模的景區(qū)景點建設,完成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烈士紀念區(qū)、名勝古跡區(qū)、雨花石文化區(qū)、雨花茶文化區(qū)、游樂活動區(qū)和生態(tài)密林區(qū)的規(guī)劃。
名勝古跡區(qū)位于整個風景區(qū)的東北角,居于規(guī)劃軸線的一側,集中了古雨花臺遺跡,主要通過增設仿古建筑來展現(xiàn)原有風貌。1997年,為紀念“雨花說法”的傳說,閣疊三層、檐卷四重的雨花閣被打造出來,并在閣內設有巨幅云光法師說法瓷磚畫。2015年初,高座寺重續(xù)香火,朱欄碧櫳、回廊庭院猶存。隨著革命烈士紀念區(qū)規(guī)劃的完成,對木末亭和東、西炮臺的復建修繕也開始進行。2000年,雨花臺烈士陵園管理局在風景區(qū)的二泉后山了木末亭。設計師將日寇侵占南京時在木末亭原址上修建的鋼筋混凝土碉堡也包含在內,建造了一座仿明清式建筑的亭軒,正面為單層祠堂式建筑,背面為雙層重檐亭式建筑,側面為錯落式建筑。
現(xiàn)代雨花臺,仍保留亭園園林結構,立于乾隆御碑的四角亭乾隆御碑亭和保護甘露井的甘露亭等也被規(guī)劃出來,以供人們?yōu)g覽休憩。但這些建筑總體已被高大的革命紀念碑影響,失去了原有的登高眺望意義,游人鮮至。東、西炮臺如今則成為人們訪古探幽、遛鳥休閑之佳地。
21世紀,南京重啟“組景”評選工作,雨花臺仍是“金陵新四十八景”的重要部分。新形勢下,亭園式的郊野園林已經不適合現(xiàn)代城市的需求,被廣泛推廣的風景區(qū)綠地形式和內容給雨花臺帶來了新的挑戰(zhàn)。不過,無論南京城市社會如何變遷,雨花臺都周而復始地服務著城市及居民。
參考文獻:
[1] 朱偰.金陵古跡圖考[M].中華書局,2006.
[2] 徐壽卿.金陵雜志·金陵雜志續(xù)編[M].南京出版社,2013.
[3] 黃雨.雨花臺歷史記憶的嬗變[D].南京師范大學,2011.
[4] 林廣臻,陸琦,劉管平.唐宋嶺南州府園林的公共性探析[J].風景園林,2018,25(07):107-111.
作者簡介:王立亞(1997—),女,湖北襄陽人,南京林業(yè)大學風景園林學院本科在讀。
錢可敦(1992—),男,江蘇常州人,研究生,南京林業(yè)大學助教,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文雅琪,南京林業(yè)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本科在讀。
王柳佳,南京林業(yè)大學風景園林學院本科在讀。
通訊作者:胡運宏,博士,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建筑史,園林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