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欣
摘 要 隨著我國經濟的高速發(fā)展,人們的受教育水平和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人們逐步意識到體育教育對身體健康的重要性。受升學考試影響,中小學生普遍缺少時間進行身體鍛煉,大學新生身體素質逐年下降,引起國家和教育部高度重視。高校體育教學可分為多個教學模塊,籃球作為一種競技性高、觀賞性強的運動,深受廣大學生喜愛,高校體育藍球教學傳統的教學模式已經無法滿足學生日益增長的體育鍛煉需求。高校體育籃球教學應順時代發(fā)展趨勢,創(chuàng)新改革陳舊的教學模式,運用多元化的教學方法讓更多的學生認識到籃球運動的魅力所在。本文主要分析高校體育籃球教學現階段存在的弊端,提出應用多元化的教學模式教學的策略,以期幫助高校深化體育籃球教學改革。
關鍵詞 高校 籃球 多元化教學
中圖分類號:G642文獻標識碼:A
1高?;@球教學的不足之處
1.1教學方式過于單一
高校體育籃球教學方式存在過于單一的問題,受傳統體育教學模式影響,籃球教師普遍對課堂教學方式存在一定偏差,導致體育籃球教學活動中往往忽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學生淪為被動地位,學習積極性和主觀能動性受到一定限制。高校體育籃球教師課堂教學過于重視動作要領的規(guī)范性,學生達不到對應標準需要重新聯系,循環(huán)往復的練習過程易使學生感到枯燥無聊,體會不到籃球運動的樂趣,逐漸對籃球運動失去學習興趣,課堂學習敷衍了事。以班級為教學單位的籃球教學模式與現代化籃球教學理念不符,籃球教學活動的趣味性降低,運動水平不同的學生被迫接受統一教學,運動水平較高的同學易產生倦怠心理,運動技術不佳的同學學習吃力,逐漸對籃球學習失去信心,不利于教師開展籃球課堂教學。
1.2教學內容不符合學生實際需求
高校體育籃球教學內容脫離生活實際,陳舊的理論知識教學以及過多的動作技術要領訓練不符合學生內心實際需求?;@球運動風靡全世界,始終處于蓬勃發(fā)展狀態(tài),高校籃球教學理論知識受出版教材編制年限局限,缺乏最新最前沿的籃球理論知識動態(tài)。滯后的籃球理論教學內容影響學生學習積極性,造成學生學習動力不足。高校體育籃球教師普遍不重視在日常教學活動中滲透籃球運動文化以及理念,很難正確引導學生認識籃球運動,致使學生對籃球運動的認識停留在較為淺顯階段,主觀認定籃球只是一種運球、投球的球類運動,學生學習體驗不佳,不利于高校開展體育籃球教學。
1.3籃球教學評價體系不健全
高校體育籃球期末考試和日常教學測試方式多圍繞基礎技術開展,或者以小組對抗賽的形式評定優(yōu)劣,考核方式相對單一,針對學生籃球運動水平缺乏系統全面的有效評估手段?;@球運動基礎較差的學生在個人籃球技能考核中往往成績不理想,而團體對抗中籃球技能佳的學生表現出彩,導致籃球技能較差的學生喪失學習信心。高校體育籃球考核方式遵循“一刀切”,學生身體素質個體差異沒有納入考核方式中,學生個性沒有受到應有的保護,一部分籃球技能不太好的同學應考核分數低下,喪失學習動力,進而抗拒籃球運動。大多數高校體育籃球考核方式沒有兼顧到運動技能層次不同的學生,不利于鼓勵學生學習籃球運動。
2多元化教學模式應用策略
2.1開展心理素質教學
高?;@球體育教師應開展心理素質教學,提高學生抗挫折能力以及抗壓能力?;@球運動作為一門對抗性極強的體育運動項目,對隊員的心理素質要求很高,有時候隊員要在最后一秒命中球框投籃,很有可能最后一分定勝負,籃球隊員要有強大的心理素質頂住壓力專注最后的投籃?;@球教師除了要在課堂上展開理論教學和技術教學,還應對學生進行籃球運動理念價值滲透,培養(yǎng)學生“勝不驕,敗不餒”的風范。針對部分籃球運動技能水平差的學生,教師應進行適當的心理輔導,鼓勵學生正視自己在籃球運動方面的不足,清楚學習籃球運動的益處,積極參與籃球運動教學活動?;@球教師可在日常的課堂教學實踐中結合心理教學,例如在傳球過程中講解假動作接發(fā)球,如何以假動作麻痹對方球員,有助于提高學生籃球實戰(zhàn)判斷力。
2.2開展合作學習
以小組為單位的合作學習可彌補傳統籃球教學的不足之處,學生可以獲得足夠的空間和時間用來討論和實踐,可有效培養(yǎng)學生團隊協作能力。小組合作學習模式下,教師成為學習指導者而不是主導者,課堂教學凸顯學生主體地位,學生學習籃球運動積極性提高。教師在進行團隊分組時,應考慮到每一位學生的個性特點,確保每個籃球學習小組之間的平均水平差異不大,保證各個小團體中籃球技能水平不高的學生可以受到相應的照顧,以便于向籃球運動水平高的同學學習。教師應選取理論技術優(yōu)秀的學生擔任團隊戰(zhàn)術指揮,以便于學習小組團隊各自為政,減少教師指導壓力。以小組為學習單位的籃球教學課堂中,教師先下發(fā)學習任務,小組成員在討論以及實踐中完成學習內容認知、質疑、升華的過程,有助于學生開啟主動學習模式。
2.3個性化教學
高?,F有體育教學模式下,學生學習籃球運動普遍都是吃大鍋飯,學生個性和特長得不到施展空間。高校應積極進行體育教學改革,將個性化教學方式納入體育教學改革中,針對身體素質能力處于不同梯度的學生,開發(fā)適應分難易層次的教學課程,設定難度等級不同的體育教學考核方式,有助于學生學習籃球運動獲得良好的學習體驗,增強學習籃球的自信心。教師應摒棄傳統籃球運動教學注重動作規(guī)范和理論知識的老思路,可利用多媒體技術播放最前沿的籃球賽事,引導學生在觀賞賽事中學習籃球運動的規(guī)則,增強學生對真實籃球運動的認識,全方位滲透籃球知識與素養(yǎng)。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模擬籃球賽事,根據每一個學生的運動特長設定相對應的角色,充分解放每一位同學的個性,因材施教。
3結語
綜上所述,多元化的教學模式有有助于高校體育籃球教師提升課堂教學水平,促進體育籃球課程改革發(fā)展。針對當前高校體育籃球教學方式單一、教學內容跟不上學生實際學習需求以及現有的籃球教學評價體系有缺陷的問題,教師可積極開展心理素質能力訓練,啟用合作學習模式,個性化培養(yǎng)學生籃球運動技能,可有效提高學生籃球運動綜合素質能力。
參考文獻
[1] 王楊.多元化教學方法在高校體育籃球教學中的應用[J].科教文匯(上旬刊),2017(12):8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