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鑫
[摘 要]本研究使用文本分析法,以西安交通大學的9所書院和香港中文大學的9所書院為樣本,分析官方網站上公布的文本資料,比較內地與香港高校書院模式的異同。研究結果表明,2所高校的書院發(fā)展都極具特色,并且在學生的錄取方式、管理團隊的組織構成和通識教育的實施上存在較大的差異。建議內地高校要關注學生選擇書院的自主性,進一步完善書院的導師制,以及提升書院實施通識教育的標準。
[關鍵詞]書院制;模式;通識教育
[中圖分類號] ??G649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1005-5843(2019)05-0137-07
[DOI]10.13980/j.cnki.xdjykx.2019.05.026
2017年9月21日,教育部、財政部、國家發(fā)展改革委聯(lián)合發(fā)布《關于公布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及建設學科名單的通知》,中國的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正式拉開了帷幕,要使大學和學科的排名進入世界前列,我國高校需要向世界一流大學學習??v觀哈佛大學、耶魯大學、牛津大學及劍橋大學等世界一流大學,會發(fā)現(xiàn)住宿學院制是為保障人才培養(yǎng)質量所采取的一種重要方式[1]。當前,我國高校的書院結合了古代書院和西方住宿學院的特點[2],從2000年開始,內地高校建立書院超過了130所[3],并不斷探索培養(yǎng)學生的新模式。由此,書院制成為內地高校向世界一流大學學習的一種嘗試。
書院一詞最早來源于中國古代的書院,唐代時期正式出現(xiàn)并用于私人教育或藏書;五代時期成為面向社會開放的教育機構;宋明時期書院作為理學家傳播思想的重要場所而快速發(fā)展;清代晚期成為國家主要的教育機構[4]?,F(xiàn)代大學書院與古代書院有所聯(lián)系,又有明顯的區(qū)別。中國最早實施大學書院制的高校是香港中文大學,其中第一所書院的創(chuàng)設者錢穆先生以“上溯宋明書院講學精神,旁采西歐大學導師制度”來表達他的創(chuàng)辦精神[5]。古代書院重視學術研究、自由講學、提倡尊師等精神值得現(xiàn)代高校借鑒[6],而現(xiàn)代大學書院也致力于傳承古代精神文化。例如,復旦大學的志德書院以“修其身齊其家治其國,必先正其心”為教育理念;克卿書院以“立志胸存社稷,但求無愧于心”為教育核心等?,F(xiàn)代大學書院在一定程度上繼承了古代書院的精神文化。也有學者指出,高校是用書院之名指代對專業(yè)課程進行課堂教學的一種補充教育形式,與古代書院的形式和內涵都不同了[7],其更多的是仿效西方住宿學院。住宿學院最早萌芽于中世紀的法國,是為了解決貧困學生的住宿問題[8],此后發(fā)展成為大學內部的學生與教員的小型社團,先后在牛津大學和劍橋大學成立, 1933年其向美國高等教育轉移,在哈佛大學建立了學院[9],能夠為幾百名學生提供小型的、穩(wěn)定的、教職工領導的家庭式住宿環(huán)境[10]。值得注意的是住宿學院不僅僅有配套的豪華宿舍、食堂、圖書館、體育設施等[11],其還為同住在一個社區(qū)的學生與教授搭建了師生交流的平臺[12],使學生在生活和學術相結合的社區(qū)中受益[13]。因此,當前內地的高校書院是在繼承中國古代傳統(tǒng)書院制度的基礎上,仿效西方住宿學院實施的一種新型學生管理體制[14]。
本研究以西安交通大學和香港中文大學(以下均簡稱西交大、港中大)為例,通過比較內地和香港高校書院建設的現(xiàn)狀,探究二者在教育模式上存在的異同,以期借鑒香港中文大學書院制發(fā)展的成功經驗,為內地高校在“雙一流”建設背景下進一步優(yōu)化人才培養(yǎng)方式提供建議。
一、研究方法
(一)分析方法
文本分析法是指對文本本身的內容、符號、結構和語境等方面的信息進行分析、識別和歸納的一種研究方法[15],目的是推斷出文本背后所蘊含的深層含義。本研究收集和整理了西交大和港中大書院官方網站上發(fā)布的相關文本,從錄取方式、組織構成、通識教育等方面進行分析,歸納出兩校書院在各個維度上的特征,并比較兩者有何異同。
(二)樣本選擇
目前,學界對中國現(xiàn)代大學書院的概念基本達成共識,其主要以學生宿舍為管理空間和平臺,以學生公寓為生活社區(qū),對學生實施通識教育,承擔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與行為養(yǎng)成等方面的教育任務,本質上還是一種學生社區(qū)生活管理模式[16]。以此定義為基礎,本研究在實施書院制的內地高校和香港高校中分別選取西交大、港中大為樣本。大陸地區(qū),隨著越來越多的高校開始建立書院,書院的形式開始走向多樣化,當前主要包括集中開展通識教育和培養(yǎng)拔尖人才兩種類型[17]。集中開展通識教育類的書院是讓學生以書院為生活中心,開設通識教育課程和舉辦各種類型的活動來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yǎng)拔尖類人才的書院是部分重點高校將培養(yǎng)精英人才的特區(qū)融入了書院中[18],以考核的形式從新生中選拔少數優(yōu)秀學生實施精英教育,將學校的優(yōu)質資源集中在少部分人身上。西交大的書院同時具備了以上兩類特征,其中彭康書院、文治書院、宗濂書院、啟德書院、仲英書院、勵志書院、崇實書院及南洋書院面向全校學生,以書院為依托實施通識教育;錢學森書院面向學校部分學生,以培養(yǎng)精英人才為主要目標。同時西交大從2005年成立“文治苑”(文治書院前身)時就開始探索現(xiàn)代大學書院的建設,是較早推進書院制的內地高校之一,所以其書院在內地高校中非常具有代表性。香港地區(qū)受到經濟、政治等方面因素的影響,港中大是香港高校中唯一實施書院制的大學,卻也是實施最早、發(fā)展最成熟的大學。1964年港中大成立,其是由新亞書院、崇基書院及聯(lián)合書院3所書院合并而來,此后又成立逸夫書院、晨興書院、善衡書院、敬文書院、伍宜孫書院及和聲書院共6所書院,最終形成了港中大各具特色的9所書院。本研究選取西交大的9所書院和港中大的9所書院作為研究對象進行對比與分析。
二、兩所高校書院總體狀況概述
(一)西安交通大學書院概況
本研究對西交大書院的基本情況進行了梳理(如表1所示)。西交大目前建設了9所書院,全校所有本科生都會隸屬于其中一所書院,書院通過設置學業(yè)導師、班主任、專職輔導員等崗位來實現(xiàn)對學生的管理。西交大的書院成立于2005至2016年之間,大致發(fā)展了10余年的時間。最早的書院機構“文治苑”成立于2005年, 2007年更名為文治書院; 2016年成立了錢學森書院,前身是教務處培養(yǎng)拔尖人才的辦公室,目前以書院的形式管理實驗班的學生。除錢學森書院以外,其余8所書院都有自身的院徽和院訓,屬于書院的基本標識,部分書院的官方網站上給出了詳細介紹。各書院的院徽主要是依據各書院自身的特色進行設計,如仲英書院的院徽由4個基本形組成,每個基本形是以書本的造型為原型,強調書院的學習氛圍,整體來看像是瞄準鏡的準心,象征著書院學生為自己的目標奮斗,顏色上采用大紅色來表現(xiàn)文科學生充滿激情活力的感性思維;崇實書院的院徽以含苞待放的花蕾為主體造型,基本形由“崇實”中文拼音首字母“c”和“s”變形組合而成,象征著崇實書院的學生像待放的花蕾一般與時俱進、茁壯成長。各書院的院訓主要涉及到交通大學歷任校長倡導的理念或者書院的培養(yǎng)目標,如彭康書院以彭康校長“三活躍”的主張為院訓;文治書院以唐文治校長“欲成為第一等學問、事業(yè)、人才,必先砥勵第一等品行”的育人理念為院訓;仲英書院以“服務社會、奉獻愛心,推己及人,薪火相傳”為院訓,旨在培養(yǎng)富有責任感的學生。錢學森書院成立的時間較晚,其于2017年12月開始向全校師生發(fā)布院徽、院訓征集啟事,而到目前為止尚未確定正式的院徽、院訓。
(二)香港中文大學書院概況
本研究對港中大書院的基本情況進行了梳理(如表2所示)。港中大目前建有9所書院,對所有本科生實施“雙院制”管理,專業(yè)教學、學術研究等歸學院管理,而課外活動、德行培養(yǎng)等歸書院管理。港中大實行書院制長達半個世紀之久,其書院成立于1949年至2007年之間。值得注意的是,港中大是先成立了書院而后形成大學。1964年香港地區(qū)的新亞書院、崇基書院和聯(lián)合書院三所書院合并成為香港中文大學,這類似于英國的牛津大學、劍橋大學,它們都是先誕生了學院而后組建為大學。所有書院都設計有自身的院徽、院訓、院旗乃院歌,并在書院的官方網站上給出了相關說明,以此彰顯出書院文化的獨特性。各書院的院徽緊密結合書院自身的使命愿景,如新亞書院的院徽是以漢墓出土的“孔子問禮于老子”畫像為原型設計的,表明書院著重發(fā)揚中華傳統(tǒng)的禮儀文化;善衡書院的院徽由甲骨文、金文“家”字部首為主干,左右兩旁線條向中心伸展而形成“人”字,寓意東西方文化融合,書院師生共同學習、教學相長;伍宜孫書院的院徽以松樹盆景為主題,與書院培養(yǎng)學生堅毅不屈的精神相契合。各書院的院訓與弘揚中國古代文化有著密不可分的聯(lián)系,大多取自古代典籍。如崇基書院的院訓取自《小戴禮記·大學篇》,即“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期望學生不斷追求圓滿;逸夫書院的院訓取自《論語·述而》,即“德之不修,學之不講,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要求學生既要追求學問,也要修養(yǎng)品德;和聲書院的院訓取自《周禮·天宮·大司徒》,即“知、仁、圣、義、忠、和”,表明書院學生的品格和立身處世的態(tài)度。
三、兩所高校書院模式的比較研究
(一)書院的錄取方式
西交大書院和港中大書院在錄取學生的方式上存在明顯的區(qū)別。西交大書院的學生主要是依據自身的學科專業(yè)被分配進入書院,而港中大書院則賦予學生一定的自主權,其按照學生的意愿將學生分配進入書院。西交大除錢學森書院以外,其余8所書院均依據學生入學時所屬的專業(yè)進行分配(如表3所示),住宿生活方面全部由書院進行管理。其中比較特殊的是勵志書院和南洋書院,勵志書院的學生來自于12所教學學院,是所有書院中涵蓋專業(yè)范圍最廣的,其原因在于該書院的學生由全校的國防生構成;南洋書院需要負責管理少年班,這是西交大對早慧少年的一種特殊教育模式,少年班成績合格的學生無需參加高考就可以進入西交大進行本科學習。此外,錢學森書院屬于西交大的精英型書院,下設工科試驗班、數學試驗班、物理試驗班、化生試驗班、計算機試驗班和人工智能試驗班,全校理科學生可以對感興趣的試驗班進行報名,在通過書院組織的筆試、面試后進入試驗班學習。
港中大9所書院在培養(yǎng)理念、特色活動、硬件設施等方面都各有特色,因而學生在入學前會根據自己的興趣和要求填寫一份表格,將9所書院按照意愿排序,學校據此將學生分配進入書院。目前少部分書院會組織面試,但通常情況下學生的第一志愿都會被采納,使學生進入心儀的書院。總體而言,西交大書院和港中大書院都是面向學校全體本科生的,每個書院都由不同的專業(yè)組成,旨在打破學生之間的學科專業(yè)界限,讓具有不同專業(yè)和文化背景的學生居住在一起,為其提供相互交流的環(huán)境,從而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發(fā)展??傊?,西交大書院和港中大書院都不具備招生權,書院錄取學生是根據學校的分配,只是在分配方式上有所區(qū)別。
(二)書院的組織構成
組織構成是書院區(qū)別于傳統(tǒng)教學學院的一個方面,西交大書院和港中大書院在發(fā)展過程中都形成了自身獨特的管理形式。如圖1所示,當前西交大書院總體上由院長負責,下設書院院務委員會,主要由學業(yè)導師、班主任、專職輔導員等對學生進行直接管理。院長是書院的最高領導,主要負責除教學以外的任務,書院領導全部都由學術地位較高的教授擔任,有時還會邀請其他學校的知名學者或社會知名人士來擔任書院的名譽院長。書院事物委員會則承擔書院的具體管理任務,委員包括學業(yè)總導師、院務主任、家長及學生代表,其中班主任和學業(yè)導師主要負責學生的專業(yè)教育,在學習上給予學生指導和幫助;專職輔導員主要負責學生的通識教育,注重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院務主任需要兼任黨總支書記職務,分管書院團工委、學生黨支部和專項委員會,負責支部活動、黨員發(fā)展、檔案管理等事務。家長委員會是書院在高等教育中建立家校聯(lián)系的一種嘗試,為家長參與書院管理提供一個有效的平臺。學生組織包括書院學生會、宿舍管理委員會和學生事務委員會。因此,學生在有機會參與書院管理的同時,也有表達自身訴求的渠道。
如圖2所示,港中大書院由院長領導,各書院單獨設置管理辦公室,主要由舍監(jiān)、導師、學生及相關教職工人員組成管理隊伍。院長是書院的主要管理者,負責活動的安排、教職工的聘用、規(guī)章制度的管理等。管理辦公室具體分為綜合管理辦公室、教學管理辦公室、導師辦公室和學生工作辦公室。綜合管理辦公室負責安排書院人事、財務方面的工作;教學管理辦公室負責安排安書院通識教育的課程及相關活動;導師辦公室負責為學生的學習生活提供指導與建議,導師通常會和學生住在同一個宿舍區(qū),以保障師生間充分的溝通與交流;學生工作辦公室負責學生日常生活的管理工作,包括安排學生宿舍、指導學生升學就業(yè)、為學生提供心理咨詢服務等。同時,港中大書院為學生配備了不同風格的餐廳、健身房、圖書館等硬件設施,管理辦公室還專門聘請物業(yè)公司對書院所屬的建筑進行維護,充分保障學生享有良好的學習生活環(huán)境。對比西交大書院和港中大書院的組織結構,雖然二者設置的機構和崗位有所區(qū)別,但都融入了導師制和學生自治的元素,不僅為學生配備了指導其學習的導師,還依托學生會的形式讓學生參與書院的管理工作。
(三)書院的通識教育模式
書院通識教育能夠促進不同學科和文化背景的學生之間的交流,因而西交大書院和港中大書院都依據自身需求實施通識教育。西交大書院主要通過開設實踐訓練課程和特色文化活動來實施通識教育,目的是提升書院學生的各方面素養(yǎng)。各書院開設實踐訓練課程作為通識教育的選修課,開課時間通常在7月份的小學期,有一定的學分要求。如文治書院開設的“文治五功”課程,其從思辨、國學、職業(yè)規(guī)劃、語言表達和地域文化5個方面來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與興趣。思辨課程以師生討論互動的形式來幫助學生形成目標意識;國學課程邀請國內外知名專家及學者以講座、論壇和參訪游學的形式來幫助學生認識國學經典;職業(yè)規(guī)劃課程邀請知名企業(yè)的HR以講座形式來幫助學生提高其就業(yè)能力;語言表達課程以競賽、游戲及沙龍等形式來幫助學生訓練其英語表達能力;地域文化課程依托西安的文化背景來幫助學生了解當地的民俗文化。宗濂書院開設的“當眾講話的藝術”課程,邀請書院的導師團隊開設講座,從正確發(fā)聲、引發(fā)對話、分析邏輯及對話禮儀等方面訓練學生的講話藝術。特色文化活動是各書院依據相關培養(yǎng)理念而開展的特殊教育活動。如彭康書院的“彭康之夜”活動,其初賽面向全校選拔有才藝的選手,決賽以文藝匯演的方式讓選手進行才藝比拼,為師生提供了展示自我風采的舞臺;崇實書院的“西遷精神讀書會”活動,結合西交大的建校歷史,以閱讀經典、品味故事等方式探索新時代的西遷精神。
港中大書院雖然也通過課程和活動來實施通識教育,但在具體要求和執(zhí)行上有更高的標準,學校還設有大學通識教育部來保障學生的通識教育。港中大的通識教育課程分為大學課程和書院課程,學生必須按照所屬書院的規(guī)定修讀通識教育。書院的通識教育課程主要分為三類:第一類課程旨在指導學生安排其大學生活,特別是對一年級新生融入大學生活和畢業(yè)年級學生的學術科研進行指導。如崇基書院針對本地新生設有“大學修學指導”課程,針對外地新生設有“書院、大學與社會”課程;第二類課程旨在提升學生的人文或科學文化素養(yǎng),其還兼容了中西方文化的特點。如新亞書院開設的選修課包括“西方文化的特質”“中國通史”“東南亞的民族和文化”“文學欣賞及藝術欣賞”等;第三類課程旨在傳遞書院的精神文化理念。如和聲書院開設的特色課程包括“綠色實踐與綠色生活”“動植物攝影與圖畫”等。書院的通識教育活動涉及非形式化的通識教育。如聯(lián)合書院的“邁進地球村”學習活動、晨興書院的“MC電影俱樂部”活動等。西交大書院和港中大書院都采取了豐富多樣的形式來實施通識教育,對于通識教育課程也都設有學分要求,以此讓學生在書院的學習生活中提升其綜合能力。
四、結論及建議
由于書院制的良好育人效果有利于培養(yǎng)出適應經濟社會發(fā)展的創(chuàng)新人才[19],越來越多的內地高校開始推進書院制改革,但由于發(fā)展時間較短,目前大部分內地高校仍處于探索性階段。本研究以西交大和港中大為例,比較內地與香港高校書院模式的發(fā)展現(xiàn)狀,對當前內地高校書院發(fā)展存在的問題提出了改進建議。
(一)考慮學生選擇書院的自主性
內地高校書院大多通過專業(yè)分配或選拔考核的方式讓學生進入書院,主要考慮的是管理上的方便,而香港高校則會更多地考慮學生的意愿。由于對學生進入書院的考核方式有所限制,內地高校書院的學生雖然也具有跨專業(yè)交流的機會,但是其交流明顯不夠充分。香港高校書院學生的專業(yè)背景更具有隨機性,國外留學生同樣可以和中國學生共同住在一起[20],宿舍的分配盡可能安排不同專業(yè)和文化背景的學生混住在一起,以期產生不同價值觀的碰撞。內地高校書院可以向香港高校書院學習,在錄取方式上多考慮學生的自主性,使學生能夠根據自身興趣選擇書院,一方面可以增強學生的歸屬感,另一方面也可以促進書院打造特色的品牌活動來吸引學生。
(二)進一步完善書院的導師制
從內地高校書院和香港高校書院的組織構成來看,導師是書院在其管理中不可或缺的部分,為本科生配備導師也正是在書院模式下培養(yǎng)學生的優(yōu)勢所在。內地高校書院中導師與學生之間的交流主要依賴于學生的自主性,總體來看交流偏少,而且交流往往集中在畢業(yè)年級(學生需要導師指導其畢業(yè)論文時期)。香港高校書院為學生配備導師的同時還讓導師和學生住在同一個宿舍區(qū),為師生之間的親密交流提供更好的平臺。此外,書院還會為導師和學生安排定期的餐會、晚宴等,多種多樣的交流形式有利于導師以言傳身教的方式將生活態(tài)度和治學精神潛移默化地傳遞給學生。內地高校書院可以通過拓展師生的溝通渠道來進一步完善導師制,使導師不僅可以指導學生的學業(yè),還可以從更多方面影響學生。
(三)提升書院實施通識教育的標準
內地高校書院雖然設置了通識教育課程,但比起香港高校書院,存在著課程持續(xù)時間短和修讀標準低等不足。內地高校書院通常將通識教育課程集中安排在某一段時間,以講座的形式為主,課程大多不超過10講。香港高校書院設置的通識教育課程分為必修課和選修課,各書院都有嚴格的修讀標準,開設時間貫穿于本科學習階段,選修課涉及的內容也極為豐富。如歷史、天文、攝影、繪畫等,給予學生充分的選擇空間。內地高校書院在實施通識教育時需要進一步提高其標準,實施通識教育課程的關鍵在于保證其質量,既要通過提升學分要求、改進考核形式、增加課時等方式讓學生重視相關課程,也要拓展課程的內容,以激發(fā)學生主動參與的興趣。
參考文獻:
[1]劉陽,宋永華,伍宸.再論書院制——英、美及我國香港頂尖大學書院制模式比較及其啟示[J].高等教育研究,2018 (08):103-109.
[2]何毅.現(xiàn)代大學書院的內涵、產生背景及存在邏輯[J].現(xiàn)代教育管理,2016(06):58-63.
[3][18]劉海燕.我國現(xiàn)代大學書院制改革的現(xiàn)狀、問題與對策[J].中國高教研究,2017(11):43-48,59.
[4]劉少雪.書院改制與中國高等教育近代化[M].上海: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04.
[5][17]蔡俊蘭.繼承與創(chuàng)新:香港中文大學書院制研究[J].高教探索,2017(05):94-100.
[6]劉丹丹.中國古代書院教育對當代高等教育的啟示[J].文學教育(下),2017(08):100-101.
[7]余小明.英美住宿式書院的發(fā)展和演變以及對我們的啟示[J].現(xiàn)代大學教育,2015(01):40-47.
[8]李海莉.英美大學住宿學院制度研究[D].汕頭大學,2010.
[9]Cox B E , Elizabeth O.Faculty-Student Interaction Outside the Classroom: A Typology from a Residential College[J].The Review of Higher Education, 2007(4):343-362.
[10]Robert OHara,田陽.美國高等教育和“學院制生活”[J].住區(qū),2011(06):10-21.
[11]Reyes G D L , Rich P.Housing Students: Fraternities and Residential Colleges[J].Annals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Political & Social Science, 2003(1):118-123.
[12]Robert J O , Hara.How to build a residential college[J].Online Submission, 200(2):52-57.
[13]Inkelas K K , Zeller W J , Murphy R K , et al.Learning moves home[J].About Campus, 2006(6):10-16.
[14][16]李翠芳,朱迎玲.現(xiàn)代高校書院制建設及原因追溯[J].煤炭高等教育,2009(03):49-51.
[15]Roberts C W.Text Analysis for the Social Sciences: Methods for Drawing Statistical Inferences from Texts and Transcripts[J].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1997(2): 221-222.
[19]曹潔.西安交通大學書院制學生管理模式研究[D].湖北大學,2014.
[20]孫瑛皎,劉保兄.從香港中文大學的書院制到現(xiàn)代書院制[C].中國教育學會教育史分會學術年會,2012.
(責任編輯:付英華)
Abstract: This study uses text analysis to analyze the texts published on the official website of nine colleges of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and nine colleges of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and compares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mainland and Hong Kong colleges. The research results show that the development of colleges in the two universities is very unique, and there are great differences in the way students are admitted, the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of the management team and the implementation of general education. It is suggested that mainland universities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autonomy of students to choose a college, further improve the tutor system of the college, and improve the standards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general education in the college.
Key words: ?collegiate system; pattern; general edu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