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峰
【摘要】 目的 探究口腔正畸中應用錐形束CT(CBCT)三維重建成像的效果。方法 62例進行口腔正畸治療的患者作為研究對象, 分別進行X線平片及CBCT三維重建成像檢查, 比較兩種檢查方式對患者口腔各類牙齒疾病的診斷效果及CBCT三維重建成像檢查診斷埋伏牙的具體情況。結(jié)果 CBCT三維重建成像檢查診斷口腔牙齒疾病59例, 診斷準確率為95.16%;X線平片診斷口腔牙齒疾病50例, 診斷準確為率80.65%。CBCT三維重建成像檢查診斷準確率高于X線檢查,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CBCT三維重建成像檢查診斷埋伏牙的具體情況:上頜埋伏牙患者6例、占比9.68%, 其中牙列腭側(cè)埋伏牙患者2例、占比3.23%, 唇側(cè)埋伏牙患者4例、占比6.45%;下頜埋伏牙患者5例、占比8.06%, 其中冠腭根唇埋伏牙患者3例、占比4.84%, 牙列舌側(cè)埋伏牙患者2例、占比2.23%。11例埋伏牙中包括阻生埋伏牙及多生埋伏牙, 分別為7例(11.29%)和4例(6.45%)。結(jié)論 在口腔正畸治療和疾病診斷中應用CBCT三維重建成像可有效診斷患者埋伏牙、阻生牙、牙骨變形等情況, 為患者治療方案的制定以及后續(xù)治療措施的順利開展提供準確的數(shù)據(jù)依據(jù), 因此該種方法值得在臨床中進行大力推廣應用。
【關(guān)鍵詞】 錐形束CT;三維重建成像;口腔正畸;診斷效果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9.17.045
以往對口腔疾病患者行正畸治療過程中多為患者提供X線檢查, 以明確患者口腔內(nèi)病變情況, 并以此為依據(jù)為患者制定正畸方案。X線檢查能夠有效反映和顯示患者牙齒畸形、口腔內(nèi)骨骼形態(tài)等異常情況, 但是該種方法也存在很多不足之處, 包括影像易變性和重疊, 這種情況可能無法準確顯示患者埋伏牙或頜骨形態(tài), 對正畸治療效果產(chǎn)生了一定的負面影響[1]。近年來我國醫(yī)療水平和技術(shù)均有良好的發(fā)展, 影像學技術(shù)也得到了優(yōu)化和創(chuàng)新, 其中CBCT三維重建成像在臨床中的應用越來越多, 也逐漸將其應用在口腔正畸治療中, 并取得了顯著的效果。CBCT三維重建成像可直觀、清晰且立體的將患者口腔內(nèi)牙齒、骨骼之間的關(guān)系和形態(tài)顯示出來, 還可準確顯示出患者埋伏牙情況, 為患者治療方案的制定提供了有效的依據(jù)[2]。為探究CBCT三維重建成像在口腔正畸中的應用效果, 本次選取62例患者開展相應研究, 匯報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2017年10月~2018年12月在本院進行口腔正畸的患者62例作為研究對象, 其中男35例, 女27例;年齡最小18歲, 最大54歲, 平均年齡(35.6±6.5)歲。本次研究已經(jīng)過本院倫理委員會批準, 同時所有入組患者對研究內(nèi)容、目的等知情, 已在自愿原則下簽署同意書。
1. 2 方法 62例患者分別進行X線平片及CBCT三維重建成像檢查。
1. 2. 1 X線平片掃描檢查 在患者口腔內(nèi)選擇5個角度通過牙科X線設(shè)備分別進行曝光及投照, 具體包括近中、正位及遠中處分別采取10°和20°傾斜, 進行曝光條件參數(shù)設(shè)置, 8 mA電流, 70 kV電壓以及0.064 s, 對患者掃描圖像進行采集。
1. 2. 2 CBCT掃描與三維重建成像檢查 ①CT掃描選擇意大利邁銳Hyperion X9設(shè)備進行檢查, 具體掃描參數(shù)設(shè)置包括10 mA電流, 76 kV電壓, 13 sec掃描速度。②三維重建成像, 將CT掃描數(shù)據(jù)導入三維重建軟件內(nèi)生成三維影像。
1. 3 觀察指標 比較X線檢查與CBCT三維重建成像檢查對牙骨變形、牙根彎曲、牙長軸傾斜、阻生牙及埋伏牙的診斷效果, 分析CBCT三維重建成像對埋伏牙的具體診斷結(jié)果。
1. 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7.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jié)果
2. 1 X線檢查與CBCT三維重建成像檢查診斷效果比較
CBCT三維重建成像檢查診斷口腔牙齒疾病59例, 診斷準確率為95.16%;X線平片診斷口腔牙齒疾病50例, 診斷準確為率80.65%。CBCT三維重建成像檢查診斷準確率高于X線檢查,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 2 CBCT三維重建成像檢查診斷埋伏牙的具體情況 上頜埋伏牙患者6例、占比9.68%, 其中牙列腭側(cè)埋伏牙患者2例、占比3.23%, 唇側(cè)埋伏牙患者4例、占比6.45%;下頜埋伏牙患者5例、占比8.06%, 其中冠腭根唇埋伏牙患者3例、占比4.84%, 牙列舌側(cè)埋伏牙患者2例、占比2.23%。11例埋伏牙中包括阻生埋伏牙及多生埋伏牙, 分別為7例(11.29%)和4例(6.45%)。
3 討論
牙齒正畸的臨床定義是針對患者口腔存在的牙齒紊亂情況排列整齊, 開展正畸治療保證患者牙齒、牙齦及周圍組織的健康, 提升患者面部美觀性, 恢復其正常咀嚼功能, 增強患者的自信心, 一般情況下在12~16歲的青少年階段進行正畸治療可獲得最佳效果[3]。牙齒發(fā)育異常多會造成患者面部不美觀, 其咀嚼功能下降, 近年來人們生活水平提升后其健康意識蘇醒, 進行正畸治療的患者越來越多。
大量臨床研究結(jié)果表明[4, 5], 造成患者恒牙異位、牙列缺損或紊亂的原因較多, 例如外傷、遺傳因素等, 其中埋伏牙是主要原因。埋伏阻生牙指的是鄰近患者牙齒、軟組織及骨骼生長受到阻礙導致牙齒未能在萌出期正常出現(xiàn)(未出現(xiàn)或部分出現(xiàn))。由此可見, 實施正畸治療前不僅需要了解患者牙齒、牙列以及牙弓情況, 還需要對患者是否存在埋伏牙進行觀察和診斷。若合并埋伏牙, 需要明確埋伏牙的位置、數(shù)量、形態(tài)及與周圍組織的關(guān)系, 綜合考量常規(guī)牙齒與埋伏牙的關(guān)系, 為患者制定更合理的正畸方案。以往進行正畸治療方案設(shè)計時多通過X線檢查、模型分析等方式提供方案制定依據(jù), 其中X線檢查的應用較多, 雖然該種檢查方式可以顯示出患者牙齒和骨骼形態(tài), 但是大部分情況受到拍攝角度、影像變形的限制無法充分滿足及頜面的美觀學要求, 也無法有效診斷出患者的埋伏牙情況。近年來CT等影像學技術(shù)在臨床中的應用愈加廣泛, 與傳統(tǒng)X線檢查相比, CBCT三維重建成像不僅可以將患者骨周圍相關(guān)骨組織影響清除, 保證牙齒立體圖像的清晰性和準確性, 還可以從多個角度對不同層面的圖像進行觀察, 例如進行圖像旋轉(zhuǎn)、任意曲面觀察等, 同時該技術(shù)還可以進行圖像切割, 光線改變以及投照角度改變等多種操作, 以保證患者牙齒三維圖像始終處于最佳狀態(tài)便于觀察[6]。同時其對埋伏牙具有良好的診斷效果, 可有效確定埋伏牙數(shù)量、位置、與鄰牙及周圍牙齦組織的關(guān)系等, 為患者正畸治療提供了有力的依據(jù)。
本次研究結(jié)果顯示, CBCT三維重建成像檢查診斷口腔牙齒疾病59例, 診斷準確率為95.16%;X線平片診斷口腔牙齒疾病50例, 診斷準確為率80.65%。CBCT三維重建成像檢查診斷準確率高于X線檢查,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CBCT三維重建成像檢查診斷埋伏牙的具體情況:上頜埋伏牙患者6例、占比9.68%, 其中牙列腭側(cè)埋伏牙患者2例、占比3.23%, 唇側(cè)埋伏牙患者4例、占比6.45%;下頜埋伏牙患者5例、占比8.06%, 其中冠腭根唇埋伏牙患者3例、占比4.84%, 牙列舌側(cè)埋伏牙患者2例、占比2.23%。11例埋伏牙中包括阻生埋伏牙及多生埋伏牙, 分別為7例(11.29%)和4例(6.45%)。說明該技術(shù)對口腔正畸具有積極影響。
綜上所述, 口腔正畸中應用CBCT三維重建成像對提升患者診斷及治療效果具有重要作用, 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 王小樂, 李東平, 丁水清. MSCT及CBCT三維測量在口腔種植術(shù)中的應用. 中國醫(yī)藥指南, 2017, 15(25):184-185.
[2] 蘇仕元. 淺論三維CT重建技術(shù)在口腔正畸治療中的應用價值. 影像技術(shù), 2018, 30(2):46-48.
[3] 高珅, 楊明, 郭軍, 等. CT三維重建在正畸埋伏牙中的診斷價值. 中國實用醫(yī)藥, 2017, 12(33):48-49.
[4] 馬玉新, 馬玉星. CT三維重建在正畸埋伏牙診斷中的應用分析. 醫(yī)學影像學雜志, 2017, 27(10):2015-2017.
[5] 周崇瑜. 淺論三維CT重建技術(shù)在口腔正畸治療中的應用價值. 當代醫(yī)藥論叢, 2017, 15(15):69-70.
[6] 楊彤彤, 王之瑜, 李靜. 正畸關(guān)閉萎縮性牙槽骨間隙前后牙槽骨形態(tài)的口腔錐形束CT評價. 中國藥物與臨床, 2017, 17(7):
962-964.
[收稿日期:2018-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