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小晉
《落花生》是著名作家許地山(1893-1941)的一篇廣為流傳的散文,深受讀者喜愛。文章通過樸實的語言道出做人的道理,深入淺出,意味深長,富有教育意義。全文不足六百字,但要在準確、通順地英譯原文的同時再現其文體風格卻并非易事。張培基先生以其精湛的翻譯為我們樹立了典范。他在英譯時以保持原作娓娓講故事的樸素風格為要,遣詞造句通俗簡潔,樸實無華,最大限度地再現了原文信息,達到了與原文極其相似的功能。本文將從詞匯、句式以及修辭三個角度賞析張培基先生譯本的文體特色,通過對此譯本進行賞析,從而幫助我們更好地把握散文的文體特色以及掌握一些翻譯技巧。
詞匯構成文本,只有對詞匯理解正確,才能生成與原文相對應的譯文。張培基先生的譯文充分考慮到漢英兩種語言各自的特點,最大限度地傳達出了原文的言內意義。
《落花生》一文口語特征明顯,所用詞匯如“爹爹”“小丫頭”“怪可惜”等都是口語中常見的詞。在翻譯時,將文章的口語特色詞翻至關重要。在張培基先生《落花生》的譯文中,口語詞匯的翻譯選詞非常準確。以原文中“小丫頭”一詞的譯法為例,張譯為:servant girls。在漢語中,小丫頭有兩個含義:一是指長輩對小姑娘的一種愛稱,二是年齡較小的仆人。而從文章中對于母親提議開辟花生園的事情,小丫頭和作者及兄妹們都很喜歡,并積極行動,可以看出這里的小丫頭不僅僅是仆人,還是作者兒時的玩伴、朋友,全家人都把她們當作一家人一般,因此若直接譯為the young housemaid,就會造成感情色彩的缺失,相反張譯中的servant girls較為妥當,既通過servant體現出了仆人的含義,也通過girls一詞表達出了全家人對小丫頭視如家人的情意。
《落花生》這篇散文按照事情發(fā)展的先后順序寫了種花生、收花生、嘗花生、議花生。議花生是本文的重要內容,作者用了很大的篇幅描寫議花生的情景。因此,文中多出現日常對話表達,這也是此文章的又一特色。例如:
原文:母親說:“讓它荒蕪著怪可惜,既然你們那么愛吃花生,就辟來做花生園罷?!?/p>
張譯:Mother said, “It's a pity to let it lie waste. Since you all like to eat peanuts so much, why not have them planted here?”
原文中的“怪可惜”,“既然……就……”是典型的口語用詞,文字淺顯易懂,風格樸實無華。在翻譯時,譯者用it作形式主語,用了“its a pity to do sth.”“l(fā)et it lie waste”的地道的英語表達,用詞簡潔,卻將母親的勤儉持家和對子女的愛戀表現得淋漓盡致。句末的“就辟來做花生園罷”既滿含對子女的愛又有商量、鼓勵的語氣。劉士聰先生曾將此句翻譯為“l(fā)et us...”,相比較,張譯的“why not”在內容的傳達上,更加精準,因為“l(fā)et us...”的商量語氣沒有“why not...”明顯。
“‘簡潔,就是言簡而意賅,文章沒有多余的詞,沒有多余的句,但內容又很豐富,含義很深刻”(秦秀自,1987:288)。原文共二十四句,譯文也只有二十八句,多數句子是句對句地譯出,有些句子因英語的語法特點加了相應的關聯詞,另一些句子則根據英語的表達習慣而相應調整了語序,從而使譯文讀來流暢、自然、地道?!堵浠ㄉ芬晃钠m短,但句式多樣,交替使用長短句。如下文引用的對話,表意鮮明,清晰明快。例如:
原文:我們幾姊弟和幾個小丫頭都很喜歡—買種的買種,動土的動土,灌園的灌園;過不了幾個月,居然收獲了!
張譯:That exhilarated us children and our servant girls as well, and soon we started buying seeds, ploughing the land and watering the plants. We gathered in a good harvest just after a couple of months!
原文的“買種”,“動土”和“灌園”三個動詞均被重復兩次,突出了三個動作同時進行、正在發(fā)生的動態(tài)感,同時也將孩子們積極參與的活力和熱情洋溢的樣貌表現出來。翻譯時,張培基先生用三個“v.+ing”將原文所刻畫的動態(tài)感表現出來了。“v.+ing”有正在進行的含義,三個現在分詞的使用,將三個動作同時發(fā)生、正在進行的意味烘托出來,同時也描繪出孩子們積極主動,熱火朝天分工合作的場景。
《落花生》中采用了排比的修辭手法。中國人寫文章喜歡用排比結構或平行結構來達到某種修辭效果,但是在英語中這種結構出現的頻率卻不那么高。翻譯時并不是所有的排比都要“對等”地譯過去,因為英漢語的句子結構各不相同。如何采用凝練的語言和適當的形式來表達原文的排比至關重要。在上文提到的例子中,“買種的買種,動土的動土,灌園的灌園”是一個排比結構,張譯采用了“start + v.ing”的形式,簡潔明快的展現了孩子們熱火朝天的勞動場景。
此外,原文還采用了借物喻人的寫作方法。例如:
原文:爹爹接下去說:“所以你們要像花生……”
張譯: “So you must take after peanuts,” father continued...
文中的父親以“落花生”作比喻,要求子女們?yōu)槿俗鍪乱_踏實地,不求虛榮,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既然《落花生》一文采用的是借物喻人的寫作方法,有關借落花生比喻的語句就尤為重要?!澳銈円窕ㄉ钡摹跋瘛被旧舷喈斢谟⒄Z的“l(fā)ike”張譯用了一個短語“take after”,意為“take...as an example”(以……為榜樣),將父親對子女的諄諄教導和殷切期望完美的呈現在讀者而前。
綜上所述,《落花生》是一篇優(yōu)秀的散文,平實自然,簡潔凝練,抒發(fā)真情實感,引起讀者共鳴,依靠文體特色展示文字之美和文章之意蘊。在翻譯過程中,譯者應該首先考慮文本的文體特點。張培基先生對散文文體特色的把握值得我們學習研究。
(作者單位:山西工商學院國際交流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