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因體設(shè)文,因文敷辭

2019-07-08 03:56:44劉運好
江淮論壇 2019年2期
關(guān)鍵詞:陸機

摘要:除了詩賦以外,陸機的有韻之文(韻文),包括雜體、頌贊、誄吊三類。三類文體內(nèi)容和風格都有很大的差別,或以說理為主,如雜體;或以抒情為主,如頌贊、誄吊。同是說理,《七征》鋪張揚厲,麗辭腴旨;《演連珠》假喻達旨,圓潤簡約。同是抒情,頌贊語言洗練,風格典雅;誄吊凄焉哀傷,形象鮮明。因體設(shè)文,因文敷辭,從而形成各不相同的風格。但是,文體自覺,說理警策;既有鮮明的傳統(tǒng)性,也有強烈的主體性;夕拾朝華,襲故彌新,表現(xiàn)了杰出的藝術(shù)創(chuàng)造性,則是陸機韻文的共同特點。

關(guān)鍵詞:陸機;有韻之文;雜體;頌贊;誄吊

中圖分類號:I206? ? 文獻標志碼:A? ? 文章編號:1001-862X(2019)02-0151-008

除了詩賦以外,有關(guān)陸機的有韻之文(簡稱韻文),目前尚無專題研究。而這一類文體,不僅在陸機文章中,而且在中古散文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陸機有韻之文在詩賦之外還有雜體、頌贊、誄吊三類。三類文體內(nèi)容和風格都有很大的差別,或以說理為主,如雜體;或以抒情為主,如頌贊、誄吊。同是說理,《七征》鋪張揚厲,麗辭腴旨;《演連珠》假喻達旨,圓潤簡約。同是抒情,頌贊語言洗練,風格典雅;誄吊凄焉哀傷,形象鮮明。因體設(shè)文,因文敷辭,從而形成各不相同的風格,這是陸機韻文的特點,也是與其他散文的不同點。

一、雜體:麗辭腴旨,理新文敏

陸機雜體文以《七征》《連珠》為代表?!镀哒鳌凡捎脻h代七體問答的形式,鋪張揚厲,麗辭腴旨,與賦同源而獨立成體;《連珠》亦采用漢代同名舊體,假喻達旨,圓潤簡約,與詩同源而取賦筆。雖同謂之雜體,抑又有別也。

《文心雕龍·雜文》曰:“自《七發(fā)》以下,作者繼踵……自桓麟《七說》以下,左思《七諷》以上,枝附影從,十有余家?;蛭柠惗x暌,或理粹而辭駁。觀其大抵所歸,莫不高談宮館,壯語畋獵,窮瑰奇之服饌,極蠱媚之聲色;甘意搖骨體,艷詞動魂識;雖始之以淫侈,而終之以居正,然諷一勸百,勢不自反。”[1]255-256可見,劉勰贊成“七體”文辭華麗,說理精粹;反對背理違義,文辭駁雜。題材不出宮廷,描述止于淫侈,雖也諷一勸百,終乎意美辭艷,是這類文體的普遍弊端。

陸機《七征》摹擬枚乘《七發(fā)》,又汲取曹植《七啟》、王粲《七釋》之題旨與藝術(shù),雖有“規(guī)仿太切”之譏,卻是精心結(jié)撰之文。既突破“七體”題材單一的弊端,藝術(shù)上也形成了自己的個性特點。

汲取辭賦藝術(shù),鋪張揚厲,是《七征》的表達特點。文章首先虛構(gòu)一位性情玄遠淡泊、超越世務(wù)的隱士——玄虛子,然后借通微大夫之口,以飲食之美、華居之麗、歌舞之甚、聲色之歡、功業(yè)之隆、勛爵之美,勸諭玄虛子,終于使其敷祍聞命、棄隱入世,在思想傾向上體現(xiàn)了積極入世的儒家人生觀。就藝術(shù)而言,每一部分都極盡鋪張揚厲之能事。如文章描繪飲食之美:“奇膳玉食,窮滋致豐。簡犧羽族,考牲毛宗。俯出沉鮪,仰落歸鴻。剖柔胎于孕豹,宰潛肝乎豢龍。拾朝陽之遺卵,納丹穴之飛凰。神宰奇稔,嘉禾之穗,含滋發(fā)馨,素穎玉銳。勺藥調(diào)以充饑,芳馨發(fā)而協(xié)氣。灼若皓雪之頹玄云,皎若明珠之積緇匱。素蟣踴而瀺灂,滋芬溢而相徽。云沸淵涌,秋醪春酒。兼醞增奇,浮藻吐秀。味雖濃而弗爽,氣既惠而復奇。介景福于眉壽,裕溫克乎齊圣?!盵2]787寫飲食,以沉魚、落雁、豹胎、龍肝、鳳卵、奇谷、嘉禾,鋪陳其奇珍豐盛之美;以玄云之皓雪,緇匱之明珠,喻其色澤錯雜之美。寫美酒,以瀺灂之素蟣狀其形,芬益之相徽喻其香;云沸淵涌,夸飾盛多;浮藻吐秀,喻其華美;味濃不爽,寫其味之醇厚宜口;氣惠而奇,寫其氣之芬芳奇異;以助爾長壽、求其大福、蘊藉自持、中正通智,寫其祝福益智之功能。描寫角度,或從視覺,或從味覺,或從嗅覺;描寫內(nèi)容,或?qū)懫?,或?qū)懶危驅(qū)懮?,或?qū)懳叮驅(qū)憵?,或?qū)懝δ?描寫手法,或白描,或夸飾,由奇珍到美酒、飲宴,層層鋪敘,直如五音交匯,文意繁縟。與枚乘《七發(fā)》相比,正文中刪減了冗長的人物對話,強化場面的鋪陳,使文章的敘述性減弱,形象性增強。且在具體描寫時,注意形態(tài)的交錯和差異、色澤的調(diào)配和對比,強化了視覺沖擊力。與曹植《七啟》相比,正文中刪削了散句,除每段開頭、結(jié)尾以外,均用整句偶句,使語義信息更密,更趨于繁縟,形式更為整飭,標識駢體文走向成熟。

繼承七體傳統(tǒng),麗辭腴旨,是《七征》的語言特點。上文所論,注意形態(tài)的交錯和差異、色澤的調(diào)配和對比,凸顯文辭的視覺效果,也是麗辭腴旨的標志之一。最能體現(xiàn)麗辭腴旨特點的是歌舞美人的描寫:“于是才人進羽籥,玄弁被藻襲。俯縈領(lǐng)以鴻歸,仰矯首而鶴立。激長歌而丹唇,發(fā)鏗鏘乎柔木。合清商以絕節(jié),揮流征而赴曲。奏南荊之高嘆,詠易水之清角。爾乃睹蛾眉之群麗,容既都而又閑。矯纖腰以逐節(jié),頓皓足于鼓盤。舒妍暉以妖韶,若陵危之未安?!盵2]795寫歌伎出場,文舞輕盈,玄冠藻衣,有其色;寫舞姿,俯如縈繞之鴻頸,仰如昂首之鶴立,有其形;寫歌聲,丹唇長歌,聲色畢具;寫歌舞之優(yōu)美:清商合節(jié),婉轉(zhuǎn)附音,奏南荊之曲,詠易水之歌,有聲有形有情;寫舞女之風情嫵媚:群麗蛾眉,閑雅幽靜,逐節(jié)拍而纖腰舒展,叩鼓盤而皓足點點,美麗而暉光閃爍,舞態(tài)亦若危若安,有色有態(tài)有聲有形。真如亂花迷眼,目不暇接??d旨星稠,綺靡輕曼。

精心結(jié)撰意脈,層層推進,是《七征》的結(jié)構(gòu)特點。雖與枚乘《七發(fā)》、曹植《七啟》等藝術(shù)結(jié)構(gòu)近似,但是精心結(jié)撰,意脈層層深入,與并列鋪排相比,更增加一種動人心魄的藝術(shù)力量。這種結(jié)構(gòu)的變化表現(xiàn)在兩個方面:就全文而言,飲食之美、華居之麗、歌舞之甚、聲色之歡、功業(yè)之隆、勛爵之美,是人生不同層面的構(gòu)成要素。飲食、華居為基本生活層面,歌舞、聲色乃感官享受層面,功業(yè)、勛爵則人生價值追求層面。所以六個部分,兩兩一組,層層推進,一層比一層更具有打動人心的力量,結(jié)構(gòu)別具藝術(shù)匠心,雖襲故而彌新。就每一完整的意義段落而言,綱目分明。上文所舉寫飲食之美,以“奇膳玉食,窮滋致豐”引領(lǐng)整個段落,然后鋪陳展開。再如寫華居之麗:“豐居華殿,奇構(gòu)磊落。萬宇云覆,千楹林錯。仰綏瑰木,俯積瑌石。敷延袤之廣廡,矯凌霄之高閣。秀清暉乎云表,騰藻陰之奕奕。珍觀清榭,岳立連行。云階飛陛,仰陟穹蒼。聳浮柱而虬立,施飛檐以龍翔?;胤啃遥Y珠襲玉。圖畫神仙,延佑承福。懸闥高達,長廓回屬。”[2]791以“豐居華殿,奇構(gòu)磊落”領(lǐng)起,首先整體描述屋宇壯美、建材之奇、廊蕪之廣、高閣之聳、色彩之美,然后按空間分布,分別描述:殿外,臺榭連行,階陛凌空;殿內(nèi),檐柱龍飛,裝飾精美;兩殿之間,回廊樓門相連。以綱振起,以目鋪陳,鋪張揚厲而不癡肥,縟旨繁辭而不蕪雜。雖見前人“七體”之投影,又絕非止于“規(guī)仿”。

在雜體類文章中,最富有創(chuàng)新的是《演連珠》。關(guān)于連珠體,《文選》李善注曰:“傅玄《敘連珠》曰:所謂《連珠》者,興于漢章之世,班固、賈逵、傅毅三子,受詔作之。其文體,辭麗而言約,不指說事情,必假喻以達其旨,而覽者微悟,合于古詩諷興之義。欲使歷歷如貫珠,易看而可悅,故謂之連珠?!盵3]《文心雕龍·雜文》又曰:“自《連珠》以下,擬者間出……唯士衡運思,理新文敏,而裁章置句,廣于舊篇。豈慕珠仲四寸之珰乎!夫文小易周,思閑可贍,足使義明而辭凈,事圓而音澤,磊磊自轉(zhuǎn),可稱珠耳?!盵1]256漢魏連珠作品,或已散佚,或僅存殘篇,今所見之完篇,當以陸機最早,故其文學史意義十分重要。其《演連珠》主旨,乃論述明主用才和賢才用世的兩大問題。先以天道譬喻人道,作為全文之總括,然后就君主如何用才與賢才如何用世分別言之。在論君主用才與賢才用世之道中,又間論才性,顯然受了玄學影響。文章采用“連珠體”的傳統(tǒng)表達手法,假喻以達旨,辭麗而簡約,圓潤如貫珠。

假喻達旨,是《演連珠》的表達藝術(shù)。所謂“假喻以達旨”,即托物寓志,因喻體意。本文說理有四種方式:第一,先喻之物理,再引出主旨,如第一首:“臣聞日薄星回,穹天所以紀物;山盈川沖,后土所以播氣。五行錯而致用,四時違而成歲。是以百官恪居,以赴八音之離;明君執(zhí)契,以要克諧之會?!盵2]722天之日行星移,地之山盈川虛,以紀物侯,以布節(jié)氣;五行交錯而致其用,四時更替而成其歲。以自然運行之理,比喻治政御臣之道,百官勤其職,明君執(zhí)其信。猶如八音,臣應(yīng)其節(jié)而司其職,君合其和而總其成,方能構(gòu)建和諧的君臣關(guān)系。第二,先明確主旨,后喻之物理,如第九首:“臣聞積實雖微,必動于物;崇虛雖廣,不能移心。是以都人冶容,不悅西施之影;乘馬班如,不輟太山之陰。”[2]734先言人情之理,小實可以感物,大虛不足動心,人性皆尚實而黜虛;然后謂人不悅美女之影,馬不止太山之陰,以比喻證之。第三,前后點明主旨,中間喻之物理,如第二首:“臣聞任重于力,才盡則困;用廣其器,應(yīng)博則兇。是以物勝權(quán)而衡殆,形過鏡則照窮。故明主程才以效業(yè),貞臣底力而辭豐?!盵2]724前后直接說理,說明才過其力則困,爵過其職則危;明主必衡量其才而授業(yè),人臣須盡致其力而受爵;中間言權(quán)衡不任其物則危,明鏡不納其形則暗,譬之物理以證之。第四,也有少數(shù)篇章并未用喻,而是直接以史證之,如第四首:“臣聞世之所遺,未為非寶;主之所珍,不必適治。是以俊乂之藪,希蒙翹車之招;金碧之巖,必辱鳳舉之使。”[2]727先感慨闇主遺才貴神;后舉史以證之,季世重神異,故漢有迎金馬碧雞之謬舉;闇主賤賢才,故代有俊才隱于山丘、空有翹車之待。其說理,有正說,有反證。正反相間,指向同一主旨。

理新文敏,是《演連珠》的說理藝術(shù)。本文的深刻處仍然在于說理的精辟。劉勰稱其“理新而文敏”。所謂“理新”,就是所喻之理新穎深刻,不落窠臼。為了便于說明問題,現(xiàn)將具體內(nèi)容按類概括如下:第一、二首論用人的基本原理:君臣之道猶如天道,適其彝倫,方可和諧;明主衡才而授業(yè)、人臣致力而受爵,為全文總括;然后分別論君主用才之方略、君臣遇合之艱難承接之;再論賢才用世之態(tài)度、意義和準則,君主用才之大忌、前提、環(huán)境以及基本理念,具體申述之;又重申賢才用世、君主用人之大道,賢才用世、君主治政之原則,最后總論君主執(zhí)政和賢才立身的基本標準。整體上按照總—分—總結(jié)構(gòu)全文,具體說理時,又或分或合,從君主用才和賢才用世兩個方面,反復論說,周密詳贍,思想深刻。而且由君主用才擴展到治政御民,賢才用世擴展到立德修身,又深化了所論的內(nèi)容。

清麗簡約,是《演連珠》的語言藝術(shù)。比較《七征》的綺麗繁縟,此文則清麗簡約。清麗,主要表現(xiàn)于生動譬喻的運用?;蛞宰匀滑F(xiàn)象比擬之,如第六首:“臣聞靈輝朝覯,稱物納照;時風夕灑,程形賦音。是以至道之行,萬類取足于世;大化既洽,百姓無匱于心。”[2]729以光照萬物,風吹百籟,比喻明主須行至道,廣被萬物,彰明教化,德澤民心。四句譬喻,創(chuàng)造了一種潔凈而清麗的詩化境界?;蛞袁F(xiàn)實物象比擬之,如第十三首:“臣聞利眼臨云,不能垂照;朗璞蒙垢,不能吐輝。是以明哲之君,時有蔽壅之累;俊乂之臣,屢抱后時之悲。”[2]739以日蔽于云,不可朗照;玉蒙其塵,失其光輝,比喻明主時遭蒙蔽之累,俊臣屢懷失時之悲。然所取喻體——玉雖蒙塵垢,仍然不失幾分潤潔;日雖遭蔽云,依舊閃爍幾分光亮,同樣呈現(xiàn)一種潔凈而清麗的詩化境界。大量運用比喻,化無形為有形,增加了文章的形象性;且許多比喻或有聲有色,化灰色的理論論述為形象的文學描述,本身就具有文學華麗之美。

陸機文雖繁縟,亦有以簡約取勝者。此文五十章,每章說明一個深刻的哲理,且篇幅短小,言簡意豐。就語言表達而論,或以簡約的語言闡明道理,如第三首:“臣聞髦俊之才,世所希乏;丘園之秀,因時則揚。是以大人基命,不擢才于后土;明主聿興,不降佐于昊蒼。”[2]726意謂世上不匱髦俊之才,而乏識才之君。丘園隱士,并非真正愿意蹈隱丘山,實乃不遇于時,遇時則起。中興之主膺于天命,應(yīng)不求天降奇才,不貴遠賤近,以待來茲耳。深刻的用才之道,用簡潔的語言闡釋得十分顯豁而警動人心?;蛞詼\近的比喻深化說理,如第十四首:“臣聞郁烈之芳,出于委灰;繁會之音,生于絕弦。是以貞女要名于沒世,烈士赴節(jié)于當年?!盵2]727以濃烈之香,出自棄灰,繁會之音,生于絕響,喻貞女必身死而名彰,烈士必就義而見節(jié)。這就揭示了一個悲壯的現(xiàn)實:賢才生前難為人所識,必壯烈殉義方顯其名。賢才在世、聲名難彰的無限感慨,也寓之比喻,不僅達意形象,而且說理深劾。劉勰所言“義明而辭凈”,蓋指此也。

圓潤貫珠,是《演連珠》的審美藝術(shù)。所謂圓潤而如貫珠,即劉勰所言“事圓而音澤,磊磊自轉(zhuǎn),可稱珠耳”。形成圓潤貫珠的特點,主要取決于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全文五十章,每章都以“臣聞”開頭,與上章銜接,形成一種圓環(huán)式結(jié)構(gòu),從而“歷歷如貫珠”。沈約曰:“《連珠》之作,始自子云。蓋謂辭句連續(xù),互相發(fā)明,若珠之結(jié)排也?!盵4]士衡繼承了這一傳統(tǒng)的表現(xiàn)手法。第二,全文五十章又分成若干意義單元,但是前后的意義單元又巧妙地運用結(jié)構(gòu)過渡,或者意義承接,使前后文脈連貫,如前二章合論君臣,引領(lǐng)全篇。然后用第三至八章論君主用才的基本策略,第十章又以論君臣遇合之難作為過渡。然后第十一至十四章論賢才用世,順承君臣遇合之難而來。后文或論君主,或論賢才,結(jié)構(gòu)均與之近似。結(jié)章又總論君子處世立身的基本標準,乃就君臣雙方而言,關(guān)合文章開頭,所以在整體布局上,也形成了一個圓環(huán)式結(jié)構(gòu),藝術(shù)比前人更為圓熟。第三,全文以四六對偶為主體,而且每章用韻,據(jù)吳訥《文章辯體·連珠》曰:“其體則四六對偶,而有韻自士衡,后作者蓋鮮?!盵5]可知,連珠體的用韻是陸機的創(chuàng)造。特別有趣的是,士衡此篇用韻與他文不同,有不少篇章都采用交錯用韻的形式,如第四章:“臣聞世之所遺,未為非寶;主之所珍,不必適治。是以俊乂之藪,希蒙翹車之招;金碧之巖,必辱鳳舉之使。”[2]727第二句之“寶”與第六句之“招”同韻,第四句之“治”與第八句之“使”同韻。這種錯雜用韻的方式,也使一章之內(nèi)形成一種圓環(huán)式結(jié)構(gòu)。因而使全文讀來歷歷自轉(zhuǎn),聲如貫珠。

綜上,陸機之雜體,或麗辭腴旨,以鋪張揚厲為尚;或義明辭凈,以清省警策為先。因文敷辭,風格不同。理新文敏,則又是其同也。

二、頌贊:頌惟典雅,辭必清鑠

陸機所存頌贊,唯有《漢高祖功臣頌》一篇?!段男牡颀垺ろ炠潯吩唬骸绊炚?,容也,所以美盛德而述形容也……原夫頌惟典雅,辭必清鑠?!盵1]156-158《文賦》亦曰:“頌優(yōu)游而彬蔚?!盵2]23李善注:“頌以褒述功美,以辭為主,故優(yōu)游彬蔚?!盵3]241也就是說,狀其容貌,美其盛德,風格典雅,文辭華美,是頌的基本審美特征。《漢高祖功臣頌》是“頌優(yōu)游而彬蔚”理論的具體實踐。此文贊頌漢開國功臣三十一人。開頭盛贊高祖風云際會,龍興泗水之濱,終于定鼎漢朝;結(jié)尾總論漢代大臣效其才,君主納其用,君臣遇合,故使有漢一代,文武充美,福祚廣延,從中又表達無限瞻仰之情。中間撮取三十一人主要功績而分別頌贊之。

抓住不同特征表現(xiàn)個性,是《功臣頌》的寫人特點。即使專頌一人,亦非面面俱到,而是在材料取舍與描寫變化中,力求寫出人物個性及其特點。故其寫人,雖也注意人物容貌描寫,如“堂堂”狀蕭何之貌,“列列”寫黥布威猛,但其主要著眼點卻在于突出人物性格及其特征。如同寫沉默寡言,曹參是“爰淵爰嘿,有此武功”,突出其守道沉靜,與“平陽樂道,在變則通”相一致;陳平是“曲逆宏達,好謀能深”,突出其謀略深遠,與“游精杳漠,神跡是尋”相一致;周勃是“絳侯質(zhì)木,多略寡言”,突出其誠厚質(zhì)樸,與“曾是忠勇,惟帝攸嘆”相一致。同寫勇猛威武,寫灌嬰“潁陰銳敏,屢為軍鋒。奮戈東城,禽項定功”,突出其軍鋒敏銳;寫黥布“烈烈黥布,耽耽其眄。名冠強楚,鋒猶駭電”[2]836,突出其用兵神速;寫韓信“灼灼淮陰,靈武冠世。策出無方,思入神契”,突出其謀略出神入化。簡約的語言寫出不同人物個性及突出特征,真是駕馭語言的高手。

善于擷取重點史料展示人生輝煌,是《功臣頌》的運筆特點。在贊美人物盛德時,在眾多史料中,選擇對歷史影響深遠、凸顯人生輝煌的重大事件。如寫蕭何:“堂堂蕭公,王跡是因。綢繆叡后,無競惟人。外濟六師,內(nèi)撫三秦。拔奇夷難,邁德振民。體國垂制,上穆下親。名蓋群后,是謂宗臣?!盵2]818主要抓住蕭何運籌關(guān)中、薦拔韓信、奠定國體三件大事,突出其對建立漢王朝基業(yè)的巨大貢獻。即使是偶發(fā)的歷史細節(jié),因為對歷史影響深遠,作者也將其寫入頌中,如寫陳平:“規(guī)主于足,離項于懷?!表n信破齊,求封齊王,漢王怒罵之,陳平暗躡漢王之足,漢王省悟而封王韓信,這一偶發(fā)細節(jié)對穩(wěn)定韓信人心有重大作用,而韓信之心的相背,對楚漢相爭的結(jié)局起到至關(guān)重要的影響。有些事件對歷史可能影響不大,但對英雄人生卻影響甚劇,作者也將其寫入頌中。如寫王陵:“安國違親,悠悠我思。依依哲母,既明且慈。引身伏劍,永言固之?!盵2]845李善云:“《漢書》曰:王陵以兵屬漢,項羽取陵母,置軍中。陵使至,則東鄉(xiāng)坐陵母,欲以招陵。陵母私送使者,泣曰:為老妾語陵,善事漢王。漢王長者也,毋以老妾故持二心。妾以死送使者。遂伏劍而死。”[3]665項羽為招降王陵,取其母而置于軍中,為安定兒子事漢王之心,陵母自殺身亡。這本只是漢史中的一個插曲,但卻顯示一位婦人的獨到眼光,一位母親的無私之愛,對王陵一生影響甚大,所以作者以崇敬之情寫入史頌。有些人物的經(jīng)歷,雖非風云金石之音,卻又富有傳奇色彩,特別顯現(xiàn)人生智慧,作者也一并攝入文中。如寫張良:“文成作師,通幽洞冥。永言配命,因心則靈。窮神盡化,望影揣情。鬼無隱謀,物無遁形……怡顏高覽,弭翼鳳戢。托跡黃老,辭世卻粒。”[2]822張良一生,最富有傳奇色彩的是:步游下邳圯上,遇一老父,賜贈兵書,從而使之成為帝王師;最顯現(xiàn)人生智慧的是:功成身退,托跡黃老,與高鳥盡、走狗烹的韓信悲劇形成鮮明對比,故作者一一寫入頌中。其取材之精審,既體現(xiàn)獨到的歷史眼光,也體現(xiàn)精湛的藝術(shù)眼光。

通過價值評判,蘊涵情感傾向,是《功臣頌》的抒情特點。作者對歷史事件的取舍,具有明顯的價值評判意識,浸潤著隱蔽的情感傾向。因此,全文雖然以“頌”為主調(diào),卻也夾雜著批判的鋒芒。對待有些歷史人物,或名為頌而實為貶,如寫張耳:“張耳之賢,有聲梁魏。士也罔極,自詒伊媿。俯思舊恩,仰察五緯。脫跡違難,披榛來洎。改策西秦,報辱北冀。悴葉更耀,枯條以肄?!盵2]838-839言其雖有聲名,然交友不終;雖隨高祖征戰(zhàn),卻挾報私仇。人格低下,胸襟狹隘,依賴高祖而聲名顯赫,實是平庸筲小,因際會風云而成就大業(yè)。與《豪士賦》用筆近似,表面上是頌,骨子里實貶。或頌其功績又貶其不善,如寫黥布:“烈烈黥布,耽耽其眄。名冠強楚,鋒猶駭電。睹幾蟬蛻,悟主革面。肇為梟風,翻為我扇。天命方輯,王在東夏。矯矯三雄,至于垓下。元兇既夷,寵祿來假。保大全祚,非德孰可。謀之不臧,舍福取禍?!盵2]836黥布在名冠強楚之時,見機蟬蛻,去楚歸漢,助劉滅項,寵祿并至。然而不修忠貞之德,不安寵祿之位,不能養(yǎng)之以福,卻謀及不善之道(謀反),自取其禍。以“見幾”建立功業(yè),以“不見幾”自蹈死地。作者既頌美其功業(yè),又批判其“不臧”。然而,作者批判張耳,充滿鄙夷;批判黥布,浸透惋惜,二者微有不同。在史料選擇中,浸潤復雜的情感傾向,《功臣頌》中尚有兩人特殊:一是寫蕭何,突出其舉薦賢才、定鼎國制;二是寫韓信,唯寫其神武雄勇、謀略過人。這都使人不禁聯(lián)想其《辨亡論》中有關(guān)父祖遜、抗的頌美,投映著深層的情感關(guān)聯(lián)。后人批評陸機頌人物功業(yè),時有溢美之詞,如洪亮吉《漢麒麟閣功臣頌》:“昔陸機為《漢高祖功臣頌》……歌詠功德,至數(shù)十人,然征其美備,考其績效,均若有不及焉?!盵6]他何曾想到,陸機正是在史料擷取和價值評判中,寄寓復雜的情感傾向。

“優(yōu)游彬蔚”,是《功臣頌》的語言特點。陸機“天才綺練”,“綺”則華美,“練”即簡約。以綺練的語言、從容的筆調(diào),表達紛繁的歷史事件,突出人物的個性特點,表達主觀的價值評判,使此文呈現(xiàn)出“優(yōu)游彬蔚”的特征。如蕭何、張良、韓信乃漢初三杰,在逐鹿中原、奠定劉氏基業(yè)中功勛蓋世,然作者即以寥寥數(shù)語,大筆勾勒,卻栩栩如生;同樣凜然有英雄之氣,又各具鮮明的個性:蕭何腹藏經(jīng)國之大略,張良洞明進退之智慧,韓信唯在雄武之神勇。在藝術(shù)手法上,作者常?;瘮⑹鰹槊枋?,如文章開頭:“茫茫宇宙,上墋下黷。波振四海,塵飛五岳。九服徘徊,三靈改卜。赫矣高祖,肇載天祿。沉跡中鄉(xiāng),飛名帝錄。慶云應(yīng)輝,皇階授木。龍興泗濱,虎嘯豐谷。彤云晝聚,素靈夜哭。金精仍頹,朱光以渥。萬邦宅心,駿民效足?!盵2]813-814描寫漢末的混亂局面,高祖的際會風云,群英的蜂擁而起,敘述與描繪交織,白描與比喻結(jié)合,寫得紛繁縈繞。在語言色彩上,先以墋黷、塵飛寫其重濁,再以彤云、朱光寫其輕綺,由暗復明,在語言變化中,特見綺練之美。

“頌則典雅”,是《功臣頌》的風格特點。頌為《詩經(jīng)》“六義”之一,以典雅的筆調(diào),“美盛德之形容”,是其基本審美要求。《功臣頌》風格的典雅,首先表現(xiàn)在歷史題材的選擇上。風云之氣,金石之聲,如大音鏜韃,袞龍比象,與桑間濮上,靡靡之音,自然大有不同,雅正的題材是構(gòu)成典雅風格的內(nèi)容核心。其次表現(xiàn)在語言形式的選擇上。頌用四言,四言乃《詩經(jīng)》經(jīng)典句式,而“四言雅正”,又是魏晉六朝人的基本審美觀念,故其語言形式也莊嚴典雅。選用前人成語或成句,也是陸機語言典雅的構(gòu)成元素之一,如本文之“無競惟人”“永言配命”“悠悠我思”“既明且慈”“淑人君子”“實邦之基”等等,或直接引自《毛詩》,或加以改造而化用,雅化的語言是構(gòu)成典雅風格的形式元素。再次表現(xiàn)在價值評判的取向上。對于歷史人物,對臣下之大節(jié)有虧,則批判嚴厲,如英布、韓信、盧綰等,或叛逆,或叛國,皆有悖于為臣之大節(jié),故大承笞撻,義正詞嚴。然而,對君主之偶有過失,則主文譎諫,如在樊噲之頌中,借“聳顏誚項,掩淚寤主”,諷喻劉邦取得天下之后怠于政事;劉賈功微勛寡,卻因宗親被封荊王,作者以“庸親作勞,舊楚是分。往踐厥宇,大啟淮濆”,婉曲表達劉邦的任人之失;周勃忠勇權(quán)變,平定叛亂,剪滅諸呂,迎立代王,因功高震主,退居下藩,作者亦以“勛耀上代,身終下藩”,隱約揭露漢君臣遇合中的不和諧之音。雖不隱惡,卻婉曲以諷,或微言大義以示褒貶,也是此篇的典雅風格構(gòu)成元素。唯因如此,陸云《與兄平原書》以“甚美”稱贊此文。

陸機集中,另存贊二篇:《孔子贊》《王子喬贊》,皆為陸云作品,后人不察,誤收之,此不贅論。

三、誄吊:曖乎可覿,凄焉可傷

在陸機文中,誄吊類作品最為豐富,除去殘簡斷句以及偽作,尚存有吊文二篇:《吊魏武文》《吊蔡邕文》,誄文六篇:《吳大帝誄》《愍懷太子誄》《吳大司馬陸公誄》《吳貞獻處士陸君誄》《吳大司馬陸公少女哀辭》等。

誄為哀悼死者的文體,《文心雕龍·誄碑》曰:“誄者,累也;累其德行,旌之以不朽也……詳夫誄之為制,蓋選言錄行也,傳體而頌文,榮始而哀終。論其人也,曖乎若可覿;道其哀也,凄焉如可傷?!盵1]212-214頌其德行,使之不朽,是誄之本意。其寫法是以傳之體制、頌之文辭,記錄其言,稱頌其德。始之于頌美,終之以哀情。論其人,音容隱約;抒哀情,凄愴傷痛。

陸機誄文以《愍懷太子誄》最為完整,寫法也最有特色。據(jù)《晉書·惠帝紀》,永康元年(300)三月,愍懷太子為賈后所殺。四月,梁王肜、趙王倫矯詔廢賈后為庶人,侍中賈謐及其黨羽數(shù)十人皆伏誅。六月,詔復太子之號,葬于顯平陵。太子故臣江統(tǒng)、陸機并作誄頌焉。此誄前有序文,言愍懷太子仁德才俊,然殘遭兇險,華年早喪,幸得沉冤昭雪,靈柩還洛,故作誄追思遺風芳烈。正文部分,首先敘述太子幼年岐嶷俊美,事奉武皇;長又遵從師訓,盛養(yǎng)道德,可承大業(yè),壽登遐年。然后敘述太子居東宮,戰(zhàn)戰(zhàn)兢兢,溫和恭敬,因賈后專權(quán),橫遭誣枉,雖銜冤敬命,然終遭鴆殺。最后言太子之冤,動天感地,人臣悲憤,幸而誅其元兇,復其封號,柩回故都,然斯人已逝,故悲凄欲絕。

誄寫太子頗多溢美之辭,不足為訓。然而,在藝術(shù)上,抑揚頓挫,低回哀咽,尤其是敘述太子生命的最后時刻,尤為動人:“惴惴太子,終溫且敬。銜辭即罪,掩淚祗命。顯加放流,潛肆鴆毒。痛矣太子,乃離斯酷。謂天蓋高,訴哀靡告。鞠躬引分,顧景摧剝。嗚呼哀哉,凡民之喪,有戚有姻。太子之歿,傍無昵親。局蹐嚴宮,絕命禁闈。幽柩偏寄,孤魂曷歸?”[2]954-955太子生居東宮,戰(zhàn)戰(zhàn)兢兢,溫恭克敬,卻終難自保;絕命之時,傍無親昵,幽柩孤魂,終無所歸。生于皇家,身為太子,最終竟然不如一介平民。作者曾事東宮有年,目睹此境,凄愴之情由衷而發(fā),非止為應(yīng)制,故王若虛《滹南遺老集·文辨》云:“夫江統(tǒng)、陸機之作誄,出于己意而非上命?!盵7]然而,惠帝時期,世道之紛紜,晉室之衰微,人心之澆薄,則于此可見端倪,此為機文之所僅見,其史料意義也非常重要。全文以賦的筆法敘事,以贊的筆法寫志,而悲憤哀痛浸潤其間,敘事寫人,章法分合有致,是為誄文之上乘。

與此文比較,《吳大帝誄》則要遜色很多。先頌孫權(quán)崛起于亂世,上承天命,下修圣德,文武并舉,終登帝位;后鋪陳葬禮之奢華,備極哀榮。雖亦始之以頌,終之以哀,但缺少充盈的情感,因此也缺乏感人的藝術(shù)力量。曹道衡認為此文并非陸機所作,從文章風格看,似乎不無道理。

陸機兄妹未長而夭者有二人,機均作誄文以悼之。其《吳貞獻處士陸君誄》是誄兄之作。機有兄三人,晏、景、玄。惟玄史無明載。從陸機誄文看,玄與機年齡相亞,少年夭折,機作誄吊之。因其終身未仕,故稱之“處士”。公元280年,吳亡,晏、景同時被害,此誄沒有言及二兄之難,故知作于吳亡之前。誄文情感深摯,寫其孩提、少年之時,“兄弟之恩,離形合氣。矧我與君,年相亞逮。綢繆之游,自蒙及朗。孩不貳音,抱或同襁。撫髫并育,攜手相長。行焉比跡,誦必共響”[2]962,尤為動人。而《吳大司馬陸公少女哀辭》則是誄妹之作:“冉冉晞陽,不遂其茂。曄曄芳華,雕芳落秀。遵堂涉室,仿佛興想。人皆有聲,爾獨無響”。[2]976誄兄重在寫其生前與作者的親密關(guān)系。二人年齡相亞,孩提時同一襁褓,懂事后相愛綢繆。雖為少年,情合金蘭,撫髫攜手,形影不離,情濃至深處,哀則沁入心底。誄妹則重在寫其死后作者的殷殷思念,每每登堂入室,妹妹的身影都飄進作者的心靈,“不思量,自難忘”的一片深情斑斑可見。結(jié)尾“人皆有聲,爾獨無響”,在幾近癡語之中,將作者的思念之情一下推向極致。陸文繁蕪,然誄兄妹之文則語言省凈,敘事清簡,乃別一簡約風格。

陸機另有《吳大司馬陸公誄》,從其父陸公之道德風范、禮賢下士、賑救孤獨、安國定邦、作則垂憲等幾個方面,贊頌?zāi)烁高^人之處,文簡而意繁,名為悼誄,實為自矜家世。雖然“論其人也,曖乎若可覿”,描繪乃父形象還算生動,“禮交徒候,敬睦白屋。踧踖曲躬,吐食揮沐。爰及鰥寡,賑此惸獨。孚厥惠和,脫驂分祿”[2]967-968,然其深情遠致,遠不及以上兩篇誄文。如果按照劉勰《文心雕龍》的分類,陸機誄兄妹之文實為“哀”,而誄陸公之作則為“頌”,一感性,一理性,故風格有別。

與誄近似的文體乃為吊?!段男牡颀垺ぐУ酢吩唬骸暗跽?,至也?!对姟吩啤裰烈?,言神至也……夫吊古義,而華辭未造;華過韻緩,則化為賦。固宜正義以繩理,昭德而塞違,割析褒貶,哀而有正,則無奪倫矣?!盵1]240-241按劉勰的意思,文體上,不用華辭賦體;內(nèi)容上,伸張正義,糾正事理,彰明美德,堵塞違誤,明確褒貶,哀而恰當。

陸機吊文兩篇:《吊魏武文》《吊蔡邕文》?!兜跷何湮摹纺耸窃蛋四辏?98)機任著作郎時,閱讀秘閣所藏之武帝《遺令》有感而作。文前小序說明作文之緣由。魏武雄才大略,光被四表,面對死亡時卻系情外物,留念閨房,充滿無奈和眷戀?!爸腔鄄荒苋テ鋹?,威力不能全其愛”,實是普遍人性之大悲,故憤懣吊之。正文分為四段,按照功業(yè)—染疾—遺令—作者之嘆息的結(jié)構(gòu)順序。劉克莊稱曰:“士衡此作,詞簡而事甚備,語絕而意愈新,當為魏晉間文章第一?!盵8]其評價之高,無人倫匹。

文章塑造了鮮明的人物形象。首先,曹操是一位叱咤海內(nèi)的英雄?!敖踊蕽h之末緒,值王途之多違。佇重淵以育鱗,撫慶云而遐飛。運神道以載德,乘靈風而扇威?!盵2]914際會于漢末風云,乘時而起,摧群雄,克強敵,安天下,理朝政,正綱紀,除宮穢,“丕大德以宏覆,援日月而齊暉。濟元功于九有,固舉世之所推”[2]914,從而建立不世之功業(yè)。其次,曹操也是一位壯志未酬的悲劇人物。雖功業(yè)蓋世,然而“將覆簣于浚谷,擠為山乎九天”,正當要膺天受命之時,卻又“理窮性盡”,“長算”成空?!半m龍飛于文昌,非王心之所怡。憤西夏以鞠旅,泝秦川而舉旗。踰鎬京而不豫,臨渭濱而有疑。冀翌日之云瘳,彌四旬而成災(zāi)”[2]918,在揮師西蜀途中,病染沉疴,出師未捷,擠山九天之功,竟匱于一簣之土!再次,曹操也是一位留戀世俗的常人。一方面,在生命臨終之時,對愛子幼女充滿著無限柔情,“執(zhí)姬女以嚬瘁,指季豹而漼焉。氣沖襟以嗚咽,涕垂睫而汍瀾”[2]922;另一方面,對生命、功業(yè)、聲色享樂也充滿無限留戀,“委軀命以待難,痛沒世而永言”[2]922,“紆廣念于履組,塵清慮于余香。結(jié)遺情于婉孌,何命促而意長!陳法服于帷座,陪窈窕于玉房。宣備物于虛器,發(fā)哀音于舊倡”[2]926。生命無法延續(xù),欲望卻至無窮,所以希望死后還能品賞生前的輝煌功業(yè),延續(xù)生前的聲色享受,“陳法服于帷座,陪窈窕于玉房。宣備物于虛器,發(fā)哀音于舊倡”[2]926四句,真活脫脫地塑造了一個脫去禮教外殼、裸露真實人性的人物!此文雖以《遺令》為切入點,渲染其死亡時對人生欲望之貪戀,表達賢俊應(yīng)不累于外物、不留念閨房之主旨,充滿說教氣息,然由于作者以史實為依據(jù),圍繞逼真的細節(jié),展開敘述、描寫、議論,恰恰展示出一位叱咤風云之英雄的另一精神層面。崇高與平凡、偉大與庸俗、真情與虛偽的復雜人性,呈現(xiàn)出一軸立體的人物畫卷。

通過反復渲染,突出曹操面對死亡時無可奈何的悲劇。這種渲染的手法表現(xiàn)在兩個方面:一是通過反復渲染曹操的雄才大略和豐功偉業(yè),突出其“夫以回天倒日之力,而不能振形骸之內(nèi);濟世夷難之智,而受困魏闕之下。已而格乎上下者,藏于區(qū)區(qū)之木;光于四表者,翳乎蕞爾之土”的人生悲劇。顯然,文章的重心并不在贊頌,但是,不僅文章開頭以一個完整的段落鋪陳其與日月齊輝的曠世功業(yè),而且每一部分都以描繪其偉業(yè)開頭,如第二部分,“彼人事之大造,夫何往而不臻。將覆簣于浚谷,擠為山乎九天”[2]918,在揮師西蜀途中,病染沉疴,不得不“詠歸途以反斾,登崤澠而朅來”,最后軍止于洛汭,在“指六軍曰念哉”的無限眷念之中,走向生命的盡頭。嗚呼!“雄心摧于弱情,壯圖終于哀志。長算屈于短日,遠跡頓于促路”[2]904,這是英雄最后留下的一份無奈的情懷。第三部分,“伊君王之赫奕,實終古之所難。威先天而蓋世,力蕩海而拔山。厄奚險而弗濟,敵何強而不殘。每因禍以禔福,亦踐危而必安”[2]922,生前王業(yè)赫奕,威力冠世,摧枯拉朽,踐險必安,然而面對死亡時,“執(zhí)姬女以嚬瘁,指季豹而漼焉。氣沖襟以嗚咽,涕垂睫而汍瀾”[2]922,撫念幼子,眷顧姬女,嘆息流淚,“曩以天下自任,今以愛子托人”,何其悲也。第四部分,“咨宏度之峻邈,壯大業(yè)之允昌”,壯心何其崇高!然而,分香賣履之遺令,“陳法服于帷座,陪窈窕于玉房”[2]922之囑托,轉(zhuǎn)頭成空。物存人亡,既不能品嘗祭品,也不能欣賞聲色,唯有茫茫的西陵蒼涼、美人的悵望深情?!巴醣M者無余,而得乎亡者無存”,生前的無限欲望都隨著生命的消逝戛然而止,這是怎樣的無奈??!故作者感慨“彼裘紱于何有,貽塵謗于后王”[2]926,覽《遺令》不禁悲嘆唏噓,故作文以抒哀情?!段男牡颀垺ぐУ俊吩唬骸瓣憴C之《吊魏武》,序巧而文繁。”[1]241有人認為繁即繁雜,誤也。其實是指文辭所表達繁縟之情。反復渲染,突出面對死亡的一份無奈,亦其繁也。

劉克莊所言之“詞簡而事甚備,語絕而意愈新”,意即語言簡約而敘事周詳,語氣斬截而出人意表。情感繁縟,而用語簡約,敘事周詳,是陸機文章的特點之一,此文亦然。如首段僅用二十句,就勾畫了一幅漢末風云、英雄崛起的紛繁歷史畫卷。語氣的斬截,除語言簡約以外,還表現(xiàn)在用韻上。此文用韻,只有最后一段以音節(jié)較長的“昌”“揚”等為韻,與作者的嘆息呼應(yīng),構(gòu)成裊裊不斷的余音。前三段則多以短促的音節(jié)為韻,如“暉”“推”“來”“哉”“翰”“棺”等等,且句尾不用虛詞,故讀來斬釘截鐵,不留余意,此即“語絕”之謂也。

《吊蔡邕文》系陸機吊文之短章,文共十句,或為殘簡,然此文雖短,語義完整,意味雋永。所言國之將傾,一木難支。身居亂邦,必如寧武子,韜隱其智而佯愚,方可保身。若效仿萇叔違天矯命,企望澄清天下,既不可得,身亦亡矣。在探討蔡邕悲劇原因時,滲透著作者對時局的思考,名吊蔡邕,實為自誡。然陸機為人,露才揚己,居亂世而不善自保,終蹈蔡邕覆轍,不亦惜乎!

此外,陸機集中另收《晉劉處士參妻王氏夫人誄》《吳丞相江陵侯陸公誄》,前者《七十二家集》本已斷定非陸機所作,乃王氏夫人誄其夫劉參所作,因《藝文類聚》將其編在陸機作品之后,后人誤錄于文集之中,此論甚是;后者又見《陸士龍集》,亦是后人誤收,故此不贅論。

概括言之,陸機韻文,不僅體裁豐富,每一類文體針對不同的表達對象,表述不同的內(nèi)容,而且采用特定的表達體式和不同的結(jié)構(gòu)形式,因此也形成了不同的文體風格,藝術(shù)成就也不能一概而論。但是,“禁邪而制放”“辭達而理舉”(《文賦》),明確的文體意識,強烈的說理特點,則是陸機文章的基本特點。陳祚明曰:“士衡詩束身奉古,亦步亦趨。在法必安,選言亦雅,語無溢幅?!盵9]評價其詩未必恰當,移來評價其文,則是允當貼切的。然而,士衡之文,既有鮮明的傳統(tǒng)性,也有強烈的主體性;夕拾朝華,襲故彌新,表現(xiàn)了杰出的藝術(shù)創(chuàng)造性,這又是歷來為學界所忽略的。

參考文獻:

[1]劉勰,著.范文瀾,注.文心雕龍[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62.

[2]陸機,著.劉運好,校注整理.陸士衡文集校注[M].南京:鳳凰出版社,2007.

[3]蕭統(tǒng),撰.李善,注.文選[M].北京:中華書局,1977:760.

[4]王應(yīng)麟.《玉海》卷五十四[M]//文津閣《四庫全書》(第947冊).北京:商務(wù)印書館,2006:339.

[5]吳訥.文章辯體[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8:54.

[6]洪亮吉.洪亮吉集[M].北京:中華書局,2001:275.

[7]胡傳志,李定乾.滹南遺老集校注[M].沈陽:遼海出版社,2006:420.

[8]劉克莊.后村詩話續(xù)集[M]//宋詩話全編.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7:8435.

[9]陳祚明,評點.李金松,校點.采菽堂古詩選[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293.

(責任編輯 黃勝江)

猜你喜歡
陸機
陸機,仕與隱的糾結(jié)
黃耳傳書
陸機:青山綠水中的一只鶴
百家講壇(2020年2期)2020-04-22 00:31:56
“百代文宗”陸機的官場劫
文史博覽(2018年9期)2018-11-07 06:42:36
“百代文宗”陸機的官場劫
從《文心雕龍》看劉勰對陸機的批評
名作欣賞(2016年17期)2016-07-12 08:22:07
詩人陸機:天生貴族難自棄
淺論陸機詩歌中的時光意識
人間(2015年21期)2015-03-11 15:23:10
一句稱贊改變兩個命運
陸機,放不下出身的“包袱”
开封市| 乌兰察布市| 都昌县| 松滋市| 黄浦区| 定结县| 石台县| 桑日县| 牡丹江市| 图片| 崇仁县| 宁夏| 明水县| 黎城县| 莒南县| 项城市| 梁河县| 岐山县| 罗江县| 榆中县| 惠水县| 信宜市| 鄢陵县| 兴安盟| 鲜城| 大悟县| 榆树市| 共和县| 方城县| 义乌市| 石渠县| 丽水市| 长宁县| 广西| 吉林省| 梁平县| 长治市| 抚顺市| 县级市| 湟源县| 宝坻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