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師范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 浙江 金華 321004)
從貧困研究的歷史看,在基本消除絕對貧困以前,人們更關注的是絕對貧困。只有在消除絕對貧困取得重大進展以后,人們才會更多地關注相對貧困問題。自改革開放以來,除了中國的經濟發(fā)展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外,中國在經歷了不同時期不同階段的扶貧政策后,中國的扶貧事業(yè)也取得了顯著的成效,貧困人口數量不斷減少,絕對貧困狀況逐步得到緩解。但中國的攻堅扶貧事業(yè)并未止步,習近平主席2015年在中央扶貧開發(fā)工作會議上強調,我國要在2020年確保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確保貧困線全部脫貧摘帽,這意味著我國要在2020年實現全面消除絕對貧困人口。精準扶貧是中國特色反貧困的獨特模式,與世界其他發(fā)達國家一樣,精準脫貧后農村的相對貧困問題依然存在,如何解決相對貧困問題是中國特色扶貧理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所以在今后乃至更長的一段時期,我國的貧困問題將逐步過渡到以反相對貧困為主的扶貧模式。
美國學者斯托弗最早在在1949年從“相對剝奪”的角度定義貧困,主要講的是當人們將自己的處境與其他參照群體進行比較后的劣勢會讓人產生受剝奪的感覺。1958 年,美國經濟學家加耳布雷思就曾指出,相對貧困感強調與他人相比較的主觀感受,一個人貧困與否不僅取決于其收入絕對量的多少,還取決于與周圍其他人相比較后的收入水平。1971 年,英國社會政策學家彼得·湯森通過“絕對中的相對剝奪理論”系統(tǒng)闡述了相對貧困理論[1]。1998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阿馬蒂亞·森將貧困看成是自我發(fā)展能力的缺乏,“可行能力”的缺乏是低收入更嚴重的貧困,收入對于解決貧困問題來說固然重要,但徹底消除貧困的關鍵是要獲得發(fā)展機會和擁有自我發(fā)展能力。
國內關于相對貧困的內涵界定主流觀點主要集中在兩方面,其一是與社會平均水平相比存在一定差距所維持的貧困狀態(tài):相對貧困是指與社會平均收入水平、消費水平或一般社會成員的生活水平相比較后的差距,達到一定程度所表現出來的貧困[2-4]。李石新(2010)指出相對貧困是偏離社會平均水平的差距狀態(tài),隨著經濟的不斷增長,社會人均收入水平必然也在不斷提高,這種與社會平均水平的差距也會呈現些許變化,相應的扶貧標準也應隨經濟狀況的發(fā)展而做出調整[5]。其二相對貧困主要是基于一種主觀的心理感受或價值判斷:李權超,陸旭(1999)指出貧困總是在特定的參照體系中相對于特定的心理群體而言,在同一時期,不同地區(qū)或不同階層的人主觀認定的可維持生存的水準會存在很大差別[6]。
由于從經濟或物質視角研究貧困問題,易于獲取統(tǒng)計資料,便于進行精確的度量與跨時間和地域的比較,其減貧戰(zhàn)略和政策措施也易于操作和監(jiān)測,所以從前有研究成果來看,相對貧困標準的設定依然沿襲了傳統(tǒng)做法,主要是將社會各項支出需要折算成經濟價值或者直接以平均收入的一定比例作為貧困標準,但尚未形成一個統(tǒng)一的標準。比較常見的做法有比重法、收入法、恩格爾系數法、生活形態(tài)法。比重法主要是將全部人口的百分之幾定義為貧困人口,然后根據這個百分比,利用家庭收支統(tǒng)計資料,求出貧困標準。收入法主要是以社會收入集中趨勢的一定比例作為相對貧困線,如以一個國家或地區(qū)的中位數或平均收入的50%或60%為貧困線。以恩格爾系數法確定貧困標準,具體做法就是把恩格爾系數取值作為判斷貧困與否的基本標準來得到具體貧困線。生活形態(tài)法是向被調查者提出一系列關于貧困居民生活方式、消費行為等家庭生活形態(tài)的問題,根據被調查者的回答選擇若干剝奪指標,確定被調查者的實際生活狀況,最后確定貧困者,再根據貧困者的消費需要和收入狀況來確定貧困線。
按照我國歷年來制定的絕對貧困標準,貧困發(fā)生率從1978年的30.7%下降到2008年的1%,貧困人口從2.5億下降到1004萬,不可否認中國農村貧困狀況的改善得益于中國政府實行的一系列反貧困政策。但是絕對貧困人口數量的持續(xù)減少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我國貧困線提高緩慢。我國最初官方公布的農村扶貧標準是國家統(tǒng)計局農村調查總隊在1986年對6.7萬農戶家庭的年度消費支出情況進行抽樣調查,經測算得到1985年我國農村貧困標準為206元。該標準主要是基于基本生存需求為核心的生存絕對貧困概念,作為計算和確定貧困標準的依據,其中包含著食物貧困線和非食物貧困線。以后隨著物價變動,就運用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對該標準進行逐年調整。
圖1 1985-2015年我國農村實際貧困線和貧困線相對值變化趨勢圖
從圖1可以看出,我國的貧困線和農村家庭的人均收入均呈現逐年增長的趨勢,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逐年增長且提高幅度較大,而貧困線增長緩慢且提高幅度相對較小,顯然我國的貧困線并不具有和人均純收入同步增長的趨勢,貧困線呈現緩慢增長趨勢。從我國貧困線的相對值來看,即扶貧標準占同期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水平與的比重卻呈現下降趨勢,從改革開放初期的50%左右下降到現階段的25%左右,貧困線的增長速度遠比人均純收入的增長速度慢,如果繼續(xù)按照現階段的貧困線進行反貧,將不能真實反映我國的貧困現狀,甚至過于盲目樂觀已有的扶貧成績。同時也說明正是由于扶貧標準過低,才會呈現出絕對貧困人口數量不斷減少的態(tài)勢,進而會造成實際貧困人口規(guī)模被低估,也反映出隨著時間的推移農村貧困人口的相對貧困程度會越來越嚴重。
表1基礎數據來自國家統(tǒng)計局官方數據整理得來,按收入五等份分的農村居民收入水平。表1中20%的低收入戶的人均收入從2002年的857元增長到2012年的2316.2元,年均增長率為10%,而1985年的貧困線為206元,2012年的貧困線為2300元,年均增長率為9%,意味著我國扶貧線標準的增長速度低于低收入戶收入的增長速度,更加說明了我國貧困線增長速度過于緩慢。
表1 2002-2012年 按收入五等份分我國農村居民收入分配狀況
表2 數據是根據表1基礎數據計算而得,先計算各等份收入=戶數*戶均人口*人均收入,再將各等份收入相加即可得該年抽樣戶數的總收入,各等份收入與總收入的比重即得各等份收入戶對應的收入百分比,總收入與總人數的比值即為人均收入。由表2可以看出2002-2012年這期間,20%的低收入戶只占據著8%的收入,20%的中等偏下收入戶占據著13%的收入,20%中等收入戶占據著17%的收入,20%中等偏上收入戶占據著20%的收入,而20%高收入戶卻占據著40%的收入,反映了不同收入組的農村居民家庭內部收入差距較大,尤其是低收入組人口比例和高收入組人口比例與它們各自對應的收入比例極不相配,更加說明高低收入組之間的收入差距存在難以逾越的鴻溝。
表2 2002-2012年我國農村居民各收入組人口對應的收入百分比情況
我國現階段的貧困標準是基于30年前維持基本生存需求的貧困線基礎上調整而成,仍然屬于絕對貧困層面,絕對貧困線較少參考社會平均的生活水平或一般生活方式,而通常是根據消費價格指數進行調整,其實際值在時間上具有一定程度的“不變性”,其不能反映社會平均生活水平,也不能反映貧困人口相對于社會其他人口所遭受的剝奪和排斥,所以它并未從根本上改變其認定標準單一且滯后于經濟發(fā)展的狀況,相對穩(wěn)定和明顯偏低的農村貧困標準既不足以反映農村居民在發(fā)展自身能力方面的基本需要,也難以及時、客觀、準確、全面地反映貧困人口的生活狀態(tài)和農村貧困的變化情況。相對貧困線則參照社會平均生活水平確定,其標準隨著社會平均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不同程度的提高。貧困的相對性要求貧困線的制定應將貧困群體與社會平均生活水平的差距考慮進去,使窮人真正共享社會發(fā)展進步的成果。
通過分析農村不同收入組人口所占的收入份額及收入增長情況,發(fā)現低收入組的收入不僅與其他收入組存在巨大差距,且20%的低收入組人口所占的收入份額隨著時間的推移一直固化在7%左右。一方面說明了雖然我國的扶貧力度、財政支出投入在不斷加大,但是我國農村貧困狀況在經歷了改革初期的大幅度改善后,扶貧政策的效果開始呈現邊際效用遞減的趨勢,另一方面低收入組人口所占收入比例的固化說明了在農村普遍大面積的貧困狀況消除后,存在著被扶貧邊際化的貧困人口,可能是由于在扶貧過程中,政府官員為了彰顯扶貧政績,將扶貧資源優(yōu)先用于幫扶貧困群體中的相對優(yōu)勢者,即優(yōu)先幫扶與貧困線更接近的困難群體,對深度貧困者給予直接的經濟補助,而這種沒有真正脫貧內生動力的經濟補助并不能從根本上解決貧困問題,并且容易坐吃山空,極易返貧。
通過分析我國農村貧困線的絕對值與相對值變化趨勢,發(fā)現我國貧困線提高速度低于農村居民家庭收入增長速度,更低于低收入群體的收入增長速度,如果仍然以此絕對貧困線去衡量減貧成效,滿足于已有的扶貧成績是不能真實客觀地反映貧困群體的生活狀態(tài)。其次居民內部收入差距擴大化也從側面反映了資源分配的不合理,扶貧資源的去向往往存在著精英捕獲現象,貧困群體中的相對優(yōu)勢者成為稀有資源的占有者,進而忽視貧困群體中的相對弱勢者。對貧困群體中的相對弱勢群體,首選要甄別他們陷入貧困的原因,對于地理位置偏遠或喪失勞動能力等原因造成貧困,實在較難存在內生發(fā)展動力的特殊貧困群體實行財政兜底保障,除此之外,應該公平分配扶貧資源,甚至應該將扶貧資源傾向于在資金、信息、資源方面較弱勢但具有發(fā)展?jié)摿Φ呢毨д撸粦粸榱苏蔑@扶貧績效,將稀有資源集中在貧困群體中的相對優(yōu)勢者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