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小學語文教學是一門語言性較強的學科,而閱讀教學是組成語文教學的重要部分。教師在教學中開展有效的閱讀指導能夠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形成一定的閱讀氛圍,讓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體會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小學語文知識的教學不僅僅是知識的教學,指導學生閱讀能夠豐富學生的課堂生活,本文就從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在課堂中對學生進行有效的閱讀指導,讓學生在閱讀中感受語文學習的魅力。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閱讀指導;策略
一、 引言
長期以來,小學語文教學一直是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語文基礎知識的學習能夠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語言基礎。而閱讀能夠陶冶學生的情操,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感受到閱讀的氛圍,有效的閱讀能夠促進學生對文字的理解能力,提升學生作文寫作能力。而閱讀指導工作的開展則需要教師通過教學途徑來進行有效的實施。為了能夠進一步的強化學生的閱讀能力,讓學生在閱讀中感受文章的深意,讀出文章的韻味。作為教師要在課堂教學中對學生的閱讀進行強化性的指導教學,實現(xiàn)閱讀教學的有效指導。
二、 以教材為中心,在教學中延伸閱讀教學
小學語文教學的主要依據(jù)就是課本教材。在教學中教師要從教材中進行深入的了解,結合課本知識對課堂知識能夠延伸閱讀。這就需要教師對教學知識進行深度的挖掘,以此來進行有效的拓展。例如,在教學四年級上冊《巨人的花園》這節(jié)內(nèi)容時,教師可以在課前導入一個故事環(huán)節(jié),給大家講述《公主的生日》,教師講述的過程中可以讓學生閉上眼睛通過教師的文字講述來感受一下這個故事。這樣特殊的故事環(huán)節(jié)導入會讓學生在自己的腦海中呈現(xiàn)出故事中的這個畫面。同時也讓學生能夠感受一下童話故事里的生日和我們自己過生日時的不同。教師講完這個故事之后學生的注意力也就都集中在教師這里。而此時教師可以引出今天的教學內(nèi)容,值得一提的是要告訴學生,剛才我們所講的故事也出自于本文作者,讓學生再來一起感受一下《巨人花園》給大家?guī)聿灰粯拥母杏X。通過特殊的導入環(huán)節(jié),學生對本篇文章會充滿期待的感覺,緊接著就會對文章津津有味的閱讀起來,而教師也可以乘著大家的興致把本篇文章的重點呈現(xiàn)出來。在教學的最后,教師可以給學生布置一個特殊的作業(yè),讓學生把今天所學的《巨人的花園》講給自己的父母聽,這樣的作業(yè)就會激發(fā)起學生閱讀的興趣。這樣在學習中滲透閱讀教學,學生在快樂的閱讀中感受到閱讀的魅力也就會喜歡上閱讀。
三、 在教學中以教學內(nèi)容為中心展開閱讀指導教學
為了讓學生更加深刻地理解教材文章,教師可以教材文章為中心來展開拓展性閱讀,如可以選擇同一作者的不同文章或是不同作者同一體裁的文章以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理解水平與寫作水平,也可以選取名人傳記、寓言故事等小學生所喜愛的內(nèi)容。只有讓學生接觸到更多的閱讀材料,才能不斷地豐富學生的文化積累,夯實學生的閱讀基礎。例如,在教學四年級下冊《桂林山水》這節(jié)內(nèi)容之后,學生會對桂林山水展開無限的向往,恨不得馬上飛到桂林一睹其“芳容”。這時,教師不妨以此來進行有效的拓展,讓學生通過閱讀本冊中的《夜鶯的歌聲》《小英雄雨來》這兩篇文章。學生從桂林山水中領略了祖國的大好河山,那么,就從這篇文章中來領略一些英雄人物吧。一起看一看當外來侵略者入侵時這些小英雄是如何做斗爭的,如果沒有他們的英勇也不會有我們美好的今天。這樣學生通過教師的講解閱讀興趣就會被激發(fā)。就會迫不及待的想要看看“小英雄”的英勇事跡。小學階段的學生往往會對一些故事感興趣,教師在給學生進行推薦閱讀時不妨先以小故事為首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教師也可以通過文章作者來給學生進行推薦。以此來展開一系列的閱讀指導教學。
四、 課堂學習結合課中輻射閱讀,加深理解記憶
教材篇幅有限,課堂時間有限,遠遠不能滿足學生的閱讀需求。因此,我們要在搞好課堂閱讀的同時將閱讀的視野延伸到課外,引導學生展開充分的課外閱讀,開闊學生的視野,增長學生的見聞,讓學生可以汲取到更多知識的養(yǎng)分,促進學生閱讀水平與綜合能力的全面提高。其次,選用不同的閱讀方法。閱讀并不是只有一種方法,而學生由于基礎知識不同、認知水平不同在閱讀中同樣存在一定的閱讀差異。在閱讀中有的學生會選擇默讀,有的學生會選擇朗讀,有的學生選擇合作閱讀,有的學生選擇邊閱讀邊批注。為此,我們在教學中不能要求學生按照教師所制定的方法來機械展開,而是要讓學生自主選擇閱讀方法,或快或慢,或精或精,或個人或小組來展開閱讀,這樣才能讓學生有更多思考的空間與消化的余地。最后,強化學生的閱讀體驗。雖是同一篇文章但學生的體驗與感受卻是不同的,我們不僅要允許這些不同的存在,還要鼓勵學生不要拘泥于教材與教參,能夠切實將文本與現(xiàn)實生活與創(chuàng)作背景結合起來。這樣,學生才能透過文字形成更多的不同見解與感受。教師要為學生創(chuàng)設民主的教學氛圍,引導學生勇敢地發(fā)表個人不同見解,并就此展開充分的交流與討論,交匯思想,碰撞出思維的火花,這樣才能真正實現(xiàn)學生對文章的個性化閱讀。
五、 結語
總而言之,小學語文閱讀是幫助學生提升語文能力,提高語文素質的最佳方式。這就要求我們教師要重視課內(nèi)語文閱讀與閱讀的有機結合,不能只抓好課內(nèi)閱讀,還要有目的、有計劃地對學生的閱讀技巧進行訓練,培養(yǎng)和發(fā)展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這樣才能使學生對閱讀產(chǎn)生興趣,從而真正領悟閱讀的內(nèi)涵。
參考文獻:
[1]李言霞.加強教師引導,提升小學生閱讀水平[J].讀與寫(上,下),2015.
[2]馬軍,郝思涵.小學生閱讀能力培養(yǎng)的調查研究[J].現(xiàn)代教育科學(普教研究),2015.
[3]戴雅琛.小學語文個性化閱讀淺探[J].小學教學參考,2011(6).
[4]聞楊.深入文本超越文本——小學語文個性化閱讀的兩個有效落點[J].小學教學參考,2011(2).
作者簡介:
徐澤具,廣西壯族自治區(qū)南寧市,廣西南寧市馬山縣永州鎮(zhèn)州圩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