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麗影
摘 要:遼景宗的情感世界對遼朝中期政局的穩(wěn)固產生了一定的影響。應歷十九年(969年)景宗即位,面對遼朝混亂的政治局面,景宗開始重振遼朝,對蕭思溫為代表的后族進行拉攏,冊封蕭燕燕為后,使蕭燕燕得以參政。景宗逝世后,遺命韓德讓輔立梁王繼位,蕭太后攝政。在蕭燕燕與韓德讓共同輔佐圣宗治理國家的過程中,二人產生了私情,這種私情是在政治互利的過程中產生的。
關鍵詞:遼景宗;蕭燕燕;韓德讓;政局穩(wěn)固
中圖分類號:K246.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2596(2019)05-0009-05
關鍵政治人物的情感世界對國家的發(fā)展走向有著重要的影響。這一點在遼景宗身上得到了充分體現。林鵠的《南望——遼前期政治史》將《遼史·穆宗紀》中遼穆宗酗酒、不恤政事、妄殺近侍的史事列表總結[1],從中可知,由于遼穆宗的昏暴統(tǒng)治、濫殺無辜,導致了遼朝內部秩序混亂、國勢漸衰。面對如此衰敗的政治局面,景宗即位后就展開了一系列振興遼朝、扭轉政局的措施,恢復政策的實施離不開皇后蕭燕燕的輔佐。景宗去世后,蕭燕燕攝政輔佐圣宗也為遼朝中期政局的穩(wěn)定、興盛奠定了基礎。
一
蕭燕燕(953年—1009年),諱綽,號承天太后,出身于遼朝后族蕭氏,父親為“宰相敵魯之族弟忽沒里之子”[2]蕭思溫,曾出任南京留守,景宗時任北府宰相,保寧二年(970年)五月,與帝獵閭山,被害身亡。母親為燕國大長公主遼太宗之女呂不古,后因疾去世。蕭燕燕有兩個姐姐,都嫁給了皇族,長姐嫁給了齊王罨撒葛,齊王死后,自稱齊妃,二姐嫁給了宋王耶律喜隱為妃,后喜隱謀反,被稱為夫人。蕭燕燕隨父親出任南京留守時,受到了漢文化的影響,在草原文化與漢族文化的一并熏陶下,蕭燕燕養(yǎng)成了聰慧睿智、理性果斷的性格與能力。蕭燕燕閨中待嫁時,其父就看出了蕭燕燕異于他人之處,“思溫嘗觀諸女掃地,惟后潔除,喜曰:‘此女必能成家。”[3]并且《遼史·后妃傳》中記載“景宗睿智皇后蕭氏,……習知軍政,澶淵之役,親御戎車,指麾三軍”[4],蕭燕燕在澶淵之役中臨危不懼,親自上陣指揮殺敵,可謂是女中豪杰。
應歷十九年(969年)二月,遼景宗即位后,迎娶蕭燕燕為貴妃,婚后二人夫妻感情融洽,家庭生活和諧。首先,從年齡差距來看,景宗生于遼天祿二年(948年),蕭燕燕生于應歷三年(953年),遼景宗年長于蕭燕燕5歲,倆人年齡差處于正常范圍之內,無論是從古代還是現代的婚姻觀來看,5歲的年齡差正是合適相當的,并不會對二人感情生活造成影響,并且婚后不久景宗就冊封蕭燕燕為皇后,“五月戊寅,立貴妃蕭氏為皇后?!盵5]蕭燕燕從貴妃榮升為皇后僅三個月時間,可見景宗夫婦二人婚后感情很好。其次,根據景宗與蕭燕燕所生子女情況,二人感情之深,也可見一斑,根據《皇子表》和《公主表》的記載,景宗與蕭燕燕共育有四子三女,除了遼圣宗有明確的生卒年份,其他六位子女均未翔實記載生卒。此處以遼圣宗為例,耶律隆緒生于保寧三年(972年)十二月,那么據圣宗的生年就可推測,景宗在位共十四年的時間內,平均每兩年就與蕭燕燕生育一個孩子。若仔細分析,有些間隔甚至不到兩年,其余六位子女的生卒年份并未記入史冊,可根據圣宗生年推測,從耶律隆緒出生,到景宗乾亨四年(982年)逝世的十年間,景宗與蕭后平均一年零八個月就生有一子或一女,除去懷胎十月的時間,從第一個孩子出生到懷有第二個孩子僅相隔十個月,這樣平均計算,七個孩子之間也就相差十個月。并且,景宗共有8個孩子,除了與蕭燕燕所生的7個孩子,另外一個則是與渤海妃所生的公主,并無封號,所嫁之人也并非蕭氏后族,而蕭后三女全部嫁予蕭氏后族。因此,從子女的生年及頻率相隔來看,景宗與蕭燕燕的感情是較為深厚的。
景宗病危時遺詔梁王耶律隆緒繼位。梁王繼位不僅是由于耶律隆緒是遼景宗的長子,蕭燕燕所生,還在于圣宗從小就深得景宗喜歡。圣宗受漢文化影響較大,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遼史·圣宗紀》記載“帝幼喜書翰,十歲能詩。既長,精射法,曉音律,好繪畫?!盵6]并且,從景宗即位后就重用蕭思溫,令其擔任北院樞密使兼北府宰相、封為魏王這一點來看,景宗遺詔梁王繼位,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出于對蕭氏后族的提拔及重用,使梁王繼位后能夠繼續(xù)得到后族力量的支持,穩(wěn)固帝位。因此,乾亨四年(982年)九月,遼景宗一家“獵于祥古山,帝不豫……崩于行在?!薄斑z詔梁王隆緒嗣位,軍國大事聽皇后命?!盵7]年僅35歲的遼景宗病逝,將皇位傳于長子耶律隆緒,成為遼朝第六代皇帝。
二
前文已述,景宗在位時與蕭燕燕夫妻感情很好,家庭和睦。但景宗身體一直處于虛弱狀態(tài),政治上主要依賴蕭燕燕輔佐,并逐漸將權力移交予蕭燕燕,使其干政。
幼年的遭遇導致了景宗身體狀態(tài)欠佳。天祿五年(951年)九月,世宗自將南伐,至歸化州祥古山祭祀讓國皇帝時,遭到泰寧王察割、燕王牒臘殺害,發(fā)生了火神淀之變。時僅四歲的景宗得幸生存,“御廚尚食劉解里以氈束之,藏于積薪中,由是得免?!盵8]由于景宗目睹父母被殺驚嚇過度,即位后多生疾患,“及即位,嬰風疾,多不視朝?!盵9]婚后的景宗身體狀況愈發(fā)不好,“四時游獵,間循故典,體憊不能親跨馬”[10],對皇后蕭燕燕更加依賴,特別是在國家政治上,“刑賞政事,用兵追討,皆皇后決之,帝臥床榻間,拱手而已?!鄙踔脸霈F了“以女主臨朝,國事一決于其手”[11]的政治局面。
但是將景宗生前蕭燕燕參政歸因于耶律賢身體不好,這一說法過于牽強。據林鵠分析[12],穆宗遇害,景宗率飛龍使女里、侍中蕭思溫、南院樞密使高勛等甲騎千人趕赴穆宗柩前,這一歷史事實就否定了前文所述景宗不能親跨馬之說。并且景宗常年四時游獵,并在秋捺缽時“領數騎獵焉,虎伏草際,戰(zhàn)栗不敢仰視,上舍之,因號伏虎林?!盵13]由于“不能親跨馬”之說是出自《契丹國志》,所以從史料出處對比來看,《遼史》記載“景宗伏虎”更為可信。由此可知,景宗幼年遭遇受到驚嚇,身體虛弱不假,但因此而將國政委于蕭后一手操持,這一說法不可信。
那么景宗是為何在政治上如此倚重和依賴蕭燕燕呢?有三點原因可對此問題進行解釋。第一,以往經歷對其參政理政造成的消極影響。景宗從小就對遼初以來殘酷的政治斗爭有所耳聞,譬如太祖時期的諸弟之亂,遼太宗與人皇王耶律倍及遼世宗與耶律李胡的皇位之爭,并且幼時親眼目睹了察割弒殺其父母,遭遇火神淀之變,這些歷史政變無不對景宗參政理政造成消極的心理影響,使景宗在掌政期間產生厭政情緒,進而無心參政。第二,景宗即位后根基不穩(wěn)。穆宗遇害消息突然,眾大臣擁立景宗即位于穆宗柩前,時間倉促緊急,景宗可信賴及倚重的后方勢力只有藩邸的舊人女里、南院樞密使高勛、侍中蕭思溫等人,心腹勢力較為薄弱;且景宗即位后遭到了朝中反對勢力的威脅,穆宗之弟罨撒葛與景宗進行帝位爭奪,“太平王罨撒葛亡入沙沱。己丑,夷離畢粘木袞以陰附罨撒葛伏誅?!盵14]趙王耶律喜隱也曾兩次謀反。但為了鞏固帝位,維持皇族內部的穩(wěn)定,景宗沒有對反叛勢力進行打擊報復,而是采取懷柔的政策,與此同時拉攏后族勢力,迎娶蕭燕燕,重用蕭思溫,封為魏王,進而給蕭燕燕以參政輔政的機會?;楹缶白谂c蕭燕燕夫妻感情融洽,從景宗與蕭燕燕感情狀態(tài)來看,景宗幼年喪失父母,身邊無一可信之人,蕭燕燕的出現使景宗對其頗為依賴,將其視為至親之人,這從景宗遺詔蕭燕燕攝政圣宗就可看出。第三,遼朝女性具有較高的社會地位與蕭燕燕的強勢性格。受自然地理環(huán)境、社會經濟因素、歷史政治因素的影響,遼朝貴族女性具有強烈的契丹民族尚武精神和杰出的軍事政治才能,這使女性幾乎與男性具有同等的社會地位。并且建國后的遼朝社會存在著諸多母系社會殘存因素,遼朝女性未因男性掌政而地位下降,不同于中原的男尊女卑觀念,貴族女性也受到了家庭文化教育,打破中原傳統(tǒng)禮教中“女子無才便是德”的舊觀念。所以,正是由于蕭燕燕身為遼朝貴族女性,才具有較高的社會地位。蕭燕燕不僅具有聰明睿智、理性果斷的性格特點,并且還強勢專斷,“后天性忮忍,陰毒嗜殺,神機智略,善馭左右,大臣多得其死力?!盵15]如此強勢的蕭燕燕在景宗朝參政是極有可能的,并且是帶有一定的主觀能動性的。綜上原因,景宗生前才會讓蕭燕燕參政,并不是單一的景宗幼年遭遇多生病疾的原因,也是情感上依賴蕭氏進而政治上依賴后族,以對抗皇族內部的篡奪。
蕭燕燕的參政輔政對整頓遼朝百廢待興的混亂局面卓有成效。首先,蕭燕燕注意到,要想整治穆宗朝濫殺無辜、刑法混亂的局面,就要加強法制建設,為此保寧三年(971年)春正月復置登聞鼓院,使“有冤者擊鐘,以達于上”[16]。其次,為了穩(wěn)固遼朝中期政局,蕭后在人才任用方面提出了“惟在得人”的思想,除了任用舊臣之外,還注重選拔漢人為官培植腹心,當時具有代表性的漢人官員有室昉、郭襲等。除此之外,景宗保寧八年(976年)頒布“詔南京復禮部貢院”[17],恢復遼朝的科舉選士制度,以科舉的形式選任官員,改變原有門蔭入仕的方式,這為遼朝漢人做官提供了直接渠道,為景宗鞏固帝位贏得了大批漢臣的支持。第三,在外交關系上,保寧六年(974年)三月,“宋遣使請和,以涿州刺史耶律昌術加侍中,與宋議和?!盵18]蕭燕燕在參政輔佐景宗時順利完成了與宋朝的議和,為遼朝內部發(fā)展提供了穩(wěn)定的外部環(huán)境。隨著蕭燕燕對景宗的輔佐干政,逐漸熟悉掌握了治理遼朝國內外事務的方針策略,所以,保寧八年(976年)二月,景宗頒布諭旨,“諭史館學士,書皇后言亦稱‘朕暨‘予,著為定式?!盵19]通過修訂起居注的方式宣布蕭燕燕正式登上政治舞臺,予其與皇帝同等的地位。乾亨四年(982年)九月,景宗病逝“遺詔梁王隆緒嗣位,軍國大事聽皇后命?!盵20]將幼年圣宗與國家政事委任于蕭燕燕。從此,蕭燕燕開始了垂簾聽政的攝政生涯,景宗將國家大權移交予蕭燕燕。
三
關于蕭燕燕與韓德讓的關系,學界已有相關論述。?譹?訛針對學界已有研究,筆者對蕭燕燕與韓德讓的關系進行辨析。筆者認為蕭燕燕與韓德讓是一種政治上的互利互存的依賴關系,只是日漸久之產生了私情。
對于蕭燕燕與韓德讓的關系,路振的《乘軺錄》有所記載。
“蕭后幼時,嘗許嫁韓氏,即韓德讓也,行有日矣,而耶律氏求婦于蕭氏,蕭氏奪韓氏婦以納之,生隆緒,即今虜主也。耶律死,隆緒尚幼,襲虜位。蕭后少寡,韓氏世典軍政,權在其手,恐不利于孺子,乃私謂德讓曰:‘吾嘗許嫁子,愿諧舊好,則幼主當國,亦汝子也。自是韓德讓出入帷幕,無間然也?!盵21]
就此條史料而言,路振先生認為蕭燕燕曾經被許配給韓德讓,二人是有婚約的。但檢索《遼史》,卻不曾發(fā)現有關這方面的記載,所以筆者認為二人不可能有婚約,這里有兩方面原因可進行分析,第一,結婚前蕭燕燕常處于閨閣之中,與韓德讓曾經是否謀面,不得而知,但從二人的年齡差距來看,蕭燕燕生于應歷三年(953年),韓德讓生于會同四年(941年),蕭燕燕與韓德讓年齡相差12歲,差距實為太大,并且,應歷十九年(969年)景宗迎娶蕭燕燕,二人在結婚時年齡分別為景宗25歲,蕭燕燕17歲,當時韓德讓29歲,年長于景宗,由此看來,讓一個20歲都未到的少女嫁給韓德讓這樣幾乎30歲的男人是不太可能的。第二,蕭燕燕的兩位姐姐都嫁予了耶律氏皇族,由此推測,蕭思溫是有意與皇族聯姻的,蕭思溫不大可能將蕭燕燕嫁予韓德讓。第三,從史料上可以分析,記載蕭燕燕與韓德讓有婚約的都是南朝史料,北朝史料幾乎沒有記載,南朝史料的記載可能是道聽途說,不大可信。因此,根據以上三方面分析,二者之間是不可能有婚約的。但這不能否定二者之間沒有產生私情。景宗去世后,梁王為帝,蕭太后沿用景宗在世時的用人政策,對于韓德讓“太后益寵任之”[22]這并不能說明什么問題,只能看出蕭太后更加重用韓德讓。但可以從另一條史料中看出,統(tǒng)和六年(988年),“太后觀擊鞠,胡里室突隆運墜馬,命立斬之?!盵23]可見蕭太后已經對韓德讓產生了情愫,并且不是很一般,從韓德讓墜馬事件可以看出蕭太后對韓德讓受傷時的心理緊張狀態(tài),韓德讓在蕭燕燕心中的重要位置,說明此二者存在的非同尋常的君臣關系。且路振與蘇轍都有記載“每出弋獵,必與德讓同穹廬而處?!盵24]“利用見虜母于軍中與蕃將韓德讓偶在駝車上,坐利用車下,饋之食,共議和事。”[25]蕭燕燕與韓德讓偏是出行在外時密切接觸,想必二人是考慮到了這種不可公開的私情會多生非議,二人“偶坐”在駝車上,共進餐食,共同商議與宋議和之事,不難看出,蕭燕燕與韓德讓的關系相比之前更為親密了,私通關系越來越得以證實。因此,蕭燕燕與此前并無婚約的韓德讓在景宗去世后產生了私情。那么私情因何而產生呢?
對于此問題,筆者分為兩方面原因進行分析。首先,蕭太后在攝政期間重用韓德讓有利用韓氏家族聯系漢人世家大族的用意。
“景宗疾亟,隆運不俟詔,密召其親屬等十余人并赴行帳。時諸王宗室二百余人擁兵握政,盈布朝廷。后當朝雖久,然少姻媛助,諸皇子幼穉,內外震恐。隆運請于后,易置大臣,敕諸王各歸第,不得私相燕會,隨機應變,奪其兵權?!盵26]
從以上史料可以分析出,蕭太后在面臨契丹宗室對皇權的威脅時,除了可以倚靠的后族勢力,并無其他后方支持,韓德讓在梁王繼位、蕭后孤立無援之時挺身而出,使得蕭太后不得不借助以韓德讓為代表的漢官力量來對抗欺壓勢力。
韓氏家族作為遼朝漢官群體的代表,從韓知古入遼效力開始,到韓德讓輔佐圣宗一直被重用,發(fā)展為僅次于耶律氏皇族與蕭氏后族的家族,一直以來都與蕭氏后族聯姻。?譺?訛韓氏家族除了與后族蕭氏進行聯姻外,還與漢人世家大族進行聯姻。“韓知古家族成員中與漢族世家之中的張氏、康氏、耿氏、楊氏等都有通婚現象,與張氏家族通婚比較固定?!盵27]韓氏家族通過與漢族世家聯姻,可以將漢人間的這種婚姻關系轉化為政治上的勢力集團,這種勢力集團全部是由漢人世家大族組成。如此具有影響力的韓氏家族,對于蕭太后來說,是一方很可靠的支持力量,蕭太后就是抓住了韓氏家族與漢族的婚姻關系這一有利優(yōu)勢,來利用韓氏家族聯系漢人世家大族,進而獲得漢官的支持,以改變圣宗繼位之初“母寡子弱,族屬雄強”[28]的政治局面。這里可以舉一佐證,圣宗統(tǒng)和六年(988年)詔開貢舉,為漢族士人入仕擴大了機會,實則也是蕭太后想以詔開貢舉的方式拉攏漢官。
《遼史·耶律隆運傳》記載“重厚有智略,明治體,喜建功立事”[29],有著過人的膽識和謀略,官至南院樞密使,在當朝官員中有著崇高的聲望,是當時漢官中的典型代表,景宗一直對其很是信賴及重用,并在臨終時遺命韓德讓輔佐梁王繼位。所以,蕭燕燕沿用景宗這種用人政策,在圣宗即位后繼續(xù)重用韓德讓,這也是出于對韓德讓為代表的韓氏家族的利用,以聯系漢人世家大族獲得支持。
其次,這種私情是因政治互利而產生的。從上文路振記載蕭燕燕與韓德讓的關系的史料來看,為了達到政治上的目的,蕭燕燕希望韓德讓可以輔佐剛剛即位的圣宗。并且蕭燕燕與韓德讓在這種政治互利的過程中產生了私情,韓德讓在輔佐圣宗期間在軍政及民生方面有所作為,以下舉例說明。軍事上,韓德讓曾隨圣宗與太后出征對宋作戰(zhàn),且在其終老之前跟隨圣宗出征高麗;政治上,“與北府宰相室昉共執(zhí)國政……又表請任賢去邪”[30];在民生方面,“韓德讓奏宋兵所掠州郡,其逃民禾稼,宜募人收獲,以其半給收者。從之……己未,用室昉、韓德讓言,復山西諸年租賦?!盵31]諸此類事件,經韓德讓上奏,都會予以采納。韓德讓的突出表現使圣宗與蕭太后對其頗為器重,從韓德讓擁立梁王即位,蕭太后就開始寵信于韓德讓,令其總宿衛(wèi)之事,圣宗改元統(tǒng)和之時就“加開府儀同三司,兼政事令。”[32]隨軍出戰(zhàn)后,“加守司空,封楚國公。”[33]進封楚王,韓德讓修明政治,為國為民,被“賜興化功臣”“加守太保、兼政事令。”“拜大丞相,進王齊,總二樞府事?!盵34]并在統(tǒng)和二十二年(1004年),韓德讓隨軍南下,遼宋議和,對韓德讓促成遼宋議和也予以獎賞,“徙王晉,賜姓,出宮籍,隸橫帳季父房后,乃改賜今名,位親王上,賜田宅及陪葬地?!盵35]蕭燕燕與遼圣宗在此期間對韓德讓予以嘉賞、優(yōu)待,多次升官進爵,是因為韓德讓的作為可以滿足遼朝的政治所需,同時也使韓德讓得到了應有的功名權位,總的來說就是政治上的互利,各取所需。
以上是筆者對蕭燕燕與韓德讓產生私情的原因分析,總的來說蕭燕燕與韓德讓之間不可能有婚約,只是韓德讓在輔佐圣宗理政的過程中與蕭太后產生了私情,這種私情受政治利益左右。并且統(tǒng)和二十二年(1004年),蕭燕燕賜姓耶律于韓德讓,不僅是對韓德讓一生為遼朝盡忠職守的肯定與恩賜,這其中必定還隱含著其與韓德讓的私情,而更深層次的意圖還在于賜予耶律國姓后,希望韓德讓能夠繼續(xù)為國家效力、輔佐圣宗??梢娺@種私情是與政治糾纏在一起的。
結語
綜上,景宗在位期間能夠使遼朝得以重振,扭轉穆宗朝的中衰政局,大部分原因在于蕭燕燕的參政。而蕭燕燕能夠參與國家政治,則是因為遼景宗與其深厚的夫妻情感及對蕭燕燕的信賴、倚重,使景宗臨終前托付其輔佐圣宗,作為太后攝政,而蕭燕燕也是憑借本身的聰明睿智并沿用景宗的用人政策,選中韓德讓一起輔佐圣宗,為圣宗朝出現全面鼎盛的國家局面而奠定了基礎。因此,從景宗的內心情感世界可以看出,國家的重要政治人物的情感,也是維持國家政局穩(wěn)定的重要因素,并且能夠對整個國家歷史產生影響。
注 釋:
①羅繼祖先生與李錫厚先生都認為蕭燕燕與韓德讓是夫妻關系,羅繼祖.遼承天太后與韓德讓[J].吉林大學學報,1962,(03).李錫厚.試論遼代玉田韓式家族的歷史地位[M].載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宋遼金元史研究室編:《宋遼金史論叢》第1輯,北京:中華書局,1985;劉強認為蕭燕燕與韓德讓是一種曖昧關系,劉強:韓德讓略評[J].內蒙古師范大學報,1999,(12);葛華廷先生認為此二人是一種長期的私通關系,而不是傳統(tǒng)意義上的夫妻關系。葛華廷.淺說遼代名相韓德讓─兼就韓德讓與蕭綽的關系與李錫厚先生商榷[J].北方文物,2005,(05);楊麗榮認為蕭燕燕與韓德讓的關系非比尋常,即使這種關系被認為是公開的婚戀關系,也不算是違反本族的倫理,這屬于二人的私生活范疇。楊麗榮.契丹族女政治家蕭綽的相關考證及評價[J].文藝評論.2013,(06);劉肅勇的認為蕭燕燕與韓德讓是一種公開的婚戀關系。劉肅勇.遼王朝契丹女杰承天太后蕭綽[M].遼寧省遼金契丹女真史研究會編:《遼金歷史與考古》第八輯,沈陽:遼寧教育出版社,2017.
②史風春的《韓知古家族的婚姻與政治》結合墓志全面論述了玉田韓氏家族的婚姻情況,韓氏家族的婚姻表現形態(tài)不僅限于與蕭氏后族聯姻,還與渤海族、奚族、漢族進行通婚,作者詳細介紹了與漢族通婚的世家大族及相關韓氏子女的婚姻狀況。史風春.韓知古家族的婚姻與政治[J].黑龍江民族叢刊,2009,(06);于超的《遼代玉田韓氏家族研究》采用列表的方式詳細介紹了玉田韓氏家族歷代子女的婚姻情況,從表中可以看出與漢族通婚的相關人員,相關章節(jié)最后韓氏家族與漢族聯姻也進行了文字說明。于超.遼代玉田韓氏家族研究[N].長春:長春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1.
參考文獻:
〔1〕林鵠.南望——遼前期政治史[M].北京:三聯書店,2018.205-207.
〔2〕〔3〕〔4〕〔5〕〔6〕〔7〕〔13〕〔14〕〔16〕〔17〕〔18〕〔19〕〔20〕〔22〕〔23〕〔28〕〔29〕〔30〕〔31〕〔32〕〔33〕〔34〕〔35〕[元]脫脫.遼史[M].北京:中華書局,2016. 1267,1201,1202,90,107,105,375,90,1547,96,94,95,105,1289-1290,1290,1202,1289,1290, 124,1290,1290,1290,129.
〔8〕〔9〕〔10〕〔11〕〔15〕〔26〕〔26〕[宋]葉隆禮.契丹國志[M].北京:中華書局,2014.66,66,69,69,162, 192,192.
〔12〕林鵠.南望——遼前期政治史[M].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8.225-226.
〔21〕〔24〕趙永春.奉使遼金行程錄[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7.15,15.
〔25〕[宋]蘇轍.龍川別志[M].北京:中華書局,1982.72.
〔27〕史風春.韓知古家族的婚姻與政治[J].黑龍江民族叢刊,2009,(06):102.
(責任編輯 孫國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