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戲曲聲樂論著叢編》是我國著名的俗文學研究專家、藏書家傅惜華編寫的一部講習歌唱理論和方法的戲曲聲樂理論著作,其中收錄有《唱論》《詞林須
知》《曲律》《方諸館曲律》《度曲須知》《閑情偶寄》《南曲入聲客問》《樂府傳聲》和《顧誤錄》等跨越元、明、清三個朝代的九部著作。筆者將其中涉及聲樂作品“度句”的內容歸納并進行闡述、研究,以期對聲樂研習者有所
啟發(fā)。
《唱論》曰:“歌之格調:抑揚頓挫,頂疊垛換,縈紆牽結,敦拖嗚咽,推題丸轉,捶欠遏透?!币謸P頓挫指句法之間的關系,要求聲樂歌唱者處理作品的手法與作曲家對作品起承轉合的安排相對應;縈紆牽結指歌曲旋律的情緒變化、整體線條的起伏恰到好處,這一點要求古代歌唱者在演唱歌曲時要保持聲音飽滿、腔體圓潤,同時注意做到聲音高低起伏及情緒抑揚頓挫的對比和變化?!斗街T館曲律》云:“善歌者,謂之‘內里聲;不善歌者,聲無抑揚,謂之‘念曲;聲無含韞,謂之‘叫曲?!蓖瑯又赋?,沒有高低起伏、抑揚頓挫的唱歌只能稱為念曲、
叫曲。
那么,歌唱者該如何把握這些句法的關系,怎樣處理才能達到句法結構與歌詞文理相當呢?今人稱之為度句。在度句的過程中,古代戲曲聲樂理論涉及以下內容。
一、破句、節(jié)奏、氣息
在進行作品二度創(chuàng)作的演唱過程中,歌唱者應先遵循詞、曲作者一度創(chuàng)作時的初衷,對歌詞文法、旋律走向及節(jié)奏型進行分析。
(一)破句
破句是指在符合歌詞文理的地方斷句?!稑犯畟髀暋分姓f:“要知曲文斷落之處,文理必當如此者。”《顧誤錄》中也提到:“句法乃文理所關,切忌誤連誤斷,割裂詞旨,稍不經(jīng)意,識者笑之。”二者都指明斷句需考究文理、詞旨,不能隨意連、斷。細究一首聲樂作品的詞曲,人們可以發(fā)現(xiàn),旋律的起伏、節(jié)奏的輕重緩急,跟歌詞的文學含義非常貼近。所以,歌唱者在二度創(chuàng)作的過程中,必須細細品讀,分析歌詞文理,做最恰當?shù)臄嗑?、換氣,使歌詞意義與旋律相匹配,流暢地表達出作品含義。
(二)節(jié)奏
仔細觀察聲樂作品,人們能發(fā)現(xiàn),作曲家在作品節(jié)奏的安排上會仔細考慮歌詞的句法、語法,使其譜樂符合作詞者的寫作意圖及其作品要表達的意境。例如,附點音符和切分的重拍通常會安排在歌詞的強調字上,在歌詞語意和語氣需要休息的地方會插入休止,而在完整的句子或者完整的詞中一般不會使用休止符打斷詞義和句意?!冻摗分杏嘘P于節(jié)奏的論述,“歌之節(jié)奏:停聲,待拍,偷吹,拽棒,字真,句篤,依腔,貼調”,總結了歌唱者需注意的各種節(jié)奏變化。
(三)氣息
在斷句時,歌唱者要適當?shù)匮a充氣息,以保證有余力完成作品的演唱?!冻摗诽貏e強調了氣息對歌唱的重要性,并將有關歌唱氣息的理論進行歸納,把吸氣的方式分為六種:偷氣、取氣、換氣、歇氣、就氣和愛者有一口氣。偷氣指換氣時不著痕跡,在觀眾不覺察時偷換;取氣指吸氣;換氣指在樂句恰當?shù)臅r候或適宜的地方,歌唱者可以補充氣息;歇氣是歌唱者在歌曲譜面上標注休止或樂句過門的地方,暫時休息;就氣指歌曲中字與字之間或者句子中腔與腔之間順勢過渡的氣息銜接;愛者有一口氣指優(yōu)秀的歌唱者常常能將氣息控制得自如且得當,并始終保持氣息的飽滿、連貫、暢通。不同的氣息有不同的演唱方法,會表現(xiàn)不同的聲音形象、塑造不同的音樂色彩,這就要求歌唱者在樂曲中選擇合適的氣息來演唱音樂作品。
二、斷腔、頓挫、徐急
古代理論家認為,歌唱者在度曲的過程中為了讓曲子更加傳神,常采用很多方法,有斷腔、頓挫、徐急。
(一)斷腔
《樂府傳聲》中,古代人評價北曲唱得好不好,往往看其斷腔的使用是否得當,并認為斷腔的運用是一個歌者取勝的法寶。因為北曲不僅在句子文理或一個字的首腹尾中間斷,甚至在一個唱腔里也可以不停地斷開。正因為頻繁運用斷開的方法,北曲巧妙地表達了歌曲的情緒落差,區(qū)分出歌曲的內容層次,進而更好地抒發(fā)情感,營造歌曲意境。并且,北曲中提到“斷”的方法種類豐富,有“另起之斷”,即上下句之間的間斷;有“連上之斷”,指在一個樂句里,為了表現(xiàn)作品中間斷一下;有在強、弱音轉換處的斷開;有真、假音或粗、細聲轉換處的斷開;有一口氣唱下來突然停頓,在強音上出現(xiàn)休止;有在一句完整的樂句中,連續(xù)幾次停頓斷開;也有在樂句斷開以后,唱者補充呼吸、換一口氣,再繼續(xù)接著唱;還有在停頓以后,歌曲就完全休止。
(二)頓挫
頓挫,筆者理解為歌唱者在演唱時處理分句中的節(jié)奏和休止。《樂府傳聲》認為,“頓挫”如果處理得當,歌詞中的意境和情緒就能很自如地表現(xiàn)出來。例如,唱到喜悅的句子時,恰當?shù)仡D挫,歡快喜悅的情緒就表現(xiàn)出來;唱到悲傷的句子時,頓挫烘托出傷感的氛圍;遇到男女戀愛的情節(jié),適當頓挫,顯現(xiàn)出纏綿的情感;歌頌英雄偉人時,適當頓挫,烘托出他們的偉岸英勇?!邦D挫”在表現(xiàn)歌曲的思想感情、歌曲內容的刻畫上,是非常巧妙的一種技法。
(三)徐急
徐急是指曲子的快慢,在處理時有一定的規(guī)律。演唱聲樂作品時,適時采用“徐急”,可為作品增美添色。古人將曲子快慢的處理,分了幾種情景,一是依據(jù)歌曲講述的故事情節(jié)來分析。閑暇從容的片段,節(jié)奏舒緩,緊張急迫的片段,速度相對快一些。二是依據(jù)歌詞內容來設定,對于抒發(fā)感情或是游山玩景的內容,適當唱得慢一些,描寫世間是非或奔走趕路的內容,節(jié)奏速度相對快一些。對于內容豐富的聲樂作品,歌唱者應依據(jù)作品內容,分析其中的邏輯關系,在二度創(chuàng)作時有徐急之分、張弛之度。實際上,這剛好對應了作品歌詞文意的層次之分和旋律的抑揚頓挫。
三、結語
《古典戲曲聲樂論著叢編》是一部比較系統(tǒng)的古代聲樂理論著作,因寫作年代久遠,文字過于簡略,加上摻雜一些方言俚語和術語,現(xiàn)代人讀起來有一定難度。但其中關于古代聲樂“度句”的理論經(jīng)驗,依然對我國當代民族聲樂的發(fā)展具有借鑒與學習的價值。這些關于古代聲樂演唱理論的精華,后世聲樂研究者應深度挖掘和探究,并積極吸收、采納,更好地運用于當代聲樂作品的演唱中。
(漢口學院)
基金項目:本文系湖北省教育廳科學技術研究計劃指導性項目“《古典戲曲聲樂論著叢編》對高校聲樂學科的指導”(項目編號:B2018299)的階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簡介:石丹瓊(1989-),女,湖北陽新人,碩士,講師,研究方向:聲樂表演與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