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喜峰
明軍收服納哈出以后,雖然在松花江南北取得了軍事上的重大勝利,但黑龍江上游等西部地區(qū)仍然被北元勢力據(jù)守。為了徹底消滅北元殘余勢力,完成統(tǒng)一大業(yè),明太祖朱元璋命大將軍藍玉率軍15萬出師北伐,于是出現(xiàn)了歷史上有名的捕魚兒海之戰(zhàn)。
洪武三年(1370年)元順帝妥歡帖木兒去世。其太子愛酞識里達臘即位,改元“宣光”,即元昭宗。不久,明軍破應昌,他退據(jù)和林。愛酞識里達臘在位期間,重新起用擴廓帖木兒,力圖中興元朝。洪武五年(1372年)正月,明太祖朱元璋命徐達為征虜大將軍出中路,李文忠為左副將軍出東路,馮勝為征西將軍出西路,分三路北伐。此次北伐,雖西路軍獲勝,但中、東二路損失慘重。北元擊退明軍的進攻,但亦無法恢復中原,形成南北對峙的局面。洪武十一年(1378年),愛酞識里達臘病逝,其子脫古思帖木兒即位,是為元益宗。
元益宗脫古思帖木兒在明軍的打擊下,率部北退,盤踞在呼倫貝爾草原以西,直到黑龍江上游斡難河一帶,繼續(xù)與明朝相抗衡。洪武二十年(1387年)九月,朱元璋任命藍玉為大將軍,率領(lǐng) 15萬大軍,征討北元脫古思帖木兒。藍玉率領(lǐng)大軍出大寧(今內(nèi)蒙古寧城一帶),到達慶州(今內(nèi)蒙古巴林左旗西),偵察得知脫古思帖木兒就在喀爾喀河、捕魚兒海(今貝加爾湖)、克魯倫河一帶游牧。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四月,藍玉指揮明軍從間道馳進,穿越缺水干旱的沙漠,到達距離捕魚兒海40余里的百眼井,卻沒有發(fā)現(xiàn)脫古思帖木兒的元軍影蹤,失去了線索。藍玉想退兵南還,定遠侯王弼勸阻道:“我等奉圣主之命,率十五萬大軍,歷經(jīng)艱險遠征到這里,一無所獲就退兵,如何向皇帝復命呢?”藍玉覺得言之有理,便決定繼續(xù)留在捕魚兒海一帶尋找北元軍隊。他下令官兵就地挖洞煮飯,以免有大量濃煙被敵兵發(fā)現(xiàn)。經(jīng)偵察得知,脫古思帖木兒軍隊正在捕魚兒海東北80余里處駐營,他們還沒有發(fā)現(xiàn)明軍的到來。藍玉立即命令全軍連夜秘密急行,任命王弼為前鋒,直搗脫古思帖木兒老營。脫古思帖木兒以為遠離明朝腹地,明軍不熟悉漠北情況,缺乏水草等,明軍根本不可能遠程跋涉、深入大漠,因此元軍防備松懈,對明軍的行蹤也一無所知。當時捕魚兒海一帶大風揚沙,遮天蔽日,這也為明軍的行動創(chuàng)造了條件。當藍玉指揮明軍發(fā)起突然進攻的時候,脫古思帖木兒及其北元軍隊驚慌失措,匆忙應戰(zhàn),結(jié)果被明軍打得落花流水。元益宗脫古思帖木兒及太子天保奴、知院捏怯來、丞相失烈門僅率數(shù)十騎狼狽逃跑。藍玉派精騎追之不及。這次戰(zhàn)役,明軍俘獲元益宗脫古思帖木兒次子地保奴、妃、公主以下百余人,又追獲吳王朵兒只、代王達里麻及平章以下官屬7000人,招降部眾7萬余人,并獲馬駝牛羊15余萬匹。捕魚兒海之戰(zhàn)的勝利,使北元政權(quán)基本瓦解。元益宗脫古思帖木兒在逃遁途中,被元世祖忽必烈弟阿里不哥的后裔也速迭兒所殺。脫古思帖木兒的余部捏怯來、失烈門等也先后投降了明朝。受此影響,在明軍班師回朝途中,軍行所至,兀良哈地區(qū)的北元遼王、惠寧王和朵顏元帥府等相繼降明。這樣,黑龍江西部地區(qū)的大興安嶺以東和呼倫貝爾草原歸入明朝管轄。
也速迭兒殺死元益宗脫古思帖木兒以后,盤踞于黑龍江上游元朝始興之地的斡難河一帶,繼續(xù)打著北元的旗號與明朝為敵。為了徹底消滅殘元勢力,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明太祖朱元璋派總兵官、北平都指揮使周興率領(lǐng)大軍北征也速迭兒北元殘余勢力。周興率領(lǐng)大軍出居庸關(guān),進至斡難河,也速迭兒率部進行頑抗。周興遣燕山左護衛(wèi)指揮謝禮,率輕騎追至徹徹兒山,大敗也速迭兒軍隊。也速迭兒經(jīng)此大敗后,有10余年不敢騷擾明朝邊地。
明永樂初年,北元蒙古分裂為西部蒙古的瓦剌和東部蒙古的韃靼部。永樂六年(1408年),北元太師、韃靼部首領(lǐng)阿魯臺殺非元裔可汗鬼力赤,擁立故元皇族后裔本雅失里為可汗,專權(quán)擅政。他們以斡難河流域為根據(jù)地,割據(jù)一方,繼續(xù)抗明。永樂七年(1409年)四月,明成祖朱棣遣使者郭驥赴蒙古韃靼部通好,結(jié)果被阿魯臺殺害。同年七月,明成祖朱棣任命淇國公邱福為大將軍,率領(lǐng)10萬大軍北上討伐蒙古韃靼部。邱福孤軍深入,驕傲輕敵,結(jié)果在斡難河一帶遭到韃靼部騎兵的包圍,全軍覆沒。永樂八年(1410年),明成祖朱棣親自率領(lǐng)50萬大軍北征韃靼部阿魯臺和本雅失里。明軍五月抵達斡難河,與韃靼部軍隊展開激戰(zhàn)。明軍首戰(zhàn)本雅失里,獲勝。本雅失里僅以7騎逃走,西入瓦剌部后被殺。明成祖朱棣復率兵向東,大敗阿魯臺部于興安嶺。北元蒙古韃靼部經(jīng)過這次慘敗后,阿魯臺被迫遣使貢馬,降歸了明朝,后封為和寧王。這樣,北元在史籍上消失,明朝基本上統(tǒng)一了黑龍江上游的廣大地區(qū)。
(作者單位:黑龍江大學黑龍江流域文明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