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月梅
文章編號:WHR2018075001
【摘 要】 目的:探討長期護理干預方式在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者中的應用。方式:選擇于本院消化內(nèi)科就診的82例FD患者,隨機分為兩組,對照組予消化內(nèi)科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予長期的護理干預,6周后對其效果進行對比。結果:6周后觀察組的癥狀改善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分別為90.24%、70.73%),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HAMA與HAMD評分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長期護理干預對改善FD患者消化道癥狀及焦慮抑郁情緒有積極作用。
【關鍵詞】 長期護理干預;功能性消化不良
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xiàn)D)是臨床常見的消化系統(tǒng)疾病,臨床表現(xiàn)為餐后腹脹、上腹痛或燒灼感、早飽、食欲不振、惡心、嘔吐等。其患病率高達20%~40%,占消化門診的50%左右[1]。FD的病因和發(fā)病機制至今尚不完全清楚,目前認為FD的發(fā)病主要與胃腸動力障礙、內(nèi)臟感覺過敏、幽門螺桿菌感染、社會心理等因素有關[2]。FD發(fā)病率高,病程長,復發(fā)率高,治療效果欠理想,致患者不適,影響患者心理社會功能,從而嚴重影響患者的生存質(zhì)量。有資料顯示[3],除藥物治療外予以專業(yè)、系統(tǒng)、持續(xù)的護理能顯著提高本病的療效。本研究予患者長期的護理干預,收效良好,現(xiàn)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7年7月至2018年1月本院消化內(nèi)科收治的82例FD患者,以上患者均符合2017年制定的《功能性消化不良中醫(yī)診療專家共識意見》[4]診斷標準,經(jīng)胃腸鏡、肝膽脾胰超聲及血生化檢查排除器質(zhì)性病變,無肝腎功能異常,無胃腸道手術史,無精神性疾病及家族史,且知情同意。按患者就診順序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對照組41名,男性21名,女性20名,年齡24~54歲,平均年齡(32.4±4.3)歲;觀察組41名,男性19名,女性22名,年齡22~58歲,平均年齡(36.5±5.4)歲。兩組患者年齡、性別等一般資料情況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可作比較(P>0.05)。
1.2 方法
對照組予以消化內(nèi)科常規(guī)護理方法:離院時詳細告知患者相關醫(yī)囑,囑患者按時服藥;向患者進行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健康宣教,介紹該病的相關發(fā)病知識;囑患者健康飲食,忌生冷辛辣,忌暴飲暴食;囑患者養(yǎng)成良好作息習慣;囑患者戒煙戒酒。
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每周由護理人員對患者進行一次電話隨訪,詳細講述疾病發(fā)生、發(fā)展的相關知識,針對患者對疾病產(chǎn)生的新的疑問進行進一步說明;了解患者既往一周服藥情況,指導患者用藥,及時解答患者關于藥物使用上的困惑;帶領患者對既往一周的飲食、作息、情緒等情況進行回顧,指導患者健康飲食,鼓勵患者定時定量進餐,避免暴飲暴食及進食生冷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幫助患者建立良好的生活作息習慣,鼓勵患者適度鍛煉;及時了解患者的情緒狀況,對患者不良情緒進行疏導,鼓勵患者采用健康的娛樂方式轉(zhuǎn)移及排解不良情緒,幫助患者建立對治療的信心;鼓勵患者進行社會交往,與親友建立良好的社會關系。要求護理人員態(tài)度良好,對患者的提問細心作答,每次電話隨訪持續(xù)30min以上。
1.3 觀察指標
離院時對患者進行相關癥狀評分及精神心理狀態(tài)評分,6周后患者返院,對兩組患者癥狀及精神心理情況進行對比。根據(jù)《功能性消化不良中醫(yī)診療專家共識意見(2017)》制定癥候積分,根據(jù)患者治療前后的癥候積分計算癥候緩解率。癥狀緩解達到50.00%及以上的視為有效,緩解50.00%以下的視為無效。使用漢密爾頓焦慮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和漢密爾頓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來評價治療前后患者精神心理狀態(tài)。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8.0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計數(shù)資料以(%)來表示,行卡方檢驗;計量資料比較采用t檢驗,以(±s)來表示。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療效比較
6周后對照組中有12人緩解率不足50.00%,以上腹脹、腹痛、反酸等癥狀為明顯,該組有效率為70.73%,觀察組有4人緩解率不足50.00%,以腹脹、腹痛、納差等癥狀為明顯,該組有效率為90.24%。經(jīng)χ2檢驗,兩組有效率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3.01,P<0.05)。見表1。異(P>0.05)。對照組與觀察組患者在6周的護理干預后焦慮、抑郁評分均較前改善(P<0.05),其中觀察組評分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3 討論
在現(xiàn)代生活中,由于生活節(jié)奏加快,飲食種類豐富及娛樂方式的多樣化,部分人群出現(xiàn)精神壓力過大、嗜食辛辣生冷刺激性食物、晝夜顛倒作息不規(guī)律、焦慮抑郁負面情緒等情況。除外HP感染、胃腸動力不足等因素外,以上這些都是誘發(fā)或加重功能性消化不良的重要原因。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癥狀的反復發(fā)作反過來會影響患者的情緒,造成惡性循環(huán)。而治療過程中,患者對治療方式的理解不充分,自行停藥或其他原因?qū)е碌奈匆?guī)律服藥、對治療的信心不足等原因都會使藥物療效大打折扣。門診及住院治療的患者在院時有醫(yī)護人員對其進行專業(yè)指導,而離院期間因為突發(fā)的胃腸道不適癥狀、用藥不合理、自我管理不到位、焦慮抑郁等不良情緒的影響,病情時常反復,進一步打擊患者的治療信心,滋生負面情緒,進而影響療效[5]。這一點在門診患者中尤其突出,在出院患者中也不乏存在。因此,在本組資料中筆者對觀察組患者重點實施長期護理干預,充分運用各種方法為患者實施心理干預,同時指導患者發(fā)揮自身能動性,緩解自身壓力,保持良好的心境,從而消除不良情緒對疾病的影響,與此同時配合飲食干預、健康教育等護理干預措施為患者實施護理。
本研究從這一問題出發(fā),在患者離院藥物治療期間對患者進行護理干預,加強患者對本病的認識,指導其規(guī)律服用藥物,協(xié)助患者建立良好的飲食作息生活習慣、及時了解溝通患者精神心理狀況和排解不良情緒,每周一次,持續(xù)6周。以期協(xié)助藥物治療,促進患者早日康復,同時緩解患者焦慮抑郁狀態(tài),提高患者生活質(zhì)量,提高護理滿意度。本研究結果顯示,消化內(nèi)科常規(guī)護理方式與長期的護理干預對FD患者的癥狀改善及不良情緒的緩解均有一定作用,其中長期護理干預更有優(yōu)勢。在常規(guī)的藥物治療外,通過長期、穩(wěn)定、專業(yè)的護理來干預FD患者的飲食作息習慣,使患者建立對疾病的正確認識,及時排解其不良情緒保持心理健康對FD的治療有積極作用。本研究仍存在一些問題,如6周的長期護理對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來說是否充分等仍有待進一步研究。
參考文獻
[1] 陳團友,楊冰,陳鳳婷.萊菔子熱熨配合護理干預治療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效果觀察[J].全科護理,2016,14(06):574-576.
[2] 楊云英,全小明,朱愛利,等.整體護理干預對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生存質(zhì)量的影響分析[J].廣州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13,30(01):23-25.
[3] 李寶英,凌云.整體護理在功能性消化不良中的應用進展[J].醫(yī)學信息,2015,28(06):370-371.
[4] 中華中醫(yī)藥學會脾胃病分會.功能性消化不良中醫(yī)診療專家共識意見(2017)[J].中華中醫(yī)藥雜志(原中國醫(yī)藥學報),2017,32(06):2595-2598.
[5] 汪茜雅,鈕美娥,陳奕,等.門診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生存質(zhì)量及影響因素分析[J].中華現(xiàn)代護理雜志,2017,23(09):1240-1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