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秋光
在幼兒園實施數學教育時,讓幼兒了解數學的本質是非常必要的?!?—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中將數學認知作為科學領域的教育目標?!皵祵W是研究現實世界的數量關系和空間形式的科學”,數學不僅包含數,還包含形、時、空。幼兒園的數學教育是引導孩子利用數學認知在探究具體事物和解決實際問題過程中,嘗試發(fā)現事物間的異同和聯(lián)系的過程。幼兒在對事物的探究和運用數學解決實際生活問題的過程中,不僅獲得豐富的感性經驗,發(fā)展形象思維,還初步嘗試歸類、排序、判斷、推理,逐步發(fā)展和促進邏輯思維能力,同時培養(yǎng)對數學的興趣,為日后的小學數學學習做好心理準備。
培養(yǎng)幼兒對數學的興趣和自信心
幼兒早期數學的學習,不僅僅是學習數學、運算等一些數學技能,更重要的是讓幼兒產生對數學的興趣,這種興趣會使幼兒形成持久的對數學的追求,有助于幼兒數學能力的發(fā)展,并使幼兒形成主動學習數學的習慣,從中獲得數學學習的樂趣。
幼兒園教師應該研究和掌握能激發(fā)幼兒數學學習興趣的因素,主要包括:適應幼兒的能力并具有挑戰(zhàn)性的知識技能。數學活動內容的要求,應是在幼兒原有知識的基礎上,幼兒經過一定的努力能掌握的;能引起幼兒積極思維活動的活動形式和方法。允許幼兒去體驗他們自己選擇的學習所帶來的樂趣,而非被迫學習;多種多樣的游戲活動及數學學習活動形式的新穎性。幫助幼兒改善他們原有的學習方式,不斷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
每個幼兒學習數學的方式和速度是不同的,具有非常明顯的個性化特征。因此,教師要允許幼兒按照自己的方式,以自己的速度探索學習。只有這樣,幼兒在數學活動中才能獲得愉快、成功的體驗。教師要給幼兒的操作活動提供時間和空間,引導幼兒嘗試、發(fā)現、尋找不同答案,讓幼兒在學習環(huán)境中能夠按自己的興趣和意愿,自由選擇活動材料,自己確定活動的內容和形式,用自己的頭腦去感知、發(fā)現數學現象,體驗數學規(guī)律。因此,為幼兒提供可進行數學操作活動的各種材料,是激發(fā)幼兒學習興趣與動機的有效條件。教師在這里應該成為幼兒數學活動的支持者、引導者、幫助者與參與鼓勵者。這樣的教育理念,對于幼兒有效地學習數學具有重要的支持價值。
數學活動要生活化、游戲化
生活離不開數學,數學來源于生活,數學與生活永遠是息息相關的。
生活中數學無處不在。大街上高樓的層數,上下樓梯正數和倒數,公園出入口對稱的通道,汽車輪子和自行車輪子的形狀相似而數量不同,人行道旁成行的遮陰樹,服裝口袋和紐扣的形狀、數量和大小,賽跑時速度的快慢,到達終點的先后次序,劇場座位的單雙號,鳥巢、水立方、國家大劇院使用平面圖形與立體圖形的結合等,幼兒通過比較、分析、概括、綜合等思維過程,可以從這些生活現象中獲得數學知識。
培養(yǎng)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幼兒數學啟蒙教育的重要價值在于發(fā)展幼兒的思維能力,從而提高幼兒在生活中解決問題的能力。發(fā)展幼兒思維能力是多途徑的。以為知識學得越多、越深、越難,思維發(fā)展得越好,這種認識是不科學的。雖然知識與能力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但知識不是能力。在學習知識的同時,重點培養(yǎng)幼兒解決問題的能力和運用知識的能力,這才是幼兒思維能力的真正體現。
促進幼兒思維能力發(fā)展還有一個不可忽視的方面,就是培養(yǎng)幼兒獨立思考并解決問題的能力。獨立思考能力是邏輯思維的一種體現,要做到這一點,首先在教育過程中要使幼兒真正理解一個概念,而不是記住一個概念,只有理解了,才能獨立地做出正確判斷并解決問題。
幼兒的數學教育,不能只注重學習結果,而忽視學習過程對幼兒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的作用。因為發(fā)展幼兒思維能力的關鍵在于整個過程,有了有利于幼兒思維發(fā)展的過程,才能夠給幼兒思維發(fā)展提供真正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