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敬權
摘 要:虛擬財產權,是新的經濟發(fā)展形勢下,衍生出的依托于網絡平臺而存在的知識信息型財產權。探討虛擬財產權的權利特征和權利歸屬,以期促進虛擬財產權的立法與保護。
關鍵詞:虛擬財產;無體性;平臺依附性
文章編號:1004-7026(2019)01-0035-02 中國圖書分類號:D913 文獻標志碼:A
1 概述
《民法總則》第一百二十七條規(guī)定“法律對數據、網絡虛擬財產的保護有規(guī)定的,依照其規(guī)定”。這是對虛擬財產原則性的闡述,為經濟發(fā)展新形式下,虛擬財產的進一步法律法規(guī)規(guī)定提供了基礎,為空白的虛擬財產糾紛中的維權者提供了法律依據,為虛擬財產權的法學研究提供了理論基礎。
虛擬財產權的本質是網絡社會這一平臺上的某種功能或者虛擬物品,因網絡用戶的長期使用而使得虛擬財產存在使用價值,并能以現實社會的流通貨幣來衡量的新型財產權。一方面是對擁有者來說,能夠使用、消費、轉讓等,從而獲得經濟上或精神上的滿足;另一方面是對于網絡其他用戶來說,為得到虛擬財產能付出的現實代價。虛擬財產的權利外觀是多種多樣的,從其標的物的表現形式和權利外觀特征,再到價值計算方法以及財產變現方式,在不同的網絡空間領域、不同消費人群,虛擬財產的價值都是不一樣的。
2 權利特征
虛擬財產,沒有物權中動產與不動產的有體物載體,也沒有明顯的基于其他法律關系的債權形式,存在明顯區(qū)別于傳統(tǒng)權利的特征。這就需要有法律屬性界定它,來固定其屬性,以達到抽象其本質屬性而高度概括它,進入有法可依的權利保護范圍。虛擬財產的虛擬屬性表現在無體性、信息性、概念性、平臺依附性、多樣性等方面,這些各種權利外觀特征,是其區(qū)別于非虛擬財產的重要因素。
2.1 無體性
虛擬財產存在無體性的特征,依托于網絡所生所長,表現于網絡平臺的播放外延端口,實質僅存在于網絡的程序內,但又不是程序本身,若虛擬財產從網絡上具現而出,用實際物質去制造它的話,卻會失去虛擬財產的“虛擬”本質。
2.2 信息性
虛擬財產具有信息性的特征,這是一種知識或者信息在網絡平臺上的表現。網絡用戶使用某項軟件并注冊賬號,該軟件允許用戶成為自媒體,能傳播自己的文字、文章和日常生活的圖片視頻,在發(fā)文過程積累了一定的“粉絲”,“粉絲”達到一定數量后能產生經濟價值,發(fā)文推銷產品能有廣告費收入,從而使得這個賬號對用戶來說存在經濟價值。這對于用戶來說,賬號本身存在了價值,或者發(fā)文內容存在價值,這都是“財產”的表現形式。
2.3 概念性
虛擬財產具有概念性的特征,類比于概念型貨幣或概念型金融理財產品,存在于某個機構或組織的運行環(huán)境中,只有概念性的表達方式,并不能實際取出來并展示給物理上的肉眼觀看和觸摸,人們的觀念影響或者是主導了虛擬財產的實際價值。但是虛擬財產又與概念型貨幣或概念型金融理財產品有所區(qū)別,它并不能取現,或者說變現的方式相較于這二者而言難度較大,因為虛擬財產的變現只能通過線下方式來進行金錢交付和線上交付虛擬財產的標的物,這存在很大的信任危機。
2.4 平臺依附性
虛擬財產具有平臺依附性的特征,在網絡這個大平臺上,網絡上的所有內容都能夠成為財產產生經濟效益。但細分來說,每一個模塊下的軟件程序,不同功能、道具存在不同的價值,虛擬財產在特定平臺上才能討論其價值,脫離了特定環(huán)境的平臺,虛擬財產再說價值就沒有意義了。
2.5 多樣性
虛擬財產具有多樣性的特征,不一樣的網絡領域,存在不一樣的網絡社區(qū),其經濟化程度、運行方式、價值取向等都是不一樣的,虛擬財產的表現形式都會不一樣。
3 權利歸屬
虛擬財產既存在使用價值又有現實貨幣的價格,在一定消費人群的基礎上,能通過特別的方式使其變現為現實的金錢財富,這對于擁有者來說,實際上就是可供支配的財產。這種新型財產,必然需要有法律制度去確定財產歸屬的原則。
虛擬財產的權利當前并沒有一個明確具體的法律規(guī)定,本文并不以所有權人來表述其財產權利所有者,因為這本身就是區(qū)別于傳統(tǒng)實體財產權的新型權利,也沒有傳統(tǒng)物權中權利宣示的構成要件。動產的權利外觀是占有,不動產的權利外觀是登記,而虛擬財產的占有是賬號和密碼的控制,有注冊的人、有登錄賬號密碼的人、有開發(fā)運行這個網絡平臺的人,這并不符合占有和登記即所有權人的權利外觀。
虛擬財產的權利人表示為“擁有者”,權利人是虛擬財產的實際使用者。虛擬財產的使用者又可分為賬號的注冊者、登錄者、平臺開發(fā)管理者。賬號注冊者不一定以自己身份注冊,注冊之后也可能給他人使用,在非實名注冊制的網絡時代,網絡運行商基本上并不要求用戶實名注冊,這使得賬號注冊機制混亂;賬號的登錄者也不一定是對該賬號實施過有益添附價值的人,有借他人賬號登錄的,也有盜號登錄的,這都不能輕易認定賬號者是使用者;平臺賬號開發(fā)管理者是廣義的及絕對意義的虛擬財產控制者,一般的網絡運行商對其開發(fā)的軟件進行管理控制,能從后臺對用戶控制使用的賬號進行數據修改甚至刪除該賬號,若借用占有即所有的論點,則把平臺開發(fā)管理者作為虛擬財產的權利人是不當的。實際上,網絡平臺的開發(fā)管理者僅僅是作為軟件的所有權人參與虛擬財產的管理行為,并未對用戶賬號有任何實質上的增減益行為,網絡運行商與用戶之間的關系是一種合同關系,一般都是運行商對用戶使用其軟件進行授權。
虛擬財產權的擁有者應當是長期在特定網絡平臺上使用該虛擬財產所在賬號的使用者,虛擬財產則是使用者在長期使用過程中,因用戶間的互動行為而產生的經濟價值,這種經濟價值有使用價值和精神滿足價值。虛擬財產權因經濟發(fā)展及權利人需要保護權利的訴求,我國在2017年10月1日起實施的《民法總則》中就有這方面的原則性規(guī)定,這既是適用經濟發(fā)展的需要,也是順應時代潮流的必然。
4 結束語
虛擬財產作為一種新類型的財產形式,對其權利人即擁有者來說,是一種可期待利益或者一定期限內確定能兌現的經濟利益,權利屬性由此形成,權利保護則必然提上日程。隨著社會經濟發(fā)展浪潮的到來,此種財產權利糾紛必將更多的存在,權利人的訴求應當得到回應和重視,并在相關立法和司法上得到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