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慶余
【內容提要】本文通過對北京古玉文化館藏齊家文化神人古玉的人文內涵分析,力圖揭示齊家文化時期遠古先民復雜的神靈意識,透析其在中國古文化中根源作用的具體發(fā)揮,并給這種揭示與透析提供有力物證。最后籍此反映齊家古玉藏品巨大的文化認知價值。全文共借助對齊家文化男女復合體嵌綠松石玉神人、男性生殖崇拜玉神人、齊家文化神牛神人復合體玉琮、齊家文化四羊方琮、齊家文化和田青白玉三蟬復合琮等五件藏品的分析。
【關鍵詞】甘肅史前文化 齊家文化神人 古玉非遺
位于北京天寧寺的北京古玉文化館,是一個中國古玉藏量極為豐富的民間古玉博物館。它不僅以藏品的豐富性而獨樹一幟,更以收藏有齊家古玉文化、商周古玉文化、春秋戰(zhàn)漢古玉文化等大批精品、重器而具有了非同尋常的文化魅力。
在“一帶一路”戰(zhàn)略背景下,社科學術界,越來越多地聚焦于絲綢之路這一具有歷史和現(xiàn)實雙重意義的話題,“華夏文明探源工程”重大社科系列課題的研究領域,一部分專家把目光投向具有8000年文明史的甘肅史前文化,尤其是齊家文化。
據(jù)齊家文化出土文物碳14測定,其絕對年代為公元前2050年至公元前1915年前后。分布區(qū)域東起涇水、洮河、渭河流域,西至湟水流域、青海湖畔,南達白龍江流域,北入內蒙古阿拉善右旗,中心區(qū)域在甘肅中西部及青海東部,面積達幾十萬平方公里。
齊家文化中,齊家玉文化是極為重要的組成部分,根據(jù)功能不同,分為禮器和生活生產用器兩大類。華夏文明探源工程課題組有關專家在一系列綜合考證的基礎上,提出了這條東西方交流大通道,早于絲綢,應當是玉石的流通,所以,提出“玉帛之路”的新命題。這一命題,緊緊依靠的是對于齊家古玉文化的考察,輔之于陶器、青銅器。
事實上,作為與長江流域的良渚玉文化、東北紅山玉文化相齊名的中國三大古玉文化之一——齊家古玉文化,的確有著極為豐富的古玉文化共性,又具有自身獨特的個性和文化內涵。概括起來,就是材質上乘,器型美觀,制作精細,大氣凝重,內涵豐富。
本文試圖就其所藏齊家神人古玉的分析,給史前神學人類學提供較為真實的實物佐證。
神靈觀念的形成與發(fā)展
先民在長期生產生活中,感知到“夢”的存在,認為“夢”是游離于人體的靈魂顯示,并能作用于人。靈魂觀念,第一次把人的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相區(qū)別,是人類認識史的一大進步。
先民認為,靈魂具有超自然力量,從而使人敬畏。同時,由于認識所限,對自然界萬事萬物相當?shù)牟糠譄o法理解,所以,認為有超自然的力量在主宰,由此而對諸多事物、現(xiàn)象產生敬畏。這種敬畏的感情,就形成了最初的神靈觀。認為它是天地萬物的締造者、主宰者,變化莫測,威力無窮,既能予人福祉,也能降禍于人,因而先民以各種方式祭祀,乞求庇護。
這種神靈觀在其初始階段,是模糊的、不確定的,是抽象的、觀念化的,因而這個“神”也是泛神的,是附著于萬事萬物的,這就是“萬物有靈觀”。這樣一種模糊觀念的發(fā)展,就勢必要有具象化的、可知可感的事物產生,來作為神靈的最集中體現(xiàn)。在原始部落時期,這種獨特的事物,就成了“族”共有的崇拜,它具有超自然的神力,主宰一切。我們把一個“族”的這種共同崇拜物,叫圖騰,這就是圖騰崇拜時期。它由抽象的泛神,開始轉變?yōu)橐阅骋粍游餅閷ο蟮膱D騰崇拜。
這種圖騰崇拜,是后來神人崇拜的先期,或說“前戲”。它與后來的神人崇拜有著密不可分的聯(lián)系,他們都在具有巨大的超自然力量、在能夠主宰世界上,保持著高度的一致性。這些圖騰作為氏族社會一個“族”的標識,一般由部落首領或巫、覡來掌握。部落首領與巫、覡,更多的時候又集中在一個人身上,這個人兇而也具有神的代表性。能代表神的意志,庇佑或施禍與人。這就給神人的登上歷史舞臺,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男女合體神人的文化密碼
齊家文化的發(fā)展,分為早中晚三個時期。三個時期的神人,有三個時期的風貌。早期的神人,是單一的神,是一元神,而非多元神、復合神。
據(jù)陳天先生《中國祭天文化》考證,中華民族最初的神人,是新時期中晚期的女媧神。她誕生于黃河上游的渭河支流,雖略早于齊家文化,但與齊家文化的歷史地理相應和。
這一形象的出現(xiàn),反映了母系氏族社會母權至上的文化特征,所以,我們有理由說,齊家文化這一時期的神人古玉,大多都代表的是女性,或可將她稱之為史前人類的“大祖母”,是女權時代的象征。為什么女性具有這樣的地位?這與先民在生產力水平不發(fā)達情況下,對人這一第一生產力的高度重視有關。這種重視體現(xiàn)于對生殖繁衍的高度崇拜。
古玉博物館藏有一件十分獨特的齊家文化神人古玉——“齊家文化男女復合體嵌綠松石玉神人”。這個藏品,既形象反映了上述觀點,但其內涵又遠比上述所論豐富。
齊家文化男女復合體嵌綠松石玉神人材質為甘肅馬銜山玉,圓雕,體型碩大,高63cm,寬15.5cm,厚11.6cm,神人造型為男后女前蹲坐姿,男雙臂自后至前環(huán)抱女胸腹部,雙手落于女雙乳之下,夸張表現(xiàn)女神有孕的腹部和豐滿的臀部,男神以綠松石鑲嵌凸顯雙目。
我們看到,它是個復合體,這種男女的復合,顯示的時代是母系氏族社會向父系氏族社會的過渡,已到齊家文化中晚期。女性在前,反映了這個過渡中,女權的地位仍然高于男權。隆起的腹部,顯示了女神有孕,連同豐滿的臀部呈現(xiàn),是對女性在生殖能力的顯示,但同時已有男神的參與。這個復合體,其實更是男女交媾時情景的真實寫照。這一點則說明,已經(jīng)認識到生殖繁衍中,男神的重要作用。
在中華文化中,女媧、伏羲合體的形象,自史前新石器時期馬家窯文化各個階段,到齊家文化時期乃至此后各個歷史時期,每有體現(xiàn)。而在后世,最典型的莫過于新疆高昌古城阿斯塔拉古墓群的女媧伏羲圖。它似人首蛇身形象,表達著對男女交媾的繁衍生殖崇拜。這已是距齊家文化兩干多年后的唐代了,可見文明之河的源遠流長。
北京古玉文化館這件藏品,還反映出了另一重要文化信息:人類精神崇拜已在經(jīng)歷了由泛神到動植之物崇拜之后,到了以自然人為神來崇拜的時期。自然人的指向是部落首領和巫與覡。巫為女性,覡為男性。在母系社會時期,巫主覡次,父系時期則相反。部落首領與巫或覡,統(tǒng)一在一個人身上,堪為最早的知識分子。巫為大祖母,系母系社會的主宰,覡為父系社會的主宰。都能與神靈溝通,傳達神的意念,為族人消災祈福。
這個玉石器上神人雙目以綠松石鑲嵌來體現(xiàn),有如下意義:
其一,是要凸顯遠古先民對認知世界的渴望??释曈X神經(jīng)高度發(fā)達,能夠目遇一切,洞穿一切。它與三星堆文明青銅器對岷山“縱目人”縱目突出的夸張呈現(xiàn),有極密切的淵源關系。
從自然地理來看,齊家文化通過隴南白龍江流域,一水系之,與三星堆文明得以緊密相連,這個玉石器的綠松雙目,就是毋庸置疑的例證。
其二,這種嵌綠松的工藝,還充分體現(xiàn)了齊家人尚玉范圍的廣泛。齊家先民們對玉材的認識,除了如該藏品一樣,以甘肅優(yōu)質的馬銜山玉料為主要原材料外,不僅兼以甘肅酒泉、武山等地蛇紋巖玉,而且還有一定量的新疆和田玉材料。同時,產自陜西、湖北的綠松石也引入了先民的玉材料。這也是史前時期,文化交流與共融的范圍,已逐漸擴大的明證。
這種嵌綠松的工藝,還體現(xiàn)在青銅制造的工藝之中,因齊家文化已進入銅石并用時期。
其三,從美學價值來看,這件藏品具有齊家古玉獨特的美學價值和審美意蘊。由于齊家文化時期生產力水平所限,制玉工藝相對簡單,工具多以石、骨、木為主,所以其紋飾以簡、少、粗、拙、緩為主,基本是寫實的仿生造型。
這種工藝相對簡單的藝術品,正好與先民古樸、純拙、簡淡的精神世界相得益彰,創(chuàng)造產生了史前藝術獨特的美學價值,并與彩陶文化一道,深深影響著此后數(shù)千年的中華藝術長河的流向。
齊家古玉神人中的生殖崇拜文化
這里主要討論的是,反映齊家文化先民祖神崇拜中生殖崇拜的文化價值及其認知意義。
生殖與繁衍,永遠都是人類社會亙古不變的重大命題。人類進入新石器時期氏族社會時,首先是母系氏族社會。大祖母充任著神的角色,體現(xiàn)著天的意志。女權之所以在這個時期具有如此之高的地位,是源于人們在當時群婚狀態(tài)、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的社會形態(tài)下,對女性生殖繁衍方面能力的高度認同與首肯。
隨著生產力的發(fā)展、文明的進步,作為社會最基本的組織形式 家庭的雛形開始出現(xiàn),在采摘、狩獵、農耕等生產活動中,男性的地位越來越突出。更重要的是,人類已經(jīng)認識到了男性在生殖繁衍中,同樣具有的重要作用。因而,生殖崇拜中的男神崇拜開始出現(xiàn),男性由此而逐步昂然走上神壇、走上至高無上的地位。
本來是女性的巫居主,男性的覡居次,現(xiàn)在則是覡因開始具有了更大神性,而被全體氏族成員所崇拜。這種崇拜,自然首要的體現(xiàn)是在男性生殖崇拜,即對男性生殖器官的崇拜。
北京古玉文化館藏品中,這方面的典型代表則是“男性生殖崇拜玉神人”。
該藏品材質為甘肅馬銜山玉,圓雕,體型碩大,高43.3cm,寬15cm,厚20cm,神人為蹲坐姿,左手按放左膝,右手持自己陽具。陽具巨大、指向朝天。不僅陽具極其夸張,雙耳也是夸張呈現(xiàn)。整個圓雕著力突出表現(xiàn)的是這個男神的陽具之威武。
英雄祖神中祖的觀念,在商代甲骨文中,寫法是“且”,象形,是男根的抽象化體現(xiàn)。到了西周,則有了更加明確的表達?!案钢笧樽嬉玻窒茸?、始祖,通謂之祖?!保ā都嵱衿罚?,再后來則是《說文》:“祖,始廟也”,《廣韻》:“祖,始也,上也,本也?!薄_@些典籍中的“祖”,都是人類進入到父系社會時的觀念的積淀。
通過上述闡述,“男性生殖崇拜玉神人”的文化認知價值就能夠廓清了。
第一,它宣揚了男權,宣揚了男神,昭示著人類社會已進入父系氏族社會時期。
第二,它更宣揚了男神在人類生殖繁衍中的突出地位。生殖作用被重視的不同轉換,實現(xiàn)了向父系,向男權的轉換。因而,男性的強有力的生殖繁育能力被極度禮贊。圓雕中男神手持陽具碩大,表達了力量和威猛,歌頌了生殖能力之強盛。
第三,不唯如此,該藏品造像中,陽具朝上,沖天,更表達了陽祖通天、與天溝通的男神之能力?;蛟S,它還訴說著男性的力量之源,乃是上天的意志,而上天的意志是巨大無邊的。
從此之后,以男性生殖崇拜為主的文化,作為性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綿延不絕幾千年,直至今日。
這尊齊家古玉,還蘊含更豐富的文化內涵:
其一,該藏品刻工雖平緩、但也很著力于雙目的刻畫,極為生動;陰刻瞳仁整體的同時,瞳仁頂端緩慢的陰刻使之凹陷,反而產生了獨特的強調與突出效果。這樣的藝術思維,可以說是僅有的。所有這些,同樣也表達了齊家文化先民渴望目視極為發(fā)達、企圖通過視覺器官、更豐富而寬廣地認知世界的愿望這一文化心理。
其二,圓雕中,雙耳夸張呈現(xiàn)。則表達了先民渴望耳聽極為發(fā)達、企圖通過聽覺器官、更豐富更廣遠地認知世界的愿望。聯(lián)想“耳聽八方”、“兼聽則明”、“順風耳”這樣的漢語言文字文化,可見這種愿望的持久。
一件藏品,富有多方面的文化價值,由此可見一斑,何況,它還有作為史前先民藝術創(chuàng)造的藝術品的美學價值呢。
神靈造像中的復合人神的多元性
前面我們已討論過,齊家文化先民神人形象的形成,經(jīng)歷了由單一向復合、由一元化向多元化的變化與豐富過程。而前而討論的“齊家文化男女復合體嵌綠松玉神人”,本身同時也就是一個復合神人、多元化神人的典范。
從齊家文化存在的時期上看,中華文化此時的各地史前文明,已進入新石器晚期,開始向夏時代過渡。史前先民的生產力水平大大提高,銅的使用在齊家文化首先出現(xiàn)。所有這一切,使先民由采摘經(jīng)濟和狩獵經(jīng)濟向農耕經(jīng)濟發(fā)展。
我們看到,齊家文化的地理區(qū)域,有很大一部分地方,游牧為主的畜牧業(yè),仍在經(jīng)濟生活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而在三干多年前乃至更早,狩獵與游牧則更加普遍,更加重要。換言之,一方面,來自黃土高原東區(qū)的農耕文明,使得先民利用洮、渭之水,在其肥沃的沖擊積淀而成的河岸臺地事于稼穡,休養(yǎng)生息,使農耕文明趨于成熟。另一方面,以古羌人為主的齊家羌、戎之民,則逐水草而居,游牧于此,畜牧業(yè)在其經(jīng)濟中仍占有著重要地位。
現(xiàn)在,我們就來通過分析這兩件齊家古玉重器,來予以有力的佐證,尤其是以其來研究、佐證這一時期齊家文化更復雜的神靈觀念。
先來分析“齊家文化神牛神人復合體玉琮”。
該藏品材質為甘肅馬銜山玉,立件,長方體,極為規(guī)范的玉琮形制,內圓外方。高19.8cm,寬16.3cm,射徑11.3cm。該琮棱角分明、凌厲,四個而中,其中一而淺浮雕為神人與神牛酋的綜合概括體現(xiàn)。地子平整,減地陰刻起陽,選取眉毛,雙目、鼻口等局部為代表,眉梢上翹,兼有體現(xiàn)人之雙眉和牛之雙角的意蘊??谛慰鋸?,既呈現(xiàn)威嚴、莊重之貌,又令人生發(fā)古羌人的形貌想象。工藝粗獷而精湛。
該琮體量之巨,為齊家文化玉琮中之罕見。從造像來看,很顯然,這是一個復合神人。
根據(jù)神靈的精神文化形態(tài),神靈可分為自然崇拜之神、圖騰崇拜之神、英雄崇拜之神、宗教崇拜之神。圖騰崇拜的神靈,在早期,多以動物為神格與原型,為單一形象。隨著社會的發(fā)展,部族、氏族的不斷融合,文化的相互滲透,創(chuàng)造出新的神靈文化形態(tài),由簡單而復合,由一元而多元。由此而催生的先民的想象力則異常稚拙奇幻、原始詭譎,呈現(xiàn)出的具休形象豐富無比,異彩紛呈。
我們知道,神靈意識來自先民對自然界的直接經(jīng)驗,他們更多的是形象思維,而非抽象思維;多以象征的表現(xiàn)形式詮釋觀念。因此,造型多取局部代表整體,概括而簡練。
要表達兩個以上的人或事物時,多采擷局部疊加的藝術化方式,以此來呈現(xiàn)多元性。因而,就有了人人合體、人獸合體、獸獸合體、鳥獸合體、人鳥合體的各種復合神。
這件藏品從其紋飾看,是神人與神牛的結合體,具有復合神格、多元神格。據(jù)典籍資料反映和考古發(fā)掘證明,在這一時期乃至稍后,古皇帝部落以龍、龜、熊為圖騰,古炎帝神農部落以牛和虎為圖騰,古羌族以羊、駱駝為圖騰。那么,這個齊家古玉琮的神人神牛結合,就會有三種可能:一種可能是黃河上游齊家先民與較遠的長江流域的其他部落聯(lián)盟的交融;另一種可能更是游牧和狩獵經(jīng)濟的形象呈現(xiàn);第三種可能是當時河隴地區(qū)已經(jīng)成熟的農耕文化的一種體現(xiàn)。無論哪種可能性,都有著豐富的史前文化信息,有待我們去發(fā)掘。同時,所有這些,在對齊家文化考古累次發(fā)掘出的大量牛骨骼中,也可以得到印證。
總而言之,它們都無言述說了齊家文化神靈崇拜的豐富,以及對以后文化的重要影響。因為在進入文明時期后的數(shù)千年,在各種重大祭祀活動中,牛,始終都扮演著祭獻犧牲中最重要的祭品之一的角色,并因此而呈現(xiàn)在莊嚴肅穆的祭臺,人們以此媚神,乞求神靈保佑,降幅避禍。
但是,我們更愿意認為,這是作為古羌人、戎人、甚至古狄人的齊家人,眾多氏族部落,共同集體文化意識的藝術呈現(xiàn)和文化心理積淀,是一種集體記憶。
對于這個藏品的分析,還有必要做這樣一些補充。它體型碩大,從體量講,為罕見之琮。其紋飾中神人、神牛的極為藝術、和諧的結合,充分體現(xiàn)了先民豐富的想象力,產生了極為威嚴的藝術效果。它形象展示了神性的可怖,凝重的神人眉毛高高上翹,又兼有神牛的雙角沖天的威力。而其極其夸張、上翹的嘴和嘴角,則激發(fā)了人對游牧民族的豐富想象。啟人思考的是,其威嚴、兇猛的總體特征,又與商周文化最能代表王的神威的饕餮紋,有著驚人的相似。據(jù)有關典籍記載,商周饕餮紋,其源頭就在齊家文化玉石器的紋飾。這件神入神牛復合體,與商周饕餮紋的某種相似性,或可是一個鐵證,在等待著人們的進一步認定。
為了更有力地佐證人獸結合的史前神人文化特征,我們再來分析另一齊家文化古玉重器:“齊家文化四羊方琮”
該藏品材質為甘肅馬銜山玉,立件,長方體,極為規(guī)范的玉琮形制,內圓外方。高15.3cm,寬9cm,射徑7.3cm。棱角分明,工藝精湛。琮之四個側而均淺浮雕有羊首,為半圓雕。雖屬淺浮雕,但刀法嫻熟,刻畫生動,栩栩如生。
它與國家博物館所藏國寶四羊方尊青銅器,有著極其重要的聯(lián)系。
人所共知,現(xiàn)藏于中國國家博物館的四羊方尊青銅器,是商朝晚期的青銅禮器,為祭祀用品。它是中國現(xiàn)存商代青銅方尊中最大的一件,每邊邊長52.4厘米,高58.3厘米,重量34.5公斤;長頸,高圈足,頸部高聳,四邊裝飾有蕉葉紋、三角夔紋和獸面紋;尊的中部,是器的重心所在;尊四角各塑一羊,肩部四角是4個卷角羊頭,羊頭與羊頸伸出于器外,羊身與羊腿附著于尊腹部及圈足上。同時,方尊肩飾高浮雕蛇身而有爪的龍紋,尊四面正中即兩羊比鄰處,各一雙角龍首探出器表,從方尊每邊右肩蜿蜒于前邊的中間。所有這一切,都顯示了高超的鑄造水平被史學界稱為“臻于極致的青銅典范”,位列國家博物館十大傳世國寶之第三位,曾多次出國展覽,并作為中國古文物的精華和古代青銅工藝的杰作,而編人中小學歷史教科書和各類教材。
四羊方尊青銅器以四羊、四龍相對的造型展示酒禮器中的至尊氣象。羊成為青銅重器著力表現(xiàn)的對象,有其獨特的象征意義。但人們對它文化價值,一般都是這樣認識的:
先秦時期,人們對羊的個性有兩個歸納:善良知禮,外柔內剛。羊“跪乳”的習性,被視為善良知禮,甚至被后世演繹為孝敬父母的典范;外柔內剛也被引申出許多神圣的秉性,傳說的始祖皋陶敬羊,《詩經(jīng)·召南》中也有“文王之政,廉直,德如羔羊”之謂。
羊最通俗或民間化的象征意義則更是寓意“吉祥”。至少從漢代開始,羊就與吉祥聯(lián)系在一起,漢代瓦當、銅鏡等銘刻中多見“宜侯王大吉羊(祥)”銘文,吉祥有時直接寫成“吉羊”。羊的造物,同時還包含了對家畜養(yǎng)殖興旺的期盼觀念。
以上,是文博界對四羊方尊青銅器及其有關文物的文化內涵的基本共識。這種共識,是立足于先秦時期人們的認識觀念的,明顯有世俗化的時代印記。
但是,應該說,四羊方尊青銅器的文化信息遠不是這些,它更是遠古先民神獸文化心理的歷史積淀。它源自于遠古神靈觀念。四羊方尊青銅器的文化源頭,應在史前齊家文化中。北京古玉博物館所藏的這個重器——齊家文化四羊方琮,則是極為重要的實物證明,有著異乎尋常的文化價值。
以古羌人為主的齊家人,雖說部落眾多、氏族紛紜,但都以與其經(jīng)濟特征息息相關的羊為圖騰。這不僅在史前玉器上留下了豐富印記,而且在陶器上也留下了深深的印記。作為齊家文化陶器典范的雙耳罐,其齊肩的寬條幅(也稱寬邊)雙耳,其實就是羊角的高度抽象;而抽象化的羊的圖式,同時也是齊家文化彩陶上的主紋飾。即便是現(xiàn)在,生活在甘肅、四川等地的羌族人民,其民居上還在飾以夸張、抽象的羊首形象。可見,作為史前齊家人羊圖騰崇拜的活化石,作為史前先民的文化心理積淀,其持續(xù)的力量是多么強大!北京古玉文化館這一齊家文化四羊方琮,它將羊的形象,體現(xiàn)在作為重要祭祀禮器、用以敬天的玉琮的四個而上,其意義是耐人尋味的。其一,它昭示著這個羊,是已經(jīng)擁有了神性的羊,標識著古羌人鮮明的經(jīng)濟形態(tài)和民族個性。其二,四個面的反復呈現(xiàn),宣示著“羊”意識的廣被天下?!八木S”、“四極”都是古人的空間概念。而這一概念,在這尊玉琮上尋到了它的源頭。其三,將羊圖騰體現(xiàn)在琮之上,使這個敬天的祭祀重器,因通天而具有了更加非同尋常的巨大神力。靈魂不滅是齊家先民的精神寄望
瑞士著名心理學家榮格在《心理學與文學》中反復強調,意象并不是對外部世界的反映,而是經(jīng)由內心體驗而產生的幻想,他指出:“每一個原始意象中都有著人類精神和人類命運的一塊碎片,都有著在我們祖先的歷史中重復了無數(shù)次的歡樂和悲哀的一點殘余?!痹谶@里,我們將通過對蟬這一獨特意象的分析研究,來探究史前先民的靈魂意識,以及后來衍生出的古代文人思想的價值取向。
先民對夢境的集體無意識,導致產生靈魂不滅觀念,認為“萬物有靈,萬物皆神”。這是遠古時代,先民脫離原始混沌狀態(tài),初萌自主意識的體現(xiàn)。這一觀念持久、強烈,因而勢必要有它抽象的思想賴以棲身的形態(tài)化的具象。在長久的生活當中,蟬的奇特自然生態(tài)引起了先民極大關注。蟬在最后脫殼成蟲之前,一直生活在污泥濁水之中,等脫殼化為蟬時,飛到高高的樹上,只飲露水,可謂出污泥而不染。正是因為蟬能人土生活,又能出土羽化復生。復生后更能振翅飛翔,直抵上蒼,因而,在先民認為,蟬能死爾復生,且能通天。這樣,蟬在先民心中,就成了一種神秘而圣潔的靈物,更成了靈魂不滅觀念的最佳外化。由此,蟬,成了一種獨特的史前文化符號。
“齊家文化和田青白玉三蟬復合琮”該藏品為和田青白玉材質,圓雕,體型碩大,高14cm,射徑9.8cm。由三個瓦面相向的蟬形三面聚籠而成。紋飾為淺浮雕,工藝古樸而寫實,蟬之內斂的甲殼、羽翅、頭部及雙目,無不栩栩如生。
據(jù)考古發(fā)掘資料表明,蟬神為發(fā)祥于山西晉南陶唐氏部落的圖騰,而陶唐氏部落,孕育了上古五帝之首的堯。
北京古玉文化館所藏“齊家文化和田青白玉三蟬復合琮”,這個堪為精湛之作的藏品,讓我們震懾于其承載的史前人類極為豐富的想象力,更醉心于其重要而隱秘的史前人文價值內涵。
首先,三面蟬形聚攏合成的琮形,使我們對新石器時期先民祭祀活動的玉禮器——琮的認識更加豐富了一步。在人們的既有概念中,玉琮的形制多為外方內圓。方為主,圓為輔,共同體現(xiàn)天圓地方的認知。其方形,表達祭天的意愿,其圓狀,表達禮地的愿望。
但這尊琮,則以圓的圖式呈現(xiàn),略去了禮地的成分。這不僅體現(xiàn)了先民頭腦中天與地的先后、輕重意識,更體現(xiàn)了在特定時刻、特定場合的上天獨尊意識。在此基礎上,形成了圓柱狀這一特殊形制的琮,豐富并改變了我們對于玉琮既有的認識。
其次,三面,有了數(shù)字概念。“三”的數(shù)字意識外現(xiàn)于具體的實物,表達多的意思,既體現(xiàn)對上天的至上敬意,也表達寄望靈魂不滅的愿望的無限量反復強調。
再次,這個藏品的和田玉材質,再一次強調了齊家古玉材料來源的豐富。它多以地方玉(主要是甘肅境內馬弦玉、酒泉及武山蛇紋巖玉)為主之外,還有少量來自新疆和田的玉石材。由此可見先民對于玉材的認知之豐富。這也不僅僅說明齊家文化玉石器用玉的廣泛。更說明,在這一時期,來自新疆的和田玉也開始被廣泛運用。從而進一步佐證。齊家文化區(qū)域,有著與其他地區(qū)進行玉之商貿交流的久遠歷史,同時,該地區(qū)也成了西玉東輸?shù)闹匾ǖ篮蜆蝾^堡。齊家玉文化,只不過是近水樓臺而已。
這樣,這個藏品作為玉石交流早于絲綢貿易、玉帛之路早于絲綢之路的重要例證,就有了它自身的特殊意義。
“蟬蛻于濁穢,以浮游塵埃之外,不獲世之滋垢。”(《史記·屈原賈生列傳》)、“萬物之性各異類,故蠶食而不飲,蟬飲而不食,蜉蝣不飲不食,介鱗夏食冬蟄?!保ā洞蟠鞫Y記》)等等大量典籍中的類似描述,僅是后人對原始人類的蟬觀念,在有文字記載的文明中的文化解讀。
沿著這個初始觀念,文明之水滔滔不絕,漸漸流成了一條以蟬為表現(xiàn)對象的藝術之河,堪為浩瀚。其命意到后來,已演化為對長生不老的敬仰之上的人生苦短之悲秋情結、嘆時傷逝的生命體驗、孤獨落寞的罹難、貶謫情懷、以及高潔品質的寄語表達。僅文學而言,蟬最早是出現(xiàn)在《詩經(jīng)》里?!对娊?jīng)·豳風·七月》:“四月秀葽,五月鳴蜩?!?,《詩經(jīng)·小雅·小弁》:“菀彼柳斯,鳴蜩嘒嘒 。”,這里的蟬就稱蜩;《詩經(jīng)·大雅·蕩》:“如蜩如螗,如沸如羹?!保@里的蟬就稱螗;《詩經(jīng)·衛(wèi)風·碩人》:“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边@里的蟬就稱螓。再后來,《莊子·逍遙游》:“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這里的蟬就稱蟪蛄。西漢辭賦大家牧乘《柳賦》中有“蜩螗萬響,蜘蛛吐絲”的詩句,南朝謝惠連《搗衣》詩中有“肅肅莎雞羽,烈烈寒螀啼”的詩句,這時的蟬就稱為寒螀 。
總之,自《詩經(jīng)》始,至漢樂府、唐詩宋詞,與蟬有關的詩歌大觀洋洋,此不一一例舉了。
可見,當我們窺探了史前文明的任何一個角落,就都會找到中華民族意識形態(tài)領域諸如哲學、藝術諸多方而的源頭活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