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彬媛
平潭海峽大橋試通車的前一天晚上,我在渡輪的欄桿邊見證了夜幕下它的美麗身影。我,一個歸鄉(xiāng)的女子,一顆虔誠的心沉浮在橋附近的海面上,激動異常。
渡輪行走在暗潮涌動的海峽里,我行走在大橋旁默默行駛著的渡輪上,渡輪的前進便是我的前進,我的前進是對眼前這淺淺的距離的靠近與擁抱。
百米外的那座橋仿若一條從古老傳說中遺落的飄帶,那是幾輩人口中一直念叨的夢。
不等翌日的剪彩儀式,我已然聽到大橋此刻心花怒放的歡呼聲了。無月的夜晚,它龐大的身軀臥倒在夜色的帷幕下,旁邊偶過的船只的燈光映照它的睡姿,若隱若現。橋上的路燈連成一長串星星點點的亮光,從遠處望去,那條由點延伸開的亮線真像是為大橋披上了一件霓裳,華麗而威嚴,又不經意給了你錯覺,更像是天上的街市。那些燈光連成五線譜上的串串音符,分明在歌頌所有該歌頌的,感謝所有該感謝的,唱一首夢想成真的歌,然后定格在歷史的上空,云遮不住風吹不走。
一
隔著海壇海峽,平潭島仿若游離于世外,在海峽,安安靜靜獨享一隅。從前唯一出入島的方式,只有海上渡輪了。龐大的渡輪在幼時的記憶中,是個巨怪,可以輕而易舉“吞下”幾十輛小轎車以及大巴車,還可以再“吃點”小人兒塞塞牙縫,“飯量”大得驚人。即便是這樣的裝載量,也是難以滿足當時出入島的需求。
小時候出島的機會甚少,小學三年級那會兒迎來了第一次出島的激動時刻,那也是第一次意識到自己生活在島上。跟著在福州工作的姑姑,坐上了破舊的大巴車,在大巴車上心花怒放等待渡輪的“吞食”。車子上了渡輪,車上的旅客就蜂擁而出,穿梭于船上車輛間的縫隙之中。尋找到四周窄小又生銹的鐵質樓梯,扶著粗糙的欄桿,小心翼翼往上鉆到了二樓渡輪的甲板上,和煦的陽光打在臉上,啊,仿佛來到了另外一個世界。涼風習習,海浪正好,渡輪晃著身子,駛離了娘宮碼頭。我,一個離鄉(xiāng)的小島民,第一次面對新視野的磅礴心情,被緊裹在島外新事物散發(fā)的力量里。
坐渡輪往返平潭,幾乎被所有老平潭人以及早年出入島的外地人所詬病?,F在大家每每說起,雖然大多抱怨,但由于歷史久遠,回憶故事中的苦味少了,趣味便多了。當然,站在船上看大海美景的這類風花雪月的話題是基本不談的,所說的大概有以下幾個版本。有苦情版的,比如碰上假期排隊排到“吐血”,更慘的是碰上臺風天就停渡,所有的被困在島對岸的人,就只能在小山東留宿一晚;有攻略版的,譬如使用什么招數能在茫茫人海和車隊中插隊擠上渡輪,現在的插隊黨在哪里都讓人厭棄,可能在那時候是讓人羨慕的;有搞笑版的,比如因為車技不佳差點把車開到海里去了,風浪大的時候站在船上讓海浪“沖了澡”……大家也總是搞笑地說著,到后面又苦情和煽情起來了,甚是感懷。
二
追溯到更早些年,在我外公那一輩,那時的輪渡只是純粹的“人上船”,而非后來的“人上車,車上船”,海面上多私人經營的雙帆船,來回地拉客出島與進島。當時想去福州一趟,常常需要花上兩天的時間,先從竹嶼坐雙帆船到福清??冢鴱暮?谌ジV莸穆飞闲枰郎?。那個年代山上是有野獸出沒的,趕夜路危險系數太大,一般人都選擇在海口住一晚后第二天趕路。雖不比“蜀道難”,但隔了海,隔了山,出一趟島,進一趟城,也是要嘆一句不易。
早年的雙帆船早已消失在人們的視線中,平潭的史料對雙帆船鮮有記載,作為當時進出島的重要交通工具,我們現在只依稀能在一張老照片上窺得其舊時風采。老照片上,淡淡的時光斑點將人拉回到舊日的航行中,墨綠的海水,蒼白的天空,海天相接,一望無垠,一艘雙帆船劈波斬浪而行。想是刮著大風的陰天,雙帆對風的懷抱成了對海的駕馭,船身前進著,白浪夾道相迎,運載著老一批海島人,為生計、為遠方、為熱愛,駛離海島,駛向彼岸。這張油畫般的珍貴老照片是平潭攝影協(xié)會的元老級人物陳菊生老師的作品,去年陳老師因病不幸逝世,享年91歲。他作為平潭第一代攝影師,以攝影為生命,通過鏡頭還原了很多已經消逝的海島人共同的回憶。老人的離開,讓人淚目。
帆船借風航行。平潭的風好,這讓中國無動力帆船環(huán)球航行第一人——翟墨盯上了平潭。翟墨船隊的“2015重走海上絲綢之路”的啟航地點選在了平潭。他帶領著各地方的船隊從平潭澳前客運碼頭出發(fā),以探訪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為主線,搭乘無動力帆船,經新加坡、馬來西亞等7個國家,穿越臺灣海峽、馬六甲海峽、印度洋、阿拉伯海、地中海等世界著名海域,最終抵達目的地意大利,行程逾萬里。
當翟墨團隊的帆船在平潭海域沉浮,不疾不徐,漸漂漸遠,人們又想起了已成遙遠回憶的平潭雙帆船。隨著運輸業(yè)的發(fā)展,稍顯笨拙的帆船被渡輪所取代,碼頭上私人經營的雙帆船拉客的立體喧聲,凝固在大海的脈動之中。我們這一輩人,只得圍坐在老人身邊聽著故事,想象著那些雙帆船順著海風,在大橋的不遠處,為大橋揚帆起航、歡呼雀躍。
三
帆船退出歷史舞臺,渡輪“接棒”多年后也不堪重負。大家都說,什么時候咱也能建個橋???語氣是怯怯的,沒有人相信會有橋。
平潭地處福建沿海中心突出部,扼守“海上走廊”臺灣海峽與閩江口咽喉,為太平洋西岸航線連接東海與南海海上航線的中樞位置,地理區(qū)位尤為重要。但長期以來,出入島只能依靠渡輪,落后的交通條件,使平潭發(fā)展陷入瓶頸,一條能夠連接島內外快速通道的需求顯得尤為迫切。
建橋,必須建橋。于是,海島人對橋的渴求撞入了漫漫時光中。
建大橋的構想經歷了多重起起伏伏的困難。早在1992年的時候,平潭縣委、縣政府就提出了這個大膽的設想。在幾年的爭取下,平潭終于借著與臺灣距離最近的有利條件,獲得了絕好的發(fā)展機遇,平潭海峽大橋在2007年11月30日正式動工興建。那天晚上的開工儀式,全島沸騰,彩車與煙花占據了那晚所有的記憶,平潭島的“給我一座橋”的夢想騰飛了。直至三年后的同一天,大橋建成并順利通車,真正與祖國大陸連接在一起,實現了一次可歌可泣的融合。
試通車那天,島上很多老人也趕著來見證,腿腳不便拄著拐杖的、坐著輪椅的都來看看大橋新貌,有心人專門安排了公交車,載上他們,興奮地體驗了一番過橋出島的感覺。老人們笑開了花,但也讓人心酸,他們之中有些人從未離開過島,可是橋通了,老人們的身體已經無法聽從意識自由支配,無法隨性地去看外面的世界。這座橋來得太遲,但所幸世世代代的呼喚,終于等到了大橋的完美建成。海上通了橋后,家人驅車載著80多歲的老外婆,在橋上來回轉了一圈,在這座島上辛勞了一輩子的外婆,見證了大橋的通車。
大橋建成通車后,平潭也迎來歷史發(fā)展機遇期,仿若打通了“任督二脈”,這樣的福祉浸入了發(fā)展經脈,且不說便利了進出島的島民,平潭客貨運的過海能力也擴大數十倍。
建橋的意義和使命不僅于此。平潭與臺灣隔臺灣海峽相望,平潭澳前鎮(zhèn)猴研島距臺灣新竹南寮漁港僅68海里,是大陸離臺灣最近的地方。這樣命中注定的緣分,賦予了嵐臺地緣相近、血緣相親、法緣相循、商緣相連、文緣相承的歷史積淀。平潭作為對臺交流的重要平臺,一座橋牽起兩岸更高層次、更加緊密的兩岸經貿合作,一座橋也成了兩岸融合的投影,讓章節(jié)重續(xù),是記憶重生,一股勢不可當的大潮,洶涌澎湃。
四
大橋通車后,渡輪時代過去了。橋頭旁的娘宮碼頭受到了冷落,風頭給了大橋,無奈留給了輪渡。
碼頭往昔,浮生若夢。整串整串的車流,代表了生命力,緩緩地爬行,從斜岸上劃出,掠海面而過,撲面而來的重生,與對岸互相寒暄,與外界交換生活;老舊石板路上的車轍,代表了負重,是疲乏生活的一句句絮語,是追逐理想的一道道戳印,隨海逐流,海浪蕩起了生活的疼痛,承載著背井離鄉(xiāng)打拼的苦,以及衣錦還鄉(xiāng)重聚的甜;來來往往的步伐,代表了追尋,背上行囊,踏上征程,成為游子,舉步之間,迷茫的傷疤開始愈合,尋找風向和陽光。
也不知怎么的,說到碼頭就傷感和絮叨了起來,就像是唱起一首老歌,幽幽地感懷這段注定要被淘汰但卻傾注太多心事的往事,又像是在道別一位曾經對你嚴苛但卻教會你道理的老者,太多不舍和無奈。
碼頭的告別仿佛劇場落幕,車輛關掉了音響,渡輪退出了布景,人們紛紛散場了,但無法忘記劇中“龍?zhí)住苯巧切熘鴱N房巾、披著各色頭巾、捧著裝海蠣餅的小盆子的樸素婦女,以及那個拿著殘疾人證件乞討的殘疾大漢。等待上船的車流中回蕩著極具鄉(xiāng)土氣息的叫賣聲,綠色、黃色、紅色等各色頭巾在車流的縫隙中閃動,成了不經意的點綴,多了一則溫潤的回憶。
取代自己的橋就在它的身旁,耀眼奪目,萬人簇擁。一夜之間,娘宮碼頭驟然沉寂,在長時間超負荷的勞作之后,它睡過去了。醒來時,也無風雨也無晴,也無別離也無相聚,忽的一下容顏老去,繁華散盡,雜草開始肆無忌憚,爬上石階的歲月的痕漸次清晰起來,吐納著低回的愁緒和深深的懷念,與身旁的大橋相斥也相伴。日落西沉,驀然回首,碼頭在燈火闌珊處泣淚。
不得不說,對大橋的狂歡,也是對娘宮碼頭的感恩。每每歸鄉(xiāng),車輛駛上大橋,都忍不住去找找碼頭的身影,看著那片海,又想起了渡輪靠岸人貨疏散的場景,同奏起了歸鄉(xiāng)的樂章。
渡輪時代終是結束了,一段使命,一個印記,一次辭舊,一場迎新,一級進步。
五
橋來了,是新的開始。
給平潭一座橋,也正是給我們所有島民的一座橋,建在海峽上的,同時是建在每個人心里的。就在人們沉浸在一座橋的喜悅之中時,它的邊上又修建并通車了復橋,與漁平高速公路、平潭海峽大橋形成雙向六車道高速公路。更讓人意想不到的是,全國首座跨海峽公鐵兩用大橋——平潭海峽公鐵兩用大橋在2013年啟動建設,在“建橋禁區(qū)”向“不可能”發(fā)起挑戰(zhàn)。如今再過不久,所有人都能坐著動車出入平潭,為島民、為來自國內外的游客提供更加便利的通道。于是,給平潭一座橋,成了給全國人民甚至是全世界人民的一座橋。
幸福來得太突然,也太猛烈,曾經對一座橋的望眼欲穿,現在已經化成對另一座橋的翹首以盼。在很久很久以前的年代里,那些裹著三寸金蓮的老人們恐怕怎么也想不到,會有這么多座大橋橫亙在海峽的上空,曾經那道用帆船、用渡輪連接起的天塹被大橋重新詮釋,大橋降臨的暖暖的潤澤,成為嵐島新時代奮進的坐標。
責任編輯石華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