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鳳陽
李月峰的題材常常劍走偏鋒:她筆下多有來自底層甚至可以歸入“邊緣”的人物,他們或者因為某種特別的境遇,或者因為某種與生俱來的稟賦和天性而時運不濟、命運多舛,無論是《此地》中開小檔口的離異女人那歡;還是《此處有掌聲》中窺見了丈夫婚外情,明白了自己不過是一個“生育工具”,夫妻之間陷于無性狀態(tài)的肖玉……她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敢作敢當,甘冒風險,因為家庭不幸、婚姻不幸,更不惜以一種飛蛾撲火的姿態(tài)追求身心的幸福,這些勇于追求自我的女性,決不以“弱者”的形象示人,樂于改變、崇尚行動,但最終,她們?nèi)匀浑y以逃脫命定的劫數(shù)。與略嫌“重口”的題材形成反差的是,李月峰的文字并不濃烈強悍,反倒是一派清脆利落,極其生活化、口語化,有濃厚的地方色彩,卻摒棄了其中的油滑,時而諧謔,時而凌厲,時而激昂,是和風中遇到的一處羈絆,清流中翻飛的一片落葉,任其人物在故事中載沉載浮,作者始終冷眼相看,不動聲色。這種題材和文字的反差不僅是一種修辭手段和寫作技巧,更是一種態(tài)度:作者對其筆下的人物多有理解、甚至懷有一些帶有保留成分的賞識,卻并無“怒其不爭、哀其不幸”之情。
在新作《憤怒之名》中,李月峰延續(xù)了她小說一貫的特色,背景更加宏闊,筆鋒更加銳利,人物形象也更加豐滿,在一個相對更長一些的時間跨度內(nèi),書寫了一個女人從貧窮到富有、從單純到復雜、從了無心機到學會謀慮、從麻木到“憤怒”的人生歷程。
何三妮十四歲便從鄉(xiāng)下來到城市打工,從小館子、大排檔、飯店、學校食堂里的服務員,到皮具廠女工,她先后從事過各式各樣的工作,也接受了各式各樣的“上崗培訓”——可以說,和眾多打工仔、打工妹一樣,這“上崗培訓”正是現(xiàn)代社會按照自己的秩序和邏輯對他們所實施的、最初的涂畫與塑形,他們的認知、行為規(guī)范乃至世界觀在不知不覺中一步一步被固化。何三妮就不止一次地被告知:你的一切舉止言行都得注意,絕不能給客人留下壞印象,客人永遠是對的,要做到有求必應,任何情況下都要委婉,要微笑,還要學會沉默。所以,有權貴之人邀她一起坐下來時,她“窘迫得厲害,心也慌,屁股在椅子邊上掛著”,因為她“更習慣于站立”。哀其不幸嗎?怒其不爭嗎?哪怕像金絲鳥一樣被囚禁起來,他們也決不把自己歸于“被侮辱與被迫害的”,沒準倒會深感榮幸和慶幸呢。何三妮十六歲在皮具廠打工時,就因為“陪伴費”得到了“五千塊巨款”,并且“第一次意識到生活中有許多明的暗的綠色通道,是對漂亮女孩兒開放的”,從此便“隱隱約約有了某種無形的,影影綽綽的憧憬”。她所憧憬的是富貴、有朝一日能夠出人頭地,但絕不包括尊嚴。
在那個由舊游輪改造的豪華會所里做餐廳服務員時,何三妮終于遇到了她一生的“貴人”,“好運”如她所期盼的那樣降臨了。因為副市長于之謙,何三妮一覺醒來,“發(fā)現(xiàn)自己已經(jīng)開始了一種全新的生活”,但她由此付出的代價是三重褫奪,不可謂不慘重:第一重褫奪的是她的姓名。“何三妮”已經(jīng)不能叫何三妮了,她有了新的名字“何麗君”。因為,直到于之謙事發(fā)落馬,小報才披露出這位前市長擁有多位情婦,因酷愛鄧麗君,便“別出心裁地將所有情婦的名字都改成麗君”。第二重褫奪的是她的人生。除了于之謙為她安排的朝九晚五的工作之外,她沒有朋友,沒有親人,即便是于之謙,也是“十天半月,仨月倆月,五月半載,最長有過兩年多”才見一次面。這樣的人生與囚徒無異。第三重,對靈魂的褫奪,也是最徹底的褫奪:她幾乎全盤交出了自己的靈魂。只要有了錢,她甘愿融入這種生活,從肉體到精神,她已經(jīng)徹頭徹尾地被“歸化”了。
在“何麗君”瀕臨枯竭的意識里,還有一絲游魂般的存在,那就是她的初中同學,那個“愛在黑板上畫小動物,畫的所有動物都笑眉笑眼的”男孩石頭。當于之謙被“雙規(guī)”后借病出逃,潛入何三妮的住處,暗中謀劃偷渡出境時,她并沒有拒絕,也沒有去告發(fā),因為她“內(nèi)心希望于之謙能逃出去,這樣,我們就永遠不再相見,而且我再也不會受到牽連”。就在于之謙辦理好潛逃國外的手續(xù)時,何三妮無意中得到一個消息:也在本市打工的石頭在一場車禍中因為不公正的判決,不得不拖著傷殘之軀回了鄉(xiāng)。一邊是善良、為討生活奔命的人遭遇不測之災,另一邊是身負通緝犯之罪卻依然“堂而皇之地耀武揚威”,何麗君——曾經(jīng)的何三妮憤然舉報了于之謙。
憤怒——而不是出于正義或道義——終于使一個渾噩之人覺醒。但李月峰顯然并不津津樂道于這樣的“反轉(zhuǎn)”,借敘述者的淡漠口吻,她再一次消解了關乎“啟蒙”,關乎“道德,良知,覺醒,人格”的命題——至此,作家完成了對這個不算全新題材的全新開掘。面對復雜多元的當代生活,作家顯示出了一種準確的把握能力和判斷能力。對筆下女性為改變命運、擺脫貧窮乃至追求幸福所做的努力,哪怕因此走上一條不歸路,她也總是懷著深深的理解、甚至帶有一絲淡淡的袒護,從這個意義上講,李月峰的小說不僅提供了新的角度,更提供了新的認知。
責任編輯楊靜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