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大偉
摘要:十八大以來,隨著“以人民為中心思想”的提出,馬克思主義的社會觀又成為當今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的熱點。但是想要研究好,新的思想,我們也必須正本清源,從馬克思主義的角度再思考,從而更加深刻的理解馬克思主義的社會哲學視域下的“以人為本”。馬克思主義的社會觀是實踐的社會觀,是一種全新的社會觀,馬克思主義的社會觀將人類社會的本質看作是實踐的,將社會看作是活的有機體,并且把人的發(fā)展與人的解放作為自身的理論訴求,科學地揭示了社會和自然的關系以及社會的本質,其中蘊含的社會發(fā)展理論對于當前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關鍵詞:哲學視域;“以人為本”
社會哲學,顧名思義是以社會為研究對象,從最一般最根本的意義上解答社會生活問題。在哲學史的演進中,哲學關注社會問題雖然古已有之,但社會哲學的興起則是西方近代資本文明的發(fā)展成果。在近代以前,人們的注意力更多地指向外在自然界,關于自然的認識乃是哲學思考的主流。只有當社會與個人分離開來,作為一種在人之外的獨立存在,人們才會轉移視線,把社會當作考量的目標。資產階級在建立和推廣商品經濟的同時,也建構了商品經濟賴以發(fā)揮作用的社會生活形式——“市民社會”,標志著人類“社會”發(fā)育成為一個獨立存在物。只是在這個時候,社會哲學才應運而生。
現實的人是憑借自身的感性活動而自我創(chuàng)生的,但人不是孤零零的個體,而是不可避免地面對別人的自我生成過程,和他人打交道,從而形成了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亦即社會關系。作為經典社會理論,馬克思學說關注的不只是始于1500年的那種編年史意義上的歐洲現代社會,而是發(fā)生在19世紀德國及西歐“先進國家”的那種現代性機制基本形成、但又面臨日益激化的資本主義矛盾的“現存社會” ,包括工業(yè)、市場經濟、私有制等,具體的社會組織形式,即市民社會。市民社會構成了自由主義(個人主義)以及資本主義的社會基礎,同時也呈現了個人主義與各種形式的共同體主義的緊張與對立,而在19世紀以后,則集中表現為市民社會與國家的沖突和矛盾,并成為現代性的突出表征。馬克思主義哲學充分吸收社會契約論和社會整體論的積極成果,堅決拒絕這兩種學說的主觀臆想,以實踐為原則、從“現實的人”出發(fā)來理解社會,用人類個體之間在實踐基礎上的交往活動來說明社會的結構,堅持“社會生活在本質上是實踐的”,把社會關系理解為“許多個人的共同活動”,通過探究社會基本矛盾的運動而揭示社會有機體的結構,把握社會發(fā)展規(guī)律。
馬克思主義哲學在社會觀上的變革,掌握社會生活的實踐本質,以及人類社會有機體的整體性。在此基礎上,通過分析社會有機體的經濟、政治、文化結構,闡述社會發(fā)展的必然性及其走向文明狀態(tài)的可能性。
社會與國家不僅是研究公共利益與私人利益關系的話題,而且與人類的根本價值追求有直接的關系。作為以人類解放為理論旨趣和終極價值的思想家,馬克思的學說體現對人性的態(tài)度,"旨在批判和揭示異化,觀念和行為的投射","直抵活生生的人的基本實在,而這種實在是通過活生生的人與自然的關系,通過他們與他人的關系而規(guī)定的。"馬克思"關于社會的概念,卻更是對社會化了的人類充滿希望",是對人以及他們之間相互關系的哲學思考的自然延伸。
一定社會歷史條件下的從事勞動并在勞動中結成相互關系的個人,不僅成為馬克思探究國家和社會的出發(fā)點,也是最終指向目標。在《德意志意識形態(tài)》中,馬克思就指出"社會結構和國家總是從一定的個人的生活過程中產生的",這里的個人不是"想象中的那種個人",而是"現實中的個人",是生活在一定歷史條件下和社會組織中的活生生的、從事各種實踐活動的、有著各種需要并扮演著各種社會角色的人。人類歷史發(fā)展進程中,"以一定的方式進行生產活動的一定的個人,發(fā)生一定的社會關系和政治關系"。人的本質在其現實性上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是社會人與政治人多重身份的復合體,"社會結構和國家經常是從一定個人的生活過程中產生的"。毫無疑問,人是社會的主體,個人的主體性或人的主觀能動性是社會與國家的核心內容,國家與社會應當慎之又慎地選擇以人為對象的、定位于社會服務與社會保障的公共政策與管理方式。
社會與國家對個人的福利承擔著重要的責任與義務,幫助個人通過有價值的功能性活動增進幸福快樂的主體性滿足,實現全面自由發(fā)展的終極追求。奴隸制和封建制時期,強大的國家權力壟斷了一切,導致了對人的個性自由的泯滅。資本主義雖有一定的歷史進步性,作為"管理整個資產階級的共同事務的委員會"的資產階級國家政權與社會的對立卻帶來的人的本質的分裂與異化,壓抑與掣肘人性的自由健康發(fā)展。要真正地實現人的解放,首先必須解除政治對人的束縛,實現人的社會關系的合理化。從人的發(fā)展的視角,馬克思把人類社會的發(fā)展分為三種形態(tài),即人的依賴、物的依賴和人的自由而全面發(fā)展。馬克思認為,"全面發(fā)展的人……也就是用能夠適應極其不同的勞動需求并且在交替變換的職能中只是使自己先天和后天的各種能力得到自由發(fā)展的個人來代替局部生產職能的痛苦的承擔者"。馬克思堅持了人的社會本質,也注重人的個性自由發(fā)展,堅持人的自由只有在社會中才能實現,體現了馬克思的哲學理想。當代中國現實語境中,德智體美勞的教育目標、"以人為本"的治國理念等都是對馬克思關于社會長遠發(fā)展和人的全面發(fā)展思想的繼承。只有把個人的自由、發(fā)展和福利置于社會與國家的宏觀目標和遠景規(guī)劃,為個人活動空間和個人創(chuàng)造力提供以寬松自由和團結活潑為主題的社會環(huán)境、以制度公平和激勵機制為指向目標的政治體系,才能真正實現社會與國家的友好合作以及社會的穩(wěn)定和諧。
建立平等互助、穩(wěn)定和諧的社會,始終是人類社會的美好追求。在目前社會結構重新調整和矛盾沖突交錯蕪雜的轉型期進行和諧社會建設,需要研究社會與國家的理論,需要從馬克思社會觀和國家觀的思想寶庫中尋找和諧社會建設的理論源泉。馬克思關于社會與國家及其相互關系的歷史唯物主義分析范式,為當代國家與社會的兩極分野、對立和沖突問題的合理解決提供了重要的和正確的理論分析視角,為我們科學把握社會與國家奠定了堅實的哲學方法論基礎.因此,全面學習并掌握馬克思主義的社會觀,領會馬克思對社會的解讀和理論精髓,更好地指導當代社會主義的理論與實踐,結合中國社會建設現狀,探索符合國情的“國家-社-個人”關系模式,并將之應用于“以人為本”的和諧社會優(yōu)化設計,無疑是最終實現人類全面而自由發(fā)展的崇高理想的正確道路和重要途徑。
(作者單位:中共廬江縣委黨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