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雪雪
【摘 要】時間和空間作為歷史研究的關鍵方向,通過關聯(lián)記憶、特征捕捉、地圖講解、網絡輔助以主題探討和分析等手段,滲透時空觀念,實現(xiàn)對歷史知識的深刻領悟,有助于學生對歷史進行透徹的學習和掌握,并幫助學生構建起完整的歷史知識網絡,繼而推動學生歷史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
【關鍵詞】歷史;時空;核心素養(yǎng);知識網絡
引言
歷史是對人類活動過程進行記錄和釋疑的一門學科,而在對歷史學科進行學習和探索時,時間和空間這兩條線索是必不可少的。通過這兩條線索的聯(lián)系,各模塊的歷史知識結合起來,構成了完整的歷史體系。學生通過這樣的方法不斷的構建歷史體系,其歷史學習能力和知識涵蓋量就會不斷地得到提高和完善。因此,教師在歷史教學過程中,一定要注重時空觀念的滲透,幫助學生不斷提升學習能力,進而推動學生歷史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與提升。
一、完善歷史網絡,聯(lián)想記憶
在開展教學時,教師應該有針對性地對學生的時間意識進行培養(yǎng),并以時間軸線為教學線索,幫助學生對歷史事件進行梳理,對歷史發(fā)展的脈絡進行構建,逐漸地在課堂上幫助學生構建起獨立、完善的歷史網絡。
例如,教師在進行中國古代政治制度教學時,就可以采用時間軸線的方式進行教學,以時間為軸線,以朝代和政治制度為片段線索,構建古代政治制度的時間網絡:公元前1604年西周時期,分封制;公元前221年秦朝時期,三公九卿制;公元220年,三長制。經過這樣的梳理后,學生會對古代政治制度有一個清晰的認識和了解。而除了時間軸線外,教師還可以從歷史事件的發(fā)生順序進行排序,幫助學生加深對歷史事件的了解。通過這樣的教學模式,學生的學習能力得到了有效的鍛煉,而且對歷史的認知也會更加深刻,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就會得到培養(yǎng)和提高。此外,教師也要在課堂教學中不斷鼓勵學生通過聯(lián)想記憶法,找出適合自己歷史學習的方法和手段,進而提升歷史學習的時空觀念,引導學生以一定的時空視角來進行歷史學習,幫助學生形成各個知識板塊的梳理、總結和匯總,最終促使學生形成完善的歷史知識網絡。
二、抓住歷史特征,對比分析
不同歷史事件的發(fā)生,其在時間和空間上都存在一定的聯(lián)系,這也是教師在向學生滲透時空學習理念的必要條件。因此,教師在進行歷史課程教學時,針對某一個歷史事件,教師一定要找出該歷史事件發(fā)生時,那個時間點的特征,并對該特征進行對比分析,進而提升學生對歷史事件的客觀認識,進而完成對該事件的理性分析。
例如,在進行“羅斯福新政”教學時,教師要先將時間點定在20世紀30年代,而空間則為美國。特征找出后,就可以進行進一步的對比分析,即先以時間為軸線,對羅斯福時期及以后全世界所推行的重大改革進行對比,找出異同點;而另一方面,則以空間為線索,對比分析20世紀30年代,全世界所發(fā)生的重大歷史事件進行對比分析,找出羅斯福新政對于全世界的影響。經過這樣時間和空間的對比分析,學生就能夠對20世紀30年代以來所有的重大改革以及20世紀30年代那個時間節(jié)點所發(fā)生的所有重大事件有一個清晰的認知和了解。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引導學生學會抓住歷史事件的時間特征和共性特征,并進行對比分析,以便學生能夠在時間和空間兩條線索下,實現(xiàn)對相關歷史時間的理解和領悟,進而完成對歷史的深刻分析了解及全面掌握。
三、制作大事件表,整理脈絡
由于歷史教學中時間和歷史事件非常多,所以學生往往會記錯時間或者事件名稱。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幫助學生對所學習的歷史內容進行整理,并根據(jù)時間順序,制定相應的大事件表,讓學生對所學習的知識一目了然,這樣不僅方便學生記憶,也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記憶和學習能力。
例如,教師在講解史前時期、夏商周時期以及秦漢時期的歷史時,由于這些年代距今天比較遙遠,且學生對于這些知識背景不了解,就會導致學生在學習這些知識時,感覺枯燥乏味,且往往會由于這些知識點不易記憶,而導致學生喪失對歷史課程的學習興趣。鑒于此,教師可以針對這些歷史時間,并根據(jù)時間順序和事件類別制定相應的大事件年表,以促進學生學習的速度和熱情。而大事件年表的制作,不僅可以促進學生對于相關歷史事件的掌握,也有助于幫助學生完善歷史知識網絡,避免漏掉關鍵知識點。
四、合理進行引導,專題研究
對歷史課程進行研究后發(fā)現(xiàn),歷史事件中有許多都是比較繁瑣的,這就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學生學習歷史的難度,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對學生進行一定程度的引導,輔助學生對某些復雜的歷史事件進行梳理,并通過專題研究的方式,幫助學生對這些知識點進行理解和掌握。
例如,在對西晉統(tǒng)一和北方民族遷徙等內容進行講解時,教師需要將該歷史事件發(fā)生的時間、起因、經過和結果整理成為一個完整的框架,隨著框架的不斷完善以及框架的輔助功能,學生的學習思維會越來越敏捷,且清晰。而且,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為學生進行大框架的梳理和構建,然后要求學生根據(jù)自己的理解,對已有的大框架進行補充和完善,以增加學生的學習能力和主動學習、主動思考的意識。因此,教師通過專題研究和框架學習引導,能夠推動學生歷史學習能力的提高,也有助于學生通過既有框架,結合聯(lián)想思維,實現(xiàn)對歷史事件的理解和記憶。
五、借助網絡技術,啟發(fā)思維
教師在對學生進行滲透時空歷史學習方法講解時,可以借助網絡技術等先進技術手段來輔助教學,使學生能夠更加直觀的在時空觀念的引導下,對相關歷史事件進行理解和領悟,促進學生學習能力的提高以及培養(yǎng)學生對歷史信息的識記、思考和甄別的能力。
例如,教師在為學生講解“中國新舊社會的民族政策”的內容時,可以通過互聯(lián)網查找相應的視頻,視頻可以包含我國各民族的風俗習慣以及服飾特點,這樣就能使學生對我國各個民族都有了一個大體的認識和了解。在后期的講解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提問和組織小組討論等方式,來引導學生對新舊民族政策進行研究和思考。如中國新舊社會的民族政策總體上的差異在哪里?各民族進入新中國的時間?各民族的新民族政策實施后,對各民族的影響?通過教師與學生之間的相互討論,學生的思維能力可以得到擴展和提升,而且通過與教師的探討,學生的歷史時空觀念也能得到正確的引導,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也能得到全面的提高。
六、引入現(xiàn)實問題,整體考量
歷史核心素養(yǎng)的提升需要學生歷史思維能力和歷史學習能力的提升,進而能夠促使學生獨立完成對歷史事件的探索。因此,教師在對學生進行歷史事件講解時,一定要給學生普及歷史事件發(fā)生的背景,通過擴展學生歷史知識面,增加學生對歷史事件了解的深度。同時,教師要結合現(xiàn)在的實際問題進行分析和思考,找出事件存在的本質特征,然后針對學生進行引導,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時空觀念是一種思想中潛意識的塑造,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對學生進行歷史分析能力的培養(yǎng),讓學生能夠掌握通過現(xiàn)象看本質的能力。
例如,教師在講解改革開放后我國教育教學問題時,應該將改革開放前后的教育教學現(xiàn)狀及特征進行對比分析,輔助學生找出改革開放前后我國教育教學存在的特征、問題和對策,并引導學生通過網絡技術對現(xiàn)在的教育教學現(xiàn)狀和發(fā)展特征進行探討,幫助學生對當前教育教學問題的改革方法和策略進行探討,為學生后期的學習奠定理論基礎。
結論
綜上所述,時空觀念對于歷史學科的學習意義重大,通過該觀念的引入,學生能夠對歷史事件進行科學、客觀的排序,并且利用時間和空間這兩條線索,構建完整的歷史知識網絡體系,這對于學生歷史思維能力和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至關重要。同時,在歷史教學中滲透時空觀念有助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潛意識的從歷史學的角度和時間的角度來對歷史問題進行探索和解決問題,這有助于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進而推動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
【參考文獻】
[1]周麗雯.通過時空觀念來培養(yǎng)初中生的歷史核心素養(yǎng)[J].讀寫算,2018,12(7):102-105
[2]李炎.論概念教學對歷史“時空觀念”素養(yǎng)培養(yǎng)的重要意義[J].文教資料,2016,15(32):162-163